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424
1
作者 沈铿 郎景和 +4 位作者 黄惠芳 吴鸣 石敏 潘凌亚 崔全才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 明确宫颈锥切术能否被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 (活检 )代替以及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5年来 ,因宫颈病变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 5 4... 目的 明确宫颈锥切术能否被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 (活检 )代替以及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5年来 ,因宫颈病变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 5 4例 ,采用自身对照法 ,对比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者 2 2例 (4 0 7% ) ,不符合者 32例 (5 9 3% )。在因除外浸润癌而行宫颈锥切术的 31例中 ,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一致者仅 13例 (4 1 9% )。宫颈锥切术后 ,因发现早期浸润癌 ,行广泛子宫切除术者 2例 (3 7% ) ;因CINⅢ级 (CINⅢ )或微小浸润癌行全子宫切除术者 13例 (2 4 1% )。 39例(73 2 % )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密切随诊 ,保留了生育功能。在平均为 18 3个月的随诊期内 ,无一例出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 ,其中 3例妊娠并已分娩。宫颈锥切术主要的并发症是术后出血。结论 宫颈锥切术在CIN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价值 ,它不能被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所取代。对于患有CINⅢ又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子宫切除术 阴道镜检查 子宫颈锥切术
原文传递
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82
2
作者 朱庆莉 姜玉新 +1 位作者 孙强 周炜洵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121例乳腺癌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选择患者的年龄、乳腺癌的大小、组织学分类、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及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c-erbB2、P53表达... 目的探讨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121例乳腺癌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选择患者的年龄、乳腺癌的大小、组织学分类、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及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c-erbB2、P53表达状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21个乳腺癌中,血流丰富者68个(占56.2%),中等血流者48个(占39.7%),无血流者5个(占4.1%)。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对血流程度有影响的因子,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肿块大小(OR=5.931)、肿块分化程度(低分化OR=4.318,中分化OR=1.681)、患者年龄(OR=0.949)。肿块病理类型、ER、PR、c-erbB2、P53对血流程度无影响。结论乳腺癌血流显像的相关因素主要有肿块大小、肿块分化程度和患者年龄。肿块越大,血流越丰富;肿块分化越差,血流越丰富;随患者年龄增加,血流减少。但是,年龄对血流的影响较前二者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房 乳腺肿瘤 因果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肺部真菌感染152例病原谱再评价 被引量:116
3
作者 曹彬 蔡柏蔷 +9 位作者 王辉 周朝阳 王澎 刘鸿瑞 张弘 徐凌 徐凯峰 许文兵 朱元珏 李晓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9-283,共5页
目的了解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谱和预后。方法根据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美国变态反应和感染性疾病协会真菌病研究组(MSG)2002年制定的定义以及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将北京协和医院200... 目的了解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谱和预后。方法根据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美国变态反应和感染性疾病协会真菌病研究组(MSG)2002年制定的定义以及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将北京协和医院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诊断的15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按照统一的定义进行重新分组:确诊组38例,临床诊断组24例,拟诊组35例,定植组55例,重新分析病原谱。结果 38例确诊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中,肺曲霉菌感染占首位(15/38),其次为肺隐球菌感染(13/38),第三为毛霉菌和其他类型丝状真菌,而真正念珠菌肺炎少见,只有2例。临床诊断组曲霉菌和曲霉菌+念珠菌占第1位,而拟诊组以及定植组以单纯念珠菌占首位。临床诊断组病死率为58.3%,高于拟诊组(25.7%)和定植组(16.4%)。拟诊组和定植组"念珠菌肺炎"分别为28例和50例,对这78例"念珠菌肺炎"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只有急性生理和慢性病评分(APACHEⅡ)与患者的预后有关,而是否抗真菌治疗及使用何种抗真菌药物与预后无关。结论肺部真菌感染以曲霉菌占第1位,其次为隐球菌和毛霉菌,念珠菌肺炎少见。痰标本念珠菌属培养阳性作为"念珠菌肺炎"的诊断标准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曲霉菌属 隐球菌属 念珠菌属
原文传递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联系 被引量:110
4
作者 朱庆莉 姜玉新 +2 位作者 孙强 周炜洵 陈杰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类、分级之间的联系。方法前瞻性研究121个乳腺癌病变。病变的超声征象包括:形态不规则、小分叶、毛刺、强回声晕、后方回声衰减、微小钙化、导管扩张。病理学研究包括组织学分类,浸润性导...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类、分级之间的联系。方法前瞻性研究121个乳腺癌病变。病变的超声征象包括:形态不规则、小分叶、毛刺、强回声晕、后方回声衰减、微小钙化、导管扩张。病理学研究包括组织学分类,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结果121例乳腺癌中,4例无肿块形成,117例形成明确的肿块,其中106例(90.6%)为不规则或小分叶状肿块,11例(9.4%)为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导管内癌、低分化浸润性导管癌(IDC)以及特殊类型的浸润性癌,圆形或分叶状肿块的例数分别为15.4%(2/13)、15.4%(4/26)、40.0%(4/10),高于高分化IDC组和中分化IDC组(P=0.004)。117例乳腺癌中,28例(23.9%)具有毛刺,45例(38.5%)具有强回声晕。在不同分化程度的IDC之间,以及IDC与浸润性小叶癌(ILC)之间,毛刺、强回声晕的出现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导管内癌和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无毛刺和强回声晕表现。25例(21.4%)乳腺癌具有后方回声衰减,导管内癌和特殊类型浸润癌中,未见后方回声衰减征象。61例(50.4%)乳腺癌具有微小钙化,微小钙化的发生率依次为导管内癌62.5%、中分化IDC57.8%、高分化IDC57.1%、低分化IDC46.2%、ILC37.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中钙化的发生率为10.0%,低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P=0.026)。51例(42.1%)乳腺癌有导管扩张,导管内癌和高、中、低分化IDC导管扩张的发生率分别为75.0%、40.5%、52.6%、34.6%,ILC无导管扩张出现。不同类型的导管扩张在不同分化浸润性导管癌中的发生频率无显著性意义(α校正=0.003)。结论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变化密切相关,肿块的超声形态特点对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征象 病理组织学类型 组织学分级 声像图表现 导管扩张
原文传递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分布特点及其腹腔镜诊断准确性的评价 被引量:97
5
作者 冷金花 郎景和 +3 位作者 赵学英 李华军 郭丽娜 崔全才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病灶的分布特点以及腹腔镜用于诊断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内异症病灶的准确率及其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62例腹腔镜诊断的内异症病灶行切除术,对肉眼正常的腹膜随机进行活检,并均送病理检查。以病...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病灶的分布特点以及腹腔镜用于诊断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内异症病灶的准确率及其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62例腹腔镜诊断的内异症病灶行切除术,对肉眼正常的腹膜随机进行活检,并均送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腹腔镜诊断不同类型、不同部位以及不同颜色内异症病灶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敏感度、特异度。结果62例患者中,55例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取得219份内异症腹膜病灶组织、54份肉眼正常腹膜组织以及71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盆腔后半部腹膜内异症病灶占80.8%(177/219),左侧(58.0%,127/219)多于右侧(42.0%,92/219)。盆腔腹膜内异症病灶中蓝色病灶最常见,占39.3%(86/219)。腹腔镜诊断腹膜内异症与病理诊断比较,阳性预测值为67.6%,敏感度为93.7%,阴性预测值为81.4%,特异度为38.3%。其中以蓝色病灶和左侧宫骶韧带处病灶的病理诊断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4.2%及84.7%。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左侧占43.6%(24/55),右侧占27.3%(15/55),双侧占29.1%(16/55),其中80.3%(57/71)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被病理诊断证实。肉眼正常腹膜活检54份标本中,10例(18.5%)病理检查阳性。结论盆腔内异症病灶的分布呈非对称性,盆腔后部多于前部,左侧多于右侧;腹腔镜下所见的蓝色病灶及宫骶韧带病灶的病理诊断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 腹腔镜检查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电镜观察从非典型肺炎患者尸检标本中发现衣原体样和冠状病毒样颗粒 被引量:65
6
作者 洪涛 王健伟 +18 位作者 孙异临 段淑敏 陈良标 屈建国 倪安平 梁国栋 任丽丽 杨仁全 郭岚 周为民 陈杰 李德新 许文波 徐红 郭元吉 戴淑玲 毕胜利 董小平 阮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32-636,共5页
目的 探索 2 0 0 2年末暴发于广东等地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方法 对来自广东、山西、四川省和北京市的 7例非典型肺炎死亡病人的尸体解剖标本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将病人肺组织提取物接种于 2 93细胞 (人胚肾转化细胞系 ) ,分离病... 目的 探索 2 0 0 2年末暴发于广东等地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方法 对来自广东、山西、四川省和北京市的 7例非典型肺炎死亡病人的尸体解剖标本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将病人肺组织提取物接种于 2 93细胞 (人胚肾转化细胞系 ) ,分离病原 ,对病人组织中和分离的病原进行免疫学鉴定。结果 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在死亡患者的肺 ( 7例 )、脾 ( 2例 )、肝 ( 2例 )、肾 ( 3例 )和淋巴结 ( 1例 )中均观察到衣原体样包涵体和网质小体、中间体、原生小体颗粒的存在 ,并在 3例病人肺组织中同时见到了冠状病毒样颗粒和未知的基质样结构。用RT PCR方法从 2例病人肺组织中扩增出冠状病毒RNA聚合酶基因片段。将病人肺组织提取物接种于 2 93细胞进行培养 ,取第 2代细胞作电镜观察 ,也发现衣原体样颗粒和包涵体的存在。在病人组织和培养细胞中见到的衣原体样颗粒均不能与衣原体属特异性抗体和抗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抗体反应 ,提示可能为新的衣原体样因子。结论在死亡病人组织和培养细胞中发现的衣原体样和冠状病毒样颗粒 ,可能是广东等地暴发的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观察 非典型肺炎 尸检标本 衣原体科 冠状病毒科
原文传递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 被引量:65
7
作者 曾瑄 赵大春 +3 位作者 周炜洵 武莎斐 梁智勇 刘彤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3+)和(2+)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结果的一致性、导致两者差异的可能原因及FISH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PathVysionTM探针试剂盒,以FISH方法,对28例IHCEnVision法...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3+)和(2+)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结果的一致性、导致两者差异的可能原因及FISH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PathVysionTM探针试剂盒,以FISH方法,对28例IHCEnVision法染色分别为(3+)、(2+)、(1+)和阴性(-)的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进行HER2基因状态的检测。结果HER2表达(3+)的12例标本中,10例HER2基因扩增,其中2例为17号染色体多体,另2例无扩增的病例均为多体;IHC为(2+)的10例标本中,7例为HER2基因扩增,其中1例为多体,另3例无扩增病例中2例为多体;IHC为(1+)的3例标本均无HER2基因扩增,其中1例为多体;IHC(-)的3例标本均无基因扩增,其中1例为多体。结论IHC是初步筛查HER2状态的首选方法;因IHC(2+)与FISH检测结果差异较大,所以这类患者应做FISH确诊;IHC(3+)存在假阳性,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17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必要时这类患者也应做F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基因 c-erbB-2(HER2)
原文传递
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被引量:47
8
作者 卢朝辉 刘鸿瑞 +2 位作者 谢秀丽 王爱霞 刘彤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 探讨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病因学、病理组织学、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等 ,以期提高疾病的发现及治愈率。方法 对 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组织行HE、PAS、Giemsa、六胺银染色观察及病原学培养 ,并对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复习文... 目的 探讨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病因学、病理组织学、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等 ,以期提高疾病的发现及治愈率。方法 对 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组织行HE、PAS、Giemsa、六胺银染色观察及病原学培养 ,并对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复习文献报道 2 7例 ,其中合并AIDS感染者 10例 ,合并其他疾病者 5例。马尔尼菲青霉菌为温度敏感的双相真菌 ,可感染健康人或免疫力低下人群 ,首发症状常常为肺部感染或淋巴结病 ,感染可为局限性或全身播散 ,可累及肠道、软组织、骨、肝、脾及骨髓等 ,分别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可分别呈肉芽肿型、化脓型及无反应 /坏死型等类型 ,酵母样真菌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胞质内 ,可用PAS、Giemsa或六胺银染色显示 ,病原学培养见到酒红色色素可以确诊。结论 如怀疑患者为结核病但无确切证据 ,患者伴有贫血 ,抗结核治疗无效且患者有东南亚地区生活史者 ,应考虑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另外 ,要注意同组织胞质菌病的鉴别。疾病早期及时使用抗真菌治疗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患者 银染色 疾病 病理组织学 病原学 抗真菌治疗 应考 培养 复习
原文传递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本质与组织来源 被引量:48
9
作者 周炜洵 刘鸿瑞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0,共3页
肺硬化性血管瘤(selerosing hemangioma,SH)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由Liebow和Hubbell[1]首次明确地描述并命名.此前有类似的病例被报道,但应用了"黄色瘤、纤维黄色瘤、肺组织细胞瘤、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等名称[2-5].Liebow... 肺硬化性血管瘤(selerosing hemangioma,SH)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由Liebow和Hubbell[1]首次明确地描述并命名.此前有类似的病例被报道,但应用了"黄色瘤、纤维黄色瘤、肺组织细胞瘤、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等名称[2-5].Liebow和Hubbell将硬化性血管瘤从这些混乱的名称中提出来,使人们能够认识其独特的组织学改变和临床特征,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学者对肿瘤本质和来源的研究与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临床特征 本质 组织来源
原文传递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8例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44
10
作者 施举红 许文兵 +5 位作者 刘鸿瑞 朱元珏 曹彬 陈勇 马毅 李单青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1993年4月至2005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机化性肺炎23例,对其进行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综合分析。结果23例机化性肺炎中5例... 目的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1993年4月至2005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机化性肺炎23例,对其进行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综合分析。结果23例机化性肺炎中5例为药物引起或合并结缔组织病,18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 ic organ izing pneumon itis,COP)。其中10例经皮肺活检或经支气管肺活检,8例开胸肺活检或经胸腔镜肺活检,男8例,女10例,年龄(53.5±11.0)岁。气短、咳嗽及肺部爆裂音及湿性啰音是主要的症状和体征。肺功能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1例)及弥散障碍(18例)。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样变(4例),肺实变(13例)伴支气管充气征(3例),胸腔积液(4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占细胞总数的0.40±0.16,中性粒细胞为0.15±0.08,嗜酸粒细胞为0.05±0.03;CD4/CD8为0.43±0.21。所有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6例患者经随诊(8.67±6.21)个月仍存活,临床缓解或病情稳定。1例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差,死于进行性加重的呼吸衰竭。另1例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对COP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经皮肺活检或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对临床诊断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 活组织检查
原文传递
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支持结构雌激素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朱兰 郎景和 +1 位作者 冯瑞娥 陈杰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支持结构雌激素受体(ER)与SUI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14例SUI患者(SUI组)、7例盆底器官膨出(POP)患者(POP组)肛提肌及其周围组织中ER阳性率,并选择同期10例非卵巢功能性肿瘤和... 目的探讨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支持结构雌激素受体(ER)与SUI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14例SUI患者(SUI组)、7例盆底器官膨出(POP)患者(POP组)肛提肌及其周围组织中ER阳性率,并选择同期10例非卵巢功能性肿瘤和宫颈病变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3组患者肛提肌及其周围组织中,ER阳性率均不高,仅为67%。ER细胞核染色阳性的细胞为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细胞及小神经细胞。肛提肌及其周围组织中,SUI组的结缔组织、平滑肌及小神经细胞的ER阳性率分别为11%、28%、27%,POP组分别为41%、95%、116%,对照组分别为14%、47%、57%。SU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SUI组与POP组比较,差异也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绝经后SUI患者的盆底支持结构的退行性病变与雌激素受体水平低下有关;提示POP患者的肛提肌及其周围组织的ER减少,易发生SU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SUI ER 盆底 肛提肌 周围组织 雌激素受体 细胞核 器官 神经细胞
原文传递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特征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朱庆莉 姜玉新 +1 位作者 孙强 周炜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类型及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104例121个乳腺癌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类型,分析血流特征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结果121个乳腺癌中周边型血流62个(51.2%),内部型血流31个(... 目的探讨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类型及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104例121个乳腺癌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类型,分析血流特征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结果121个乳腺癌中周边型血流62个(51.2%),内部型血流31个(25.6%),穿入型血流23个(19.0%),5个(4.1%)无血流。导管内癌、浸润性小叶癌和高、中分化的浸润性导管癌的血流多位于肿块的周边;而低分化的浸润性导管癌以穿入和内部血流为主(P=0.010);特殊类型浸润癌以内部血流为主(P=0.009)。肿瘤表现为内部血流者,多血流丰富(P=0.003)。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的分布部位是乳腺癌新生血管的一个重要特征。血流分布类型与乳腺癌生长、分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导管内癌、浸润性小叶癌和高、中分化的浸润性导管癌的血流多位于肿块的周边,分化差的浸润性导管癌以及特殊类型浸润癌则以穿入型和内部型血流为主。血流分布类型与血流数量有一定的关系,穿入型和内部型血流往往血流比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评估 被引量:37
13
作者 彭萍 沈铿 +5 位作者 郎景和 黄惠芳 吴鸣 崔全才 姜玉新 谭莉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79-682,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B超、术中肉眼观察、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和血清CA12 5测定 ,对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 采用术前B超、术中肉眼观察和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对 13 3例手术病理分期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肌层浸润深度的判断进行评... 目的 探讨术前B超、术中肉眼观察、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和血清CA12 5测定 ,对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 采用术前B超、术中肉眼观察和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对 13 3例手术病理分期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肌层浸润深度的判断进行评估 ,并分析 91例 (79例为Ⅰ期 ,12例为同期的Ⅱ~Ⅳ期患者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 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 术前B超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和深肌层浸润的敏感性分别为 62 6%和 47 8% ,特异性分别为 67 7%和90 0 % ;术中肉眼观察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和深肌层浸润的敏感性分别为 5 9 6%和 73 9% ,特异性分别为 76 5 %和 94 6% ;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和深肌层浸润的敏感性分别为 70 0 %和 94 4% ,特异性分别 92 0 %和 97 7%。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Ⅰ期患者血清CA12 5水平异常 (≥ 3 5kU/L)的发生率为 8% (6/79) ,Ⅱ~Ⅳ期患者的发生率为 5 8% (7/12 ) ,血清CA12 5水平异常的发生率与手术病理分期的期别有极显著相关性 (P <0 0 0 1) ,而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术前B超、术中肉眼观察和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对判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有一定帮助 ,其中术后大体标本测量的准确性相对较好。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肌层 肿瘤浸润 CA-125抗原
原文传递
重视免疫组织化学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 被引量:42
14
作者 陈杰 郑杰 霍临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组织病理诊断 不典型 HMB45 软组织肉瘤 恶性黑色素瘤 S-100 手段 标准化 水平
原文传递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弥漫性肺实质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0
15
作者 施举红 许文兵 +4 位作者 刘鸿瑞 冯瑞娥 朱元珏 肖毅 蔡柏蔷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在弥漫性肺实质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TBLB检查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肺部弥漫性疾病患者416例,男157例,女259例,平均年龄(42.6±18.9...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在弥漫性肺实质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TBLB检查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肺部弥漫性疾病患者416例,男157例,女259例,平均年龄(42.6±18.9)岁。结果416例中124例(29.8%)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其中结节病52例(41.9%),闭塞型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OP)28例(22.6%),肺泡蛋白沉积症(PAP)19例(15.3%),肺部肿瘤12例(9.7%),肺血管炎5例(4.0%),肺结核3例(2.4%),肺孢子菌肺炎、曲霉肺炎、嗜酸细胞肺炎、淋巴管肌瘤病(LAM)及肺淀粉样变各1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未确定诊断的患者中104例进行了开胸或胸腔镜活检,98例确诊,其中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37例(37.7%),寻常型间质性肺炎18例(18.4%),结节病11例(11.2%),BOOP/OP6例(6.1%),肿瘤5例(5.1%),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4例(4.1%),曲霉肺炎、PAP、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及LAM各2例(各占2.0%),结核、肺血管炎、组织细胞增生症X、呼吸细支气管炎伴问质性肺炎、脱屑性问质性肺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气道中心性纤维化各1例(各占1.0%)。结论TBLB可对约30%的肺部弥漫性肺疾病确诊,可作为开胸之前的常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肺疾病 问质性
原文传递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5
16
作者 马水清 白春梅 +3 位作者 于晓红 黄欧平 郎景和 李霁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手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和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1992年 6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收治并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 7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手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和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1992年 6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收治并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 7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全部病例均随访。结果 临床表现 :7例患者均以盆腔包块为主诉 ,其中 3例盆腔包块超过妊娠 12周子宫大小 ,最大者妊娠 16周大小 ;2例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1例表现为绝经后出血。超声检查 :4例提示子宫肌瘤 ,1例提示子宫肉瘤 ,2例提示卵巢肿瘤 ,术前确诊率为 0。术中冰冻检查 :2例中 1例确诊。手术治疗 :4例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2例行全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术 ,1例仅行肌瘤剔除术 ;1例行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术患者术后 2年复发 ,瘤栓沿下腔静脉转移至右心房及右心室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具有特殊的不良生物学行为 ,提高术中确诊率与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及术后密切随诊可以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静脉 平滑肌瘤 临床病理 手术治疗 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副神经节瘤 被引量:37
17
作者 陈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4-496,共3页
副神经节瘤是发生在副神经节的肿瘤,一般分布与副神经节的分布相当。肾上腺髓质是一种特殊的副神经节,故一般将肾上腺髓质发生的肿瘤称为嗜铬细胞瘤,而发生在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称为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副神经节瘤可分为交感神经... 副神经节瘤是发生在副神经节的肿瘤,一般分布与副神经节的分布相当。肾上腺髓质是一种特殊的副神经节,故一般将肾上腺髓质发生的肿瘤称为嗜铬细胞瘤,而发生在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称为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副神经节瘤可分为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和副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两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肾上腺髓质 副交感神经 肾上腺外 嗜铬细胞瘤 肿瘤
原文传递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分类及病理诊断 被引量:35
18
作者 易祥华 刘鸿瑞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为特征的进行性下呼吸道疾病,因肺纤维化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半数以上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为特征的进行性下呼吸道疾病,因肺纤维化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半数以上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由于研究方法的改进,电视胸腔镜(VATS)/开胸肺活检的开展,在国外近年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已成为呼吸病理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分类 病理诊断 病因
原文传递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病理学特点与诊断 被引量:36
19
作者 孟芝兰 刘鸿瑞 +1 位作者 梁智勇 张淑英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病理学特点及其诊断方法。方法对39例PAP进行了常规的光镜观察,并用淀粉酶消化后过碘酸雪夫染色(DPAS)、淀粉酶消化后黏液卡红(D黏卡)、奥新兰(AB)进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肺活检及尸检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有...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病理学特点及其诊断方法。方法对39例PAP进行了常规的光镜观察,并用淀粉酶消化后过碘酸雪夫染色(DPAS)、淀粉酶消化后黏液卡红(D黏卡)、奥新兰(AB)进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肺活检及尸检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有如下特点:(1)肺泡腔内及部分小支气管腔内充满嗜伊红性细颗粒状蛋白性物质,并有针状裂隙。(2)蛋白性物质中杂有多少不等的退变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3)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生。(4)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充血,间质炎症不明显。(5)支气管壁炎症不明显。(6)周围肺组织代偿性肺气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石蜡包埋切片显微镜下可见片状嗜伊红性细颗粒状蛋白性物质,其中可见针状裂隙。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肺泡腔内或BALF中嗜伊红性细颗粒状蛋白性物质DPAS阳性(呈红色),D黏卡阴性,AB弱阳性(淡蓝色)或阴性。肺活检及BALF取得标本是诊断PAP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结论典型的PAP肺泡腔内或BALF中出现均质嗜伊红性细颗粒状蛋白性物质并有针状裂隙,蛋白性物质DPAS阳性,D黏卡阴性具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肺泡蛋白沉积症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病理学特点 诊断方法 组织化学染色 肺泡上皮细胞 嗜伊红性 气管腔内 上皮细胞增生
原文传递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刘鸿瑞 刘彤华 任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P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 6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形态特点。结果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过程 ,它的特点是慢性复发性鼻窦炎、肺部感染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炎... 目的 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P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 6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形态特点。结果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过程 ,它的特点是慢性复发性鼻窦炎、肺部感染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病理形态特点是呼吸性细支气管全层受累。细支气管壁有多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 ,细支气管腔内可有中性白细胞或者粘液。在小的细支气管壁和肺间质内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 ,其中有成团泡沫状吞噬细胞。观察 6例中有 2例同时伴有胸腺瘤。结论 DPB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不典型的DPB患者 ,开胸肺活检或胸腔镜下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对确定诊断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炎 胸腺瘤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