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改变 被引量:75
1
作者 李太生 邱志峰 +14 位作者 韩扬 张宏伟 王仲 刘正印 范宏伟 吕玮 于莺 王焕玲 张惠媛 谢静 周宝桐 马小军 倪安平 王爱霞 邓国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7-299,共3页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T淋巴细胞改变特点 ,探讨其发病机制 ,提高对SARS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本院急诊留观的 30例确诊为SARS患者和 5 6名健康献血员的抗凝血 ,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4+...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T淋巴细胞改变特点 ,探讨其发病机制 ,提高对SARS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本院急诊留观的 30例确诊为SARS患者和 5 6名健康献血员的抗凝血 ,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4+ 和CD8+ 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对其中 2例恢复后的SARS病人复查CD4+ 和CD8+ 的T淋巴细胞亚群 ,并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巨细胞病毒 (CMV)和EB病毒 (EBV)感染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SARS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 (简称“T4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 (简称“T8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 (2 84± 187个 /mm3 和 2 88± 16 7个 /mm3 ) ,所有SARS患者的T4细胞计数均低于正常 (最低仅4 9个 /mm3 ) ,恢复期 2例SARS病人的T4和T8细胞恢复正常 ;与HIV、CMV、EBV感染者相比 ,SARS患者的T4细胞和T8细胞数量也均显著减少 ,而T8细胞数量的减少则更为严重 ;与正常人相比 ,HIV感染者T4细胞数量也均显著减少 ,但HIV、CMV、EBV感染者的T8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结论 SARS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降低 ,但可逆转 ;T4和T8细胞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SARS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急性期 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 发病机制 诊断 病因 发病机制 治疗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原文传递
APACHEⅡ评分在危重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53
2
作者 侯百东 刘大为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735-738,共4页
目的:评价APACHEⅡ评分在国内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适用性及对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预测效果。方法:通过分析APACHEⅡ评分对本组患者预测的校验力和辨析力来明确其适用性。比较MODS患者预测死亡人... 目的:评价APACHEⅡ评分在国内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适用性及对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预测效果。方法:通过分析APACHEⅡ评分对本组患者预测的校验力和辨析力来明确其适用性。比较MODS患者预测死亡人数与实际死亡人数来评价其预测效果。结果:回顾性研究556例患者,其中MODS患者75例。LemeshowHosmer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H=3.78(P>0.80),C=2.02(P>0.98),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0.86。MODS患者预计死亡31.1例,实验死亡51例(P<0.0001)。结论:APACHEⅡ评分适用于国内危重患者预后的估价,但对于MODS患者的预测结果明显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不全 APACHⅡ MODS 治疗 疗效评定
下载PDF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27
3
作者 朱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压力性 尿失禁 治疗
下载PDF
PACE——新型而高效的老年人医疗服务模式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海雁 Sean Leng +1 位作者 李冬晶 沈悌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PAcE是一种起源于美国华人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向脆弱的老年人提供包括基础医疗、急性病治疗以及慢性病长期照顾等全套的医疗服务。这种模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够高效地服务,更能体现医疗的延续性,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本文介绍了这... PAcE是一种起源于美国华人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向脆弱的老年人提供包括基础医疗、急性病治疗以及慢性病长期照顾等全套的医疗服务。这种模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够高效地服务,更能体现医疗的延续性,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本文介绍了这种模式的启动背景、发展状况及系统运作情况等,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E 老年 医疗服务模式
下载PDF
几种微血管形态学观测方法间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卫光 冯凤芝 +2 位作者 夏家骝 田珑 严宗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6种微血管形态学观测方法的比较 ,使研究者能够选择出最适宜的实验方法。方法 :针对每一种方法 ,进行实验方法的简介和分析。结果 :6种方法间各有所长。结论 :研究者应根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 ,选择出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相结... 目的 :通过对 6种微血管形态学观测方法的比较 ,使研究者能够选择出最适宜的实验方法。方法 :针对每一种方法 ,进行实验方法的简介和分析。结果 :6种方法间各有所长。结论 :研究者应根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 ,选择出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相结合 ,以达到研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 形态学 方法学
下载PDF
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早产儿贫血 被引量:7
6
作者 涂绘玲 叶鸿瑁 +5 位作者 朴梅花 王丹华 李春涛 张巍 黄德珉 罗凤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 EPO,商品名宁红欣 )对早产儿贫血的预防作用。 方法 将来自四所医院的 5 1例胎龄小于 35周、体重小于 2 0 0 0 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预防组(31例 )和对照组 (2 0例 )。预防组予 r Hu EPO2 5 0 IU...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 EPO,商品名宁红欣 )对早产儿贫血的预防作用。 方法 将来自四所医院的 5 1例胎龄小于 35周、体重小于 2 0 0 0 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预防组(31例 )和对照组 (2 0例 )。预防组予 r Hu EPO2 5 0 IU/ (kg·次 ) ,静脉或皮下注射 ,隔日 1次 ,每周 3次 ,共 4周。观察两组早产儿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网织红细胞 (Ret)、血清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动态变化。 结果 两组早产儿生后 Hb、Hct均逐渐下降 ,但预防组下降明显小于对照组 ,经 t检验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对照组有 4例输血 ,而预防组无一例输血 ,经精确 χ2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9)。预防组 1周末 R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预防组 2周末血清铁低于对照组 ,4周末更甚 ,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预防组EP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结论 早产儿预防性应用 r Hu EPO可减轻 Hb、Hct、Ret的下降程度 ,不需要输血和输血次数减少 ,r Hu EPO预防早产儿贫血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预防 早产儿 贫血
原文传递
MRKH综合征的诊断特点及临床处理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慧梅 朱兰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年第9期12-14,共3页
Mayer—Rokitanskyl—Kuster—Hauser(MRKH)综合征,以前常被称为先天性无阴道,合并无子宫或始基子宫,输卵管、卵巢发育正常,第二性征为正常女性,染色体核型为女性核型46XX,发病率约为1/4000~1/5000。患者大多因青春期原发性... Mayer—Rokitanskyl—Kuster—Hauser(MRKH)综合征,以前常被称为先天性无阴道,合并无子宫或始基子宫,输卵管、卵巢发育正常,第二性征为正常女性,染色体核型为女性核型46XX,发病率约为1/4000~1/5000。患者大多因青春期原发性闭经就诊时被发现,少数患者婚后发现性交困难而就诊。偶有患者子宫具功能性可出现规律的周期性腹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KH综合征 顶压法 阴道成形术
原文传递
正确应用性激素有益更年期妇女健康 被引量:7
8
作者 林守清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31-732,共2页
关键词 更年期症状 妇女健康 二级预防作用 性激素 绝经相关问题 meta分析 骨质疏松症 老年痴呆症
原文传递
慢性盆腔痛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汤萍萍 冷金花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09年第2期6-9,共4页
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育龄妇女经常面对的一种不适症状,在人群中发生率高。其病因复杂,妇科、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或是心理疾病均有可能导致CPP。腹腔镜、膀胱镜、肠镜等内镜检查是CP... 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育龄妇女经常面对的一种不适症状,在人群中发生率高。其病因复杂,妇科、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或是心理疾病均有可能导致CPP。腹腔镜、膀胱镜、肠镜等内镜检查是CPP病因诊断的金标准。治疗上首选多学科综合治疗,对部分病例,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心理治疗等疗效方式未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痛 多学科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激素抑制治疗
原文传递
临床常用雌孕激素制剂的药学特点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钰宣 梅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人工合成雌、孕激素,并用于临床治疗妇产科疾病。先开始用雌激素,后来为了保护子宫内膜加用孕激素。1960年Gregory Pincus发明的口服避孕药在美国上市后,随着口服避孕药的广泛运用,雌、孕激素研制不断推陈出新,临床应...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人工合成雌、孕激素,并用于临床治疗妇产科疾病。先开始用雌激素,后来为了保护子宫内膜加用孕激素。1960年Gregory Pincus发明的口服避孕药在美国上市后,随着口服避孕药的广泛运用,雌、孕激素研制不断推陈出新,临床应用中延伸到避孕以外的益处。同时,药物学的化学结构更新、剂型、制剂、用药剂量、途径的改进,又促进临床应用日新月异。性激素治疗妇女健康研究(the Women′s HealthInitiative.WHI)发表后,引起学术界广泛讨论,从中得到经验与教训,规范了HT指征;建议性激素治疗在围绝经期及绝经早期,即"治疗窗口期"开始有益。因此,如何选择和正确用药,对于广大的临床医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为此。我们组织了本次专题讨论,从激素药物基础知识、临床药理、雌孕激素药物特性、各种制剂不同用途及其临床特点,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对临床医师有所裨益,为开展妇科内分泌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制剂 临床应用 专题讨论 口服避孕药 药学 妇产科疾病 人工合成 临床治疗
下载PDF
28例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蔚琳 黄惠芳 +3 位作者 连利娟 潘凌亚 沈铿 吴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总结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化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 ,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 2 8例 ,复发后 2 5例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2 8例患者均接受化疗。结果 :... 目的 :总结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化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 ,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 2 8例 ,复发后 2 5例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2 8例患者均接受化疗。结果 :2 8例患者中 11例存活 (39.3% )。复发后应用PVB或PEB方案的 18例患者存活 10例 (5 5 .6 % ) ;应用其他化疗方案的 10例患者存活仅 1例 (10 %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应用PVB或PEB≥ 6疗程患者的生存率与 <6疗程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卵巢内胚窦瘤复发后应尽可能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 预后 临床特点 化疗 手术治疗 肿瘤细胞减灭术
下载PDF
非口服雌孕激素的药物剂型及临床应用特点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秦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0,共3页
性激素治疗(HT)在经历了几番波折之后,人们对它的利弊认识更为清晰、理智。虽然HT在静脉栓塞、心肌梗死、乳腺癌等方面的风险发生率很低,但仍应引起关注。选择合适的雌孕激素,并选择合适的吸收途径,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药物的优点,... 性激素治疗(HT)在经历了几番波折之后,人们对它的利弊认识更为清晰、理智。虽然HT在静脉栓塞、心肌梗死、乳腺癌等方面的风险发生率很低,但仍应引起关注。选择合适的雌孕激素,并选择合适的吸收途径,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药物的优点,同时尽量减少其潜在的风险,最终达到最佳的个体化治疗。在药物的选择上,除尽量选择天然的雌孕激素外,选择合适的药物吸收途径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剂型 雌孕激素 临床应用 口服 药物吸收 性激素治疗 个体化治疗 静脉栓塞
下载PDF
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在氟尿苷耐药绒癌细胞系构建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冰 向阳 +3 位作者 王铮 王云 张浩 黄尚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对氟尿苷(FUDR)耐药的绒癌细胞系构建过程中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survivin、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的动态表达,探讨其耐... 目的:通过检测对氟尿苷(FUDR)耐药的绒癌细胞系构建过程中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survivin、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的动态表达,探讨其耐药机制并进行耐药标志物的初步筛选。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FUDR诱导的JEG-3细胞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分泌量和上述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在耐药细胞构建过程中的动态表达。结果:不同基因在药物诱导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只有LRP基因的表达随着诱导药物浓度和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增加而逐渐上调。结论:耐药的产生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因素参与。就目前的研究结果而言,只有LRP的表达变化与FUDR诱导浓度和耐药性有明显正相关,提示其可以作为绒癌对FUDR耐药的候选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癌 JEG-3细胞系 耐药 氟尿苷
下载PDF
经宫腹腔镜诊断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楼伟珍 冯凤芝 +1 位作者 向阳 万希润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宫腹腔镜用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诊断的安全性和对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腹腔镜诊断为GTN的11例病例资料,其中绒毛膜癌9例,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2例。结果:11例中行宫腔镜下清宫或病灶切除2例,腹腔镜下... 目的:初步探讨宫腹腔镜用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诊断的安全性和对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腹腔镜诊断为GTN的11例病例资料,其中绒毛膜癌9例,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2例。结果:11例中行宫腔镜下清宫或病灶切除2例,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9例。手术平均时间48.2±32.4分钟(15~120分钟),中位出血量30ml(5~800ml),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0例接受以氟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3~6疗程,平均4.4±1.0疗程,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平均需化疗2.0±0.8疗程(1~3疗程),其中3例联合经腹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获得完全缓解,平均随诊31.3±18.7月(3~56月),均无瘤存活。结论:对于临床特征不典型的GTN病例,宫腔镜和(或)腹腔镜检查是可供选择且安全的诊断方法,对预后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腹腔镜 腹腔镜
下载PDF
化疗患者手背浅静脉充盈方法的研究
15
作者 齐爱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9期1066-1067,共2页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手背浅静脉充盈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240例960例次静脉充盈情况进行观察,单日为传统方法,既常规扎止血带。双日为改良方法,即扎止血带前双手握住患者前臂,由肘部向手部交替快速赶压3~4次后扎止血带,扎止...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手背浅静脉充盈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240例960例次静脉充盈情况进行观察,单日为传统方法,既常规扎止血带。双日为改良方法,即扎止血带前双手握住患者前臂,由肘部向手部交替快速赶压3~4次后扎止血带,扎止血带后再嘱患者快速反复握拳6~8次。结果改良法静脉充盈程度比传统法好(P〈0.01),改良法穿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法可增加患者静脉充盈程度,提高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患者 手背浅静脉 充盈方法
原文传递
我国部分地区正常新生儿黄疸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58
16
作者 丁国芳 张苏平 +7 位作者 姚丹 娜其 王华庄 李黎 杨琳 黄薇薇 王愚珍 徐景蓁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24-627,共4页
目的 通过收集我国较大范围的母乳喂养正常新生足月儿生理性黄疸的调查资料 ,得出我国部分地区正常新生儿黄疸胆红素的峰值和平均值 ,为临床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采取统一课题设计 ,多中心协作的方法 ,对 87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自生后第 ... 目的 通过收集我国较大范围的母乳喂养正常新生足月儿生理性黄疸的调查资料 ,得出我国部分地区正常新生儿黄疸胆红素的峰值和平均值 ,为临床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采取统一课题设计 ,多中心协作的方法 ,对 87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自生后第 1天 (2 4h内 )开始每天分别取微量血和经皮测胆红素者 ,监测至胆红素水平相当于 6 8.4μmol/L以下。对其中血清胆红素峰值大于 2 2 0 .5μmol/L的 5 6例 ,做脑干听力诱发电位的测定。 结果  (1)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 2~ 3天开始出现黄疸 ,第 5天达高峰 ,平均峰值为 (2 0 4± 5 5 ) μmol/L。血清胆红素峰值超过 2 2 0 .5 μmol/L者占 34 .4%。(2 )不同地区 (P <0 .0 1)及不同季节 (P <0 .0 5 )出生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值差异有显著性。 (3)在围产因素中 ,新生儿早期的胆红素水平与胎龄 (P <0 .0 1)、分娩方式 (P <0 .0 1)、出生 1~ 3d的生理性体重下降 (P <0 .0 0 1)及红细胞压积水平 (P <0 .0 0 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与国内外其他报道相似 ,但平均峰值高于既往报道的局部人群的峰值 ,更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峰值超过 2 2 0 .5 μmol/L者占 34 .4%。 5 6例血清胆红素超过 2 2 0 .5 μmol/L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的脑干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胆红素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形态改变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97
17
作者 付丽 松山郁生 +2 位作者 付笑影 刘彤华 土屋真一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 观察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2 0 88例术前没有作活检取材 (仅经细胞学或细针穿刺活检诊断 )的乳腺癌乳腺切除标本做全乳腺切片检查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 1880例 ,观察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 目的 观察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2 0 88例术前没有作活检取材 (仅经细胞学或细针穿刺活检诊断 )的乳腺癌乳腺切除标本做全乳腺切片检查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 1880例 ,观察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光镜、电镜下的形态学表现。结果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发生率为 6.2 % (117/1880 ) ,其淋巴管侵犯 (54 7% ,58/10 6)、淋巴结转移阳性率 (76 4% ,81/10 6)及转移的个数 (平均 9 6)均明显的高于浸润性导管癌。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癌巢由呈集块型或 (和 )腺管型的微乳头状癌巢组成 ,与网状间质间形成明显的空隙 (主间质分离 )。电镜下见癌巢与间质接触侧的细胞表面有大量的微绒毛 ,与间质的结合弱 ;癌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细丝 ;间质内见丰富的脉管。结论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淋巴管侵袭力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形态学 生物学行为 病理特征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复方米非司酮对人早孕蜕膜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76
18
作者 金力 沈维雄 +3 位作者 孙志达 范光升 乌毓明 王寒正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2-208,共7页
观察服用复方米非司酮片 (米非司酮 + AF-5 3)后早孕妇女蜕膜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变化。 6 0名孕 6~ 7周的妇女被随机分为 6组 ,A组 :对照组 ;B组 :米非司酮 40 mg/次 ;C组 :米非司酮 75 mg/次 ;D组 :复方米非司酮 1片 (米非司酮 2 0 mg... 观察服用复方米非司酮片 (米非司酮 + AF-5 3)后早孕妇女蜕膜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变化。 6 0名孕 6~ 7周的妇女被随机分为 6组 ,A组 :对照组 ;B组 :米非司酮 40 mg/次 ;C组 :米非司酮 75 mg/次 ;D组 :复方米非司酮 1片 (米非司酮 2 0 mg+ AF-5 35 mg) ;E组 :复方米非司酮 1片 (米非司酮 30 mg+ AF-5 35 mg) ;F组 :复方米非司酮 1片 (米非司酮40 mg+ AF-5 35 mg)。以上各服药组 ,均为上述剂量每日 1次 ,连服 2日。服药 48h后手术终止妊娠 ,取蜕膜组织 ,放射性配体结合试验测定其胞浆、胞核雌、孕激素受体浓度。结果显示 :复方米非司酮各配伍组均显著降低孕激素受体 (PR) ,升高雌激素受体 (ER) ,改变 ER/PR,促进流产发生。 E组使胞浆雌激素受体 (Ec R)显著高于其它各用药组 ,可能有利于流产后雌激素尽快作用于 ER,促进内膜恢复。结论提示复方米非司酮中米非司酮与AF-5 3配伍具有协同作用 ,改变了雌孕激素受体比例 ,促进流产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孕激素受体 蜕膜 避孕药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59
19
作者 冷金花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 位症
原文传递
局灶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9
20
作者 宋伟 严洪珍 杨永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分析局灶机化性肺炎的影像特点及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机化性肺炎(FOP)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20例贴近胸膜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4例病灶呈楔形,15例呈类圆形,9例呈多边形;17例边界模糊;14例轮... 目的 分析局灶机化性肺炎的影像特点及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机化性肺炎(FOP)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20例贴近胸膜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4例病灶呈楔形,15例呈类圆形,9例呈多边形;17例边界模糊;14例轮廓呈锯齿状或有长毛刺;17例病灶密度不均匀,10例有支气管气像,5例有空洞,2例有钙化;1例灶周有卫星灶,10例有小斑片,3例有小支气管扩张,2例有小叶间隔增厚,2例有肺大泡;10例有支气管血管束的增粗和聚拢;12例有邻近胸膜增厚。结论 FOP具有一定的影像特点,但有时其征象与周围性肺癌、肺结核相似,鉴别困难,需依赖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诊断 局灶机化性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