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在牙源性病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钟鸣 王洁 +1 位作者 韩有平 王兆元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7-259,I003,共4页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AB)和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OKC)中hTERTmRNA的表达 ,探讨其在AB、OKC中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mRNA原位杂交法对口腔颌骨内 5 4例AB、16例OKC及 7例口腔正常粘...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AB)和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OKC)中hTERTmRNA的表达 ,探讨其在AB、OKC中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mRNA原位杂交法对口腔颌骨内 5 4例AB、16例OKC及 7例口腔正常粘膜 ,进行了hTERTmRNA的检测。结果  94 4 % (5 1/5 4 )AB、87 5 % (14 /16 )OKC及 1/7正常口腔粘膜有hTERTmRNA表达 ,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hTERT与AB不同组织学类型、病损发生部位、单房与多房无关 (P >0 0 5 ) ,在AB外周细胞及星网状多边形细胞中有表达 ,在角化退变样细胞及颗粒样细胞中缺乏表达。结论 ①hTERT活化在AB及OK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②hTERT活性阳性率与病变中的细胞分化 ,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 ,随着组织学分级增高hTERTmRNA阳性率及信号强度均增高。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AB)和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keratocyst,OKC)中hTERTmRNA的表达 ,探讨其在AB、OKC中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mRNA原位杂交法对口腔颌骨内 5 4例AB、16例OKC及 7例口腔正常粘膜 ,进行了hTERTmRNA的检测。结果  94 4 % (5 1/5 4 )AB、87 5 % (14 /16 )OKC及 1/7正常口腔粘膜有hTERTmRNA表达 ,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牙源性囊肿 端粒 端粒酶
原文传递
口腔组织病理学线上实验课程的实施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骆树瑜 张凯 +3 位作者 庞蕾 赵东平 李宏捷 张向宇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程属于微观形态学,是以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组织特征为主的课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实验课教学已成为医学生形态学学习的重要补充。本文以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口腔组织病理...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程属于微观形态学,是以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组织特征为主的课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实验课教学已成为医学生形态学学习的重要补充。本文以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微观形态学线上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并结合学生学期终末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学期终末成绩为(81.7±13.1)分,61名学生中,13名(21.3%)学生达到优秀(≥90分),59名(96.7%)学生及格(≥60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37名(60.7%)、45名(73.8%)、37名(60.7%)、41名(67.2%)和42名(68.9%)学生认为线上实验课程对镜下结构观察识别、病理特征记忆、知识理解、团队合作和互动等方面更有优势。可见,口腔组织病理学线上实验课程效果较好,且得到学生普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组织病理学 实验教学 线上课程 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POLQ表达降低对SACC-83细胞DNA损伤敏感性的影响
3
作者 白晗 刘涵 +3 位作者 朱蕾 刘超 李楠 肖晶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环境中抑制POLQ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SACC-83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及DNA损伤修复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shRNA(short hairpin RNA)瞬时转染方法构建POLQ敲减的SACC-8... 目的:探讨DNA损伤环境中抑制POLQ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SACC-83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及DNA损伤修复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shRNA(short hairpin RNA)瞬时转染方法构建POLQ敲减的SACC-83细胞模型,利用qRT-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OLQ干扰效率。应用不同浓度DNA损伤剂依托泊苷(etoposide,ETP/VP-16-213)诱导SACC-83细胞发生DNA损伤,利用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检测γH2AX的表达水平,评价DNA双链断裂水平。在不同浓度依托泊苷诱导形成的DNA损伤环境中,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抑制POLQ对SACC-8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平板克隆实验观察抑制POLQ对SACC-8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抑制POLQ对SACC-83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抑制POLQ对SACC-83细胞γH2AX、RAD51及PARP1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shRNA瞬时转染方法抑制SACC-83细胞POLQ mRNA及蛋白的表达。依托泊苷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SACC-83细胞γH2AX表达。POLQ表达降低可抑制SACC-83细胞增殖能力(P<0.001),且抑制作用随ETP浓度增加而减小。在依托泊苷诱导形成的DNA损伤环境中,POLQ表达降低可抑制SACC-8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P<0.001),诱导细胞发生S期阻滞(P<0.01)。POLQ通过促进γH2AX(P<0.05)及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通路相关蛋白RAD51(P<0.05)、抑制非同源末端连接(alternative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altNHEJ)通路相关蛋白PARP1(P<0.01),调节DNA损伤修复。结论:POLQ表达降低,会促进SACC-83细胞对DNA损伤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POLQ DNA修复 依托泊苷
下载PDF
Livin在人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4
作者 范玉 陈钰 +1 位作者 钟鸣 郝凤渝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463-466,共4页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人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s,ABs)中的表达,探讨ABs发生发展中Livin的作用及其与ABs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从2007—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口腔病理科的存档蜡块选取80例ABs标本和1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人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s,ABs)中的表达,探讨ABs发生发展中Livin的作用及其与ABs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从2007—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口腔病理科的存档蜡块选取80例ABs标本和1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标本,以及同期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术中取材的30例ABs标本和智齿拔除术中的10例正常黏膜(NOM),应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blot方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Livin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免疫组化:Livin在NOM中的表达呈阴性;在OSCC中Livin阳性表达;ABs中的阳性率为88.75%(71/80),以中度阳性和强阳性表达为主,定位于牙源性上皮的外周柱状或立方状细胞及中心星网状层胞质中。(2)Western-blot:Livin在ABs中的表达高于NOM(P<0.05),而在ABs和OSC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RT-PCR:在ABs和OSCC中Livin的表达高于N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s中Livin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表达都上调,并且Livin有胞浆的表达,提示Livin在ABs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LIVIN 免疫组化 口腔鳞状细胞癌
原文传递
POLQ对SACC-83细胞的影响及POLQ基因表达调控因子预测
5
作者 白晗 刘涵 +3 位作者 朱蕾 刘超 李楠 肖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研究POLQ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预测POLQ的表达调控因子。方法:应用数据库分析POLQ在肿瘤中的表达,并预测与POLQ启动子结合的FOXM1及二者的表达相关性。将体外培养的SACC-83细... 目的:研究POLQ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预测POLQ的表达调控因子。方法:应用数据库分析POLQ在肿瘤中的表达,并预测与POLQ启动子结合的FOXM1及二者的表达相关性。将体外培养的SACC-83细胞分为2组,用基因沉默技术(siRNA)抑制实验组细胞中POLQ的表达,未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CCK-8实验检测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克隆形成能力,应用qRT-PCR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数据库分析显示,多种肿瘤中POLQ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均低于对照组(P<0.001,P<0.05)。FOXM1与POLQ启动子有5个结合位点,并与POLQ表达正相关(P<0.05)。PTEN下调促进SACC-83 POLQ与FOXM1表达(P<0.001,P<0.05)。结论:POLQ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促进SACC-83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FOXM1可能正调控POLQ表达;PTEN负调控SACC-83 POLQ与FOXM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POLQ DNA修复 FOXM1
下载PDF
miR-200a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郭艳 魏振辉 钟鸣 《口腔生物医学》 201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miR-200a的表达与人成釉细胞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NAhybrid和miRanda软件预测β-catenin基因可能的靶向miRNA;选择30例人成釉细胞瘤标本和5例正常牙胚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miR-200a的表达情况。结果:R... 目的:研究miR-200a的表达与人成釉细胞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NAhybrid和miRanda软件预测β-catenin基因可能的靶向miRNA;选择30例人成釉细胞瘤标本和5例正常牙胚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miR-200a的表达情况。结果:RNAhybrid和miRanda软件分别在β-catenin mRNA第68~96碱基和第69~94碱基位置预测到一个miR-200a结合位点。与正常牙胚组织标本相比,miR-200a在人成釉细胞瘤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的下调,差异显著(P<0.05)。结论:miR-200a的表达改变与人成釉细胞瘤相关,miR-200a可能为β-catenin的靶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Β-CATENIN miR-200a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在肿瘤仿生模型构建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婷姣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21-526,共6页
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在微米尺度下对流体进行精确操控的新技术,已被证明是对哺乳动物细胞及其微环境进行操控的理想平台。本文拟围绕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对微流控芯片在肿瘤仿生模型构建中的应用作一综述。目前,基于微流控芯片... 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在微米尺度下对流体进行精确操控的新技术,已被证明是对哺乳动物细胞及其微环境进行操控的理想平台。本文拟围绕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对微流控芯片在肿瘤仿生模型构建中的应用作一综述。目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构建的肿瘤仿生模型主要包括:肿瘤原发灶模型、肿瘤细胞诱导血管新生模型、肿瘤细胞内渗模型、肿瘤细胞外渗模型、肿瘤多器官转移模型等。相对于传统的体外研究方法,这些仿生模型很大程度上再现了体内的肿瘤微环境,逐渐成为肿瘤研究极重要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肿瘤 仿生模型
下载PDF
骨膜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邹锋 邢树忠 宋晓陵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建立骨膜牵张成骨模型 ,探讨骨膜牵张成骨新技术 ,为牙槽骨缺损及其他骨缺损寻找新的修复方法。方法 将自制骨膜牵张成骨装置及钛网植入 12只成年兔的一侧下颌升支外侧面 ,从术后第 7天开始牵张 ,第 1次牵拉 2mm ,后每 3d牵拉 1m... 目的 建立骨膜牵张成骨模型 ,探讨骨膜牵张成骨新技术 ,为牙槽骨缺损及其他骨缺损寻找新的修复方法。方法 将自制骨膜牵张成骨装置及钛网植入 12只成年兔的一侧下颌升支外侧面 ,从术后第 7天开始牵张 ,第 1次牵拉 2mm ,后每 3d牵拉 1mm ,共牵拉 15d ,最终将钛网牵拉离开骨面 7mm。术后第 2 8、35、4 2、5 6天分别处死 3只动物 ,进行组织计量学、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所有标本在计量学及X线片上均显示有新骨形成 ,术后第 2 8、35、4 2和 5 6天形成的新骨厚度平均分别为 (1 90± 0 13)mm、(2 2 2± 0 30 )mm、(3 17± 0 14 )mm和 (4 5 6± 0 4 6 )mm。组织学观察显示了新形成骨在成骨细胞数量上的增长 ,以及胶原纤维排列方向上的变化。结论 骨膜牵张法可以形成新骨 ,用于增加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 骨膜牵张成骨 牵张成骨 钛网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抑制破骨细胞体外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晓敏 于世凤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3-66,共4页
本研究利用体外分离培养的兔破骨细胞,观察第三代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对骨吸收的抑制作用。将alendronate加入培养液中使其最终浓度为0M,1μM,10μM,100μM。同时观察两组用ale... 本研究利用体外分离培养的兔破骨细胞,观察第三代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对骨吸收的抑制作用。将alendronate加入培养液中使其最终浓度为0M,1μM,10μM,100μM。同时观察两组用alendronate盐溶液100μM,50μM浸泡的骨片对破骨细胞吸收功能的影响。用倒置光相差显微镜在不同时间点观察计数骨吸收陷窝并拍照。结果随着培养液内alendronate浓度增高,骨吸收陷窝数减少,面积亦减少。而用alendronate浸泡过的骨片上未见骨吸收陷窝。说明alendronate具有抑制破骨细胞体外骨吸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吸收 破骨细胞 阿仑膦酸钠 体外 观察 抑制作用 不同时间 增高 培养液 显微镜
下载PDF
DNA polβ启动子和CMV启动子调控的p5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阎炳智 王洁 +3 位作者 张波 董福生 侯琳 王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5,28,共5页
目的检测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探讨DNA polβ启动子对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荧光素酶法测定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构建携带人野生型p5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 目的检测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探讨DNA polβ启动子对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荧光素酶法测定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构建携带人野生型p5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转染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53基因mRNA的表达。博莱霉素、H2O2及紫外线刺激转染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比较DNA损伤下DNA polβ启动子和CMV启动子调控的p53基因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显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DNApolβ启动子活性增高。p53基因的导入使其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表达增强,DNA polβ启动子组较CMV启动子组更为明显。DNA损伤后,DNA polβ启动子组的p53基因和P53蛋白的表达较CMV启动子组增强(P<0.05)。结论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中,DNA polβ启动子的活性增高,DNA polβ启动子能够增强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DNA polβ P53基因 DNA损伤 基因转染
下载PDF
氟化亚锡电导和涂膜对牙本质过敏症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益华 刘正 张伟国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4年第4期211-213,共3页
作者对166颗牙本质过敏症的患牙作了8%氟化亚锡电离子导入和涂膜比较的体内和体外研究。经临床疗效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电导加涂膜联合应用不仅能很好的封闭牙本质小管,并有利于促进矿物盐在小管内的沉积,具有较好的临床脱... 作者对166颗牙本质过敏症的患牙作了8%氟化亚锡电离子导入和涂膜比较的体内和体外研究。经临床疗效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电导加涂膜联合应用不仅能很好的封闭牙本质小管,并有利于促进矿物盐在小管内的沉积,具有较好的临床脱敏效果,有效率达98.5%。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过敏 电离子导入 氟化亚锡 涂膜
原文传递
整合素αvβ6:一种新的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潜能指标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彦 李海霞 +5 位作者 王姗 马奔 陈东 孙苗 方明 郑金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891-893,共3页
目的:观察整合素αvβ6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Image Pro Plus 6.0软件分析OSCC内αvβ6的IA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癌组织的胞... 目的:观察整合素αvβ6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Image Pro Plus 6.0软件分析OSCC内αvβ6的IA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癌组织的胞膜及胞浆中广泛出现αvβ6着色,而在正常口腔黏膜和良性上皮肿瘤中αvβ6不表达或弱表达。高、中及低分化癌中αvβ6的IA值分别为74.0128、132.892、259.432。αvβ6的表达在分化程度和肿瘤细胞活性方面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ανβ6的表达强弱与细胞的侵袭或者异质间粘附密切相关,其表达的强弱可以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与转移的一种指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vβ6 口腔鳞状细胞癌 整合素 侵袭性
下载PDF
检测HPV的新策略——简并引物PCR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怀涛 杨秀英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CAS 1994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前用PCR法检测HPV多采用型特异性引物,该法有很多弊端.最近人们采用简并引物PCR法来检测HPV,即借助一对HPV简并引物用PCR技术扩增HPV_sDNA,进而用分子杂交法或用酶切片段长度多形性来确定HPV类型,该法较型特异性引物PCR有很大优点.本... 目前用PCR法检测HPV多采用型特异性引物,该法有很多弊端.最近人们采用简并引物PCR法来检测HPV,即借助一对HPV简并引物用PCR技术扩增HPV_sDNA,进而用分子杂交法或用酶切片段长度多形性来确定HPV类型,该法较型特异性引物PCR有很大优点.本文就HPV简并引物的设计、HPV类型确定方法等进行了详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检测 简并引物 PCR
下载PDF
CO_2超脉冲激光用于牙体窝洞制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士有 邹朝晖 +4 位作者 崔江涛 李迎新 董亚利 张玉茹 李松龄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CO2 超脉冲激光在牙体窝洞制备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CO2 超脉冲激光制备窝洞 ,结合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牙髓反应及洞形结构。结果 经CO2 超脉冲激光制备窝洞后 ,牙髓仅有轻度的充血及炎性反应 ,且短期内可恢复 ,洞形为上宽下... 目的 探讨CO2 超脉冲激光在牙体窝洞制备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CO2 超脉冲激光制备窝洞 ,结合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牙髓反应及洞形结构。结果 经CO2 超脉冲激光制备窝洞后 ,牙髓仅有轻度的充血及炎性反应 ,且短期内可恢复 ,洞形为上宽下窄、底部平坦的盆状 ,窝洞表面呈均质多孔样结构 ,无裂隙及炭化形成 ,这种形态结构适合复合树脂粘接固位。结论 CO2 超脉冲激光在窝洞制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超脉冲激光 窝洞制备 洞形 牙髓 实验
下载PDF
涎腺的定量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文波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1999年第3期164-166,共3页
以往对涎腺的组织学或病理研究都是以定性为主,缺乏量化指标。近年来,形态计量与体视学方法应用于涎腺的动物实验与人类疾病研究中。以致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关键词 涎腺 组织学 形态计量 定量组织学 涎腺疾病
下载PDF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兆元 张莹 曲恒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20-322,共3页
本文通过涎腺粘液表皮样癌67例临床病理观察和37例角蛋白-PAS-A.B,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认为本病多见于成年女性。小涎腺中腭腺为其好发部位。常无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结节性肿块。易复发,可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染色对其临床... 本文通过涎腺粘液表皮样癌67例临床病理观察和37例角蛋白-PAS-A.B,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认为本病多见于成年女性。小涎腺中腭腺为其好发部位。常无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结节性肿块。易复发,可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染色对其临床病理分型及生物学特性的判断有所帮助,并支持本病起源于涎腺闰管贮备细胞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粘液表皮样癌 闰管 病理 免疫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癣病损中免疫活性细胞的研究
17
作者 刘士有 吴丽更 +1 位作者 高山 侯芝艳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12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口腔扁平苔癣(OL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苯胺蓝改良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分别显示病变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T、B淋巴细胞。结果:(1)扁平苔癣病损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带(浅层)及其下方(深层)的肥...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口腔扁平苔癣(OL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苯胺蓝改良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分别显示病变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T、B淋巴细胞。结果:(1)扁平苔癣病损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带(浅层)及其下方(深层)的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病变深层明显多于浅层(P<0.01)。(2)扁平苔癣病损中浸润的T、B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且以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3)在糜烂型和非糜烂型扁平苔癣浅层病变区可见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且糜烂型多于非糜烂型(P<0.05),非糜烂型病损的T淋巴细胞数量多于糜烂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型病损的B淋巴细胞数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4)肥大细胞于浅层或深层与T淋巴细胞浸润间均未发现相关关系。结论:肥大细胞在扁平苔癣病损中可能具有在组织中迁移的特性,并参与固有层中淋巴细胞浸润的过程,炎症损害的程度与肥大细胞的数量有关。提示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是OLP发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癣 淋巴细胞 肥大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29例涎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宏晨 高文涛 +1 位作者 杨淑华 欧阳喈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81-82,共2页
本文报告了29例涎腺肌上皮瘤,其中发生于腭部13例,腮腺12例,颌下腺2例,口内上颌结节后部和口底各1例。男性17例,女性12例。病程13天~40年。随访18例,随访时间1~7年。其中1年内复发者2例,1~2年间复发... 本文报告了29例涎腺肌上皮瘤,其中发生于腭部13例,腮腺12例,颌下腺2例,口内上颌结节后部和口底各1例。男性17例,女性12例。病程13天~40年。随访18例,随访时间1~7年。其中1年内复发者2例,1~2年间复发者l例,2~3年间复发者1例,无一例因肌上皮瘤死亡。镜下由上皮样细胞、透明细胞、浆细胞样细胞和梭形细胞四种细胞类型构成,分别排列成片块状、条索状、网状或筛孔状结构。对涎腺肌上皮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肌上皮瘤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涎腺上皮细胞培养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音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97年第5期291-294,共4页
涎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为研究其分化、形态、功能及其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影响下生理、病理改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模型。本文就涎腺上皮细胞培养系统建立的条件、表型鉴别、应用及展望进行综述。
关键词 涎腺 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纤维连接蛋白在涎腺上皮性肿瘤中的免疫组织化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珊 刘瑷如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10,共2页
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它存在于细胞表面,细胞外的间质内,血浆中,结缔组织和基底膜内。它涉及到细胞对细胞外成份如胶原和蛋白糖的附着问题。
关键词 纤维连接蛋白 涎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