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6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提高猪皮肤创面修复质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付小兵 方利君 +2 位作者 王玉新 孙同柱 程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20-924,共5页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局部移植对提高猪皮肤烫伤创面组织修复质量的作用 ,为临床皮肤损伤后功能性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抽取 6只小型香猪的骨髓 ,经体外培养并纯化MSCs,应用 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技术进行...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局部移植对提高猪皮肤烫伤创面组织修复质量的作用 ,为临床皮肤损伤后功能性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抽取 6只小型香猪的骨髓 ,经体外培养并纯化MSCs,应用 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技术进行标记。猪背部皮肤中线两侧各制备 6个面积为 2 5 4cm2 的深Ⅱ0 烫伤创面 ,将已标记的MSCs( 2× 10 6)以注射方式回植到提供骨髓猪的创面下 ,将创面随机分为 6组 ,即空白对照组、MSCs治疗组、MSCs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治疗组、bFGF治疗组、MSCs+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治疗组以及EGF治疗组。分别于伤后 7、14、2 1、4 2d采用大体观察、常规组织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动态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猪皮肤烫伤后 7d开始 ,各组创面逐渐缩小 ,伤后 2 1d ,大部分创面愈合。虽然不同时间点各治疗组创面面积缩小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但以MSCs +bFGF治疗组最为明显 ,伤后第 14天和 2 1天创面缩小的面积比其他 5组大 15 %~ 2 0 %。半定量评价结果显示MSCs +bFGF治疗组肉芽组织中血管密度较大 ,为 +++,而其他组别仅为 +~ ++。再上皮化的新生表皮在MSCs +bFGF治疗组较其余 5组厚 ,并有上皮角形成。半定量分析可见神经纤维在MSCs +bFGF治疗组较其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自体移植 皮肤 创面修复 MSCS 创面组织
原文传递
3种正畸粘接剂抗唾液污染的剪切强度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房伯君 翟俊辉 杨亚囡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53-455,共3页
目的研究3种粘接剂在唾液污染湿润、干燥条件下粘接正畸托槽后的剪切强度,以及托槽去除后牙面残留粘接剂指数(ARI)。方法60颗人类离体前磨牙随机等量分为3组。选用京津釉质粘合剂、单组分粘接剂、超强粘接剂,在唾液污染湿润和干燥条件... 目的研究3种粘接剂在唾液污染湿润、干燥条件下粘接正畸托槽后的剪切强度,以及托槽去除后牙面残留粘接剂指数(ARI)。方法60颗人类离体前磨牙随机等量分为3组。选用京津釉质粘合剂、单组分粘接剂、超强粘接剂,在唾液污染湿润和干燥条件下粘接正畸托槽后,测定并记录抗剪切强度和残留粘接剂指数。结果前两种粘接剂在唾液污染湿润条件下,粘接托槽的抗剪切强度明显下降,不能满足治疗要求(6~8MPa),但在唾液污染干燥情况下,粘接托槽则能满足正畸治疗要求;超强粘接剂在2种情况下均能满足正畸治疗要求。结论超强粘接剂在唾液污染湿润和干燥情况下均可使用;而京津釉质粘合剂、单组分粘接剂只能在唾液污染干燥情况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剂 托槽 唾液 剪切强度 口腔正畸
下载PDF
猪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分化潜能的鉴定 被引量:8
3
作者 方利君 付小兵 +3 位作者 孙同柱 李建福 程飚 王玉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06-608,共3页
目的 :建立猪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 ,探讨体外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一些生物学特点 ,为利用猪的实验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猪的髂嵴穿刺吸取骨髓 ,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骨髓单个核细胞 ,接种后形成单层贴... 目的 :建立猪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 ,探讨体外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一些生物学特点 ,为利用猪的实验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猪的髂嵴穿刺吸取骨髓 ,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骨髓单个核细胞 ,接种后形成单层贴壁的成纤维样的细胞。检测细胞周期 ,多向诱导分化鉴定分离的细胞。结果 :体外培养的原代 MSCs 12~ 14 d达到融合 ,传代后仍具有分化成骨的能力 ,细胞周期显示有 80 %的细胞处于G0 / G1期。结论 :体外培养猪的 MSCs具有分化成骨的潜能 ,生长稳定 ,传代后仍保持未分化状态 .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体系的建立为基础研究和组织工程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热冷循环对托槽抗剪切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房伯君 杨亚囡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比较冷热循环前后两种粘接剂抗剪切粘接强度,从而研究冷热循环实验对粘接剂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90颗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人类前磨牙按照粘接剂(超强粘接剂和京津釉质粘合剂)和储存条件(室温蒸馏水中、37℃人工唾液中、冷热循环实... 目的比较冷热循环前后两种粘接剂抗剪切粘接强度,从而研究冷热循环实验对粘接剂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90颗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人类前磨牙按照粘接剂(超强粘接剂和京津釉质粘合剂)和储存条件(室温蒸馏水中、37℃人工唾液中、冷热循环实验)的不同随机均分为6组,粘接金属方丝弓托槽,测定并记录抗剪切粘接强度和牙面残留粘接剂指数。结果方差分析显示两种粘接剂粘接强度无明显差别,但冷热循环后粘接强度均明显降低(P<0.01);牙面残留粘接剂指数无明显差别。结论冷热循环实验可明显降低托槽抗剪切粘接强度,体外粘接强度研究应进行冷热循环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循环 剪切粘接强度 树脂粘接剂
下载PDF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上皮细胞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利君 付小兵 +2 位作者 孙同柱 程飚 王玉新 《感染.炎症.修复》 2003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 MSCs,培养扩增后,用含 EGF 不同介质诱导,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仪鉴定...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 MSCs,培养扩增后,用含 EGF 不同介质诱导,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仪鉴定角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EGF 诱导后3dMSCs 角蛋白表达较弱,7d 角蛋白表达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 EGF 诱导后3d 表达角蛋白的 MSCs 较少,7d表达角蛋白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结论:MSCs 在体外 EGF 诱导下可能分化为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上皮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分化
下载PDF
腮腺幼年型血管瘤中bFGF表达及肥大细胞计数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晓萍 刘维贤 李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7-167,172,178,共3页
本研究采用特殊肥大细胞染色法、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40例婴幼儿腮腺血管瘤、5例正常腮腺组织进行肥大细胞和bFGF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腮腺幼年型血管瘤中肥大细胞的数量、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均明显增加,差异显著;腺小叶... 本研究采用特殊肥大细胞染色法、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40例婴幼儿腮腺血管瘤、5例正常腮腺组织进行肥大细胞和bFGF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腮腺幼年型血管瘤中肥大细胞的数量、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均明显增加,差异显著;腺小叶内及幼稚毛细血管中出现大量的肥大细胞;血管瘤组bFGF呈高表达,bFGF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胞浆,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呈浅网状。本研究表明:bFGF和肥大细胞与腮腺幼年型血管瘤的发生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肥大细胞 肝素 血管瘤
下载PDF
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分化潜能的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利君 付小兵 +3 位作者 孙同柱 李建福 程飚 王玉新 《感染.炎症.修复》 2003年第2期93-95,129,共4页
目的:建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探讨体外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一些生物学特点,为利用猪的实验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从猪的髂嵴穿刺取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骨髓单个核细胞,接种后形成单层贴壁的成... 目的:建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探讨体外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一些生物学特点,为利用猪的实验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从猪的髂嵴穿刺取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骨髓单个核细胞,接种后形成单层贴壁的成纤维样的细胞。检测细胞周期,多向诱导分化鉴定分离的细胞。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MSCs 12~14d达到融合,传代后仍具有分化成骨的能力,细胞周期显示有80%细胞处于G_0/G_1期。结论:体外培养猪的MSCs具有分化成骨的潜能,生长稳定,传代后仍保持未分化状态,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体系的建立为基础研究和组织工程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无创伤修复技术配合心理诱导治疗儿童乳牙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晓萍 郭玲 安立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ART)配合心理诱导用于治疗患儿早期龋的可行性。方法将58例患儿248颗乳磨牙随机分为实验组(138颗):ART+心理诱导;对照组(110颗):常规技术+心理诱导,用玻璃离子粘固粉进行修复治疗。结果2a追踪观察结果表明... 目的探讨无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ART)配合心理诱导用于治疗患儿早期龋的可行性。方法将58例患儿248颗乳磨牙随机分为实验组(138颗):ART+心理诱导;对照组(110颗):常规技术+心理诱导,用玻璃离子粘固粉进行修复治疗。结果2a追踪观察结果表明,实验组成功率77.54%;对照组成功率79.10%。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的就诊时间、家长满意度及复诊配合程度好于对照组。结论ART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缩短医生的椅旁操作时间,易被多数低龄幼儿和家长接受;这种技术更适合于社区和农村基层口腔预防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 ART 乳牙 龋齿 心理学 儿童
下载PDF
壳多糖-胶原凝胶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武志强 董志明 +1 位作者 赵永康 张力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1期166-167,共2页
目的:观察壳多糖-胶原凝胶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4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实验室和病毒室完成。①大鼠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②壳多糖-胶原凝胶制作:参照文献方法P... 目的:观察壳多糖-胶原凝胶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4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实验室和病毒室完成。①大鼠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②壳多糖-胶原凝胶制作:参照文献方法Plate1的配方在冰浴条件下,先后加入一定量的I型鼠尾胶原,两倍浓缩DMEM、胎牛血清、壳多糖,充分搅拌混匀,用0.1mol/LNaOH,调pH值至7.3左右,1h后凝固。③浸提液的制作:按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DMEM液,与壳多糖-胶原凝胶表面积之比为10mL/cm2加入培养液,于4℃下静置24h。④用噻唑蓝比色分析法,在光镜下观察、检测大鼠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在壳多糖-胶原浸提液中和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DMEM液中生长、形态、增殖情况。结果:大鼠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在壳多糖-胶原浸提液中能较长时间保持增殖活力,与含血清基础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的大鼠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形态、吸光度值方面相似(P>0.05)。结论:壳多糖-胶原凝胶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繁殖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成纤维细胞 壳多糖 胶原凝胶
下载PDF
在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方利君 付小兵 +4 位作者 孙同柱 李建福 程飚 杨银辉 王玉新 《感染.炎症.修复》 2003年第1期17-19,2,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间充质干细胞及培养扩增后,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技术进行细胞标记。将已标记的细胞以注射方式回植到提供骨髓的猪...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间充质干细胞及培养扩增后,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技术进行细胞标记。将已标记的细胞以注射方式回植到提供骨髓的猪的皮内及皮下,分别于注射后1、2、4周取材,常规石蜡包埋,行 BrdU和角蛋白免疫荧光双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大多数 BrdU 阳性细胞聚集在真皮中的小血管周围。但有少数 BrdU 阳性标记细胞出现在表皮的棘层和颗粒层,并同时表达角蛋白。结论:在皮肤微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表皮细胞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表皮细胞 分化
下载PDF
应用CAD/CAM技术进行个体化下颌骨重建 被引量:41
11
作者 杨连平 李彦生 +4 位作者 张练平 马宇锋 葛儒林 杨久承 孙坚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CAD/CAM)应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方法:选择面部畸形明显的单侧下颌骨成釉细胞瘤4例,术前行下颌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成像,用CAD/CAM数控技术和镜像技术,制成与患者骨组...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CAD/CAM)应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方法:选择面部畸形明显的单侧下颌骨成釉细胞瘤4例,术前行下颌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成像,用CAD/CAM数控技术和镜像技术,制成与患者骨组织完全相同的个体化实体模型,根据模型预弯制重建钛板。手术切除病灶下颌骨,切取髂骨节段,植于重建板的舌侧,固定重建板于正常下颌骨端。结果:CT三维重建影像与实体模型测量数据接近;预弯制钛重建板与下颌骨匹配;手术恢复了下颌骨的连续性和功能,面部外形对称,X线片显示重建的下颌骨高度和厚度适中。结论:CAD/CAM技术为术前设计提供了个体化实体模型,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节省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制造技术 三维CT重建影像 下颌骨缺损 下颌骨修复术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控制、血清炎症指标及代谢水平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靳松 王忻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炎症控制、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及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口腔卫生宣教,治疗组接受牙周基...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炎症控制、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及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口腔卫生宣教,治疗组接受牙周基础治疗,每次复诊时接受口腔卫生宣教和龈上下刮治。在基线、1.5、3、6、12个月的观察期间检测患者全口(六个位点)牙周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糖蛋白(Hb Alc)、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 2组在牙周平均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和探诊出血指数(BOP)在观察期中均有改善,且治疗组各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从3个月起FPG显著下降,6、12个月时Hb Alc显著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仅在3个月时Hb Alc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0.05);治疗组在3、6、12个月时血清CRP水平比基线降低(P<0.05),对照组在1.5、3个月时血清CRP水平比基线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TC在3、6、12个月时均比基线有显著性下降(P<0.05),对照组6、12个月时血清TC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临床参数、FPG、Hb Alc和CRP的控制有显著改善作用,但对的血脂代谢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糖蛋白 C反应蛋白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下载PDF
腮腺术后负压引流和橡皮条引流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毕文娟 王东 +2 位作者 彭诚 时静 孙振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腮腺术后负压引流与橡皮条引流的临床效果,探讨与腮腺术后涎瘘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将需手术治疗的腮腺疾病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橡皮条引流组(96例)和负压引流组(84例),比较不同引流方式对腮腺术后涎瘘发生的影响。结果利... 目的对比分析腮腺术后负压引流与橡皮条引流的临床效果,探讨与腮腺术后涎瘘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将需手术治疗的腮腺疾病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橡皮条引流组(96例)和负压引流组(84例),比较不同引流方式对腮腺术后涎瘘发生的影响。结果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腮腺术后涎瘘发生率为5.56%。负压引流组的涎瘘发生率2.38%,橡皮条引流组为8.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引流结合弹性加压包扎可以减少腮腺术后涎瘘的发生,但与橡皮条引流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涎瘘 负压引流 Frey′s综合征 橡皮条引流
原文传递
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高燕 杨连平 《医学综述》 2020年第22期4494-4498,共5页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急性期表现为轻度红斑到深部黏膜溃疡不等,伴随的口腔局部疼痛影响精神、食欲,进而对全身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放疗中断,最终影响抗肿瘤治疗的效果。目前,针对RTOM主要进行...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急性期表现为轻度红斑到深部黏膜溃疡不等,伴随的口腔局部疼痛影响精神、食欲,进而对全身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放疗中断,最终影响抗肿瘤治疗的效果。目前,针对RTOM主要进行预防和对症治疗。药物包括漱口液、口腔黏膜保护剂、口服药及雾化等,在预防及缓解口腔黏膜炎症状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基础口腔护理、光生物调节疗法及抗菌光动力疗法。未来仍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制订RTOM标准化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口腔黏膜炎 口腔黏膜损伤 防治 头颈部癌
下载PDF
Teach back宣教模式对学龄前儿童正畸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和牙周健康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阮艳 刘琳 张晓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22期5318-5320,共3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Teach back宣教模式对学龄前儿童正畸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和牙周健康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正畸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宣教组)60例和观察组(T... 目的探讨与分析Teach back宣教模式对学龄前儿童正畸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和牙周健康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正畸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宣教组)60例和观察组(Teach back宣教模式组)6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SESS量表)、牙周健康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治疗依从性(Frankl量表)、患儿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ESS量表评分、牙周健康指数及Frankl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ESS量表评分、牙周健康指数及Frankl量表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ch back宣教模式在学龄前儿童正畸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与牙周健康指数的影响较好,在正畸治疗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 back宣教模式 学龄前儿童 正畸治疗 口腔保健自我效能 牙周健康指数
原文传递
Er∶YAG激光排龈法与排龈线排龈法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敏 胡建华 +1 位作者 赵彬 姚蔚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539-540,共2页
目的比较Er:YAG激光排龈法和排龈线排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8月到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因美观要求或固位需要采用龈下边缘金属烤瓷单冠修复的36例患者的6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排龈线排龈法,Ⅱ组采用... 目的比较Er:YAG激光排龈法和排龈线排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8月到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因美观要求或固位需要采用龈下边缘金属烤瓷单冠修复的36例患者的6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排龈线排龈法,Ⅱ组采用Er:YAG激光排龈法。对两组的牙预备体、牙龈止血效果、印模和模型清晰程度以及1周后牙龈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使用数字分级法(NRS)调查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种排龈法获得的牙预备体、印模和模型满意度以及1周后牙龈健康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牙龈止血效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YAG激光排龈法牙龈止血效果优于排龈线排龈法。Er:YAG激光排龈法90.3%的患者无疼痛,而排龈线排龈法83.9%的患者有轻度疼痛。结论排龈线排龈法和Er:YAG激光排龈法均为较好的排龈方法。而在牙龈止血方面,Er:YAG激光排龈法明显优于排龈线排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排龈 肩台
原文传递
单侧唇裂鼻翼软骨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连平 乔丽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58-259,266,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鼻畸形的形成机制,为唇裂鼻整形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单侧唇裂流产胎儿标本1具,解剖双侧鼻翼软骨,并于鼻翼软骨内1/2处、穹隆角、外1/2处、外1/4处垂直于软骨长轴切开,水平包埋,常规组织学处理,HE染色,进行图像分析。结...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鼻畸形的形成机制,为唇裂鼻整形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单侧唇裂流产胎儿标本1具,解剖双侧鼻翼软骨,并于鼻翼软骨内1/2处、穹隆角、外1/2处、外1/4处垂直于软骨长轴切开,水平包埋,常规组织学处理,HE染色,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内侧角1/2处与穹隆脚处膜边和中央细胞面积、周长、等效圆直径等测量值,健患侧间无显著性差异。外侧角1/2处与1/4处膜边和中央细胞的上述指标健患侧间有差异,患侧各项均小于健侧。健侧软骨4个部位间发育无差异,而患侧间有差异。结论:单侧唇裂患侧鼻翼软骨的外侧脚细胞发育差于内侧脚及中间脚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 唇裂 鼻畸形 鼻翼软骨
下载PDF
非贵金属烤瓷冠修复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彤 彭诚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3种非贵金属烤瓷冠对局部牙周组织造成的影响,以及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与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接受非贵金属烤瓷冠修复患者38例,共49颗的上颌切牙;其中镍铬合金烤... 目的探讨3种非贵金属烤瓷冠对局部牙周组织造成的影响,以及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与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接受非贵金属烤瓷冠修复患者38例,共49颗的上颌切牙;其中镍铬合金烤瓷冠19颗,钛合金烤瓷冠15颗,钴铬合金烤瓷冠15颗。以同一患者对侧同名健康牙为对照,在烤瓷冠戴入6个月后复诊,并对GCF中IL-1β、AST水平进行分析。结果3组非贵金属烤瓷冠AST水平均普遍高于对照健康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镍铬合金、钛合金烤瓷组IL-1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钴铬合金烤瓷组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镍铬合金、钛合金烤瓷冠对牙周组织的不利影响较明显;而钴铬合金烤瓷冠对牙周组织造成的不利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烤瓷冠 龈沟液 白细胞介素-1Β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阎静江 李瑛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OSAHS)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OVID和Cochrane图书馆等电子数据库,查找OSAHS与高血压相关性的队列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OSAHS)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OVID和Cochrane图书馆等电子数据库,查找OSAHS与高血压相关性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1年4月,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文献及未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对符合条件的RCT,由2位评价员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个队列研究和10个病例对照研究,40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OSAHS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相关性[RR=2.52,95%CI(2.21,2.87),P<0.00001]。按OSAHS严重程度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轻、中、重度OSAHS均与高血压相关[RR=1.47,95%CI(1.05,2.06),P=0.02;RR=1.97,95%CI(1.43,2.71),P<0.0001;RR=2.07,95%CI(1.51,2.82),P<0.00001],说明无论OSAHS病情严重程度如何,其均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现有证据表明,OSAHS与高血压呈显著相关,可能互为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龈沟液中HGF及IL-1β含量与牙周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丽英 赵满琳 +2 位作者 崔占琴 马永平 柴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分析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的含量变化规律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 目的分析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的含量变化规律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验对健康人以及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HGF和IL-1β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HGF总量及IL-1β总量在治疗前牙周炎位点明显高于健康位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经牙周治疗后,HGF总量及IL-1β总量均明显减少,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GF总量和IL-1β总量呈明显相关关系。结论龈沟液中HGF与IL-1β水平与牙周炎症程度密切相关。龈沟液中HGF与IL-1β水平可作为反映牙周状况的有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龈沟液 肝细胞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