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35
1
作者 任杰 杨帆 刘丽莉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胃镜治疗的患者120例,年龄33~80岁,体重44~84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丙泊酚组(P组)静脉应用丙泊酚2.5~3.0 mg/kg;舒...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胃镜治疗的患者120例,年龄33~80岁,体重44~84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丙泊酚组(P组)静脉应用丙泊酚2.5~3.0 mg/kg;舒芬太尼-丙泊酚组(S-P组)联合应用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5~2.0 mg/kg。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呼吸暂停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P组麻醉效果优者的比例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呼吸暂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P组比S-P组延长。S-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P组。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可安全用于无痛胃镜治疗,具有麻醉过程平稳、苏醒快速、不良反应少的优点,掌握麻醉药物特性、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是无痛胃镜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治疗 丙泊酚 舒芬太尼 护理
下载PDF
内镜超声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2
作者 孙思予 刘金钢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78-580,共3页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内镜超声 诊断价值 黏膜下肿瘤 隆起性病变 GIST tumor 消化道 内镜表现 器官组织
原文传递
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在结直肠恶性梗阻中的近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国鑫 刘香 +4 位作者 王晟 葛楠 郭瑾陶 刘文 孙思予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SEMs)置入术在结直肠恶性梗阻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收治的因结直肠恶性梗阻行内镜下SEMs置人术的患者208例,整理回顾该技术的技术成功率、临床... 目的探讨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SEMs)置入术在结直肠恶性梗阻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收治的因结直肠恶性梗阻行内镜下SEMs置人术的患者208例,整理回顾该技术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SEMs置入的技术成功率为99.04%(206/208),临床成功率为96.15%(200/208)。术后并发症以腹痛、穿孔和出血为主,腹痛的发生率为13.46%(28/208),除并发穿孔外,均可自行缓解;穿孔发生率为2.88%(6/208),均行急诊外科手术治疗;出血发生率为1.92%(4/208),除1例腹腔内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外,均自行缓解。结论SEMs置人术的手术成功率高,可以有效缓解结直肠恶性梗阻,不仅可以作为外科手术的桥梁,还可作为姑息性治疗的手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梗阻 内镜下支架置入术 金属支架
原文传递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加大球囊扩张与常规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治军 郭瑾陶 +4 位作者 王晟 葛楠 刘香 王国鑫 孙思予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24-928,共5页
目的比较应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加大球囊扩张(LBD)与常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对较大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方法 200个直径大于1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配于EST+LBD组和常规EST组。两种方式分别治疗胆总管... 目的比较应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加大球囊扩张(LBD)与常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对较大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方法 200个直径大于1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配于EST+LBD组和常规EST组。两种方式分别治疗胆总管结石100例。比较两种术式的取石成功率、取碎石时间、采用机械碎石的机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EST+LBD组与常规EST组取净结石成功率分别为98%和97%(P>0.05);EST组+LBD组与常规EST组平均取碎石时间分别为21、46min(P<0.05)。EST组+LBD组与常规EST组术中采用机械碎石的几率分别为18%和43%(P<0.05)。EST+LBD组与常规EST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3%和5%(P>0.05),其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和2%,胰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和3%。两组均无穿孔并发症。结论对于较大的胆总管结石,EST+LBD术可以缩短取碎石时间和减少采用机械碎石的几率,其取石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EST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大球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老年卧床患者使用能全力与瑞素行肠内营养的疗效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莹 王醒梅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5期444-445,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分别或联合使用能全力与瑞素能否降低肠内营养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老年卧床需鼻饲患者随机分为能全力组、瑞素组、能全力和瑞素混合组,每组68例。三组营养液的输注量及速度一致,能全力组采用能全力1 00...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分别或联合使用能全力与瑞素能否降低肠内营养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老年卧床需鼻饲患者随机分为能全力组、瑞素组、能全力和瑞素混合组,每组68例。三组营养液的输注量及速度一致,能全力组采用能全力1 000 mL进行肠内营养;瑞素组采用瑞素1 000 mL进行肠内营养;能全力联合瑞素组则交替使用能全力和瑞素各500 mL进行肠内营养,中间输注温水50~100 mL,防止鼻饲管堵塞,该组始终将两种营养液总量平均,由能全力和瑞素共同构成肠内营养的营养液。在肠内营养治疗后7 d,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腹泻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后7 d,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全力和瑞素交替组腹泻发生率低于瑞素组和能全力组。结论交替使用能全力与瑞素进行肠内营养,两者在营养构成上存在互补性,联合使用既能加强营养供给的均衡性,又能明显降低老年卧床患者肠内营养腹泻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能全力 瑞素 肠内营养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弹性成像对消化道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思予 刘香 +2 位作者 葛楠 王晟 刘金钢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弹性成像在消化道肿瘤淋巴结转移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内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35例食管癌和胃癌患者共39个腹腔淋巴结、26个纵隔淋巴结进行检查,1~3分诊断为阴性淋巴结(良性淋巴结),4、5分诊断为阳性淋巴结(...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弹性成像在消化道肿瘤淋巴结转移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内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35例食管癌和胃癌患者共39个腹腔淋巴结、26个纵隔淋巴结进行检查,1~3分诊断为阴性淋巴结(良性淋巴结),4、5分诊断为阳性淋巴结(恶性淋巴结)。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内镜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65个淋巴结经内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阴性淋巴结16个,阳性淋巴结49个。术后病理证实,内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阳性淋巴结的敏感性为91.1%(41/45),特异性为60.O%(12/20)。结论内镜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对肿瘤转移淋巴结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肿瘤分期 内窥镜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
原文传递
共聚焦内镜对胃黏膜异型增生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晟 吕庆杰 +1 位作者 葛楠 孙思予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7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共聚焦内镜对胃黏膜异型增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患者静脉快速推注10%荧光素钠10ml,内镜医师对患者胃窦、胃体、贲门逐个部位进行共聚焦图像采集,并在图像采集部位取活检进行HE染色,然后将共聚焦图像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 目的探讨共聚焦内镜对胃黏膜异型增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患者静脉快速推注10%荧光素钠10ml,内镜医师对患者胃窦、胃体、贲门逐个部位进行共聚焦图像采集,并在图像采集部位取活检进行HE染色,然后将共聚焦图像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病理诊断异型增生11例,共聚焦内镜影像诊断异型增生12例。病理和共聚焦共同诊断的6例异型增生中2例为重度异型增生,3例为中度异型增生,1例为轻度异型增生。假阴性的5例经病理证实均为轻度异型增生。共聚焦内镜的诊断符合率为75.0%,敏感性为54.5%,特异性为81.8%。结论共聚焦内镜能够显示活体胃黏膜中的异型增生,尤其是中重度异型增生,并且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内镜 异型增生 胃黏膜 荧光素钠
原文传递
23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点 被引量:8
8
作者 郭静波 王彩霞 王孟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32-734,共3页
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经过及内镜表现。结果该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78.3%),女性多见(男∶女为1.0∶1.6),且多数(87%)伴有可能相关的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 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经过及内镜表现。结果该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78.3%),女性多见(男∶女为1.0∶1.6),且多数(87%)伴有可能相关的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早期内镜表现主要为结肠黏膜高度水肿、充血、出血、糜烂及溃疡。病变大多为一过型,如能早期诊断与治疗,多数预后良好。结论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结肠镜检查
下载PDF
CD151和MMP-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志娟 蒋卫国 +1 位作者 王劲欧 刘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151(CD15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结直肠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CD151和MMP-7的蛋白表达,阐明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151(CD15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结直肠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CD151和MMP-7的蛋白表达,阐明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CD151和MMP-7在大肠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1/20)和15%(3/2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8%(39/50)和72%(36/50),CD151和MMP-7在大肠正常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086,P<0.05;x^2=18.811,P<0.05)。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无关联(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远隔器官转移、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结直肠癌中CD151和MMP-7两种蛋白的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r=0.314,P=0.026)。结论:CD151和MMP-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与其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151 基质金属蛋白酶-7 结直肠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内镜下EST术联合大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国鑫 孙思予 +3 位作者 刘香 王晟 葛楠 郭瑾陶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4期341-342,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大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术(SEST+ELPBD)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内镜下SEST+ELPBD患者424例的随访资料,统计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大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术(SEST+ELPBD)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内镜下SEST+ELPBD患者424例的随访资料,统计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2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9.5个月,胆总管结石复发率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十二指肠憩室、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机械碎石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结论:SEST+ELPBD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较低,壶腹部憩室、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机械碎石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球囊扩张术
下载PDF
共聚焦内镜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葛楠 吕庆杰 +1 位作者 王晟 孙思予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共聚焦内镜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度。方法对受检者胃底、胃体、胃窦行全面的普通内镜视野扫查后,对胃窦、胃体、贲门部位进行共聚焦图像采集,并在图像采集部位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然后将共聚焦图像诊断结... 目的探讨共聚焦内镜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度。方法对受检者胃底、胃体、胃窦行全面的普通内镜视野扫查后,对胃窦、胃体、贲门部位进行共聚焦图像采集,并在图像采集部位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然后将共聚焦图像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扫查部位共42个,其中贲门4个,胃体5个,胃窦33个。共聚焦内镜诊断的符合率为90.5%(38/42),敏感度为100.0%(15/15),特异度85.2%(23/27),阳性预测值为78.9%(15/19),阴性预测值为100.0%(23/23)。结论共聚焦内镜能够显示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主要形态,对于肠上皮化生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敏感性以及阴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共聚焦 胃黏膜 肠上皮化生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经胃内镜超声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管型刀电切造瘘治疗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思予 葛楠 +2 位作者 王晟 王彩霞 刘春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通过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经胃对胰腺囊肿进行电切造瘘,来达到充分引流囊肿、避免感染和囊肿复发的目的,并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5例胰腺囊肿患者,其中男11例,女14例,囊肿平均直径8cm(5 ̄12cm),胰头部囊肿3例,胰体部... 目的通过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经胃对胰腺囊肿进行电切造瘘,来达到充分引流囊肿、避免感染和囊肿复发的目的,并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5例胰腺囊肿患者,其中男11例,女14例,囊肿平均直径8cm(5 ̄12cm),胰头部囊肿3例,胰体部、胰尾部囊肿各11例,应用大腔道超声内镜进行EUS检查,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将穿刺针刺入囊肿中心,将导丝置入囊内,沿导丝插入10F管型高频电切刀对胃壁和囊壁实施高频电切造瘘,电切完成后沿导丝置入10F双猪尾支架。术后临床观察,1周后复查CT和EUS,以后每个月复查CT1次。结果全部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周时,24例患者CT检查囊肿基本消失,1例患者囊肿明显缩小,2个月后消失。内镜下见瘘道通畅,瘘道直径0.8 ̄1.5cm,术后随访3个月后拔出引流管,随访6 ̄10个月未见囊肿复发。讨论EUS引导下经胃对胰腺囊肿管型刀电切造瘘治疗是治疗胰腺囊肿快速有效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 胰腺假性囊肿 内引流治疗
下载PDF
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治疗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恶性输入袢梗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国鑫 刘香 +4 位作者 王晟 葛楠 郭瑾陶 刘文 孙思予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恶性输入袢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5例行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的PD术后恶性输入袢梗阻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总结内镜手术操作完成情... 目的评价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恶性输入袢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5例行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的PD术后恶性输入袢梗阻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总结内镜手术操作完成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等。结果5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术后腹胀及胆管炎表现均明显缓解,3~5d肝功能均明显好转,未出现明显的上腹部不适,无出血、穿孔、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CT均提示支架扩张良好。术后生存时间3~8个月,平均4.6个月,均未发生输入袢再次梗阻。结论内镜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PD术后恶性输入袢梗阻安全有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内镜治疗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输入袢梗阻
原文传递
改良式内镜手术器械挂架在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圆圆 王彩霞 杨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11期1324-1327,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式内镜手术器械挂架在内镜手术配台操作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行内镜黏膜剥离术(ESD)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内镜手术器械操作台,试... 目的 探讨改良式内镜手术器械挂架在内镜手术配台操作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行内镜黏膜剥离术(ESD)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内镜手术器械操作台,试验组采用改良后内镜手术器械挂架铺设无菌手术台.分析两组在同一术式、同一术者、同一配台者的情况下拿取器械的错误率、内镜手术器械脱离手术台碰到其他地方的污染率.结果 对照组拿取器械错误率为16.72%(96/574),器械污染率为11.85%(68/574),手术平均时间为(76.40±2.59) min;试验组拿取器械的错误率为1.02%(6/584),器械污染率为0.86%(5/584),手术平均时间为(51.80±2.08) 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改良后的内镜手术器械挂架能降低内镜手术器械使用过程中拿取错误的概率,降低内镜手术器械被污染的概率,创新性和实用性均较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新推广 内窥镜 改良式 挂架 污染 内镜黏膜剥离术
原文传递
内镜超声引导下胆道穿刺引流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晟 孙思予 +5 位作者 刘香 葛楠 郭瑾陶 刘文 王树朋 胡金龙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8-381,共4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失败的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超声引导下胆道穿刺引流(EUS-B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8例ERCP引流失败后行EUS-BD的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USBD的...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失败的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超声引导下胆道穿刺引流(EUS-B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8例ERCP引流失败后行EUS-BD的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USBD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例均操作成功,于胆道与消化道之间顺利放置全覆膜金属支架,解除胆道梗阻,且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EUS—B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道引流方式,可以作为ERCP失败后的备用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 内镜胆管引流 穿刺术 金属支架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辅助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玲智 葛楠 +5 位作者 王晟 刘香 王国鑫 郭瑾陶 刘文 孙思予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65-96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内镜(EUS)辅助下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中心经EUS确诊为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62例患者,行EUS辅助下STER...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内镜(EUS)辅助下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中心经EUS确诊为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62例患者,行EUS辅助下STER治疗。结果 62例患者均成功接受STER治疗,其中出现气胸3例,出现皮下气肿2例,其余病例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证实平滑肌瘤59例,间质瘤3例。结论 EUS辅助下STER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可提供病理学诊断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食管肿瘤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
原文传递
内镜超声辅助下隧道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30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葛楠 孙思予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12期690-691,共2页
对于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的肿瘤,传统的治疗方式为胸外科手术,但是创伤较大。过去也有尝试应用ESD切除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报道,但其操作难度大、风险较大。近几年出现了隧道式ESD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报道,但该方法也存在术中无法... 对于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的肿瘤,传统的治疗方式为胸外科手术,但是创伤较大。过去也有尝试应用ESD切除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报道,但其操作难度大、风险较大。近几年出现了隧道式ESD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报道,但该方法也存在术中无法找到病灶的问题,甚至可能误伤大血管。我们尝试采用内镜超声辅助下隧道式ESD来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肌层 治疗方式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超声 隧道式 肿瘤 食管 胸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降低大肠肿瘤漏诊率的措施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晟 韩晔 孙思予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7-189,共3页
肠镜被认为是大肠检查的"金标准",但是困扰内镜医生的是在检查过程中存在的漏诊问题。文章总结了目前降低肠镜漏诊率的操作方法,包括肠镜检查时间、肠道清洁程度、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透明帽的使用,提高诊断率的诊断技术,包括... 肠镜被认为是大肠检查的"金标准",但是困扰内镜医生的是在检查过程中存在的漏诊问题。文章总结了目前降低肠镜漏诊率的操作方法,包括肠镜检查时间、肠道清洁程度、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透明帽的使用,提高诊断率的诊断技术,包括染色、窄带成像内镜、弹性光谱彩色成像内镜、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等,以及总结结肠检查的最新内镜设备,包括广角肠镜、反转肠镜、"第三只眼"反转内镜、330°全周肠镜等。希望对肠镜医生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大肠疾病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 大肠肿瘤 漏诊
原文传递
Barrett食管的色素放大内镜分型与组织学分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娜 王彩霞 +1 位作者 刘明华 王孟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5-467,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Barrett食管的色素放大内镜分型、组织学分型及两者相关性,为Barrett食管提供一种简便的内镜监测手段。方法42例接受常规内镜检查的Barrett食管患者,用美蓝对其黏膜进行染色并行放大内镜观察记录黏膜类型,同时活检取材进行H... 目的通过研究Barrett食管的色素放大内镜分型、组织学分型及两者相关性,为Barrett食管提供一种简便的内镜监测手段。方法42例接受常规内镜检查的Barrett食管患者,用美蓝对其黏膜进行染色并行放大内镜观察记录黏膜类型,同时活检取材进行HE染色确定组织学分型。结果42例Barrett食管中,美蓝着色者14例其组织类型全部为特殊肠化型;美蓝不着色者28例其中26例为胃底型,2例为胃贲门交界型。放大内镜下小凹形态呈点状者21例,其中15例为胃底型,6例为交界型,无特殊肠化型;短棒状者24例,其中17例为胃底型,6例为胃贲门交界型,1例为特殊肠化型;绒毛型12例和不规则型1例其组织病理类型全部为特殊肠化型。结论美蓝染色是一种能够判定Barrett食管上皮化生类型的方法,而放大内镜下的不同表现也可初步判定Barrett食管上皮化生类型,检查结果与组织学检查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色素放大内镜 组织学
下载PDF
内镜下镜下OTSC在胃全层切除术中的闭合作用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树朋 郭瑾陶 +5 位作者 杨飞 葛楠 王晟 刘香 王国鑫 孙思予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363-365,373,F0003,共5页
【目的】对比OTSC及金属夹在内镜下胃全层切除术后闭合作用,评估OTSC闭合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因胃固有肌层肿物于我内镜中心行内镜下全层切除的54例患者,根据闭合方式分成金属夹闭合组(17例)及OTSC闭合组(37... 【目的】对比OTSC及金属夹在内镜下胃全层切除术后闭合作用,评估OTSC闭合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因胃固有肌层肿物于我内镜中心行内镜下全层切除的54例患者,根据闭合方式分成金属夹闭合组(17例)及OTSC闭合组(37例),对比两组的闭合时间、住院周期、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层切除手术成功率为100%,闭合成功均为100%。OTSC可明显缩短闭合时间(P<0.05),缩短住院周期(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少,但费用相比金属夹较高(P<0.05)。【结论】应用OTSC闭合内镜下胃全层切除缺损创面安全,有效,快捷,但费用相对金属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全层切除 OTSC 金属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