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麻素、黄芪总皂苷和芍药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内β-淀粉样多肽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周楠楠 朱燃 +1 位作者 赵雪梅 梁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80-785,共6页
目的:观察天麻素、黄芪总皂苷和芍药苷3种中药成分对5XFAD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小鼠脑内β-淀粉样多肽( Aβ)斑块及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1.5个月龄5XFAD AD模型小鼠70只分为天麻素高、低剂量组(天麻素-H、天麻素-L)... 目的:观察天麻素、黄芪总皂苷和芍药苷3种中药成分对5XFAD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小鼠脑内β-淀粉样多肽( Aβ)斑块及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1.5个月龄5XFAD AD模型小鼠70只分为天麻素高、低剂量组(天麻素-H、天麻素-L),黄芪总皂苷高、低剂量组(黄芪总皂苷-H、黄芪总皂苷-L)及芍药苷高、低剂量组(芍药苷-H、芍药苷-L),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另取同窝阴性小鼠10只作为阴性对照组。药物干预4个月后,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及脑部病理学变化情况,并用模型细胞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在行为学水迷宫试验中,天麻素-H、黄芪总皂苷-H和芍药苷-H组隐形平台寻找时间分别缩短,平台撤后在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分别延长( P<0.01);在病理形态学检测中,天麻素-H、黄芪总皂苷-H和芍药苷-H组海马区Aβ斑块阳性面积分别降低70.1%、62.4%和57.6%( P<0.01),皮层区Aβ斑块阳性面积分别降低81.0%、69.6%和66.6%( P<0.01);各干预组小鼠行为学改善和脑部Aβ斑块减少呈药物剂量依赖性;各干预组小鼠脑匀浆中及模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β水平均有降低;分泌酶表达结果显示,天麻素降低模型细胞β分泌酶基因转录水平达32.9%( P<0.01),降低β分泌酶蛋白表达水平达47.9%( P<0.01),黄芪总皂苷和芍药苷对β分泌酶在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无影响。结论天麻素、黄芪总皂苷和芍药苷均可明显改善5XF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认知及记忆能力,且均可明显抑制小鼠脑内Aβ斑块及脑组织中Aβ多肽,其中天麻素-H作用效果最好;天麻素抑制Aβ斑块可能与抑制β分泌酶进而减少Aβ的产生有关,而黄芪总皂苷和芍药苷未观察到对β分泌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天麻属 黄芪 芍药属 大脑皮质 海马
原文传递
GDC-0941联合AZD6244对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占稳 杨振丽 +3 位作者 冯海凉 卞晓翠 刘艳艳 刘玉琴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P13K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对携带KRAS/VI'EN双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157的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NCI-H157细胞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13K抑制剂GDC-0941和MEK抑制剂AZD6244单独或联合... 目的探讨选择性P13K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对携带KRAS/VI'EN双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157的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NCI-H157细胞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13K抑制剂GDC-0941和MEK抑制剂AZD6244单独或联合作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初步观察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根据观察结果确定联合给药的浓度。然后分为无药对照组、P13K抑制剂单独用药组(GDC-0941,0.5和5.0μmol/L)、联合I组(0.5μmol/LAZD6244+0.5μmol/LGDC-0941)及联合Ⅱ组(5.0μmol/LAZD6244+5.0μmol/LGDC-0941)。细胞经过不同的作用后,MTT法绘制增殖抑制曲线;平板集落形成法检测集落形成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Westernblot检测不同组中抑制剂靶点下游周期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抑制剂单独作用于NCI-H157细胞可抑制其生长增殖。联合用药组与P13K抑制剂单独用药组相比,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作用增强,联合I组表现为两药协同作用,联合Ⅱ组表现为两药相加作用;集落形成能力下降[(77.20±1.54)个/孔比(61.50±2.12)个/孔。P〈0.01]和[(51.004-4.00)个/孔比(22.50±3.53)个/孔,P〈0.01];凋亡率增加[(18.30±0.82)%比(21.32±0.56)%,P〈0.01]和[(27.14±1.58)%比(42.45±4.42)%,P〈0.01];细胞周期发生改变,联合用药组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P〈0.05)。Westernblot显示,联合用药组与P13K单独用药组相比,eyelinD1、eyelinB1表达量减少,p21表达量和PARP剪切增加,bel-2/bax的比值下降。结论P13K抑制(AZD6244)可协同MEK抑制(GDC-0941)诱导NCI-H157细胞发生生长增殖抑制和凋亡,但联合用药效果受到药物剂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协同用药
原文传递
线粒体内膜蛋白Mic60半量缺失与小鼠心脏衰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春楼 孙立红 +2 位作者 岳永松 牛亚梅 佟伟民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 初步探索线粒体内膜蛋白Mic60与小鼠心脏衰老的关系.方法 将野生型及Mic60杂合缺失雄性小鼠分为青年组(4~6个月龄,6对)及老年组(18~20个月龄,9对),取心脏,制作石蜡、冷冻切片,提取组织蛋白.应用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法鉴定... 目的 初步探索线粒体内膜蛋白Mic60与小鼠心脏衰老的关系.方法 将野生型及Mic60杂合缺失雄性小鼠分为青年组(4~6个月龄,6对)及老年组(18~20个月龄,9对),取心脏,制作石蜡、冷冻切片,提取组织蛋白.应用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法鉴定小鼠心脏组织形态学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野生型小鼠心肌组织中Mic60的表达及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衰老相关蛋白p21的表达.结果 野生小鼠心肌组织中Mic60蛋白表达呈现年龄依赖性增高.Mic60杂合缺失导致老年小鼠左心室壁肥厚[(1.32±0.09)mm比(1.12±0.09)mm,P〈0.05]、心肌细胞肥大[(474.9±27.6)μm2比(358.8±48.7)μm2,P〈0.05]及心肌间质纤维化面积增多[(38.24±7.58)×10^3μm2比(25.81±4.12)×10^3μm2,P〈0.05],但对年轻小鼠无显著影响.同时,Mic60杂合缺失导致老年小鼠心脏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上调(2.26±0.24比0.25±0.05,P〈0.01),对年轻小鼠无明显影响.另外,Mic60杂合缺失老年小鼠心肌组织中衰老相关蛋白p21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通过对青年及老年组小鼠心脏衰老相关指标的检测,发现Mic60半量缺失可导致老年小鼠心肌肥厚、心肌间质纤维化及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上调和衰老相关蛋白p21表达增加,提示线粒体内膜蛋白Mic60可能与小鼠心脏衰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线粒体蛋白质类 年龄因素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效应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蕊 朱琰 +4 位作者 冯海凉 卞晓翠 顾蓓 王春景 刘玉琴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5期950-955,共6页
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主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95%以上的B细胞淋巴瘤均表达B细胞分化抗原CD20。尽管目前CD20在B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尚未阐明,但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特点决定了其成... 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主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95%以上的B细胞淋巴瘤均表达B细胞分化抗原CD20。尽管目前CD20在B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尚未阐明,但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特点决定了其成为B细胞淋巴瘤靶向治疗的主要靶点。近十年来,随着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联合传统的CHOP化疗方案,在NHL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虽然,近年来抗CD20单抗逐渐被用于B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但相关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在针对NHL的临床治疗中,抗CD20单抗的疗效被认为依赖于效应器机制,主要有ADCC、CDC和细胞凋亡。虽然抗CD20在淋巴瘤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免疫疗效,但部分瘤荷较大的病人出现了耐药和复发,循环中大量B细胞由于单抗的结合而被机体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或NK细胞杀伤,机体出现成熟B细胞空缺期,同时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和补体大量消耗,造成机体免疫效应功能饱和和效应器耗竭。本文就抗CD20单克隆抗体在治疗淋巴瘤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可能造成的机体效应器耗竭问题做一简要的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 CD20 抗CD20单克隆抗体 效应机制 效应器耗竭
原文传递
荧光标记肿瘤转移体内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冯海凉 刘玉琴 +3 位作者 顾蓓 卞晓翠 杨振丽 杨丽娟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带荧光标记的肿瘤转移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人胃癌MGC-803细胞和小鼠宫颈癌U14细胞进行体外传代培养,转染pEGFP—N1质粒,24h检测转染效率,用无限稀释法筛选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单克隆细胞株MGC.803-GFP... 目的建立一种带荧光标记的肿瘤转移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人胃癌MGC-803细胞和小鼠宫颈癌U14细胞进行体外传代培养,转染pEGFP—N1质粒,24h检测转染效率,用无限稀释法筛选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单克隆细胞株MGC.803-GFP和U14.GFP。分别体内移植于BALB/c—nu裸鼠和C57BL/6J小鼠,观察成瘤潜伏期,绘制体内生长曲线,利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活体连续观察GFP在体内的表达,观察肺部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计算转移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转移相关的分子CD44和E—cadherin在移植瘤中的表达。结果MGC-803细胞和U14细胞pEGFP—N1转染24h后的转染效率分别为30%和60%。获得了GFP(+)的单克隆MGC-803-GFP细胞株和U14-GFP细胞株。MGC-803-GFP在BALB/c—nu裸鼠和U14.GFP在C57BL/6J小鼠移植成瘤的潜伏期分别是3~5d和2~4d,成瘤率均为100%。利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连续观察,可以清楚直观地观察表达GFP的MGC-803-GFP移植瘤在体内的生长,接种后第60天处死全部荷瘤鼠,解剖后仅有1只可见同侧腋窝下淋巴结的转移。接种U14-GFP后,分别在第28、37和52天观察了荷瘤小鼠肿瘤转移的发展过程。在U14-GFP原发瘤体积达到≥5cm^3时,肺部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7%和100%。在MGC-803-GFP和U14-GFP的移植瘤中都可以检测到CD44的表达,而无E—cadherin的表达。结论成功建立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单克隆细胞株MGC-803-GFP和U14-GFP,体内移植建立了荧光标记的肿瘤转移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可视化肿瘤体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抗阿尔茨海默病Aβ人源单链抗体基因的筛选和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贾静 刘喆 +1 位作者 赵雪梅 梁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0-404,共5页
目的从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的B淀粉样多肽(Aβ)142特异性结合的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基因,利用原核生物大肠杆菌进行可溶性表达,以获得抗Aβ142人源抗体。方法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对人源噬... 目的从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的B淀粉样多肽(Aβ)142特异性结合的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基因,利用原核生物大肠杆菌进行可溶性表达,以获得抗Aβ142人源抗体。方法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对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进行多轮富集,以AB1-42啦为抗原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筛选与Aβ1-42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再用阳性噬菌体感染E.coli HB2151进行可溶性表达,经SDS-PAGE、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scFv单抗的可溶性表达水平及抗原结合活性。并对阳性scFv抗体基因进行基因测序鉴定。结果获得了7个特异性的抗Aβ1-42scFv阳性噬菌体克隆,其中4个克隆ELISA检测吸光度值(A值)高于阴性对照5倍以上;其中1株(A10)获得可溶性单链抗体的成功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位于菌体中,ELISA效价显示在全菌蛋白中A值高于对照5倍以上。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3000。DNA测序表明所获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属于scFv抗体基因,推导得到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抗体可变区结构。结论用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出抗Aβ1-42越的人源抗体单链可变区基因,并成功表达了具有抗原结合活性的可溶性单链抗体,为进一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大肠杆菌噬菌体 淀粉样Β蛋白 抗体生成
原文传递
与小鼠小脑发育相关的一种长非编码RNA Gm2694的鉴定
7
作者 刘春英 张伟龙 +1 位作者 牛亚梅 佟伟民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4期492-497,共6页
目的鉴定与小鼠小脑发育相关的长非编码RNA,并验证其各剪接变异体的存在。方法用芯片技术分析小鼠小脑发育不同阶段RNA的表达差异;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芯片结果加以验证;针对目的 RNA,验证其各剪接变异体的存在及在小鼠小脑中的表达量... 目的鉴定与小鼠小脑发育相关的长非编码RNA,并验证其各剪接变异体的存在。方法用芯片技术分析小鼠小脑发育不同阶段RNA的表达差异;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芯片结果加以验证;针对目的 RNA,验证其各剪接变异体的存在及在小鼠小脑中的表达量。结果 1)长非编码RNA Gm2694在小鼠小脑发育过程中呈动态变化趋势;2)其在小鼠小脑中特异性表达;3)在小鼠小脑中检测到Gm2694有8种表达水平各不相同的剪接变异体,其中除Ensembl数据库预测的7个之外,发现了1个新的表达于小脑的剪接变异体。结论 Gm2694是一种在小鼠小脑特异性表达的长非编码RNA,存在8种表达量各不相同的剪接变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 Gm2694 小鼠小脑发育 剪接变异体
下载PDF
坎地沙坦预防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新福 尹洪超 +6 位作者 朱文玲 沈莉 于涛 李尚艾 孟子敏 吴爱山 钱焕德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检测坎地沙坦是否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斑块破裂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4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坎地沙坦干预组。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后两组高胆固醇(1%胆固醇)喂养,一周后行腹主动脉... 目的检测坎地沙坦是否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斑块破裂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4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坎地沙坦干预组。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后两组高胆固醇(1%胆固醇)喂养,一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坎地沙坦组于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前2d给予坎地沙坦(0.5mg·k^-1·d^-1)干预。12周末对模型组和干预组行药物诱发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取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巨噬细胞、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Westernblot法测定主动脉斑块内MMP-9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9个主动脉血管标本中有7个标本共12处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干预组lO个标本中有2个标本3处发生斑块破裂,两组斑块破裂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中未见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干预组斑块内MMP-9面积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12.35%±4.28%比32.58%±9.16%,P〈0.05);干预组斑块内巨噬细胞面积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13.87%±4.91%比23.8%±7.45%,P〈0.05);干预组斑块内胶原面积比较模型组显著增加(30.27%±11.36%比4.18%±1.28%,P〈0.01);干预组斑块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坎地沙坦具有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破裂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坎地沙坦降低粥样斑块内MMP-9的表达、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聚集和增加斑块内胶原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巨噬细胞 模型 动物 坎地沙坦
原文传递
囊泡运输相关蛋白VAP-33在小鼠树突状细胞肉瘤细胞株DCS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振丽 刘玉琴 +3 位作者 卞晓翠 顾蓓 冯海凉 杨丽娟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囊泡运输相关蛋白VAP-33在小鼠树突状细胞肉瘤细胞株DCS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用1%TritonX—114提取DCS细胞膜蛋白,用已制备的DCS细胞多克隆抗体(pAb)及蛋白A+G琼脂糖进行免疫沉淀,所得样品利用质谱技术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囊泡运输相关蛋白VAP-33在小鼠树突状细胞肉瘤细胞株DCS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用1%TritonX—114提取DCS细胞膜蛋白,用已制备的DCS细胞多克隆抗体(pAb)及蛋白A+G琼脂糖进行免疫沉淀,所得样品利用质谱技术进行分析,检测到VAP-33蛋白在DCS细胞中有表达,继而DCS细胞经不同量抗原(150、850、1500μl)刺激24、48、72h后观察细胞形态及吞噬能力的变化,同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了VAP.33的分布及表达变化。0.5mol/L胰岛素刺激DCS细胞20min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CS细胞全蛋白、胞质蛋白、膜蛋白中VAP-33、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变化,共聚焦方法观察胰岛素刺激前后VAP-33和GLUT-4在DCS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变化。实验中均以常规培养的DCS细胞作为对照。结果VAP-33蛋白主要表达在DCS细胞膜和胞质中;在外来抗原刺激下,随抗原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DCS细胞趋向成熟树突状细胞,VAP-33表达量降低,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吞噬能力增强。胰岛素刺激后,VAP-33与GLUT-4有共定位。结论VAP-33在树突状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与树突状细胞的抗原加工有关,在葡萄糖的转运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细胞系 肿瘤 抗原呈递 葡萄糖转运体4型
原文传递
抗阿尔茨海默病Aβ人-鼠嵌合抗体基因的真核载体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常德 张建华 +1 位作者 赵雪梅 梁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42-547,共6页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抗体技术构建和表达抗β-淀粉样多肽(Aβ)人-鼠嵌合抗体,减低鼠源单克隆抗体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人体免疫排斥反应.方法从分泌抗Aβ1-42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中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鼠...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抗体技术构建和表达抗β-淀粉样多肽(Aβ)人-鼠嵌合抗体,减低鼠源单克隆抗体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人体免疫排斥反应.方法从分泌抗Aβ1-42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中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鼠源性抗体全长基因,并通过Blast对其序列进行分析;利用重组PCR技术拼接重轻链可变区及人IgG1的恒定区基因,并对重链Fc段进行定点突变以降低排斥反应;分别构建人-鼠嵌合基因重轻链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将其同时导入COS-7细胞中表达,并利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分泌的抗体功能和性质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Blast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基因序列符合小鼠抗体基因序列,将可变区基因与人IgG1的恒定区基因拼接以及Fc定点突变后,成功构建了嵌合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真核表达;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了所分泌抗体的人源性和与Aβ的结合特异性.结论成功地构建和表达了抗阿尔茨海默病Aβ人-鼠嵌合抗体,为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治中应用和进一步改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抗体 单克隆 淀粉样Β蛋白
原文传递
K—ras基因突变相关的肿瘤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占稳 刘玉琴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肿瘤的临床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决定了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发展方向。目前针对肿瘤中高突变基因的靶向药物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碰到各种困难。本文以人类肿瘤中高突变的K—ras基因为对象,总结了近年... 肿瘤的临床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决定了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发展方向。目前针对肿瘤中高突变基因的靶向药物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碰到各种困难。本文以人类肿瘤中高突变的K—ras基因为对象,总结了近年来K—ras基因突变相关靶向药物在临床上应用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基因突变 人类肿瘤 靶向治疗 临床效果 靶向药物 个体化治疗 突变基因
原文传递
可移植人髓母细胞瘤PUMC-MBT1瘤株的建立与鉴定
12
作者 王世尊 张丹 +2 位作者 葛明 冯海凉 刘玉琴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9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建立细胞系来源的异种种植肿瘤(CDX)体内可连续稳定传代的人髓母细胞瘤研究模型,并分析其生长和形态特点、病理特征。方法采用自建人髓母细胞瘤细胞系(PUMC-MB1)移植于SCID小鼠右侧腋窝,接种细胞数为5×10^(6)个/只。当细胞系... 目的建立细胞系来源的异种种植肿瘤(CDX)体内可连续稳定传代的人髓母细胞瘤研究模型,并分析其生长和形态特点、病理特征。方法采用自建人髓母细胞瘤细胞系(PUMC-MB1)移植于SCID小鼠右侧腋窝,接种细胞数为5×10^(6)个/只。当细胞系来源的异种种植肿瘤(CDX)长径增长至1.5 cm时处死小鼠,收集肿瘤组织并进行体内传代操作,重复传代10次,于第10代时观察肿瘤生长特点及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收集肿瘤进行病理分析。结果CDX来源的人髓母细胞瘤瘤株已在体内连续传代至10代(命名为PUMC-MBT1),成瘤率为100%,在接种第14天左右可触及皮下结节,第29天移植瘤长径达到1.5 cm左右,荷瘤小鼠平均寿命50 d。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移植瘤为经典型髓母细胞瘤,Ki-67阳性(80%~90%),Syn阳性(40%~50%),NeuN阳性(20%~30%)。结论本课题组成功建立了人髓母细胞瘤移植瘤瘤株PUMC-MBT1,造模简单便捷,成瘤率高,病理学性质稳定,保持了经典型髓母细胞瘤的特性,为髓母细胞瘤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体内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细胞系来源的异种种植肿瘤(CDX) 瘤株
下载PDF
160例非人源细胞系的种间交叉污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卞晓翠 杨振丽 +2 位作者 左春霞 周芳颖 刘玉琴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5期632-637,共6页
目的分析常见的非人源细胞系种间交叉污染情况。方法收集160例常见的非人源细胞系,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法鉴定其来源种属,判断是否存在种属间的交叉污染。对可疑细胞进一步通过染色体分析确认其来源种属。结果 160例非人源细胞中,有6... 目的分析常见的非人源细胞系种间交叉污染情况。方法收集160例常见的非人源细胞系,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法鉴定其来源种属,判断是否存在种属间的交叉污染。对可疑细胞进一步通过染色体分析确认其来源种属。结果 160例非人源细胞中,有6个细胞系的种属鉴定结果与预期种属不符,其中1例大鼠来源细胞混入了人来源细胞,其余5例种属不正确,认定为错误细胞。结论细胞系的种属鉴定是细胞质量控制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经过完整质控的细胞才能作为实验材料,用于科学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源细胞系 细胞培养 质量控制 种属鉴定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中DNA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琪 佟伟民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0-432,共3页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有研究提示髓母细胞瘤可能由原始神经干细胞演化而成,此类细胞有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的潜能,属于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有研究提示髓母细胞瘤可能由原始神经干细胞演化而成,此类细胞有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的潜能,属于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髓母细胞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与术后放射治疗,部分病例可辅以化疗.目前对髓母细胞瘤的研究着重于探讨肿瘤形成的细胞起源和发病机制,从而在治疗方案上寻找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DNA损伤 修复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术后放射治疗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原文传递
Cas9稳定表达的人肝胆癌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左春霞 卞晓翠 +3 位作者 杨振丽 冯海凉 周芳颖 刘玉琴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2-579,共8页
目的建立Cas9蛋白稳定表达的人肝胆癌细胞株,并验证Cas9的基因编辑活性,以便利用CRISPR/Cas9系统开展肝胆细胞基因编辑的研究。方法在人肝癌细胞(Huh7、PLC/PRF/5、HepG2、Hep3b、SK-HEP-1和Li-7)、人胆管癌细胞(RBE)和人胆囊癌... 目的建立Cas9蛋白稳定表达的人肝胆癌细胞株,并验证Cas9的基因编辑活性,以便利用CRISPR/Cas9系统开展肝胆细胞基因编辑的研究。方法在人肝癌细胞(Huh7、PLC/PRF/5、HepG2、Hep3b、SK-HEP-1和Li-7)、人胆管癌细胞(RBE)和人胆囊癌细胞(GBC-SD)中,分别感染Cas9表达质粒pLv-EF1α-Cas9-Flag-Neo、pLv-EF1α-Cas9-Flag-Puro和Cas9m1.1,挑选单细胞克隆培养扩增。提取基因组DNA和总蛋白后,通过基因组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验证Cas9的稳定表达。选取其中3个细胞株并感染Lv-EF1α-mCherry,流式细胞术分选出mCherry阳性的细胞,再通过慢病毒感染靶向mCherry基因的向导RNA,细胞扩增后,通过基因组PCR、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Cherry被敲除的情况。结果筛选到100个Cas9稳定表达的人肝胆癌细胞株,其中表达Cas9-Neo的细胞35株,表达Cas9-Puro的细胞25株,表达突变型Cas9的细胞40株。建立了3株mCherry稳定表达的细胞系Huh7-mCas9-M、PLC/PRF/5-Cas9-M和SK-HEP-1-Cas9-M。基因组PCR和测序显示,同时感染2种gRNA的细胞基因组内存在mCherry片段缺失。荧光显微镜下,同时感染2种gRNA的细胞可以观察到mCherry-EGFP+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mCherry-EGFP+细胞占0.3%~93.6%。结论成功建立了100个Cas9稳定表达的人肝胆癌细胞株,其中的Cas9蛋白具有基因编辑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胆管癌 胆囊肿瘤 基因编辑 CRISPR/Cas9 细胞株
原文传递
囊泡膜蛋白相关蛋白VAP3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文晶 刘玉琴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90-792,共3页
囊泡膜蛋白相关蛋白(VAP)是一种在进化上相当保守的Ⅱ型膜整合蛋白,其同源蛋白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相似的功能。因其最早发现时相对分子质量为33000,所以也称VAP33。
关键词 相关蛋白 膜蛋白 囊泡 相对分子质量 整合蛋白 真核细胞 同源蛋白 相似
原文传递
移植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过表达内皮祖细胞促进裸鼠缺血组织新生血管形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玲 黄丽 +1 位作者 杨浩 尹洪超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21-626,共6页
目的 探讨细胞黏附的重要分子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在内皮祖细胞过表达对内皮祖细胞黏附能力以及促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人PSGL-1 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包装扩增病毒.用所产病毒转染大鼠内皮祖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 探讨细胞黏附的重要分子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在内皮祖细胞过表达对内皮祖细胞黏附能力以及促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人PSGL-1 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包装扩增病毒.用所产病毒转染大鼠内皮祖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PSGL-1在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用黏附实验检测PSGL-1的功能.将过表达PSGL-1的内皮祖细胞(实验组)移植裸鼠下肢缺血模型,同时设置对照组(转染空载体的内皮祖细胞移植组)和空白组(注射PBS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部位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用激光多普勒检测缺血部位的血流恢复情况.结果 PSGL-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滴度可达3.1×1011 pfu/ml.该重组腺病毒转染内皮祖细胞后,PSGL-1表达显著增加,内皮祖细胞的黏附活性增高;细胞移植至裸鼠缺血下肢后,缺血部位实验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为[(41.0±2.2)个/高倍视野]较对照组[(21.0±2.5)个/高倍视野]及空白组[(10.0±1.6)个/高倍视野]显著增加(P<0.01);缺血部位的血流恢复也明显增加[实验组(119.1%±7.0%)、对照组(93.3%±3.0%)、空白组(76.3%±12.0%),P<0.01].结论 转染PSGL-1可增加内皮祖细胞的黏附活性,移植高表达PSGL-1的内皮祖细胞能促进缺血组织新生血管形成,为改善移植内皮祖细胞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干细胞 P选择素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原文传递
干细胞及肿瘤干细胞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玉琴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1-512,共2页
干细胞及肿瘤干细胞研究是近年来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到2008年12月底NCBI可查到的有关干细胞的文献达217070篇,综述26010篇。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NCBI
原文传递
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C在小鼠脑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的表达
19
作者 丁菁 李晴 +1 位作者 牛亚梅 佟伟民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4-718,共5页
目的为了研究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C(PP2AC)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功能与疾病相关性。探讨其在小鼠脑中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成年野生型小鼠全身组织、不同年龄野生型小鼠脑组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正常人的额叶... 目的为了研究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C(PP2AC)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功能与疾病相关性。探讨其在小鼠脑中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成年野生型小鼠全身组织、不同年龄野生型小鼠脑组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正常人的额叶皮质,分别制作石蜡切片和提取组织蛋白。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P2AC在小鼠各年龄不同脑区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正常人脑样本中的表达: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P2AC在小鼠全身各器官和各年龄段大脑皮质中的表达。结果在成年小鼠各器官中,PP2AC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丰度最高;从胚胎第18.5天到出生后2年的小鼠脑组织中PP2AC在不同脑区呈显著的时空特异性表达模式,且PP2AC在大脑皮质呈年龄相关性表达升高的趋势。与正常人样本相比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额叶皮质中Aβ1-42表达和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而PP2AC明显减少。结论PP2AC在小鼠脑中以及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表达降低的时空特异性表达模式,提示PP2AC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重要作用,且PP2AC表达下降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图 年龄因素 蛋白磷酸酶
原文传递
DNA结构和染色体构象与癌症研究进展
20
作者 孙昊 刘玉琴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4-816,共3页
随着基因组科学研究地深入开展,干扰RNA、非编码RNA对基因调控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非线性、超远程的染色体相互作用。在细胞核中每条染色体或染色质都有自己的位置和疆界,它们相互交错,共同维持着基因转录网。在... 随着基因组科学研究地深入开展,干扰RNA、非编码RNA对基因调控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非线性、超远程的染色体相互作用。在细胞核中每条染色体或染色质都有自己的位置和疆界,它们相互交错,共同维持着基因转录网。在肿瘤细胞中,细胞功能的变异往往受到核内DNA链结构和染色体构象的影响。DNA局部的链结构异常、压缩或长程邻近,都导致DNA受到核内不同功能区域的调节。这些改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值得探讨。DNA构象研究的方法,近年有不少新进展,包括高分辨及立体捕获技术,因而对DNA的构象及其在包括致癌物在内的物质对DNA构象和功能的研究,也取得了新认识。本文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突出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结构 DNA构象 染色体 癌症 非编码RNA 肿瘤发生发展 干扰RNA 科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