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脂治疗的新视野:脂蛋白(a)的临床意义应受到关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建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7-350,共4页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机制,而脂蛋白(a)[Lp(a)]作为主要的心血管残余风险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大规模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和人类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的证据现在强烈支持升高的Lp(a)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因果关系,是冠心...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机制,而脂蛋白(a)[Lp(a)]作为主要的心血管残余风险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大规模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和人类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的证据现在强烈支持升高的Lp(a)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因果关系,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基于2018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相关建议对Lp(a)的遗传学、分子结构、临床检测、动物模型、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推动Lp(a)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人群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疗须知之我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建军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2649-2651,共3页
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人类最常见的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疾病,常见的致病基因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载脂蛋白B(Apo B)基因,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和LDL受体衔接蛋白1(LDLRAP1)基... 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人类最常见的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疾病,常见的致病基因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载脂蛋白B(Apo B)基因,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和LDL受体衔接蛋白1(LDLRAP1)基因,其中LDLR基因突变直接导致LDLR功能受损或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中国人群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 诊疗 LDLR 单基因 载脂蛋白B
原文传递
早早发心肌梗死患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筛查与特点研究
3
作者 吴超 李莎 +11 位作者 张惠文 孙荻 郭远林 吴娜琼 朱成刚 高莹 董秋婷 李小林 刘庚 董倩 王娟 李建军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2655-2658,共4页
目的筛查早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发病率,FH各分型的临床特点,以及降脂治疗对FH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107例因首次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早早发心肌梗死的年龄标准定... 目的筛查早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发病率,FH各分型的临床特点,以及降脂治疗对FH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107例因首次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早早发心肌梗死的年龄标准定义为≤35岁。采用荷兰临床脂质网络标准进行FH分型。冠状动脉病变通过Gensini评分评估。结果无论是否经过降脂治疗,肯定的/很可能的FH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否认的FH组(P<0.001)。在肯定的/很可能的FH组中,FH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与否认的FH组比较,肯定的/很可能的FH组年龄更小,接受降脂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及极高危的比例更高,Gensini评分更高(P均<0.05)。在肯定的/很可能的FH组中,降脂药物治疗组的Gensini评分显著低于非降脂治疗组(P<0.05)。结论在早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肯定的/很可能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比例更高。尽早开始降脂治疗,无论是否达标,均可减轻冠脉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早发心肌梗死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表型 降脂治疗
原文传递
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存在下限阈值吗? ODYSSEY OUTCOMES研究结果带来的新思考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0-942,共3页
百年胆固醇学说已深入人心,其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防、治疗及机制研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胆固醇学说的核心是没有胆固醇就没有AS,更无从谈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实上,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证据提示,... 百年胆固醇学说已深入人心,其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防、治疗及机制研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胆固醇学说的核心是没有胆固醇就没有AS,更无从谈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实上,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证据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与ASCVD的发生与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被称之为ASCVD的“致病陛”危险因素。以此理论为基础的各种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毫无例外地将LDL-C视为ASCVD防治的首要干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限阈值 ASCVD 临床研究证据 LDL-C 因果关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从美国2018胆固醇管理指南看非他汀类降脂药物新证据 被引量:6
5
作者 郭远林 陈纪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美国2018胆固醇管理指南由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国家脂质协会(NLA)等12家美国心血管相关学术组织共同撰写,于201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AHA年会上正式发布[1]。
关键词 美国2018胆固醇管理指南 非他汀类降脂药物 依折麦布 PCSK9抑制剂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 鱼油制剂
下载PDF
调脂药物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建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5,共3页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简称2016血脂指南)开门见山地指出,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重修指南客观需要,目标清晰,即提高中国人群血脂异常管理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简称2016血脂指南)开门见山地指出,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重修指南客观需要,目标清晰,即提高中国人群血脂异常管理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恶性增加。可见,切实理解血脂管理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策略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评价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 调脂 防治指南 中国成人 血脂水平 中国人群
原文传递
茶多酚EGCG通过SREBP2/LDLR通路调节HepG2细胞中的LDL摄取 被引量:4
7
作者 郭琳娜 孙静 +1 位作者 崔传珏 李建军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581-2584,共4页
目的探索茶多酚EGCG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中LDL的摄取情况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茶多酚EGCG刺激HepG2细胞,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测LDLR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以及核内蛋白SREBP2的... 目的探索茶多酚EGCG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中LDL的摄取情况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茶多酚EGCG刺激HepG2细胞,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测LDLR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以及核内蛋白SREBP2的表达情况。用DiI-LDL染色的方法检测LDL的摄取情况。另外,利用RNAi技术进一步检测SREBP2对LDLR的表达和LDL的摄取情况。结果 EGCG可增加LDLR的mRNA(P<0.05)和蛋白水平(P<0.01)的表达以及核内SREBP2(P<0.01)的表达,可明显促进LDL的摄取。转染SREBP2的小干扰RNA后,可明显抑制EGCG引起的LDLR的表达(P<0.01)及LDL的摄取。结论从细胞水平证明茶多酚EGCG可通过激活SREBP2/LDLR通路促进LDL的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HEPG2细胞
原文传递
ABO血型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静 李莎 +10 位作者 朱成刚 郭远林 吴娜琼 徐瑞霞 高莹 李小林 卿平 张彦 刘庚 董倩 李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1页
目的:探讨ABO血型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梗死相关血管自发再通(SR)的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