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膜式氧合支持治疗失败原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罗新锦 王巍 +5 位作者 孙寒松 胡盛寿 龙村 许建屏 宋云虎 黑飞龙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总结体外膜式氧合(ECMO)支持治疗成人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经验,对辅助未成功患者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应用ECMO救治58例成人心脏病患者,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44.8±17.6岁。ECMO辅助时间131... 目的总结体外膜式氧合(ECMO)支持治疗成人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经验,对辅助未成功患者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应用ECMO救治58例成人心脏病患者,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44.8±17.6岁。ECMO辅助时间131.9±104.7h。冠心病24例(41.4%),心肌病11例(19.0%),心瓣膜病10例(17.20),先天性心脏病9例(15.5%)。结果院内死亡22例,11例(50%)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22.7%)因心功能损害严重,使用ECMO亦无法维持有效循环死亡,其余患者因出血、严重肺动脉高压缺乏后续有效治疗手段等而死亡。ECMO辅助治疗前有心脏停搏和ECMO辅助期间仍出现肾功能不全需同期使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死亡患者中的比率明显大于生存患者(45.5%vs.19.4%,40.9%vs.5.6%;P=0.043,0.001)。生存患者平均随访15.6个月。随访期间3例因再发心力衰竭而死亡,1例出院后死于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余32例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结论ECMO是救治急重症成人心肺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在重要器官出现不可逆损害前及时建立ECMO辅助和积极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发生,是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ECMO辅助时仍出现肾功能不全需同期使用CRRT治疗以及在ECMO开始前经历过心脏停搏是提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式氧合 心力衰竭 成人 心脏病
下载PDF
心脏移植患者术前肺动脉压力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及防治 被引量:11
2
作者 廖中凯 王巍 +2 位作者 宋云虎 黄洁 胡盛寿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48-352,共5页
目的分析心脏移植患者术前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PVR)与术后右心功能不全、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关系,总结围术期肺动脉高压的管理经验,以利于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心功能的恢复。方法125例接受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前... 目的分析心脏移植患者术前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PVR)与术后右心功能不全、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关系,总结围术期肺动脉高压的管理经验,以利于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心功能的恢复。方法125例接受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前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PVR不同分为两组,肺动脉高压组(n=56):术前PASP〉50 mm Hg或PVR〉5 Wood.U;对照组(n=69):术前PASP≤50 mm Hg,PVR≤5 Wood.U。通过Swan-Ganz导管监测两组手术前心脏排血指数(CI),手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阻力 右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两种体外膜式氧合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于坤 黑飞龙 +7 位作者 李景文 高国栋 刘晋萍 张海涛 刘平 王旭 许建屏 龙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总结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接受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疗的临床经验,评价Medtronic系统和Quadrox PLS系统在临床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121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接受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疗的临床经验,评价Medtronic系统和Quadrox PLS系统在临床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121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ECMO支持系统不同,将121例患者分为两组。M组:65例,男41例,女24例;年龄26.6±25.9岁,使用Medtronic系统行ECMO支持治疗;Q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32.4±23.9岁,使用Quadrox PLS系统行ECMO支持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治疗期间氧合器跨膜压差、凝血抗凝水平、血液破坏程度、血浆渗漏、器官功能、并发症及院内病死率,评价两种支持系统的临床疗效。结果 ECMO期间Q组各时点氧合器跨膜压差较M组低(ECMO建立时:15.0±6.0 mm Hg vs.28.0±5.0 mm Hg,P=0.000;ECMO建立24 h:16.0±5.0 mm Hg vs.30.0±7.0 mm Hg,P=0.000);Q组系统血栓(7.1%vs.23.1%,P=0.037)、血浆渗漏(0.0%vs.50.8%,P=0.000)和溶血发生率(14.3% vs.29.2%,P=0.047)较M组低;而两组撤机率、并发症发生率和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ECMO系统在临床上均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心肺支持,Quadrox PLS系统膜式氧合器跨膜压差较低,且避免了血浆渗漏,对凝血系统干扰小,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式氧合 并发症 血浆渗漏 溶血
原文传递
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宏涛 孙立忠 +2 位作者 阎军 罗国华 冯钧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的可能机制和治疗经验,以减少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0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18例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 目的探讨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的可能机制和治疗经验,以减少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0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18例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个月~79岁,平均年龄14.4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在禁食基础上的保守治疗,包括胸腔闭式引流、静脉高营养、强心、利尿等综合措施。结果住院时间7~130 d,胸腔引流时间4~35 d。全组死亡2例,其中死于心律失常、心搏骤停1例;因肺部感染、再次插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随访14例,随访时间2~10年,失访2例。随访期间无乳糜胸复发或需二次手术者。结论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可能与手术时损伤较小的淋巴侧枝有关,采用禁食、胸腔闭式引流、静脉高营养等保守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胸骨正中切口 心脏直视手术
下载PDF
正中切口解剖外旁路移植术一期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心脏畸形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晓鹏 于存涛 +3 位作者 钱向阳 孙晓刚 张海涛 常谦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总结正中切口解剖外旁路移植术一期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1997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正中切口解剖外旁路移植术一期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心脏畸形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31.9±11.... 目的总结正中切口解剖外旁路移植术一期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1997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正中切口解剖外旁路移植术一期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心脏畸形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31.9±11.7岁。合并的心脏畸形包括: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22例,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9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升主动脉瘤4例,室间隔缺损3例,冠心病2例。解剖外旁路移植术包括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22例,升主动脉-心包后降主动脉旁路移植术9例。同期手术包括主动脉瓣置换术16例,主动脉根部置换术6例,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9例,升主动脉置换或成形术4例,动脉导管未闭缝合术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结果住院死亡1例(3.2%),术后39d死于感染性中毒性休克。术后上、下肢收缩压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13.7±10.2mmHgvs.64.2±25.3mmHg,P<0.05)。随访27例,随访时间4~73个月,无晚期死亡、与人工血管相关的并发症和再次手术患者。结论正中切口解剖外旁路移植术是一期治疗成人及青少年主动脉缩窄合并心脏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升主动脉-心包后降主动脉旁路移植术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切口 解剖外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缩窄 人工血管 心脏手术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的解剖矫治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宏涛 于存涛 +4 位作者 常谦 冯钧 贺东 钱向阳 徐晋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为提高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的矫治效果,探讨其最佳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非体外循环下一期解剖矫治7例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6~41岁,平均... 目的为提高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的矫治效果,探讨其最佳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非体外循环下一期解剖矫治7例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6~41岁,平均年龄24.4岁。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2例,主动脉弓部动脉瘤1例,胸降主动脉瘤3例(其中合并B型主动脉夹层1例),主动脉缩窄手术后再狭窄1例。全组患者术前均通过彩色超声心动图、CT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均在全身麻醉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手术入路为胸骨正中切口1例,左后外侧切口6例;解剖矫治为:主动脉弓补片加宽4例,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3例(其中1例同期行腹主动脉置换,1例B型主动脉夹层同期植入支架象鼻)。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7例,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随访20.1个月,无远期死亡,无主动脉缩窄复发二次手术患者。有1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随访11个月时声音嘶哑未改善。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对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行一期解剖矫治是安全可行的,近、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型主动脉缩窄 成人 外科修补
原文传递
Ⅰ型和Ⅱ型永存动脉干的外科治疗结果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岩 李守军 +3 位作者 闫军 胡盛寿 沈向东 许建屏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过去5年内Ⅰ型和Ⅱ型永存动脉干患者外科治疗及随访结果,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收治17例共同动脉干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型共同动脉干13例,Ⅱ型4例;平均年龄... 目的分析单中心过去5年内Ⅰ型和Ⅱ型永存动脉干患者外科治疗及随访结果,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收治17例共同动脉干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型共同动脉干13例,Ⅱ型4例;平均年龄4.7(0.7~19.0)岁。合并其它心脏畸形分别为共同瓣关闭不全、肺静脉异位引流、二尖瓣关闭不全和房间隔缺损等。术前心导管检查测得肺血管阻力(4.4±2.2)Wood.U。所有患者均行一期根治术,其中右心室到肺动脉的连接材料分别为同种主动脉(3例)、同种肺动脉(2例)和牛颈静脉管道(12例)。对所有生存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术后死亡1例,早期死亡率5.8%(1/17),生存16例;体外循环时间(165±5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4±29)min,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106±148)h;有2例发生胸腔积液,2例气管切开,其余患者无相关并发症。随访16例,随访0.6~5.0年,生存质量良好,无再次手术患者。结论对于年龄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的Ⅰ型和Ⅱ型永存动脉干患者,术前应常规进行心导管检查,对肺血管阻力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近期生存率,但其远期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永存动脉干 外科治疗 随访
原文传递
肺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宏涛 于存涛 +3 位作者 常谦 魏以桢 冯钧 徐晋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总结治疗肺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经验,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996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治4例肺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31岁(17-45岁)。1例为肺动脉夹层合并主动... 目的总结治疗肺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经验,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996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治4例肺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31岁(17-45岁)。1例为肺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根部瘤、主动脉夹层(Ⅱ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Bentall手术+全弓置换术+肺动脉成形术;1例为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介入封堵失败后出现肺动脉夹层,行保守治疗;1例为肺动脉夹层合并室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在体外循环下行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肺动脉夹层未予处理;1例为肺动脉夹层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艾森门格综合征,行保守治疗。结果本组4例患者中死亡1例,该患者从发病到肺动脉夹层破裂自然病程仅60 h,死于急性心脏压塞;其余3例痊愈出院。随访2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分别为3个月和4年,均生存,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结论肺动脉夹层罕见,易破裂,预后差;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对于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劳累性呼吸困难、紫绀或血流动力学恶化、心源性休克,应该考虑到肺动脉夹层的可能;彩色超声心动图、CT、磁共振成像(MRI)均能简单快捷地确诊;治疗上应根据肺动脉夹层形成的具体原因,选择积极手术或保守治疗方案,以避免夹层破裂,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夹层 诊断与治疗 心脏外科
原文传递
心脏移植术后冠状动脉病变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现状与方向
9
作者 韩春勇 宋云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4期481-484,共4页
心脏移植已经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最终有效治疗方式。但术后移植心脏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长期存活。鉴于移植心脏去神经化导致的无症状或症状极不明显的特征,亟需一项有效、无创、适合国人的移植心脏血管病变诊断筛查工具。冠状动脉... 心脏移植已经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最终有效治疗方式。但术后移植心脏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长期存活。鉴于移植心脏去神经化导致的无症状或症状极不明显的特征,亟需一项有效、无创、适合国人的移植心脏血管病变诊断筛查工具。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由于其较高的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价值成为一项比较令人满意的移植心脏血管病变诊断筛查工具,可以在国内尚未建立起冠状动脉造影或血管内超声筛查诊断移植心脏血管病变系统的情况下,发挥巨大的临床和预防作用,有利于患者自身利益和国内心脏移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移植心脏血管病变 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169例动脉调转手术治疗大动脉转位的早、中期结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湘斌 胡盛寿 +5 位作者 李守军 沈向东 郑哲 张雅娟 李永青 皮轶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 探讨大动脉调转手术(ASO)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的早、中期结果,分析其随访死亡、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及肺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169例行动脉调转术病儿入选,其中男129例,女40例,平均年龄(11.7... 目的 探讨大动脉调转手术(ASO)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的早、中期结果,分析其随访死亡、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及肺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169例行动脉调转术病儿入选,其中男129例,女40例,平均年龄(11.7±26.3)个月.病儿分两组:Ⅰ组为室间隔完整组(56例),Ⅱ组为室间隔缺损组(113例).所有术后生存病儿均进行超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7±14.6)个月.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全组住院死亡19例(11.2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整体治疗水平的提高,住院病死率由2004年的16.67%下降到2007年的3.92%.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4.00%、91.33%及91.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SO术后随访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手术年龄大于6个月;术后主动脉瓣反流的危险因素为合并室间隔缺损、年龄大于6个月、术后新主动脉瓣Z值〉1;术后肺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为手术年龄小于1个月和肺动脉采用补片成形.结论 ASO手术具有良好的早、中期结果,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理想术式.TGA病儿应该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年龄大于6个月是随访死亡及主动脉瓣反流的重要危险因素;新主动脉根部与主动脉远端不匹配是术后主动脉瓣反流的危险因素;病儿的生长发育与肺动脉成形材料无生长特性的矛盾是导致术后肺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错位 心脏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动脉调转手术
原文传递
6个月以下婴儿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孙宏涛 沈向东 +2 位作者 刘迎龙 阎军 李守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婴儿法洛四联症(TOF)的最佳手术时机,以提高外科手术疗效,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6年10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08例6个月以下TOF婴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38例;年龄9 d^6个月,平均年龄4.70个月。108例患者... 目的探讨小婴儿法洛四联症(TOF)的最佳手术时机,以提高外科手术疗效,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6年10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08例6个月以下TOF婴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38例;年龄9 d^6个月,平均年龄4.70个月。108例患者中行TOF根治术104例,体动脉-肺动脉分流术4例;其中行急诊手术5例。结果手术死亡5例,死亡率4.63%,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肺部感染、左肺发育不全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急性坏死性肠炎1例。随访82例,随访时间31.17±40.00个月;失访21例。随访期间无远期死亡,1例患者术后6个月因肺动脉狭窄行二次手术矫治,平均再手术率为0.92%;其余患者心功能(NYHA)Ⅰ~Ⅱ级,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无残余分流,右心室流出道和肺动脉瓣无明显狭窄,跨瓣压差小于50mm Hg。结论对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早期行TOF根治术是可行的,手术死亡率是可以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个月以下婴儿 法洛四联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滔 孙寒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8期2731-2734,共4页
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因大量终末分化的心肌细胞坏死后再生能力有限,使心功能严重下降,引发左室重构和扩大,并最终导致心力衰竭,预后很差。现有冠脉再通治疗(包括急诊溶栓和介入)... 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因大量终末分化的心肌细胞坏死后再生能力有限,使心功能严重下降,引发左室重构和扩大,并最终导致心力衰竭,预后很差。现有冠脉再通治疗(包括急诊溶栓和介入)虽能挽救部分缺血心肌,但本身不能实现心肌再生。近年来,采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进行心肌重建应运而生,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多能干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后 诱导性 再通治疗 干细胞移植 再生能力 心肌细胞
原文传递
运动激发试验在隐匿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诊断意义及外科治疗策略
13
作者 孙宏涛 王水云 +1 位作者 宋民 胡盛寿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 探讨隐匿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latent hypertrophic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LHOCM)的定义、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总结运动激发试验在LHOCM术前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此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 目的 探讨隐匿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latent hypertrophic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LHOCM)的定义、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总结运动激发试验在LHOCM术前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此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心脏外科成人中心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14例LHOCM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有不同程度胸闷、气短及胸骨左缘粗糙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提示心肌非对称性肥厚、静息下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P)平均(39.0±10.1) mmHg,运动激发试验后LVOTGP为55 ~ 124 rmmHg.14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在食管超声导引下经主动脉切口行改良Morrow手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各1例.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彩色多普勒均示二尖瓣微量或者少量反流.除外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其余患者术后平均LVOTGP为(12.75±5.9) mn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Ⅰ~Ⅱ级,无远期死亡、并发症或再次手术.结论 LHOCM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彩色多普勒检查患者LVOTGP正常,不需外科干预,但患者仍存在较多症状,在运动或者药物激发状态下达到左室流出道梗阻诊断标准并需要手术的一类患者.运动激发试验有助于LHOCM的诊断,改良Morrow手术对本病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早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隐匿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运动激发试验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