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免疫机制对肠内营养改善患者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睿 何桂珍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30-333,共4页
胃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保护屏障,能够帮助机体抵御外界有害物质的侵袭和攻击,其保护胼障分别为: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胃肠道免疫屏障的重要性及其免疫机制在肠内营养改善患者结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 胃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保护屏障,能够帮助机体抵御外界有害物质的侵袭和攻击,其保护胼障分别为: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胃肠道免疫屏障的重要性及其免疫机制在肠内营养改善患者结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肠道免疫机制对肠内营养改善患并结局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免疫机制 肠内营养 固有免疫 获得性免疫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原文传递
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和淋巴液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睿 何桂珍 周开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65-2168,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和肠淋巴液中的成分变化。方法SPF级SD健康雄性大鼠,体质量(300±20)g,随机分为肠道缺血再灌注+肠淋巴液引流(I/R+D)组和普通引流(N+D)组(n=12)。I/R+D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 目的观察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和肠淋巴液中的成分变化。方法SPF级SD健康雄性大鼠,体质量(300±20)g,随机分为肠道缺血再灌注+肠淋巴液引流(I/R+D)组和普通引流(N+D)组(n=12)。I/R+D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复灌120rain,同时引流肠系膜淋巴液180min;N+D组开腹后只引流淋巴液180min。收集下腔静脉血和肠系膜淋巴液,进行检测。结果I/R+D组大鼠血清和淋巴液中的内毒素、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均显著高于N+D组[血清I/R+D:(0.0253±0.0047)EU/ml、(233.7810±28.4538)ng/L、(9.5730±1.5919)ug/L,N+D:(0.0201±0.0074)EU/ml、(164.0112±49.3026)ng/L、(6.9112±0.6719)ug/L;淋巴液I/R+D:(0.0293±0.0364)EU/ml、(87.4787±11.5677)ng/L、(2.4016±0.7695)ug/L,N+D:(0.0079±0.0375)EU/ml、(49.7081±6.7188)ps/ml、(1.2539±0.5348)ug/L;P〈0.05];I/R+D组大鼠血清中的脂蛋白TC、TG、HDL—C显著高于N+D组[血清I/R+D:(2.2467±0.2830)、(2.2233±0.4696)、(0.8017±0.7627)mmol/L;N+D:(1.7050±0.1950)、(1.6500±0.4307)、(0.6750±0.0659)mmol/L;P〈0.05];I/R+D组大鼠血清和淋巴液中Toll样受体4(TLR4)、内源性配体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也均显著高于N+D组[血清I/R+D:0.5269±0.3621、4.0395±0.5010,N+D:(0.2028±0.0951)、(2.5702±0.1937)ng/ml;淋巴液L/R+D:0.4403±0.0606、6.2603±0.5314,N+D:(0.2887±0.0539)、(5.2388±0.4829)ug/L;P〈0.05]。结论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和淋巴液中内毒素、MCP-1、MIP-2、TLR4、HMGB1的增加可能通过“肠-淋巴”途径到达远隔组织从而引起损伤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缺血 肠淋巴 内毒素 TOLL样受体4 趋化因子
原文传递
小肽的吸收转运机制及生理学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洁 何桂珍 +1 位作者 王玉康 陈伟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00-304,共5页
小肽是蛋白质在胃肠道消化时的终产物中的主要组分之一,在蛋白质营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小肽可直接被肠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这也是体内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但其转运体系与氨基酸的转运体系相互独立.本文就小肽的吸收转运体... 小肽是蛋白质在胃肠道消化时的终产物中的主要组分之一,在蛋白质营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小肽可直接被肠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这也是体内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但其转运体系与氨基酸的转运体系相互独立.本文就小肽的吸收转运体系、其用于肠内营养的优点及一些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小肽一一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肽 转运体系 肠内营养 生理意义
原文传递
不同方式阻断“肠-淋巴”途径对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桂珍 崔晓雨 +3 位作者 陈雪峰 王玉康 王洁 马恩陵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阻断“肠-淋巴”途径,对内毒素、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的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对照组(blank);假手术组(Sham);肠道缺血/再灌注组(I/R);肠道缺血/再灌注+淋...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阻断“肠-淋巴”途径,对内毒素、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的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对照组(blank);假手术组(Sham);肠道缺血/再灌注组(I/R);肠道缺血/再灌注+淋巴管结扎组(I/R+L)和肠道缺血/再灌注+淋巴引流组(I/R +D).结果 I/R、I/R +L、I/R+D、blank和Sham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分别是(0.039 4±0.0025)、(0.0299±0.0039)、(0.028 9±0.003 1)、(0.0252±0.0042)和(0.026 2±0.001 3)Eu/ml;细胞因子分别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9.92±7.48)、(36.85±13.46)、(27.67±10.12)、(18.86±12.70)和(25.80±11.19) ng/L;白细胞介素(IL)-6:(41.78 ±9.75)、(19.14±1.48)、(19.20 ±4.14)、(8.69±0.76)和(11.57±2.90) ng/Lo I/R、I/R+L、I/R +D组显著高于blank组和Sham组(P<0.05);阻断淋巴通路后,I/R+L组和I/R+D组血中的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浓度明显低于I/R组(P<0.05);I/R+L、I/R +D组的一氧化氮(NO)、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浓度与blank组和Sham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I/R+L、I/R+D组的NO和I/R+D组的iNOS浓度显著低于I/R组(P<0.05).结论 肠淋巴管结扎或淋巴液引流阻断“肠-淋巴”途径能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局部炎性反应和远隔组织的损伤,淋巴液引流略优于淋巴管结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缺血再灌注 淋巴管结扎 淋巴液引流 “肠-淋巴”途径
原文传递
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康 何桂珍 张睿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研究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道黏膜损伤和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空白组、假手术组和肠道缺血再灌注(I/R)组。测定所有大鼠空肠和回肠黏膜的厚度和绒毛高度,进行下腔静脉取血,... 目的研究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道黏膜损伤和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空白组、假手术组和肠道缺血再灌注(I/R)组。测定所有大鼠空肠和回肠黏膜的厚度和绒毛高度,进行下腔静脉取血,血浆沉淀蛋白质后测定游离氨基酸水平。结果I/R组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空、回肠的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明显下降[空肠黏膜厚度:(401.50±117.79)、(529.22±54.73)、(499.54±64.48)μm,F=31.869,P=0.000;空肠绒毛高度:(271.37±84.29)、(365.26±46.98)、(349.67±56.11)μm,F=30.472,P=0.000;回肠黏膜厚度:(254.20±43.56)、(324.70±30.56)、(298.26±58.46)μm,F=30.442,P=0.000;回肠绒毛高度:(169.37±37.25)、(221.62±37.26)、(193.25±38.39)μm,F=24.145,P=0.000],假手术组和I/R组的血浆总游离氨基酸(F=5.075,P=0.016)、8种必需氨基酸(F=11.216,P=0.000)、谷氨酰胺(F=4.326,P=0.027)和支链氨基酸(BCAA)(F=10.662,P=0.001)较空白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I/R组的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芳香族氨基酸在3组中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78,P=0.570)。假手术组和I/R组的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显著低于空白组[(2.4±0.6)、(1.9±0.4)、(3.1±0.7),F=5.215,P=0.014],I/R组低于假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和I/R组磷酸乙醇胺(F=5.897,P=0.009)、牛磺酸(F=10.702,P=0.001)、瓜氨酸(F=6.360,P=0.007)、胱氨酸(F=15.344,P=0.000)和磷酸丝氨酸(F=4.878,P=0.018)水平较空白组均有所降低,且I/R组的牛磺酸和胱氨酸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减少(P均〈0.05)。I/R组血浆鸟氨酸(F=4.961,P=0.017)、精氨酸(F=13.940,P=0.000)浓度低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缺血再灌注 血浆游离氨基酸 肠黏膜损伤
原文传递
肠淋巴途径与细菌移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睿 何桂珍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79-480,共2页
在严重应激状态下,肠道通透性增高,肠屏障功能发生障碍,可引起细菌及内毒素透过肠黏膜发生移位,导致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MODS甚至死亡。因此,阻断肠淋巴途径能够减轻由细菌移... 在严重应激状态下,肠道通透性增高,肠屏障功能发生障碍,可引起细菌及内毒素透过肠黏膜发生移位,导致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MODS甚至死亡。因此,阻断肠淋巴途径能够减轻由细菌移位引起的一系列组织损伤。本文对肠淋巴途径与肠道细菌移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细菌移位 肠道通透性 淋巴途径 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肠屏障功能 应激状态 MODS 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