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大垂体腺瘤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任直 任祖渊 +3 位作者 苏长保 杨义 马文斌 陶蔚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6-108,i001,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32例巨大垂体腺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6.7岁,平均病程4.7年。其中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1例,泌乳素(PRL)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25例。采用经口鼻蝶窦入路手术24例,经额下入...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32例巨大垂体腺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6.7岁,平均病程4.7年。其中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1例,泌乳素(PRL)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25例。采用经口鼻蝶窦入路手术24例,经额下入路手术1例,经蝶窦和经颅分期手术6例,药物治疗1例。结果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部切除20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2例;手术后放疗10例,药物治疗5例。术后死亡1例。随访6个月~4年,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全部切除15例,次全切除14例,部分切除2例;肿瘤无复发。结论对巨大垂体腺瘤,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学检查和肿瘤的生长方式决定治疗方案;大多数巨大垂体腺瘤可以首选经蝶窦入路手术,并发症较少,死亡率低;对侵袭性生长的肿瘤,应采用手术、放疗和药物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垂体腺瘤 治疗策略 生长激素(GH) 经口鼻蝶窦入路 经蝶窦入路手术 内分泌学检查 药物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 全部切除 部分切除 回顾性分析 无功能腺瘤 手术后放疗 影像学检查 侵袭性生长 临床资料 平均年龄 分期手术 显微镜下
原文传递
住院脑卒中患者卧床常见并发症与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吴欣娟 李真 +7 位作者 曹晶 焦静 刘戈 李佳倩 刘莹 李芳芳 柳鸿鹏 朱晨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45-1449,共5页
目的探讨住院脑卒中患者卧床常见并发症(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与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国6省市25所医院3238例脑卒中卧床患者,使用... 目的探讨住院脑卒中患者卧床常见并发症(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与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国6省市25所医院3238例脑卒中卧床患者,使用病例报告表获取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使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测量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住院期间,626例(19.33%)患者至少发生过1种常见并发症,包括压力性损伤(80例,2.4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9例,0.90%)、肺部感染(500例,15.44%)和泌尿系统感染(91例,2.81%)。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健康描述系统各维度(行动能力、自我照护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疼痛或不舒服、焦虑或抑郁)报告问题的比例高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且视觉模拟评分低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结论积极预防卧床常见并发症有助于提升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压力性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感染 生活质量 护理
原文传递
普通外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与预防护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41
3
作者 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护理学组 +12 位作者 马玉芬 徐园 王晓杰 邓海波 王磊 孙建华 刘戈 郭雅萍 耿倩 王钰 朱丽筠 鲁乔丹 安然逊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4-449,共6页
目的编写《普通外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与预防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以期推动国内普通外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并对25名临床医疗和护理专家进行访谈,编写《共识》初稿,编制函询表,... 目的编写《普通外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与预防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以期推动国内普通外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并对25名临床医疗和护理专家进行访谈,编写《共识》初稿,编制函询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专家召开2次专家现场论证会,并先后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合专家意见修改相应条目,评定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形成《共识》。结果通过专家函询,确立了4个一级主题和26个二级主题,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判断依据系数为0.960,熟悉程度系数为0.912,权威程度系数为0.936;2轮专家函询一、二级主题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9、0.261和0.122、0.2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识》包括普通外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培训与质量控制4个方面内容,适用于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结论《共识》融合了25名临床医疗和护理专家的建议,结果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权威性,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普通外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工作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普通外科患者 风险评估 围手术期护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共识(2021版) 被引量:37
4
作者 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 王任直 +2 位作者 王海军 朱惠娟 吴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2115-2126,共12页
《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共识(2021版)》结合了国内外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研究进展、肢端肥大症诊治的循证证据和我国国情,旨在规范对肢端肥大症患者早期筛查、并发症诊治和长期随访,强化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及个体化诊治理念。
关键词 肢端肥大症 诊治共识
原文传递
国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钰 马玉芬 +8 位作者 邓海波 杨旭 王磊 王晓杰 徐园 朱丽筠 刘戈 刘莹 吴欣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描绘国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研究的发展现状和演变规律,揭示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以"静脉血栓栓塞症"和"护理"为主题的期刊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和... 目的描绘国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研究的发展现状和演变规律,揭示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以"静脉血栓栓塞症"和"护理"为主题的期刊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和聚类分析。结果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研究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研究的方向涉及到高危人群识别和开展预防护理2个方面。其中老年人、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患者一直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研究热点。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作为一个专科护理方向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护理人员的重视与关注。未来研究可探讨有效方法提高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知识,制订干预方案,促进"无缺陷"静脉血栓栓塞预防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 文献计量学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钰 徐园 +8 位作者 王晓杰 孙建华 马玉芬 庞冬 朱丽筠 刘戈 曹晶 鲁乔丹 吴欣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08-1414,共7页
目的全面检索和分析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医脉通、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立... 目的全面检索和分析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医脉通、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立指南文库、新西兰指南小组网站、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理事会-澳大利亚临床实践指南网、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信息库、护理和相关医学文献累计索引、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护理相关的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指南、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2015年1月—2020年11月。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并依据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预分级系统(2014版)进行证据分级。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包括临床决策3篇、证据总结2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4篇。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围绕风险评估、健康宣教、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促进预防措施的临床落实6个方面,共汇总16条最佳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的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最佳证据较为全面、科学,可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预防 循证护理 最佳证据
原文传递
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17
7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11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外科危重症学组 王宁 康德智 胡锦 张鸿祺 徐跃峤 石广志 魏俊吉 曲鑫 齐猛 赵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44,F0003,共20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危重病,致死、致残率高,其临床诊断、治疗涉及脑血管外科、脑血管介入及神经重症多个学科。对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对动脉瘤进行治疗前后,因原发脑组织损害、继发脑组织缺血、颅...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危重病,致死、致残率高,其临床诊断、治疗涉及脑血管外科、脑血管介入及神经重症多个学科。对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对动脉瘤进行治疗前后,因原发脑组织损害、继发脑组织缺血、颅内压增高以及系统性并发症等,需在围手术期进行神经重症监护治疗。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外科危重症学组组织专家回顾总结近8年来国内外高质量临床研究结果,结合专家临床实践,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更新与修订,重点聚焦于该疾病造成的脑损害及一系列并发症的神经重症管理,供危重症医学、神经重症、神经内外科、急诊医师参考,以提高我国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的规范化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重症管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美国NCCN神经系统肿瘤治疗指南(2008)的介绍及解读 被引量:16
8
作者 马文斌 郭旭 王任直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3-326,共4页
关键词 神经系统 肿瘤 治疗
下载PDF
神经系统疾病ICD-10与ICD-11分类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白雪 崔胜男 +4 位作者 冯铭 任慧玲 张湛 刘振宇 王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期175-178,F0004,共5页
目的比较神经系统疾病在ICD-11与ICD-10中的分布范围。方法从3个维度比较ICD-10类目、亚目与ICD-11 4位码、5位码和6位码分布范围的数量和比例。结果 ICD-11中神经系统疾病共有318种,而ICD-10中仅有157种。结论 ICD-11比ICD-10疾病覆盖... 目的比较神经系统疾病在ICD-11与ICD-10中的分布范围。方法从3个维度比较ICD-10类目、亚目与ICD-11 4位码、5位码和6位码分布范围的数量和比例。结果 ICD-11中神经系统疾病共有318种,而ICD-10中仅有157种。结论 ICD-11比ICD-10疾病覆盖范围更广,分类更加细致。科研人员可根据ICD-11疾病的分布范围,在ICD-10中确定编码,可使编码更加准确,疾病范围确定更加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11 国际疾病分类-10 神经系统疾病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运动障碍及认知功能在脑脊液放液试验前后的对比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彩燕 高晶 +6 位作者 毛晨晖 崔丽英 彭斌 侯波 冯逢 魏俊吉 王任直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放液试验前后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行走能力及认知功能改变,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评估时间和方法。方法收集2013-2014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门诊,符合临床可能正常压力脑积水诊断的患者27例。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神... 目的探讨脑脊液放液试验前后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行走能力及认知功能改变,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评估时间和方法。方法收集2013-2014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门诊,符合临床可能正常压力脑积水诊断的患者27例。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蒙特利尔认知测验、日常生活能力、北京协和医院认知评估成套测验],并且进行1.5T头部核磁共振检查。进行脑脊液放液试验后,征得患者家属同意,转入神经外科进行腹腔一侧脑室引流。脑脊液放液试验一次性引流脑脊液30ml。评估方法包括:10m行走试验和认知功能评估(连线测验A、数字符号、Stroop测验),评估时间点为放液试验术后0、4、8、24、72h。比较各个时间点的行走能力及认知功能改变。同时将脑脊液放液试验前后的改变率与核磁共振的参数(Evan指数、胼胝体角、蛛网膜下腔凸面变窄与扩大的外侧裂不匹配征象)作相关性比较。结果脑脊液放液试验后的8、24h10m行走时间分别是19.41(9.00)、19.67(11.00)s,较0h[23.56(14.00)s]明显改善(Z=-3.416、-3.443,均P〈0.01),各个时间点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脑脊液放液试验后认知测验评估Z分(分)只有24h及72h的成绩[-6.29(26.72),-3.37(36.15)]较放液前[-10.28(21.60)]存在明显改善(Z=-3.506、-2.701,均P〈0.01)。脑脊液放液试验的行走功能和认知改变与影像学指标Evan指数、胼胝体角、蛛网膜下腔凸面变窄与扩大的外侧裂不匹配征象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脑脊液放液试验后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运动障碍较放液前改善明显,建议评估8h之后至少进行1次评估。Evan指数、胼胝体角及蛛网膜下腔凸面变窄与扩大的外侧裂不匹配征象与脑脊液放液效果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正常压力 运动障碍 认知障碍 脑室腹膜分流术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解剖特点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贵华 张波 王任直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4年第5期329-330,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MCA 常见 解剖特点 部位 手术治疗 负担 产生 供应
下载PDF
癌症筛查在中国的开展前景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孔梓任 王裕 +1 位作者 马文斌 王任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9期167-171,共5页
癌症是中国公民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癌症防控的关键。癌症筛查通过可视化检查、影像学成像或癌症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方式,在尚无癌症症状的人群中检查是否患有癌症,并通过对癌症患者的早期治疗,最终提升癌症... 癌症是中国公民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癌症防控的关键。癌症筛查通过可视化检查、影像学成像或癌症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方式,在尚无癌症症状的人群中检查是否患有癌症,并通过对癌症患者的早期治疗,最终提升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在中国,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癌症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有大量证据表明这些癌症的早期筛查和治疗能显著提升患者的预后;乳腺癌、宫颈癌则在女性中有着一定的发病率,并有着成熟的筛查和预防方法。本文根据中国国情,参照国内外现有癌症筛查的证据、各专业协会的癌症筛查指南,建议展开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筛查 预防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下载PDF
严重颅内感染的综合诊疗策略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锦 魏俊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93-201,共9页
目的探讨对重度颅内感染,尤其是脑室炎有效的综合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11例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为脑室炎患者。对4例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的重度颅内感染患者行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左-右侧脑室引流管抗生素持续... 目的探讨对重度颅内感染,尤其是脑室炎有效的综合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11例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为脑室炎患者。对4例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的重度颅内感染患者行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左-右侧脑室引流管抗生素持续对冲。脑室冲洗液清亮后,腰大池引流通畅者改为腰大池持续引流。非功能区脓肿灶予以手术切除后,再行脑室持续冲洗;脑室粘连、分隔患者行内镜下终板造瘘+透明隔造瘘+脉络丛烧灼术;有脑积水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或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结果 211例颅内感染患者的脑脊液培养的阳性率为13.3%;脑脊液培养阴性的颅内感染患者治愈率为92.9%,而脑脊液培养阳性颅内感染患者的治愈率仅为42.8%。28例脑室炎患者,脑脊液培养的阳性率为42.8%,总治愈率为67.8%,其中脑脊液培养阴性患者的治愈率为75%,培养阳性患者的治愈率为58.3%。本组4例重度颅内感染患者均治愈。脑室冲洗时间为7~47 d。随访3~9个月,患者的感染均未反复。结论对于重度颅内感染,尤其是脑室炎、脑室积脓患者,采用抗生素脑室持续冲洗,并联合脑室镜等方法的综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内感染 双侧脑室穿刺 冲洗
下载PDF
DRG支付方式下垂体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朗 魏俊吉 +8 位作者 银锐 文俊贤 常健博 陈亦豪 张笑 张国杰 李春厚 马文斌 王任直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纳入KC19组的垂体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细化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垂体手术患者的病案首页信... 目的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纳入KC19组的垂体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细化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垂体手术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垂体手术患者3809例,平均住院费用为36166.82元,平均住院天数为9.42 d;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患者占比35.2%,存在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major complication or comorbidity,MCC)/并发症或合并症(complication or comorbidity,CC)的患者占比40%;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费用与患者性别、住院天数、其他诊断数量、手术操作数量、是否应用神经内镜及是否存在MCC/CC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住院时长,其次分别为其他诊断数量、手术操作数量、是否应用神经内镜、是否存在MCC/CC及性别。结论在DRG支付方式下,KC19组的细化应着重考虑其影响因素,患者是否应用神经内镜及是否存在MCC/CC应纳入分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住院费用 垂体手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经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唐帅 薛杨 +6 位作者 张良燕 梁蒙 邓侃 张砡 易杰 张秀华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行对经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24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62)和对照组(C组,n=62)。两组患者均以...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行对经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24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62)和对照组(C组,n=62)。两组患者均以丙泊酚、芬太尼、罗库溴铵、地塞米松和昂丹司琼静脉诱导,七氟醚、氧气和氧化亚氮吸入维持,D组术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C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苏醒期躁动、呛咳以及术后24h内咽痛及声音嘶哑的发生情况。结果共119例最终纳入分析,其中D组57例,C组62例。D组拔管时间[(29.7±11.5)min vs(22.2±8.5)min]和PACU停留时间[(41.5±11.8)min vs(35.3±10.0)min]明显长于C组(P<0.05)。两组苏醒期躁动(26.3%vs 32.3%)、呛咳(49.1%vs 53.2%)及术后24h内咽痛(14.0%vs 24.2%)和声音嘶哑(10.5%vs 19.4%)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提高经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对气管导管的耐受,不影响术后躁动、呛咳、咽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切除术 苏醒期躁动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外科患者获得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基本预防措施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晓杰 徐园 +11 位作者 邓海波 郭海凌 陈亚萍 郭淑丽 刘玮楠 张毅 都菁 杨旭 张雅琴 李敏 高娜 马玉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9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调查国内临床护理环境下外科患者获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基本预防措施的现状。方法:在患者入院24 h、术前2 d、术前1 d、手术日、术后1 d、术后2 d六个时间段,对595名外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VTE基本预防措施实施率在各... 目的:调查国内临床护理环境下外科患者获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基本预防措施的现状。方法:在患者入院24 h、术前2 d、术前1 d、手术日、术后1 d、术后2 d六个时间段,对595名外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VTE基本预防措施实施率在各个时间段不均衡,在患者入院后呈递增趋势,“预防血栓健康宣教”“建议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运动”在手术日的给予率分别为96.64%、79.83%、96.81%,高于术前1 d实施率(P<0.001)。患者术前VTE基本预防措施获得率低,部分护士对VTE风险的认知不准确。结论:护士主导的VTE基本预防措施实施率整体较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制定适合外科患者的VTE基本预防策略,建立长效机制,将VTE基本预防的时间、内容和评价进行规范,以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 VTE基本预防
下载PDF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玉芬 邓海波 +9 位作者 王晓杰 徐园 汪晖 王磊 王钰 朱丽筠 鲁乔丹 孙建华 刘戈 吴欣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6-670,共5页
目的形成《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方法在全面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管理共识及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指南、管理... 目的形成《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方法在全面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管理共识及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指南、管理共识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防疫一线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形成《共识》初稿,邀请18名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开展2轮专家论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包括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警监测以及出院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健康教育5个方面.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成年人 静脉血栓栓塞症 防控护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Chiari畸形的解剖学特点与分型 被引量:11
18
作者 韩诗远 李永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2-378,共7页
Chiari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CM)又名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或者阿基氏畸形,是一系列异质性很高的解剖异常。除后脑(hindbrain,主要指延髓、脑桥及小脑)下疝外,Chiari畸形还同时包括多种颅脑及脊柱畸形。1883年,英国解剖学家Joh... Chiari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CM)又名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或者阿基氏畸形,是一系列异质性很高的解剖异常。除后脑(hindbrain,主要指延髓、脑桥及小脑)下疝外,Chiari畸形还同时包括多种颅脑及脊柱畸形。1883年,英国解剖学家John Cleland首次在文献中描述了此类畸形。1891~1895年,奥地利病理学家Hans Chiari首次系统地将此类畸形分为四型,即目前的传统分型:Ⅰ、Ⅱ、Ⅲ和Ⅳ型。近年来,随着诊断工具的发展以及对Chiari畸形认识的深入,许多文献报道了临床描述不符合传统分型的Chiari分型。在此基础上,Chiari畸形延伸出一些更细致的分型:Chiari畸形0型、1.5型和3.5型;同时,由于其中某些罕见的分型并不为临床工作者所熟知,对Chiari畸形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许多错误。目前国内尚缺少描述Chiari畸形解剖学特点的文献,而其准确分型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原则及预后,甚至影响基因研究的准确性。笔者旨在阐述这类畸形的准确分型,以便理解其中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解剖学特点 解剖学家 病理学家 脊柱畸形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传统分型 四型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毅 李小毅 +3 位作者 钟定荣 刘跃武 高维生 夏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46-75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对1995-2005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CLT 合并甲状腺结节病例,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依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分组,就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CLT 合...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对1995-2005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CLT 合并甲状腺结节病例,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依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分组,就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CLT 合并甲状腺癌组共5l例,女性48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36.8岁,平均病程24.6个月,28例为单发结节,34例可见结节内钙化;CLT 合并良性结节组共96例,其中女性94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48.0岁,平均病程59.0个月,27例为单发结节,14例可见结节内钙化。两组病例在发病年龄、病程、结节个数及钙化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LT 合并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合并甲状腺癌。CLT 自身形成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也是常见原因。对于 CLT 合并甲状腺结节应积极诊治,当细针穿刺病理结果提示恶性可能、甲状腺结节短期内明显增大、B 超提示单发实性结节或结节合并钙化时,应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结节
原文传递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脑脊液放液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彩燕 董立羚 +6 位作者 毛晨晖 魏俊吉 侯波 冯逢 王任直 崔丽英 高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患者脑脊液放液试验结果的临床及影像学影响因素,以提高iNPH的临床诊断水平和预测脑脊液引流效果。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3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的临床可能... 目的 探讨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患者脑脊液放液试验结果的临床及影像学影响因素,以提高iNPH的临床诊断水平和预测脑脊液引流效果。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3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的临床可能的iNPH 患者43例。所有的患者均行脑脊液放液试验。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脑脊液放液试验阳性组(24例)和阴性组(1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年龄、性别、病程、行走能力及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和影像学特点(Evans指数、胼胝体角、不成比例增宽的蛛网膜下腔以及脑白质病灶Fazekas评分)的差异。 结果 与脑脊液放液试验阴性组比较,阳性组患者中的男性比例明显升高(男 ∶女分别为 20 ∶4和9 ∶10,P=0.03),行走障碍病程长[M(QR)分别为30(17)个月、12(20)个月,P=0.04)],执行功能Z分低[M(QR)分别为-10.3(25.0)分、-4.8(11.3)分,P=0.04)],侧脑室旁白质病灶Fazekas评分高[M(QR)分别为2.5(1.0)分、1.0(1.0)分,P=0.03)]。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这些因素均不是影响脑脊液放液试验结果的独立因素(均P>0.05)。 结论 性别、较长的病程、较差的行走能力、较低的执行功能Z分、较高的侧脑室旁脑白质病灶Fazekas评分可能是脑脊液放液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但是否为独立影像因素还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正常压力 因素分析 统计学 特发性 脑脊液放液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