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重要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group A type16,CA16)临床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疫苗研发奠定基础。方法从昆明地区HFMD临床疑似患者178份咽...目的对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重要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group A type16,CA16)临床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疫苗研发奠定基础。方法从昆明地区HFMD临床疑似患者178份咽拭子及粪便标本中分离并鉴定CA16毒株,并对病毒的生长特性、蚀斑形态以及对乳鼠的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7株CA16病毒:KM1、KM15、KM154、KM165、KM168、KM263、KM881,均属于B1亚型;病毒在Vero细胞上增殖较快,多数毒株4~6 d即可达到增殖高峰,但感染性滴度差别较大,最低为4.75 lgCCID50/ml,而最高可达7.78 lgCCID50/ml;各毒株在Vero细胞上培养相同时间形成的蚀斑形态不同,其中KM15、KM154、KM168蚀斑呈圆形,针尖样大小,边缘较清晰,KM1、KM881、KM263、KM165蚀斑较大,不规则,边缘较模糊;各毒株毒力均较强,经乳鼠颅内注射后,乳鼠均于3~6 d陆续开始发病,除KM168、KM154、KM15组乳鼠为不同程度的发病及死亡外,其他组乳鼠发病率及病毒致死性死亡率均达100%;各毒株对乳鼠的脑、心肌、肺、肌肉、脊髓和肝脏等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损伤较严重的组织为脑和肌肉。结论分离的CA16毒株对Vero细胞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蚀斑清晰,毒力较强,且多数毒株感染性滴度较高,可用于CA16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及疫苗的研发。展开更多
目的对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减毒活疫苗候选株进行初步分析,为CA16减毒活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将两株CA16疫苗候选株(KM168和KM154)进行低温连续传代减毒,对不同代次病毒进行减毒特性的分析。将候选株病...目的对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减毒活疫苗候选株进行初步分析,为CA16减毒活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将两株CA16疫苗候选株(KM168和KM154)进行低温连续传代减毒,对不同代次病毒进行减毒特性的分析。将候选株病毒收获液免疫ICR乳鼠(颅内注射)及ICR成鼠(腹腔注射),分别评价减毒疫苗候选株的毒力、免疫原性以及乳鼠作为减毒活疫苗残余毒力评价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对病毒进行VP1片段的测序,分析遗传稳定性。结果两个候选株经低温连续传代后,均具有稳定的生长特性及良好的免疫原性,感染性滴度均保持在约7.0 Lg CCID50/ml,免疫小鼠后抗体阳转率达100%,最高GMT约1∶30。乳鼠及成鼠感染病毒后,在大部分组织中能检测到CA16病毒;KM154株在第12代后未对乳鼠产生临床致病性及致死率,病理检测结果主要表现为少量炎性细胞集结,无明显组织损伤,随着传代增加,组织损伤明显减少。两个候选株经低温连续传代后,能保证VP1片段的遗传稳定性。结论低温连续传代可使CA16的毒力明显降低,有望筛选出减毒活疫苗的候选株;1~2日龄ICR乳鼠可以作为CA16减毒活疫苗的候选株毒力评价的动物模型。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中性玻璃转瓶和聚苯乙烯细胞工厂两种材质的培养容器培养人二倍体细胞和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的差异。方法采用相同的培养条件,在中性玻璃转瓶和聚苯乙烯细胞工厂中分别培养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并接种HAV H2...目的比较中性玻璃转瓶和聚苯乙烯细胞工厂两种材质的培养容器培养人二倍体细胞和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的差异。方法采用相同的培养条件,在中性玻璃转瓶和聚苯乙烯细胞工厂中分别培养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并接种HAV H2株,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接种病毒后第0、7、14、18、22、26、30天时取样,ELISA法测定病毒的感染性滴度,分析病毒的增殖动力学。结果两种材质的容器培养的KMB17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形态无明显差异;HAV H2株增殖动力学相似;单位体积病毒收获液中的病毒产量无显著差异;聚苯乙烯细胞工厂培养的HAV的单位培养容积产量是中性玻璃转瓶的7.28倍。结论聚苯乙烯细胞工厂和中性玻璃转瓶培养的人二倍体细胞和HAV均能良好生长,细胞工厂可替代转瓶成为新的疫苗规模化生产的细胞培养技术。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Al(OH)3佐剂对不同抗原含量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常规剂量(160 EU/0.1 ml EV71)、1/2剂量(80 EU/0.1 ml EV71)、1/5剂量(32 EU/0.1 ml EV71)无佐剂及佐...目的分析Al(OH)3佐剂对不同抗原含量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常规剂量(160 EU/0.1 ml EV71)、1/2剂量(80 EU/0.1 ml EV71)、1/5剂量(32 EU/0.1 ml EV71)无佐剂及佐剂[Al(OH)31.0 mg/ml]疫苗组,并设佐剂、生理盐水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于0、28 d经肌肉免疫小鼠,分别于初免及加强免疫后28 d,经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体外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流式细胞仪检测IL-2、IL-4、IL-6、IL-17A、IL-10、IFNγ及TNF水平。结果初免后28 d,1/2剂量疫苗组中佐剂组小鼠血清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佐剂疫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28 d,常规剂量疫苗组中,佐剂及无佐剂组小鼠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抗体GMT分别为1∶152.2和1∶139.6,1/2剂量疫苗组中,佐剂组小鼠血清中抗体GMT与无佐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抗体阳性率及抗体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1/2剂量、1/5剂量疫苗组,均诱导产生IL-6、IL-10、IFNγ及TNF 4种细胞因子,与佐剂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检测到IL-2、IL-4、IL-17A。结论 EV71灭活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IL-6、IL-10、IFNγ、TNF 4种细胞因子及特异性的抗EV71抗体,加入佐剂后免疫效果更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重要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group A type16,CA16)临床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疫苗研发奠定基础。方法从昆明地区HFMD临床疑似患者178份咽拭子及粪便标本中分离并鉴定CA16毒株,并对病毒的生长特性、蚀斑形态以及对乳鼠的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7株CA16病毒:KM1、KM15、KM154、KM165、KM168、KM263、KM881,均属于B1亚型;病毒在Vero细胞上增殖较快,多数毒株4~6 d即可达到增殖高峰,但感染性滴度差别较大,最低为4.75 lgCCID50/ml,而最高可达7.78 lgCCID50/ml;各毒株在Vero细胞上培养相同时间形成的蚀斑形态不同,其中KM15、KM154、KM168蚀斑呈圆形,针尖样大小,边缘较清晰,KM1、KM881、KM263、KM165蚀斑较大,不规则,边缘较模糊;各毒株毒力均较强,经乳鼠颅内注射后,乳鼠均于3~6 d陆续开始发病,除KM168、KM154、KM15组乳鼠为不同程度的发病及死亡外,其他组乳鼠发病率及病毒致死性死亡率均达100%;各毒株对乳鼠的脑、心肌、肺、肌肉、脊髓和肝脏等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损伤较严重的组织为脑和肌肉。结论分离的CA16毒株对Vero细胞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蚀斑清晰,毒力较强,且多数毒株感染性滴度较高,可用于CA16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及疫苗的研发。
文摘目的对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减毒活疫苗候选株进行初步分析,为CA16减毒活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将两株CA16疫苗候选株(KM168和KM154)进行低温连续传代减毒,对不同代次病毒进行减毒特性的分析。将候选株病毒收获液免疫ICR乳鼠(颅内注射)及ICR成鼠(腹腔注射),分别评价减毒疫苗候选株的毒力、免疫原性以及乳鼠作为减毒活疫苗残余毒力评价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对病毒进行VP1片段的测序,分析遗传稳定性。结果两个候选株经低温连续传代后,均具有稳定的生长特性及良好的免疫原性,感染性滴度均保持在约7.0 Lg CCID50/ml,免疫小鼠后抗体阳转率达100%,最高GMT约1∶30。乳鼠及成鼠感染病毒后,在大部分组织中能检测到CA16病毒;KM154株在第12代后未对乳鼠产生临床致病性及致死率,病理检测结果主要表现为少量炎性细胞集结,无明显组织损伤,随着传代增加,组织损伤明显减少。两个候选株经低温连续传代后,能保证VP1片段的遗传稳定性。结论低温连续传代可使CA16的毒力明显降低,有望筛选出减毒活疫苗的候选株;1~2日龄ICR乳鼠可以作为CA16减毒活疫苗的候选株毒力评价的动物模型。
文摘目的比较中性玻璃转瓶和聚苯乙烯细胞工厂两种材质的培养容器培养人二倍体细胞和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的差异。方法采用相同的培养条件,在中性玻璃转瓶和聚苯乙烯细胞工厂中分别培养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并接种HAV H2株,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接种病毒后第0、7、14、18、22、26、30天时取样,ELISA法测定病毒的感染性滴度,分析病毒的增殖动力学。结果两种材质的容器培养的KMB17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形态无明显差异;HAV H2株增殖动力学相似;单位体积病毒收获液中的病毒产量无显著差异;聚苯乙烯细胞工厂培养的HAV的单位培养容积产量是中性玻璃转瓶的7.28倍。结论聚苯乙烯细胞工厂和中性玻璃转瓶培养的人二倍体细胞和HAV均能良好生长,细胞工厂可替代转瓶成为新的疫苗规模化生产的细胞培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