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研究 被引量:443
1
作者 潘秦镜 李凌 +9 位作者 乔友林 章文华 张询 吴令英 李爱玲 戎寿德 赵芳辉 孙耘田 JeromeL.Belinson RobertG.Pretorius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 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高发区筛查的准确性。方法  1997例受检者同时做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集和阴道镜活检 ,用液基标本做薄片细胞学诊断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HPV)检测。细胞学诊断采用TB... 目的 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高发区筛查的准确性。方法  1997例受检者同时做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集和阴道镜活检 ,用液基标本做薄片细胞学诊断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HPV)检测。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 ,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以上病变 ,诊断结果与阴道镜活检诊断和肿瘤相关HPVDNA阳性检出率对照。所有检查均双盲进行。结果 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 10 0 % (12 / 12 )的鳞状细胞癌 (SCC) ;93 .2 % (6 9/ 74)的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HSIL) ,其中CIN3 96 .8% (30 / 31) ,CIN2 90 .7% (39/ 43) ;72 .4%(92 / 12 7)的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 (LSIL)。SCC和CIN3的分级准确率分别达 10 0 %和 87.1%。HPVDNA阳性检出率与细胞学分级密切相关 ,且在细胞学与组织学相同级别基本一致。结论 宫颈液基标本收集方法有利于细胞学和肿瘤相关HPVDNA双重检查。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高 ,尤其是对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液基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 筛查
原文传递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12
2
作者 张保宁 白月奎 +4 位作者 陈国际 陈盛祖 刘琳 杨红鹰 孙耘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 探讨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的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在乳腺肿瘤下方注射 37MBq放射性胶体99mTc DX ,同时运用核素淋巴显像和γ计数器探测仪探测两种检测方法 ,识... 目的 探讨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的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在乳腺肿瘤下方注射 37MBq放射性胶体99mTc DX ,同时运用核素淋巴显像和γ计数器探测仪探测两种检测方法 ,识别出放射性同位素浓聚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 ,SLN) ,并用皮肤墨水在相应的皮肤上做出标记。术中根据体表标记切除SLN ,后行腋窝淋巴结解剖 (axilarylymphnodedissection ,ALND) ,两标本同时送病理检查 ,了解其符合率 ,并评价SLNB的可行性。结果  30例均进行了SLN识别定位 ,活检后经病理检查有 2例错误。 1例未取到SLN ,故SLN的检出率为 96 .7% ;1例SLN病理呈假阴性。按目前国外SLNB的评价标准 ,本组SLNB的敏感度为 88.9% ,准确性为 93.3% ,假阳性率为 0 ,假阴性率为 11.1%。结论 乳腺癌SLNB目前在国内外仍处于研究阶段 ,随着研究的扩大与深入将可能取代常规的AL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疗例报告
原文传递
食管黏膜碘染色图像和浅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学的关系 被引量:63
3
作者 王国清 刘韵源 +4 位作者 郝长青 赖少清 王贵齐 吕宁 杨玲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2-344,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碘染色图像类型同组织学诊断的关系。方法 在食管癌高发现场 4 0 0 0人的食管拉网细胞学普查中 ,筛出 10 5 0例高危个体 ,其中 86 7例接受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时采用 1.2 %碘液黏膜染色 ,染色图像分为 ...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碘染色图像类型同组织学诊断的关系。方法 在食管癌高发现场 4 0 0 0人的食管拉网细胞学普查中 ,筛出 10 5 0例高危个体 ,其中 86 7例接受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时采用 1.2 %碘液黏膜染色 ,染色图像分为 4类 :第Ⅰ类 :深黄色 ,隆起感 ,边缘清楚嵌入状 ,退色后呈粉白色 ;第Ⅱ类 :中黄色 ,介于深淡之间 ,病灶平坦 ,边界清楚锐利 ;第Ⅲ类 :淡黄色 ,病灶平坦 ,边界清楚但不锐利 ;第Ⅳ类 :棕褐色。检查后按上述标准记录归类。黏膜病灶常规咬取活检 ,送病理检查。将染色图像类别同活检组织学诊断对照研究后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食管浅表黏膜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的 94 .4 % (6 8/ 72 )、中度不典型增生的 6 1.8% (73/ 118)和轻度不典型增生的 2 7.7%(35 / 12 6 )分布在碘染图像Ⅰ类和Ⅱ类之内 ,符合碘染后形成不同图像的原理和规律。结论 碘染后形成的不同图像与活检组织学诊断密切相关。恶变组织暴露的程度是形成各类图像的病理基础。碘染色有助于食管癌的普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 碘染色图像 浅表食管癌 癌前病变 组织学 食管肿瘤
原文传递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评价 被引量:63
4
作者 张洵 李凌 +1 位作者 章文华 李淑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94-996,共3页
背景与目的: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conization,CKC)是一种经典的诊治方法,本研究取62例宫颈锥切标本,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组织学特点,探讨CKC在CIN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62例... 背景与目的: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conization,CKC)是一种经典的诊治方法,本研究取62例宫颈锥切标本,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组织学特点,探讨CKC在CIN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62例行CKC的CIN患者病理标本与术前多点活检的病理所见。结果:CKC与术前多点活检结果完全符合者有44例(71%);有差异者18例(29%),其中4例术前多点活检为CIN2和CIN3,而锥切为CIN3和微小早期浸润癌。62例均为鳞状上皮病变,其中34例为CIN3或以上,病变主要位于移行区,常累及宫颈管,30例(88.2%)同时累及≥2个象限,37例(59.7%)有HPV感染,31例(50%)鳞状上皮化生,8例伴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切缘病变残留率分别是3.2%(≥CIN2)和8.1%(CIN1),低于文献报道的宫颈环形电切(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的残留率。56例患者随访4个月~14年,均无复发,3例术后妊娠分娩。结论:宫颈锥切在宫颈CIN的诊治中仍有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评价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动态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5
作者 黄遥 吴宁 +2 位作者 林冬梅 李琳 王建卫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目的采用动态CT增强扫描方法,探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动态强化特点,以期提高SPN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1例SPN患者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造影剂总量100ml,注射速度4ml/s,延迟15s开始扫描,至120s结束。对动态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 目的采用动态CT增强扫描方法,探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动态强化特点,以期提高SPN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1例SPN患者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造影剂总量100ml,注射速度4ml/s,延迟15s开始扫描,至120s结束。对动态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密度测量,建立时间2密度曲线(TAC)。以双盲法分析CT扫描横断面图像及动态CT扫描结果。结果恶性SPN38例;良性SPN1(慢性炎症、增殖型结核、硬化性血管瘤)6例;良性SPN2(结核球、囊肿、隔离症、霉菌球)7例。恶性SPN强化程度明显大于良性SPN2,前者强化峰值(87.6)明显高于后者(57.80;P<0.01),强化值(峰值-平扫值;59.6)亦明显高于后者(11.1;P<0.01)。恶性SPN强化程度与良性SPN1相似,强化峰值、强化值在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SPNTAC在形成陡峭的上升支后有一较长的平台期;良性SPN1的TAC与恶性相似,但上升支平缓,部分良性SPN1TAC可见降支形成;而良性SPN-TAC低平。以20HU为阈值,强化值≤20HU定为良性病变,>20HU定为恶性病变,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4.0%,准确性为88.4%。结论SPN强化的特性参数为峰值及强化值,其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以强化值20HU为阈值,当强化值≤20HU时,一般可诊断为良性病变;TAC形态有助于SPN的定性诊断,恶性SPN曲线无明显降支,部分炎性病变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CT增强扫描 肺结节 诊断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CT扫描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9
6
作者 戴景蕊 张洵 +2 位作者 蒋玲霞 李静 张瑾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CT扫描在早期宫颈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宫颈癌的CT扫描,其中包括50例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资料,同时与手术病理组织学进行对比研究。全组≤Ⅰa期39例,Ⅰb1期35例,Ⅰb2期21例,Ⅱa期6例,Ⅱb期1例。观察CT对宫... 目的探讨CT扫描在早期宫颈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宫颈癌的CT扫描,其中包括50例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资料,同时与手术病理组织学进行对比研究。全组≤Ⅰa期39例,Ⅰb1期35例,Ⅰb2期21例,Ⅱa期6例,Ⅱb期1例。观察CT对宫颈癌的检出、宫颈受侵深度、肿瘤分期及检出转移淋巴结的作用。结果CT不能检出≤Ⅰa期的宫颈癌,不能显示肿瘤对宫颈侵犯的深度、范围;能够检出≥Ⅰb1期的宫颈癌,检出率为71.4%(45/63例);可显示肿瘤侵犯宫颈的深度,≥Ⅰb1期时正确率为39.7%(25/63例),≥Ⅰb2期时正确率为77.4%(20/28例);对宫颈癌总分期正确率为69.6%(71/102例);对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检出率为63.6%(7/11例)。螺旋CT扫描加MPR图像,可增加肿瘤的检出,有利于观察病变及阴道受侵范围。宫颈癌的常见CT表现:病灶呈等密度(56/102例,54.9%),密度低且不均匀(43/102例,42.2%),伴有低密度结节(18/43例,41.9%);病灶也可呈不均匀密度、高密度结节;宫颈表面不规则。转移淋巴结的特征表现:肿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影,中心密度低或有坏死,边缘呈环状强化。结论CT扫描对≥Ⅰb1期的宫颈癌术前检查有价值,对<Ⅰb期的宫颈癌无价值。螺旋CT扫描加矢状重建,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有利于观察病变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T扫描 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道镜在宫颈早期病变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章文华 黄曼妮 +6 位作者 李淑敏 吴令英 李楠 张洵 潘秦镜 沈艳红 乔友林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目的 评价国产电子阴道镜 (SLC 2 0 0 0 )检测系统对宫颈早期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山西省襄垣县宫颈癌高发现场的一组随访病例中 ,同时应用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道镜检查诊断 ,以组织学为金标准 ,进行随机对比研究。结果 ... 目的 评价国产电子阴道镜 (SLC 2 0 0 0 )检测系统对宫颈早期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山西省襄垣县宫颈癌高发现场的一组随访病例中 ,同时应用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道镜检查诊断 ,以组织学为金标准 ,进行随机对比研究。结果 行宫颈活检的 16 3例患者中 ,组织学诊断为慢性炎症 10 3例 ;异常 6 0例 ,其中乳头状瘤 1例 ,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Ⅰ级 37例 ,CINⅡ级 18例 ,CINⅢ级 4例。另行颈管刮术 33例 ,病理阳性 3例。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道镜诊断宫颈阳性病变 (≥CINⅠ级 )的灵敏度分别为 83.3%和 95 .0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75 ) ;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道镜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 6 1.2 %和 2 1.4 %、5 5 .6 %和 4 1.3%、6 9.3%和 4 8.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0 .0 35 ,0 .0 0 0 )。光学阴道镜和电子阴道镜在诊断≥CINⅡ级的宫颈病变中 ,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的差异 ,均无显著性。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道镜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 .3%和 88.0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75 )。结论 电子阴道镜在诊断≥CINⅠ级的宫颈病变中 ,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优于传统的光学阴道镜 ,但后者的灵敏度较高。在诊断≥CINⅡ级的病变中 ,两种阴道镜无差别。国产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疾病 诊断 阴道镜检查
原文传递
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与食管癌风险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蕾 邢德印 +1 位作者 何祖根 林东昕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研究 p5 3基因第 72位密码子 Arg/ Pro多态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 91例食管癌患者与 2 0 4名正常对照的 p5 3Arg/ Pro基因型分布及差异。结果 正常对照组 p5 3Pro... 目的 研究 p5 3基因第 72位密码子 Arg/ Pro多态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 91例食管癌患者与 2 0 4名正常对照的 p5 3Arg/ Pro基因型分布及差异。结果 正常对照组 p5 3Pro等位基因频率 (0 .5 88)与病例组 (0 .480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11)。但 3种 p5 3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病例组的 Pro/ Pro基因型频率 (39.6 % )显著高于对照组 (2 1.1% )。携带 Pro/ Pro纯合变异基因型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比携带 Arg/ Arg纯合野生基因型者高 2倍 [校正比值比 (odds ratio,OR)为 2 .18,95 %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10~ 4.35。杂合子基因型 (Arg/ Pro)与食管癌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校正 OR=0 .84,95 % CI=0 .42~1.6 8)。吸烟增加食管癌风险 (OR=2 .30 ,95 % CI=1.30~ 4.12 ) ,但与 Pro/ Pro基因型无协同作用。结论p5 3基因第 72位密码子纯合突变是中国人的食管癌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食管癌 遗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胃肠道间质瘤预后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白月奎 邵永孚 +4 位作者 石素胜 高燕宁 孙耘田 程书钧 刘秀云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98-601,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复阅切片,重新诊断,从肿瘤的两点取材,构建组织微阵列。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7、CD34、SMA、Desmin及S-1005种蛋白的表达,分析各临床病理变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94例患者1,3,5年生存率...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复阅切片,重新诊断,从肿瘤的两点取材,构建组织微阵列。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7、CD34、SMA、Desmin及S-1005种蛋白的表达,分析各临床病理变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94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5%、72.1%和63.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大小、核分裂相数目、肿瘤坏死、肿瘤部位、肿瘤细胞密集程度、肿瘤细胞类型、核异型性、出血、手术方式、周围脏器组织有无侵犯、黏膜有无受侵、性别等因素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周围组织肿瘤侵犯、肿瘤坏死、肿瘤大小、核分裂相数目及性别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肿瘤大小及核分裂相数目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准确判别预后尚应结合肿瘤坏死、性别、肿瘤部位及其他病理参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预后 组织微阵列
原文传递
ⅠE~ⅡE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放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金晶 李晔雄 +5 位作者 姚波 房辉 刘新帆 周立强 吕宁 余子豪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 分析ⅠE~ⅡE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以放疗为主的治疗结果。方法 1983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105例经免疫组化证实的Ⅰ~Ⅱ期原发鼻腔T/NK细胞淋巴瘤。根据Ann Arbor分期,Ⅰ期83例,ⅡE期22例。根据原发肿瘤局限于鼻腔或直接侵... 目的 分析ⅠE~ⅡE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以放疗为主的治疗结果。方法 1983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105例经免疫组化证实的Ⅰ~Ⅱ期原发鼻腔T/NK细胞淋巴瘤。根据Ann Arbor分期,Ⅰ期83例,ⅡE期22例。根据原发肿瘤局限于鼻腔或直接侵犯邻近器官,将Ann ArborⅠE期分为局限ⅠE期(37例)和超腔ⅠE期(46例)。全组31例接受单纯放疗,34例放疗后化疗,37例化疗后放疗,3例单纯化疗。结果 全组5年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71%和59%。ⅠE、ⅡE期5年OS分别为78%、46%(P〈0.01),5年PFS分别为63%、40%(P〈0.01)。91例(87%)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接受先放疗的65例中,54例达CR(83%);而先接受化疗的40例中,仅有8例达CR(20%)。接受单纯放疗或综合治疗的102例中,单纯放疗的5年OS、PFS分别为66%、61%,综合治疗的分别为76%、61%(P〉0.05)。结论 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对常规化疗的反应率明显低于放疔。放疗为主的治疗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化疗加入放疗未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鼻腔/放射疗法 淋巴瘤 鼻腔/化学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异质性在肿瘤基础及临床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19
11
作者 纪小龙 尹彤 李凌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8-350,共3页
关键词 肿瘤研究 异质性 肿瘤临床
原文传递
纤维支气管镜ThinPrep技术刷片细胞病理检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12
作者 曹箭 潘秦镜 +1 位作者 李中林 刘树范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ThinPrep)技术在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复阅应用ThinPrep技术制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诊断患者的涂片,并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就其中有明确临床或病理诊断的463例患者的资料...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ThinPrep)技术在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复阅应用ThinPrep技术制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诊断患者的涂片,并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就其中有明确临床或病理诊断的463例患者的资料,评价ThinPrep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临床或病理诊断为肺、支气管癌的389例患者中,细胞学检出癌273例。病理诊断为肺、支气管良性病变的74例患者中,3例细胞学诊断为可疑癌,其中2例手术病理诊断为结核,1例为错构瘤。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为70.2%,特异性为95.9%。同时有细胞学和病理学分类诊断结果的179例患者中,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细胞学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5.4%、87.0%和95.7%。结论ThinPrep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诊断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尚不理想,取材因素是导致假阴性诊断的主要原因。分化差的癌为细胞学分类诊断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PREP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 肺肿瘤
原文传递
肺鳞癌和肺腺癌中抑癌基因缺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安倩 刘勇 +5 位作者 黄进丰 冯晓莉 刘乐尧 张德超 程书钧 高燕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 比较中国人肺鳞癌和肺腺癌中抑癌基因丢失的情况 ,分析抑癌基因在肺癌发生中的不同作用。方法 选取位于 13个抑癌基因侧翼 (与基因紧密连锁 )或位于基因内含子区的 2 2个微卫星位点 ,对 2 8例肺鳞癌和 13例肺腺癌标本进行杂合缺... 目的 比较中国人肺鳞癌和肺腺癌中抑癌基因丢失的情况 ,分析抑癌基因在肺癌发生中的不同作用。方法 选取位于 13个抑癌基因侧翼 (与基因紧密连锁 )或位于基因内含子区的 2 2个微卫星位点 ,对 2 8例肺鳞癌和 13例肺腺癌标本进行杂合缺失分析。结果 FHIT、p5 3、IFNA、VHL和p16基因在肺鳞癌和肺腺癌中均有高频率的杂合缺失 ,而PRLTS、PTEN和p5 7基因的杂合缺失率在肺鳞癌和肺腺癌中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肺鳞癌和肺腺癌发病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的抑癌基因失活 ,其中PRLTS可能对肺腺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抑癌基因 杂合缺失 肺鳞状细胞癌 肺腺癌
原文传递
bcl-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分级及其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红鹰 孙耘田 +2 位作者 刘复生 张锋 胡敬群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0-492,I017,共4页
目的 探讨bcl 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分级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 85例随访 5年以上的乳腺癌进行bcl 2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85例乳腺癌组织中 ,bcl 2蛋白表达的总阳性率为 6 8.2 %。bcl 2蛋白表... 目的 探讨bcl 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分级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 85例随访 5年以上的乳腺癌进行bcl 2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85例乳腺癌组织中 ,bcl 2蛋白表达的总阳性率为 6 8.2 %。bcl 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无关 ,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组织学Ⅰ级中 ,bcl 2蛋白表达阳性占 95 .2 % ,显著高于Ⅱ级 (6 4.6 % )和Ⅲ级 (2 5 0 % ,P <0 .0 1)。bcl 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亦密切相关 ,生存≥ 5年组bcl 2蛋白表达阳性为75 .9% ,显著高于生存 <5年组 (5 1.6 %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bcl 2蛋白表达阳性提示肿瘤分化程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CL-2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小肠间质瘤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白月奎 邵永孚 +3 位作者 石素胜 高燕宁 孙耘田 万玉良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复阅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重新诊断;两点取材构建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7、CD34、SMA、Desmin、S-100、Ki-67、P53及bcl-2蛋白等8种抗体表达;单因素分析各变量与患者预后的关...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复阅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重新诊断;两点取材构建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7、CD34、SMA、Desmin、S-100、Ki-67、P53及bcl-2蛋白等8种抗体表达;单因素分析各变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58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3%、69.7%、50.9%。单因素分析,患者预后仅与肿瘤大小及性别有关(P<0.05)。结论对男性小肠间质瘤患者应加以关注,小肠间质瘤直径大于5cm,应高度警惕其复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间质瘤 预后因素分析 苏木精-伊红染色 bcl-2蛋白 单因素分析 预后相关因素 免疫组织化学 DESMIN 组织微阵列 CD117 S-100 Ki-67 5年生存率 病理切片 染色检测 CD34 抗体表达 肿瘤大小 复发转移 患者 SMA P53
原文传递
癌前病变Caspase-3表达下调与胃黏膜癌变的关联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琳 吴东瑛 辛彦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观察Caspase-3蛋白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与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探讨Caspase-3蛋白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及相关分子病理学机制。方法选取184例胃黏膜活检和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其中胃癌20例,慢性萎缩... 目的观察Caspase-3蛋白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与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探讨Caspase-3蛋白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及相关分子病理学机制。方法选取184例胃黏膜活检和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其中胃癌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简称肠上皮化生)31例,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简称不典型增生)114例;正常对照13 例。采用SABC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通过图像域值分析计算其阳性指数,分析其与细胞增殖(Ki67蛋白阳性指数)和凋亡(TUNEL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 Caspase-3蛋白在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指数(29.8%±3.9%)显著低于轻度(58.3%±4.2%)和中度不典型增生(50.4%± 4.8%)及萎缩性胃炎(68.3%±3.3%)或肠上皮化生(70.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与胃癌(26.9%±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呈显著正相关(r=0.94,P<0.05),Caspase-3蛋白阳性组细胞增殖指数(18.3%±2.2%)显著低于阴性组(48.9%±3.1%;P<0.05)。结论 Caspase-3蛋白在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或)轻中度不典型增生黏膜中表达上调,而在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这种变化与细胞凋亡呈显著正相关。Caspase-3失活或表达下调相关的细胞凋亡和增殖紊乱可能在胃黏膜损伤及癌变过程中起某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病变 CASPASES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胃黏膜癌变
原文传递
1997例宫颈管刮术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楠 章文华 +4 位作者 吴令英 李爱苓 乔友林 李凌 潘秦镜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6-408,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管刮术 (ECC)在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价值 ,以及阴道镜检时常规行ECC的必要性。方法 对宫颈癌高发地区 35~ 4 5岁妇女共 1997人行宫颈细胞学涂片、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 ,活检后常规行ECC。结果 ECC的总阳性率为 1... 目的 探讨宫颈管刮术 (ECC)在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价值 ,以及阴道镜检时常规行ECC的必要性。方法 对宫颈癌高发地区 35~ 4 5岁妇女共 1997人行宫颈细胞学涂片、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 ,活检后常规行ECC。结果 ECC的总阳性率为 1.6 % ,其中细胞学阴性者的ECC阳性率为 0 .3% ,细胞学阳性者为 5 .3% ,细胞学异常程度越高 ,ECC阳性率越高。阴道镜检不满意者的ECC阳性率为 9.1% ,阴道镜检满意者为 1.3%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阴道镜检阴性者ECC阳性率为 0 .6 % ,镜下诊断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者的ECC阳性率为 0 .9%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者为 2 4 .1% ,镜检阴性及LSIL者的ECC阳性率显著低于HSIL者。宫颈活检病理为LSIL者的ECC阳性率为 3.3% ,HSIL者为 2 2 .2 % ,鳞癌者为 5 0 .0 % ,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316例细胞学阳性而阴道镜检未见异常 ,其中 8例 (2 .5 % )ECC阳性 ,8例中 3例细胞学为高度病变。结论 细胞学诊断为HSIL或有更严重的病变时 ,应常规行ECC ;阴道镜检为高度病变者应行ECC ;细胞学阳性而阴道镜检不满意的患者须行E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管刮术 ECC 宫颈癌 宫颈肿瘤 阴道镜
原文传递
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选择和疗效 被引量:14
18
作者 姚波 李晔雄 +7 位作者 宋永文 金晶 刘跃平 王维虎 王淑莲 孙耘田 余子豪 刘新帆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放疗和化疗的近期疗效以及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2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鼻腔NHL患者中,经形态学诊断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者116例。做免疫组化57例,其中52例为NK/T细胞来源,占91.2%;5例为B细... 目的分析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放疗和化疗的近期疗效以及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2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鼻腔NHL患者中,经形态学诊断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者116例。做免疫组化57例,其中52例为NK/T细胞来源,占91.2%;5例为B细胞来源,占8.8%。根据AnnArbor分期,ⅠE期102例,ⅡE期22例,ⅣE期5例。ⅠE和ⅡE期患者中,单纯放疗22例,单纯化疗7例,综合治疗95例。ⅣE期以化疗为主。结果5年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68.0%和55.8%。ⅠE期和ⅡE期患者的5年OS分别为71.7%和70.6%(P=0.77),DFS分别为60.9%和47.0%(P=0.09)。首程治疗后达CR患者的5年OS为83.1%,而未达CR患者的5年OS为18.0%(P=0.000),相应5年DFS分别为68.0%和15.5%(P=0.000)。124例ⅠE和ⅡE期患者中,67例患者接受单纯放疗或放疗后化疗,放疗后完全缓解率(CR)为74.7%。其余57例为化疗后放疗或单纯化疗,化疗后CR率仅19.3%(P=0.000)。46例化疗后未达CR的患者中,42例仍局限于局部区域,31例经放疗达到CR。ⅠE和ⅡE期患者中,先放疗组(放疗+化疗或单纯放疗)、化疗后放疗组的5年OS分别为76.0%和74.4%,DFS分别为65.0%和56.2%(P>0.05)。ⅠE和ⅡE期单纯化疗7例,3例存活,4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1年生存率为26.7%。结论中国人原发鼻腔NHL主要为NK/T细胞来源,放疗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化疗,化疗加入放疗并未改善生存率。ⅠE和ⅡE期患者应以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
原文传递
腹内胃肠外间质瘤3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邵永孚 白月奎 +4 位作者 曹文兰 石素胜 高燕宁 孙耘田 余力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腹内胃肠外间质瘤(EGIST)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复阅1986年7月至2003年6月47例经病理诊断为腹腔或腹膜后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平滑肌母细胞瘤、许旺细胞瘤和间质瘤患者的组织切片,重新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7... 目的研究腹内胃肠外间质瘤(EGIST)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复阅1986年7月至2003年6月47例经病理诊断为腹腔或腹膜后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平滑肌母细胞瘤、许旺细胞瘤和间质瘤患者的组织切片,重新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7、CD34、SMA、Desrain及S-1005种蛋白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变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0例患者最终确诊为EGIST。肿瘤位于肠系膜12例,腹膜后8例,小网膜囊6例,其余4例肿瘤病例记载为腹腔来源。肿瘤中位直径12.5(4~30)cm,其中梭形细胞为主型23例,上皮为主型4例,混合型3例。随访中位时间44个月.随访率90%。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7%、59.5%和4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于腹膜后和肠系膜及腹腔、肿瘤直径超过10cm、肿瘤有坏死、核分裂像数目超过5个/50HPF、肿瘤细胞异型性和中、低分化的肿瘤。其预后不佳。结论EGIST有其特有行为谱,预后评价除参照GIST的指标外;肿瘤直径超过10cm和肿瘤的生长部位有助于对EGIST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瘤 胃肠道外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恶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4
20
作者 林冬梅 吕宁 +5 位作者 冯晓莉 刘复生 李爱东 刘藏敏 谢永强 徐宝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胸腺瘤的形态特点、临床分期、治疗等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诊治的64例恶性胸腺上皮肿瘤,按照Levine等提出的恶性胸腺瘤的标准分为Ⅰ型(恶性胸腺瘤,MT)和Ⅱ型(胸腺癌,TC)。参照M¨uler... 目的探讨恶性胸腺瘤的形态特点、临床分期、治疗等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诊治的64例恶性胸腺上皮肿瘤,按照Levine等提出的恶性胸腺瘤的标准分为Ⅰ型(恶性胸腺瘤,MT)和Ⅱ型(胸腺癌,TC)。参照M¨ulerHermelink等提出的组织学分型标准对MT进行分类,依Masaoka提示的标准进行临床分期。结果MT41例,TC23例。MT中无一例髓质型及混合型。皮质为主型、皮质型、分化好的胸腺癌、鳞癌及淋巴上皮样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3%、44.7%、43.3%、27.5%和60.0%;10年生存率分别为25.3%、10.0%、0、0和20.0%(P均<0.05)。临床分期Ⅱ、Ⅲ及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6.4%、28.7%和22.6%;10年生存率分别为33.0%,0.04%和0(P均<0.01)。22例仅行开胸活检,病例均为Ⅲ、Ⅳ期,与相同临床分期切除肿瘤病例相比,5年和10年生存率前者为13.7%和0,后者为41.1%和0.04%(P<0.01)。结论细胞形态、异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病理学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