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脱氢酶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于溪 张彬彬 +4 位作者 杨碧洁 张哲 马铭霞 邹佳运 赵明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治疗前乳酸脱氢酶(LDH)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的关系,探讨其是否为影响广泛期SCLC患者的疗效预测和预后的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地分析了2008年3月至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治疗前乳酸脱氢酶(LDH)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的关系,探讨其是否为影响广泛期SCLC患者的疗效预测和预后的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地分析了2008年3月至2014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广泛期SCLC患者83例。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治疗前LDH和NSE与PFS和OS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LDH水平与患者PFS(P=0.001)及OS(P=0.036)均显著相关,治疗前NSE水平与患者PFS(P=0.007)及OS(P=0.013)也显著相关。结论LDH和NSE是影响广泛期SCLC患者疗效的预测因素和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期 小细胞肺癌 乳酸脱氢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预后
下载PDF
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骨巨细胞瘤 被引量:11
2
作者 姜保国 徐万鹏 +2 位作者 李昭荣 徐晓昭 杨荣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80-582,共3页
目的 :观察采用刮除、酒精灭活及骨水泥填充相结合治疗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对 1980年 6月~ 1998年 3月 ,经刮除、酒精灭活加骨水泥填充治疗的骨巨细胞瘤 98例进行随访。男 45例 ,女 5 3例。发病部位 ,股骨下端48例、胫骨上端 2 4... 目的 :观察采用刮除、酒精灭活及骨水泥填充相结合治疗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对 1980年 6月~ 1998年 3月 ,经刮除、酒精灭活加骨水泥填充治疗的骨巨细胞瘤 98例进行随访。男 45例 ,女 5 3例。发病部位 ,股骨下端48例、胫骨上端 2 4例、肱骨上端 7例、桡骨远端 8例、股骨上端 3例、髂骨 2例、骶骨 4例、肱骨下端、尺骨各 1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 5年 3个月 ,1年内复发率 5 .9% ,3年内复发率 12 .9% ,5年内复发率为 13.9%。结论 :强调手术过程中刮除的精细操作、酒精灭活和骨水泥填充时的再灭活作用 ,提出彻底刮除、酒精灭活和骨水泥填充手术可以使囊内切除手术达到邻界切除手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除术 骨水泥填充 骨巨细胞瘤
下载PDF
骨肉瘤中cbfa1基因表达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卫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 cbfa1 基因是一种结合在Osteocalcin 启动子上并能调节其在成骨细胞中表达的转录因子, 在成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cbfa1 基因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研究骨肉瘤中cbfa1 的表达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目的 cbfa1 基因是一种结合在Osteocalcin 启动子上并能调节其在成骨细胞中表达的转录因子, 在成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cbfa1 基因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研究骨肉瘤中cbfa1 的表达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应用Southern blot 法和RT- PCR 技术对43 例骨肉瘤标本和3 株骨肉瘤细胞系(SaOS- 2 、HOS 和U - 2) 中cbfa1 基因的结构和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在43 例骨肉瘤标本中未发现cbfa1 基因重排、缺失或扩增的现象。43 例骨肉瘤标本中27 例(63 % ) 及3 株骨肉瘤细胞检出cbfa1 的m RNA。但cbfa1 的表达水平,在大多数的骨肉瘤细胞中低于正常淋巴细胞的表达。Osteocalcin (cbfa1 的靶基因) 的表达, 在大多数骨肉瘤标本中与cbfa1 基因的表达是平行的。cbfa1 转录水平和患者生存率之间在统计学上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肿瘤中有cbfa1 基因表达的患者比缺乏这种基因表达的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期。cbf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成骨细胞 基因表达 骨钙素 cbfal基因
原文传递
骨的硬纤维瘤及其治疗(附8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荣利 徐万鹏 +2 位作者 柏树亭 姜保国 芦仁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骨的硬纤维瘤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8例骨的硬纤维瘤患者,7例接受外科治疗(3例囊内切除、植骨及骨水泥填充,4例行广泛切除,人工假体置换)。结果:3例囊内切除中,除1例股骨下端3次复发后,恶变为骨肉瘤,术... 目的:探讨骨的硬纤维瘤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8例骨的硬纤维瘤患者,7例接受外科治疗(3例囊内切除、植骨及骨水泥填充,4例行广泛切除,人工假体置换)。结果:3例囊内切除中,除1例股骨下端3次复发后,恶变为骨肉瘤,术后2年半死于肺转移。余随访1~12年,肿瘤无复发,邻近关节活动好。结论:骨的硬纤维瘤虽然是一种良性的肿瘤,但是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单纯行囊内切除,文献报道复发率可达50%。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硬纤维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MICA基因多态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伍楚蓉 杨文 +1 位作者 黄红东 罗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803-3807,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病因不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多在中青年轻发病,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以黏血便、腹泻、腹痛、消瘦和贫血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发生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肠梗阻、肠出...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病因不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多在中青年轻发病,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以黏血便、腹泻、腹痛、消瘦和贫血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发生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肠梗阻、肠出血及癌变等并发症。虽然研究发现IBD的发生主要与肠道免疫应答异常密切关系,但是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太清楚,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溃疡性结肠炎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著名骨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冯传汉教授
6
作者 郭卫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39-640,共2页
关键词 骨科学家 医学教育家 冯传汉 手外科 膝关节充气造影 骨巨细胞瘤
原文传递
奥沙利铂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AFP与GP73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24
7
作者 韩鲁军 张红欣 +2 位作者 许会军 陈晓芳 吴小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2期4289-4291,4366,共4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AFP,GP73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芪...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AFP,GP73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FP及GP73水平、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AFP、GP73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AFP、GP73水平较高,生活质量提高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总稳定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AFP,GP73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参芪扶正注射液 原发性肝癌 A F P G P73
原文传递
靶向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媞 董欣敏 +2 位作者 刘洋 贾馨宇 王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3期2483-2488,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2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患者选择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将选择单纯PP方案化... 目的:探讨靶向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2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患者选择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将选择单纯PP方案化疗的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选择在PP方案化疗基础上增加靶向治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介入治疗的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血管生成因子与肿瘤标志物水平,1年、2年、3年复发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位PFS为11.26(2.38~24.13),对照组中位PFS为9.25(2.24~17.2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36,P=0.041)。观察组中位OS为21.23(4.84~62.73),对照组中位OS为16.52(5.27~50.2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x2=5.262,P=0.022);两组患者治疗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因子,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FGF、VEGF血管生成因子,CA125、Cyfra21-1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远期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0~Ⅱ和Ⅲ~Ⅳ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增加靶向治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介入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同时能够改善患者机体炎症标志物水平,降低远期复发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介入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复发率
原文传递
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妇科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9
作者 郑爽 张志强 +5 位作者 王晓舟 王梓瑛 马怡 刘爽 韩彧佳 赫丽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2期45-46,51,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妇科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肿瘤一科确诊的晚期妇科肿瘤患者22例,给予患者口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12 mg/(次·d),连续服药2周,停药1周,3周为1个治疗周期,每6周对疗效进... 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妇科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肿瘤一科确诊的晚期妇科肿瘤患者22例,给予患者口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12 mg/(次·d),连续服药2周,停药1周,3周为1个治疗周期,每6周对疗效进行评估1次,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4例卵巢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85.71%、57.14%;4例宫颈癌的DCR及ORR分别为100.00%、50.00%;4例子宫内膜癌的DCR及ORR分别为75.00%、50.00%。此外,1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中位PFS为10.80个月,4例宫颈癌的中位PFS为12.50个月,4例子宫内膜癌的中位PFS为15.50个月。22例患者未出现4级不良反应发生,耐受性良好。结论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妇科肿瘤,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盐酸安罗替尼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厄贝沙坦个体化治疗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艳丽 张锐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个体化治疗对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MAU)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减少MAU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7月来该院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200例,根据MAU测试结果分为3组:对照组(MAU<30mg/L)66例,实验组1(MAU30~150mg/L)67例,实验组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个体化治疗对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MAU)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减少MAU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7月来该院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200例,根据MAU测试结果分为3组:对照组(MAU<30mg/L)66例,实验组1(MAU30~150mg/L)67例,实验组2(MAU>150mg/L)67例,3组均个体化给予厄贝沙坦降压治疗,比较治疗6个月、治疗1年后患者的血压、MAU的变化及效果。结果个体化治疗前收缩压为(181.46±9.527)mmHg,舒张压为(105.67±17.031)mmHg,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降为(152.02±10.499)mmHg,舒张压降为(92.02±9.451)mmHg,治疗1年后收缩压降为(128.48±6.536)mmHg,舒张压降为(75.27±7.919)mmHg,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1年后整体效果较好。个体化治疗前MAU为(104.81±65.077)mg/L,治疗6个月时MAU为(30.145±25.868)mg/L,治疗1年后MAU为(8.953±8.824)mg/L。治疗6个月及1年后与治疗前MAU的减少效果,且治疗1年后整体效果较好。实验组1(MAU30~150mg/L)治疗6个月和治疗1年后减少效果分别为(104.313±26.850)mg/L和(117.731±26.707)mg/L,实验组2(MAU>150mg/L)治疗6个月和治疗1年后减少效果分别为(105.582±15.398)mg/L和(149.440±11.343)mg/L,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治疗1年后实验组2(MAU>150mg/L)比实验组1(MAU30~150mg/L)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个体化治疗对高血压伴MAU患者既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又可以具有明显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微量白蛋白尿 厄贝沙坦 个体化
下载PDF
MicroRNA-14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强 郑爽 +3 位作者 马怡 王梓瑛 王晓舟 赫丽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miR-14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资料,取术中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作为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5的表达,如将pSIF-... 目的探讨miR-14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资料,取术中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作为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5的表达,如将pSIF-miR-145、pSIF空白载体转染人乳腺癌细胞系SK-BR-3,检测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对ANGPT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经实时FQ-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45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9.85±21.02)、(185.04±42.64);实时FQ-PCR检测对数生长期乳癌细胞系的miR-145表达,MCF-7为(0.50±0.04)、MDA-MB-231(0.06±0.01)、MDA-MB-468(0.35±0.03)、SK-B-3(0.04±0.01),均偏低,呈现为低表达。转染pSIF-miR-145质粒48 h后,SK-BR-3细胞miR-145的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相比增高了445.42倍;划痕实验24 h后转染pSIF-miR-145质粒细胞化和愈合速度较低,侵袭实验显示,转染pSIF-miR-145质粒后穿过基质胶的平均细胞数为(132±45)个,对照组穿过基质胶的平均细胞数为(622±76)个。经双荧光报告基因分析,HEK293T细胞转染pSIF-miR-145、pRL-TK-ANGPT2野生质粒后,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而共转染了pSIF-miR-145、pRL-TK-ANGPT2-mut质粒后,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无变化,即miR-145直接靶向ANGPT2。SK-BR-3中转染pSIF-miR-145或空载质粒,检测ANGPT2的表达,ANGPT2蛋白较阴性对照组显著下调,即认为miR-145对ANGPT2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miR-14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为低表达,可通过靶向调控ANGPT2蛋白从而抑制乳腺癌的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 乳腺癌 肿瘤转移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靶向作用
下载PDF
图像引导下精确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价值分析
12
作者 张荣繁 于芹 +2 位作者 庞鑫 周源 牛丽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9期3732-3735,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图像引导下精确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宫颈癌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把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图像引导下精确放疗... 目的:探讨与分析图像引导下精确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宫颈癌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把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图像引导下精确放疗,记录与随访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放射性直肠损伤、放射性膀胱损伤、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gG与IgA值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也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lan-meier法分析显示观察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都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图像引导下精确放疗治疗宫颈癌能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与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 精确放疗 宫颈癌 免疫功能 毒副反应
原文传递
周围神经变性过程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殿英 姜保国 +1 位作者 李贺平 冯传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结构改变及时相。方法 :切断SD大鼠的双侧坐骨神经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SMI 3 1轴索染色及S 10 0雪旺细胞染色观察 6h到 4周神经远端的结构变化。结果 :与以往组织学观察所见不同的是 ... 目的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结构改变及时相。方法 :切断SD大鼠的双侧坐骨神经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SMI 3 1轴索染色及S 10 0雪旺细胞染色观察 6h到 4周神经远端的结构变化。结果 :与以往组织学观察所见不同的是 ,神经损伤平面近端 10mm范围内 ,1周内存在酶组织化学损伤性反应 ,6h起出现轴索的形态学改变。神经损伤平面远端全长 1~ 3周形成密集排列的细胞条索 ,但S 10 0染色阴性。结论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能够更早的观察到神经变性的发生 ,神经损伤近端观察到更广泛的变化 ,S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变性 轴索 雪旺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miR-891a-5p及miR-383-5p与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关系探讨
14
作者 张志强 郑爽 +3 位作者 马怡 刘爽 韩彧佳 赫丽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s(miRNAs,miR)-891a-5p及miR-383-5p与激素受体(HR)阳性早期乳腺癌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62例HR阳性早期(T1~2N0M0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远处转移分为远处转移组(28例,出现远处转移)和未远处转移组(34例... 目的探讨微小RNAs(miRNAs,miR)-891a-5p及miR-383-5p与激素受体(HR)阳性早期乳腺癌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62例HR阳性早期(T1~2N0M0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远处转移分为远处转移组(28例,出现远处转移)和未远处转移组(34例,未出现远处转移)。收集两组的临床乳腺癌标本,并检测组织的miRNAs表达水平。比较两组miR-891a-5p、miR-383-5p、miR-1295a表达水平,分析miR-891a-5p、miR-383-5p、miR-1295a对乳腺癌远处转移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组miR-661、miR-296-3p、miR-128-3p表达水平,分析miR-891a-5p、miR-383-5p、miR-1295a表达水平与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之间的关系。结果远处转移组miR-891a-5p、miR-383-5p、miR-1295a表达水平明显较未远处转移组减少,差异倍数分别为-2.519、-1.812和-1.443;远处转移组miR-891a-5p表达(1.099±0.899)明显低于未远处转移组的(2.768±2.194)(P<0.05)。miR-891a-5p低表达(<1.12)预测远处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82.4%,曲线下面积(AUC)为0.825(P=0.0000<0.01);miR-383-5p低表达(<1.15)预测远处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4%和85.3%,AUC为0.738(P=0.0013<0.01);而miR-1295a低表达(<2.08)预测远处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和50.0%,AUC仅为0.677(P=0.0175<0.05)。在诊断效能上,miR-891a-5p诊断乳腺癌远处转移的AUC、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优于miR-383-5p,miR-1295a诊断效能最差,表明miR-891a-5p、miR-383-5p低表达能预测HR阳性早期乳腺癌的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组的miR-661、miR-296-3p、miR-128-3p表达水平均低于未远处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59~1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1个月。miR-891a-5p低表达患者的中位DMFS时间为48个月,5年DMFS仅为38.5%,低于miR-891a-5p高表达的86.1%(P<0.01)。miR-383-5p低表达患者的中位DMFS时间为52个月,5年DMFS为35.0%,低于miR-383-5p高表达的73.8%(P<0.01);miR-1295a低表达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s-891a-5p 微小RNAs-383-5p 激素受体阳性 早期乳腺癌 远处转移
下载PDF
非肿块型乳腺癌弹性硬度与预后因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岳民璐 刘森 +2 位作者 姜桂艳 杨永雁 武永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388-390,395,共4页
目的: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探究不同形态类型非肿块型病变(Non-mass lesion,NML)型乳腺癌的弹性硬度与病理学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符合纳入指标的58例NML恶性乳腺病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剪切波弹... 目的: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探究不同形态类型非肿块型病变(Non-mass lesion,NML)型乳腺癌的弹性硬度与病理学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符合纳入指标的58例NML恶性乳腺病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并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以病理学为金标准,记录各项超声弹性指标、病理免疫组化指标,分析弹性模量与病理学预后因素的关系。结果:Ki-67是否高表达、Her-2是否阳性在弥漫型NML型乳腺癌与局灶型NML型乳腺癌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局灶型NML型乳腺癌病灶Emax值在ER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弥漫型NML乳腺癌病灶Emax值在PR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形态类型的NML型乳腺癌其病理学预后指标存在差异,Ki-67、Her-2的表达可能对NML型乳腺癌的形态产生影响,而ER、PR阳性可能对NML型乳腺癌硬度造成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长骨广范围骨化性纤维瘤的手术治疗(附4例报告)
16
作者 姜保国 徐万鹏 +1 位作者 杨荣利 张殿英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9年第1期68-68,共1页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OsteofibrousDysplasia)在国际卫生组织第二次骨肿瘤组织学分类上被列入骨肿瘤样病变。在文献中归类于良性骨肿瘤,发病率在我国占原发骨肿瘤的0.7%,占良性骨肿瘤的1.2%。多发生于幼...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OsteofibrousDysplasia)在国际卫生组织第二次骨肿瘤组织学分类上被列入骨肿瘤样病变。在文献中归类于良性骨肿瘤,发病率在我国占原发骨肿瘤的0.7%,占良性骨肿瘤的1.2%。多发生于幼儿和少年,以胫骨发病最常见。本文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性纤维瘤 长骨 外科手术 骨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