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下颌骨外板游离移植技术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邱爽 刘伟 归来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619-622,共4页
颅颌面外科是通过特殊的截骨和植骨方法将颅颌面骨分块移动,并按照整形美容原则重新组合固定,达到从根本上矫正畸形或美化容貌的新兴学科.骨移植是颅颌面外科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外常用于骨移植的供区主要有髂骨、肋骨、颅骨... 颅颌面外科是通过特殊的截骨和植骨方法将颅颌面骨分块移动,并按照整形美容原则重新组合固定,达到从根本上矫正畸形或美化容貌的新兴学科.骨移植是颅颌面外科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外常用于骨移植的供区主要有髂骨、肋骨、颅骨外板等;而关于下颌骨外板的应用最常见于通过将其截除以减小患者下面部的宽度.自体下颌骨外板作为一种骨游离移植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外板 游离移植 颅颌面外科
原文传递
硅胶假体隆眉弓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剑锋 王偲 +6 位作者 乔嘉 付茜 俞冰 陈莹 靳琦 徐史兴 牛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547-553,共7页
目的探讨硅胶假体隆眉弓术在治疗面上部轮廓低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一中心行硅胶假体隆眉弓术的女性求美者资料,纳入标准:眉骨低平、眼球突出或上睑臃肿。排除标准:额部曾... 目的探讨硅胶假体隆眉弓术在治疗面上部轮廓低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一中心行硅胶假体隆眉弓术的女性求美者资料,纳入标准:眉骨低平、眼球突出或上睑臃肿。排除标准:额部曾行注射类手术或有注射物残留,眉骨区手术史,肿瘤史,甲状腺功能抗进或外伤史。根据眶上缘及眉弓区域解剖特点,在双侧眉尾下缘设计小切口,长度约7 mm,眉弓区域骨膜下剥离出与所雕刻假体大小合适的腔隙,并置入雕刻好的硅胶假体。雕刻假体时注意假体有效部分为下缘,厚度2~7 mm;假体中部为最上端,对应眉毛的内1/3处。假体两侧各设有1个小孔,允许术后组织长入。眉尾处假体与骨膜缝合固定,眉头处油沙钉打包缝合外固定。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随访时拍摄照片并进行分析。术后满意度根据李克特5分量表由求美者、手术医师及非医学专业人员分别评分,数据以M(P25,P75)表示。应用SPSS 21.0软件采用多样本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2例求美者,年龄(25.1±3.1)岁(20~32岁)。手术均顺利完成,共置入硅胶假体84个,置入假体厚度(下缘)为(4.53±0.77)mm(2~7 mm)。所有求美者表情正常,均无包膜挛缩、伤口裂开及神经损伤。1例发生极少量血肿,术后1~2周自行吸收;1例在术后6个月发生无菌性炎症,最终行假体取出。随访(9.0±3.2)个月,范围6~18个月,除4例对外观轮廓不满意,接受再次手术外,其余求美者均得到了较满意的术后效果,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获得了更立体的眉弓和面上部三维轮廓,随访时面部容貌立体和谐。术后满意度评分:求美者为4.60(4.38,4.85)分(2.5~5.0分),手术医生为4.85(4.70,4.90)分(4.2~5.0分),非医学专业人员为4.80(4.66,4.90)分(3.7~5.0分)。3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聚硅酮类 突眼 额骨 眉毛 整形外科
原文传递
双支撑颧骨截骨降低术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卢建建 徐家杰 +8 位作者 张超 解芳 杨莉亚 吴欢欢 孙恒 马刘红 杨彪 杨璐 滕利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提供稳定支撑的口内入路颧骨截骨降低术的新方法。方法根据颧骨颧弓复合体及咀嚼肌的解剖学特点,设计前后支撑的颧骨颧弓截骨术,包括颧骨体部的L形截骨术和颧弓根部的斜形截骨术,参考颧骨颧弓突出程度,整体适度向内、... 目的探讨一种提供稳定支撑的口内入路颧骨截骨降低术的新方法。方法根据颧骨颧弓复合体及咀嚼肌的解剖学特点,设计前后支撑的颧骨颧弓截骨术,包括颧骨体部的L形截骨术和颧弓根部的斜形截骨术,参考颧骨颧弓突出程度,整体适度向内、向上推移,于颧骨体部形成第1支撑、颧弓根部形成第2支撑的前后双支撑结构,达到颧骨颧弓降低的效果。结果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应用双支撑颧骨截骨降低手术方法治疗颧骨高突患者76例,随访10~12个月,均获得满意疗效,未发生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双支撑颧骨截骨降低术矫正颧骨高突畸形,可以有效地降低颧骨颧弓高度,预防骨不连、面部软组织松垂等并发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 骨不连 面中部松垂
原文传递
手术优先模式根尖下截骨术联合正畸治疗双颌前突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斌 王怀良 +4 位作者 李秉航 倪健 丁榆德 孙晓梅 滕利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6-412,共7页
目的探讨在手术优先模式下,采用正颌根尖下截骨术联合术后正畸治疗成人骨性双颌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对22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手术模拟以及模型外科设计,制作咬合导板,术中对上、下颌分别... 目的探讨在手术优先模式下,采用正颌根尖下截骨术联合术后正畸治疗成人骨性双颌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对22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手术模拟以及模型外科设计,制作咬合导板,术中对上、下颌分别行根尖下截骨术,为患者建立暂时性咬合关系;术后2周进行快速正畸。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以上的头颅定位侧位片19个软硬组织项目进行测量对比研究,对所得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2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骨坏死、感染,术后咬合关系良好,未发现前牙变色和牙髓坏死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平均(7.8±3.4)个月,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矫正效果,对面部侧貌满意。硬组织和软组织测量值均发生明显变化,上切牙内收(-10.5±4.9) mm,下切牙内收(-8.0±6.9) mm,上、下唇显著后移;SNA角由(82.5±2.8)°减少到(77.9±2.3)°,SNB角由(79.1±5.4)°减少到(74.6±3.8)°,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上、下唇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分别由(2.7±2.7) mm和(5.2±4.0) mm减少到(0.5±3.2) mm和(1.4±2.7) mm,面部侧貌轮廓显著改善。结论手术优先模式的根尖下截骨联合术后正畸,可有效地矫治成人双颌前突,获得正常的咬合关系和满意的面部侧貌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下截骨术 外科口腔正畸学 双颌前突 头影测量分析
原文传递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5
作者 董国璇 胡竣龙 +1 位作者 顾天一 滕利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442-445,共4页
帕罗综合征又称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是一种罕见的颅面部疾病,以患侧面部皮下软组织、肌肉及骨与软骨结构的慢性进行性萎缩为特征。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该病意义重大,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其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临床治疗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面部单侧萎缩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 早期诊断 治疗学 进展
原文传递
颧骨整形术后修复手术的原因和治疗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建建 杨彪 +8 位作者 孙恒 徐家杰 张超 解芳 杨莉亚 吴欢欢 马刘红 马晓阳 滕利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颧骨整形术后修复手术的原因、初始手术方式与修复手术的相关性以及个性化修复的治疗策略。方法200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二中心收治颧骨整形术后修复患者27例,均接受不同方法手术修复,包括... 目的探讨颧骨整形术后修复手术的原因、初始手术方式与修复手术的相关性以及个性化修复的治疗策略。方法200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二中心收治颧骨整形术后修复患者27例,均接受不同方法手术修复,包括双支撑颧骨截骨降低术、颧骨颧弓原位截骨坚固内固定术、颧骨打磨术、自体骨移植术等。结果根据不同的初次手术方式及修复要求,选择应用上述手术方法修复颧骨截骨术后修复患者27例,其中22例为单次修复、5例为多次修复,随访10~12个月,获得满意疗效。结论颧骨整形术后并发症与颧骨初次整形手术方式相关,根据畸形情况及修复要求,设计不同修复方案进行个性化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降低 并发症 修复术 双支撑
原文传递
颧骨降低术后骨不连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国璇 卢建建 滕利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0年第3期257-260,共4页
随着颧骨降低术的推广,为适应手术时间更短和切口更加微创的需求,手术方式不断发生改变,而手术并发症相继出现,说明对颧骨手术认知不足。针对严重术后并发症,如骨不连,暂无详细的诊疗资料参考。从多角度概述颧骨术后骨不连诊疗进展,为... 随着颧骨降低术的推广,为适应手术时间更短和切口更加微创的需求,手术方式不断发生改变,而手术并发症相继出现,说明对颧骨手术认知不足。针对严重术后并发症,如骨不连,暂无详细的诊疗资料参考。从多角度概述颧骨术后骨不连诊疗进展,为整形医师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 整形术 骨不连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Crouzon综合征眼部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付琳 滕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239-240,共2页
Crouzon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颅缝骨病综合征,常伴有眼部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眼部解剖结构上的变化,如眶腔变浅,代偿性突眼及眶距增宽,引起眼球脱位,暴露性角膜炎,斜视等疾病。另一方面,颅内压增高导致视乳头水肿和视神经萎缩造成视力问题。C... Crouzon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颅缝骨病综合征,常伴有眼部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眼部解剖结构上的变化,如眶腔变浅,代偿性突眼及眶距增宽,引起眼球脱位,暴露性角膜炎,斜视等疾病。另一方面,颅内压增高导致视乳头水肿和视神经萎缩造成视力问题。Crouzon综合征患者常因其呼吸道解剖结构的异常引起呼吸困难,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表现,偶见智力下降,急性呼吸窘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UZON 综合征 眼部并发症 呼吸系统并发症
下载PDF
牵张成骨技术在颅缝早闭畸形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黄元亮 卢建建 滕利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33-936,共4页
牵张成骨技术自20世纪末应用于颅颌面外科以来,因其手术创伤小、耗时较短,且术后效果稳定,已广泛用于矫正颅缝早闭畸形。现国内外文献报道治疗颅缝早闭的牵张成骨术式种类繁多。为便于患者及外科医师了解各类术式优缺点,选择恰当的治疗... 牵张成骨技术自20世纪末应用于颅颌面外科以来,因其手术创伤小、耗时较短,且术后效果稳定,已广泛用于矫正颅缝早闭畸形。现国内外文献报道治疗颅缝早闭的牵张成骨术式种类繁多。为便于患者及外科医师了解各类术式优缺点,选择恰当的治疗策略,作者对临床常见内置牵张器牵张成骨、弹簧辅助牵张成骨,外置牵张器牵张成骨进行综述,并对其并发症及优点与不足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 骨生成 牵张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数字化技术在下颌角截骨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毛小炎 归来 +4 位作者 牛峰 刘剑锋 陈莹 靳琦 付茜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下颌角肥大患者的美学下颌角点和截骨线,探讨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下颌角截骨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数字化技术对14例下颌角肥大的女性患者行术前分析、设计和手术模拟,制作截骨导板,完... 目的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下颌角肥大患者的美学下颌角点和截骨线,探讨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下颌角截骨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数字化技术对14例下颌角肥大的女性患者行术前分析、设计和手术模拟,制作截骨导板,完成下颌角截骨术。分别测量术前、手术模拟和术后患者两侧下颌角度数、下颌升支高度(Co-Go)和下颌骨体部长度(Go-Me),采用配对t检验对模拟手术和截骨术后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14例患者手术顺利,效果满意,左侧下颌角由术前的113.86°±4.11°改善为124.52°±1.26°,右侧由114.30°±4.01°改善为124.29°±1.24°。术后两侧Go-Me/Co-Go均为2.011,与术前设计非常接近。模拟手术和术后测量数据在下颌角度数和Go-Me/Co-Go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之间差异的平均值在左侧分别为1.00°±0.68°和0.058±0.038,右侧0.85°±0.63°和0.072±0.053。 结论计算机辅助的下颌骨截骨术可以显著地提高手术的精准度,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化 下颌角肥大 下颌角截骨术 手术导板
原文传递
3D生物打印脂肪来源干细胞联合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穆琳 曾今实 +3 位作者 黄元亮 林燕娴 蒋海越 滕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96-903,共8页
目的探索3D生物打印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联合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atin methacryloyl,GelMA)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取脂肪抽吸手术患者自愿捐赠的脂肪组织分离培养人ADSCs(human ADSCs,hADSCs),... 目的探索3D生物打印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联合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atin methacryloyl,GelMA)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取脂肪抽吸手术患者自愿捐赠的脂肪组织分离培养人ADSCs(human ADSCs,hADSCs),取第3代细胞与GelMA水凝胶和光引发剂混匀制成生物墨水。采用3D生物打印技术制备hADSCs-GelMA复合支架,行大体观察,于培养1 d及成软骨诱导培养14 d行扫描电镜观察;培养1、4、7 d取复合支架,行活/死细胞染色观察各时间点细胞存活率,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取成软骨诱导培养14 d的复合支架样本为实验组,以用完全培养基培养14 d的复合支架为对照组,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软骨基质基因蛋白聚糖(aggrecan,ACAN)、成软骨调节因子SOX9、软骨特异性基因Ⅱ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ⅡA1,COLⅡA1)、软骨肥大标志基因Ⅹ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ⅩA1,COLⅩA1)mRNA的相对表达量。将成软骨诱导培养14 d的3D生物打印hADSCs-GelMA复合支架(实验组)和不含细胞的空白GelMA水凝胶支架(对照组)分别植入裸鼠背部皮下两侧囊袋内,4周后取材,行大体观察、番红O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复合支架体内成软骨情况。结果大体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示hADSCs-GelMA复合支架形态稳定,结构规则。培养1、4、7 d细胞存活率维持在80%~90%,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法检测示随培养时间延长,复合支架内细胞呈持续增殖状态。对复合支架行成软骨诱导培养14 d后qRTPCR检测示,ACAN、SOX9和COLⅡA1表达显著上调,COLⅩA1表达显著下调(P<0.05)。复合支架植入裸鼠体内4周后取材,网格状形态清晰完整,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实验组软骨基质和Ⅱ型胶原沉积,可见软骨陷窝形成,提示有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软骨 3D生物打印 脂肪来源干细胞 生物材料
原文传递
耳髁突综合征下颌畸形及面部轮廓矫正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亦楠 唐晓军 +4 位作者 张智勇 石蕾 刘伟 尹琳 尹宏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耳髁突综合征患者下颌及面部轮廓整形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针对患者受累程度不同,在数字化外科技术指导下,采用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上颌LeFort I型截骨、颏部截骨整形、假体隆颏术、假体填充下颌骨区,同时配合正畸治疗等序... 目的探讨耳髁突综合征患者下颌及面部轮廓整形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针对患者受累程度不同,在数字化外科技术指导下,采用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上颌LeFort I型截骨、颏部截骨整形、假体隆颏术、假体填充下颌骨区,同时配合正畸治疗等序贯综合治疗。结果共诊治3例患者,全部患者面部轮廓改善,2例重型患者咬合功能改善、睡眠打鼾消失,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下颌骨双侧严重受累患者,可采用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及面部轮廓整形,配合正畸治疗,对于轻度受累患者.可采用单纯轮廓修整手术,均能得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髁突综合征 面部轮廓 下颌骨畸形 牵引成骨
原文传递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下颌牵引成骨术后髁突吸收的研究
13
作者 舒凯翊 赵久丽 +4 位作者 刘伟 张智勇 珊巴嘎 李曦源 马伦昆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患者在下颌牵引成骨术后出现的髁突吸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行下颌牵引成骨术治疗的HFM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数字化软件Pro... 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患者在下颌牵引成骨术后出现的髁突吸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行下颌牵引成骨术治疗的HFM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数字化软件ProPlan CMF 3.0对术前及取出延长器前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髁突的高度与体积,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术前、后髁突高度和体积的变化,可计算髁突高度吸收率和体积吸收率。Ⅱa型与Ⅱb型,佩戴与未佩戴口腔颌板,以及童年期与青春期半侧颜面短小患者间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及患侧髁突高度吸收率与牵引距离、术前髁突高度、患者手术年龄、延长器置入时间各指标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47例Ⅱa型HFM患者,其中男36例,女11例,初诊年龄为(8.49±2.60)岁(5~20岁),童年期(5~<10岁)36例,青春期(10~20岁)11例;46例Ⅱb型HFM患者,其中男34例,女12例,初诊年龄为(8.93±3.43)岁(5~20岁),童年期(5~<10岁)36例,青春期(10~20岁)10例。Ⅱa型及Ⅱb型HFM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9.22±2.21)个月、(9.79±2.59)个月,面部不对称情况得到有效改善,CT示骨断端成骨良好,张闭口活动、语音、进食等均正常。Ⅱa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为34.8%(19.1%,54.3%),其与牵引距离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0.46,P=0.001),与术前髁突高度(r=-0.12,P=0.421)、患者年龄(r=-0.06,P=0.691)及延长器置入时间(r=-0.10,P=0.517)无相关性。Ⅱb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为61.0%(11.2%,95.0%),与术前髁突高度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性(r=-0.45,P=0.002),与牵引距离相关性较弱(r=0.29,P=0.049),与患者年龄(r=0.06,P=0.705)及延长器置入时间(r=0.21,P=0.157)无相关性,Ⅱa型与Ⅱb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骨生成 牵张 颞下颌关节 髁突 骨吸收 半侧颜面短小
原文传递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后咬合力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时 尹琳 +6 位作者 刘伟 尹宏宇 胥曦 杨亦楠 石蕾 唐晓军 张智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牵引成骨术前、术后咬合力变化的比较分析,探讨手术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22例半侧颜面短小患者,年龄6~10岁,行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矫治,采用机械式咬合力电子测量仪对患... 目的通过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牵引成骨术前、术后咬合力变化的比较分析,探讨手术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22例半侧颜面短小患者,年龄6~10岁,行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矫治,采用机械式咬合力电子测量仪对患者手术前、后双侧磨牙区、双侧前磨牙区及切牙区最大咬合力进行测定,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咬合力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患侧磨牙区、患侧前磨牙区、切牙区、健侧前磨牙区、健侧磨牙区平均最大咬合力分别为(170.6±42.8) N、(141.9±34.9) N、(89.7±18.8) N、(169.3±29.0) N、(230.2± 56.4) N。22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术前已呈现咬合力左右分布偏倚的情况(P〈0.05)。术后1年,上述5个牙区的平均最大咬合力分别为(198.8±44.0) N、(151.8±31.1) N、(88.9±18.0) N、(167.8±26.1) N、(234.3±52.5) N,患侧磨牙区咬合力升高较明显(P〈0.05),而其他牙位最大咬合力基本与术前持平(P〉0.0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术后咬合力分布显示出趋于对称的特点。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术能改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病例患侧的咬合力,使患者术后远期的咀嚼平衡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骨生成 牵张 咬合力
原文传递
颊脂垫的应用解剖及CT、MRI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希吉日 张智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53-254,261,共3页
自300年前颊脂垫最初被认为是腺体以来,通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断研究,目前已确定颊脂垫是位于面部深层间隙具有完整包膜的脂肪结构。颊脂垫具有填充、保护、滑动和缓冲作——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体积,血供丰富,质地柔软,可形成带蒂脂肪瓣,目... 自300年前颊脂垫最初被认为是腺体以来,通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断研究,目前已确定颊脂垫是位于面部深层间隙具有完整包膜的脂肪结构。颊脂垫具有填充、保护、滑动和缓冲作——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体积,血供丰富,质地柔软,可形成带蒂脂肪瓣,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腭裂矫正、慢性颊瘘闭合、带蒂颊脂垫移植等。在整形美容方面,颊脂垫对面部美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整形外科医师的重视。去除部分颊脂垫可以达到瘦脸的效果。关于颊脂垫的解剖学研究已有较多报道,而采用影像学检查来测量及评估颊脂垫的位置、体积变化的研究较少。现就颊脂肪垫的详细解剖结构及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脂垫 解剖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骨牵引成骨对咬肌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璇 冯时 +7 位作者 刘伟 尹琳 石蕾 杨亦楠 尹宏宇 唐晓军 杨斌 张智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464-467,共4页
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骨牵引成骨对咬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5年3月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共25例,借助Mimics软件重建患儿咬肌及头颅骨的三维立体图像,测量牵引成骨前后咬肌体积。结果下颌骨牵引成骨后,患儿... 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骨牵引成骨对咬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5年3月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共25例,借助Mimics软件重建患儿咬肌及头颅骨的三维立体图像,测量牵引成骨前后咬肌体积。结果下颌骨牵引成骨后,患儿健侧咬肌体积与术前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侧咬肌体积术后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ⅡA型和ⅡB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儿牵引成骨术后咬肌增加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升支后缘高度增加量与咬肌体积增加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可能有助于促进患儿患侧咬肌生长,增加咬肌体积,改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儿肌肉软组织缺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下颌骨牵引成骨 咬肌
原文传递
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后对上颌骨发育长期随访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刘红 陈莹 +2 位作者 孙晓梅 卢建建 滕利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418-42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后头颅正位X线片和三维CT重建影像进行测量,探讨术后长期随访过程中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5年11月,对12例HFM患儿行... 目的通过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后头颅正位X线片和三维CT重建影像进行测量,探讨术后长期随访过程中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5年11月,对12例HFM患儿行早期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术,通过长期随访对患者上颌骨生长发育和骨牵引术后复发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12例HFM患者下颌骨牵张成骨治疗过程顺利,无牵引器脱落,面部对称性均得到较好改善。术后随访3~8年,发现儿童期HMF下颌骨牵张治疗患者上颌骨生长明显,虽有一定程度复发,但面部对称性及咬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采用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治疗对HFM患者的上颌骨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建议儿童期HFM患者应尽早进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治疗,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 下颌骨 牵张 骨生成 上颌骨 三维 成像
原文传递
眶下神经血管三维重建在眶颧上颌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邱爽 安纲 +8 位作者 刘剑锋 陈莹 王世玉 徐佳 王珏 王介聪 王梦 苏若为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1892-1894,共3页
目的:运用分体重建技术,构建眶颧上颌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灶内的眶下神经血管的三维图像,与头颅三维图像配比,显示其在病灶内的走行、位置,为手术切除、整形提供参考。方法:将患者的CT数据导入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病灶区眶下神经血管... 目的:运用分体重建技术,构建眶颧上颌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灶内的眶下神经血管的三维图像,与头颅三维图像配比,显示其在病灶内的走行、位置,为手术切除、整形提供参考。方法:将患者的CT数据导入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病灶区眶下神经血管进行提取、三维分体重建,与整个头颅骨性三维影像进行配比、显示、定位。参考该重建影像进行术中操作,运用病灶的部分切除整形及颧骨"L"形截骨降低术矫正患者面部对称性。结果:病灶区眶下神经血管的三维立体影像显示清晰,其三维走行、位置明确,以此为依据,术中操作准确顺利,在病灶切除、整形过程中眶下神经血管得以完整保留。结论:眶下神经血管的三维分体重建技术对眶颧上颌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手术设计、操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眶下神经血管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部分切除 颧骨“L”形形截骨降低术
下载PDF
半侧颜面肌增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榆德 李秉航 +1 位作者 倪健 杨斌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32-233,共2页
半侧颜面肌增生(Hemifacial myohyperplasia,HMH)是一类仅涉及半侧颜面部肌肉软组织增生畸形的疾病。由于该病稀发,国内外文献并未对其进行详细阐述。本文从当前的研究现状出发,对半侧颜面肌增生的分类历史、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半侧颜面肌增生(Hemifacial myohyperplasia,HMH)是一类仅涉及半侧颜面部肌肉软组织增生畸形的疾病。由于该病稀发,国内外文献并未对其进行详细阐述。本文从当前的研究现状出发,对半侧颜面肌增生的分类历史、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组织学检查、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进行了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肌增生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108例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综合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晓军 石蕾 +8 位作者 尹琳 刘伟 章庆国 孙晓梅 冯时 尹宏宇 杨亦楠 王璇 张智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1-27,共7页
目的 总结讨论儿童期半侧颜面短小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8年8月至2016年12月,对108例儿童期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干预治疗,采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和模拟,制作术中用截骨导板,同时实施下颌骨的牵张延长、耳再造和正畸治疗.通过随访对患... 目的 总结讨论儿童期半侧颜面短小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8年8月至2016年12月,对108例儿童期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干预治疗,采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和模拟,制作术中用截骨导板,同时实施下颌骨的牵张延长、耳再造和正畸治疗.通过随访对患侧上颌骨的发育和延长后复发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除3例延长器脱落外,其余患者的面部对称性,耳廓畸形和牙齿咬合情况得到明显矫正.术后6~39个月随访发现儿童期下颌骨延长治疗后患侧上颌骨生长显著,虽然延长的下颌骨存在复发,但是面部不对称畸形和牙齿咬合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对于半侧颜面短小患者应该早期进行综合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骨生成 牵张耳廓再造术 正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