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二) 被引量:269
1
作者 黄从新 马长生 +11 位作者 杨延宗 黄德嘉 张澍 江洪 杨新春 吴书林 马坚 刘少稳 李莉 曹克将 王方正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67-197,共31页
前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 前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因此,加强对房颤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建议 临床意义 60岁以上 发病率 心律失常 研究报告 年龄增长 人类健康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议 被引量:90
2
作者 王方正 张澍 +12 位作者 黄德嘉 华伟 孙宝贵 沈法荣 吴书林 王建安 方全 吴立群 王景峰 王冬梅 郭涛 陈新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脏再同步治疗专家工作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2期90-102,共13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流行病学资料 心力衰竭患者 新增病例数 工作能力 患病人数 调查资料 严重程度 病死率
原文传递
117例双心室再同步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华伟 王方正 +4 位作者 朱丽 张澍 陈柯萍 牛红霞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 双心室同步起搏已经被证明可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双心室再同步治疗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 ,CRT)的技术关键是植入左心室导线。植入左心室导线技术难度大 ,操作复杂 ,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本... 目的 双心室同步起搏已经被证明可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双心室再同步治疗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 ,CRT)的技术关键是植入左心室导线。植入左心室导线技术难度大 ,操作复杂 ,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分析了 117例双心室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阻滞患者 117例 ,其中男性 86例 ,女性 31例 ,平均年龄 (5 3 0 0±8 2 5 )岁。患者在进行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后 ,经冠状静脉窦插入导线至心脏静脉 (主要为心脏后静脉和侧后静脉 )进行左心室起搏。然后植入右心房和右心室电极导线。结果  117例患者中 111例成功植入双心室起搏系统 ,成功率为 95 %。主要植入术的相关并发症包括 :冠状静脉窦夹层 4例(3 4 % % ) ,膈肌刺激需要重新植入 2例 (1 7% ) ;电极导线脱位 2例 (1 7% ) ,结论 双心室再同步治疗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withbiventricularpacing)起搏器植入术有一定的术中并发症和一定的风险 ,术前应掌握好适应证并作好充分的准备 ,术中必须规范操作 ,严密观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并发症 起搏器植入术 双心室起搏 冠状静脉窦 左心室 患者 同步治疗 电极导线 双心室同步起搏 并发症发生率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患者KCNQ1、KCNE1和KCNE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曾治宇 浦介麟 +8 位作者 谭琛 滕思勇 陈剑虹 宿少勇 周晓阳 张澍 李一石 王方正 顾东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87-991,共5页
目的心房颤动(房颤)与缓慢型延迟整流钾离子流(IKS)密切相关,该研究探讨房颤与IKS相关基因KCNQ1、KCNE1及KCNE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关联分析,入选汉族对象,房颤病例142例,社区对照120例,病区对照118例。选择亚洲人群... 目的心房颤动(房颤)与缓慢型延迟整流钾离子流(IKS)密切相关,该研究探讨房颤与IKS相关基因KCNQ1、KCNE1及KCNE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关联分析,入选汉族对象,房颤病例142例,社区对照120例,病区对照118例。选择亚洲人群特异的非同义SNPKCNQ1P448R、KCNQ1R519H、KCNQ1G643S、KCNE1G38S及KCNE1D85N,对KCNE4基因进行测序,以发现可能存在的SNP。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法确定基因型。结果KCNQ1P448R、KCNQ1R519H、KCNQ1G643S、KCNE1G38S及KCNE1D85N在汉族社区人群中的频率(少见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79、0、0·042、0·317、0·004,未证实这些SNP与房颤相关。在KCNE4基因中发现E145D多态,在汉族社区人群中频率高达0·271,LOGISTIC回归分析与房颤显著相关(OR=1·66,P=0·044)。结论KCNQ1P448R、KCNQ1R519H、KCNQ1G643S、KCNE1G38S及KCNE1D85N多态性与房颤无关,KCNE4E145D与房颤有关,其对IKS的功能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钾通道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基因
原文传递
中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注册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黄从新 张澍 +10 位作者 马长生 曹克将 杨延宗 刘旭 刘少稳 马坚 吴书林 江洪 黄德嘉 王方正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68-474,共7页
目的分析截止2005年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2006年3月向全国开展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医院发出注册登记表,6月收回并汇总。根据各家医院提供的资料,对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分析截止2005年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2006年3月向全国开展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医院发出注册登记表,6月收回并汇总。根据各家医院提供的资料,对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到40家医院自1998年以来共3 196例注册登记资料,其中男性2 193例,女性1 003例,平均年龄(54.77±5.98)岁。阵发性房颤占85.67%,持续性房颤占11.51%,永久性房颤占2.82%。45.93%的患者合并1种或1种以上的基础心脏疾病,伴左心房血栓的患者占0.9%。左心房直径(37.02±3.98)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6.81±4.05)mm,左心室射血分数0.59±0.06。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术式主要有5种: (1)局灶消融术;(2)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术;(3)环肺静脉消融术;(4)左心房基质改良术;(5)肺静脉前庭改良术。消融能源中,射频占95.96%,超声占3.00%,冷冻占1.22%。5种术式的终点不尽相同,各术式亦无统一终点。影响成功率和复发率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心脏结构与功能、术者经验、房颤类型、房颤病程、消融术式、消融能源等。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明显减少,但抗凝治疗有所加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8%,严重并发症如心脏压塞和肺静脉狭窄3.19%。结论建议在相关条件较好的医院,可将经导管消融作为无基础心脏疾病的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 注册
原文传递
CRT-D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华伟 王方正 +3 位作者 张澍 牛红霞 陈柯萍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以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具有CRT和ICD功能的CRT-D已开始应用于临床。本文初步总结CRT-D的临床应用。方法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CHF患者,合... 目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以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具有CRT和ICD功能的CRT-D已开始应用于临床。本文初步总结CRT-D的临床应用。方法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CHF患者,合并左束支阻滞、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增大,而且既往有室性心动过速病史。其中扩张性心肌病3例,缺血性心肌病1例。接受组织多普勒检查证实存在心脏运动不同步后,接受了CRT-D治疗。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植入CRT-D。左心室起搏导线植入到心脏后静脉3例,心脏侧后静脉1例。术中测试除颤能量≤20J,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从0.34增加至0.42结论CRT-D植入技术难度大,风险高,但其安全性肯定。鉴于其显著疗效,建议同时满足CRT和ICD适应证的患者应该接受CRT-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慢性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全国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调查(2002至2005年)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方正 张澍 +2 位作者 华伟 胡大一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75-478,共4页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节律分会共同组织,曾经对1995至2001年全国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近几年来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发展迅速,心脏起搏器应用日益广泛,适应证亦有拓宽,三腔双心...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节律分会共同组织,曾经对1995至2001年全国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近几年来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发展迅速,心脏起搏器应用日益广泛,适应证亦有拓宽,三腔双心室起搏器(CRT)、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了进一步加速我国心脏起搏事业的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两个学会再次共同组织对2002至2005年全国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收到460家医院回执,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的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临床应用 中华医学会 心律转复除颤器 生物医学工程 双心室起搏器 国际交流合作 心脏节律
原文传递
自体骨髓间叶干细胞诱导分化移植重建窦房结起搏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任晓庆 浦介麟 +4 位作者 张澍 贾玉和 赵欣然 孟亮 王方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 :探索应用骨髓干细胞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生物介入方法。  方法 :选取犬 6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3只。抽取犬自体骨髓 ,分离培养扩增骨髓间叶干细胞 ,并在体外应用 5 氮胞苷进行诱导分化。应用射频技术损伤犬窦... 目的 :探索应用骨髓干细胞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生物介入方法。  方法 :选取犬 6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3只。抽取犬自体骨髓 ,分离培养扩增骨髓间叶干细胞 ,并在体外应用 5 氮胞苷进行诱导分化。应用射频技术损伤犬窦房结 ,建立动物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将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标记的且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叶干细胞自体移植到窦房结区 ,应用心电图、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  结果 :在动物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 ,自体移植骨髓干细胞后 ,心电图示窦房结功能明显改善 ;病理与免疫组化示移植的骨髓干细胞在窦房结区分化为拟窦房结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 ,并与宿主细胞建立缝隙连接。  结论 :自体移植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叶干细胞可改善窦房结自律起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 间叶干细胞 诱导分化 心电图 起搏 自体移植 自体骨髓 用心 生物 结论
下载PDF
主动脉无冠状窦内射频导管消融前间隔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23
9
作者 马坚 欧阳非凡 +3 位作者 贾玉和 唐恺 张澍 黄从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报告经主动脉无冠状窦内射频消融8例前间隔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方法8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0.6±12.3)岁。阵发性房速病史(7.5±5.5)年。术中心房和心室刺激诱发房速,分别在右心房、左心房和主动脉... 目的报告经主动脉无冠状窦内射频消融8例前间隔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方法8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0.6±12.3)岁。阵发性房速病史(7.5±5.5)年。术中心房和心室刺激诱发房速,分别在右心房、左心房和主动脉无冠状窦内标测最早心房激动,并进行消融。结果心房刺激能反复诱发和终止8例患者的房速,房速的平均周长(329±66)ms。右心房和左心房的前间隔部位标测相对提前的心房激动,但多次消融未成功。主动脉无冠状窦内的心房激动较希氏束处的心房波提前(11.6±7.2)ms,放电1~2次于8s内终止8例房速。随访(10.2±4.8)个月,无一例房速复发。结论主动脉无冠状窦内可作为消融前间隔局灶性房速的一种新途径,尤其适用于在希氏束部位消融失败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 主动脉 希氏束
原文传递
心脏再同步治疗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华伟 王方正 +3 位作者 张澍 牛红霞 陈柯萍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报道142例心脏再同步治疗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肌病临床应用。方法 142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男性91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59.8岁,左心室内径平均72.32mm,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29。患者均伴有... 目的报道142例心脏再同步治疗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肌病临床应用。方法 142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男性91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59.8岁,左心室内径平均72.32mm,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29。患者均伴有室内阻滞,平均QRS波时限为(146.7±21.4)ms。142例患者中,扩张性心肌病98例,缺血性心肌病44例。分别观察双心室起搏前后LVEF变化。结果双心室同步起搏后,患者心功能得到明确改善,142例患者平均LVEF从术前的0.29±0.08增加至0.36±0.07,LVEF值平均提高0.07(P<0.05)。左心室充盈时间延长,二尖瓣反流量减少。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平均LVEF从术前的0.28提高到术后的0.37。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平均LVEF从术前的0.30提高到术后的0.36。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无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还是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肌病 缺血性 非缺血性
原文传递
积极开展心血管离子通道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崔长琮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25-327,共3页
关键词 离子通道病 正常 心血管 细胞膜 临床研究 疾病 功能改变 功能障碍 细胞功能 ICD
原文传递
心脏性猝死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柯萍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h内。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可以有心脏疾病表现,但猝死的发生具有无法预测的特点。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能被成功...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h内。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可以有心脏疾病表现,但猝死的发生具有无法预测的特点。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能被成功复苏的机会很小,美国约为15%,而大多国家仅为0—5%。因为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不能得到有效的快速治疗干预(如初步的紧急心肺复苏术),仅有发生在医院内或有幸经过初步抢救治疗并及时送至急诊室的心脏骤停患者,有机会得到有效治疗而幸存。因此SCD具有突发、迅速、不可预料和病死率高的特征,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的一大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性猝死 心肺复苏术 心脏骤停 自然死亡 DEATH 心脏疾病 治疗干预 抢救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起搏方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柯萍 唐闽 +4 位作者 陈若菡 华伟 浦介麟 张澍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的起搏方式 (AAI与DDD)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窦综合征 )患者的长期影响,包括心房颤动 (房颤 )的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心功能和心脏大小。方法 选择 2001年 8月至 2004年 2月因病窦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符合条件... 目的 比较不同的起搏方式 (AAI与DDD)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窦综合征 )患者的长期影响,包括心房颤动 (房颤 )的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心功能和心脏大小。方法 选择 2001年 8月至 2004年 2月因病窦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符合条件者随机、单盲 (患者为盲方 )分为AAI起搏组与DDD起搏组。分别于植入后 3个月、6个月,以后每年 1次进行随访,其随访内容包括病史询问、起搏器程控以及其他检查。主要终点为房颤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生活质量评分、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 (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 )。结果  ( 1 ) 111例患者入选,AAI组 38例,DDD组 73例,平均随访时间 ( 22. 23±10. 98 )个月。DDD组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AAI组 (50. 68% vs23. 68%,P<0 01)。25例植入起搏器前无房颤的患者有 6例新出现房颤,均发生在DDD组 (log rank检验P=0 0895); (2)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植入前后比较,AAI组和DD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3)植入起搏器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AAI组与DD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AI起搏方式与DDD比较,房颤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方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起搏器 心功能 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后患者心理适应不良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谭琛 王方正 +2 位作者 华伟 陈新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对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后患者心理适应不良的原因及改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69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患者接受ICD治疗,根据患者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作时频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确定治疗方法和...  目的 对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后患者心理适应不良的原因及改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69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患者接受ICD治疗,根据患者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作时频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确定治疗方法和参数。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发现 4例患者在接受过电击治疗后出现严重的心理适应不良,包括紧张、情绪低落、恐惧及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ICD放电可引起患者心理适应不良,期望通过ICD参数的调整、加强内科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改善这些患者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型 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 心理适应不良 术后 心理干预 心室颤动 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全国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调查(2002至2005年)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方正 张澍 +3 位作者 华伟 胡大一 陈新 蒋文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3期272-275,共4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临床应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双心室起搏器 心律失常 中华医学会 心电生理
下载PDF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不适当识别和治疗的发生率及常见原因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柯萍 陈若菡 +2 位作者 王方正 华伟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09-413,共5页
目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惟一有效的治疗措施。不适当识别和治疗是ICD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ICD患者再住院最主要的原因。本文旨在评价本中心的ICD患者不适当识别和治疗的发生率及常见原因。方法入选2000... 目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惟一有效的治疗措施。不适当识别和治疗是ICD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ICD患者再住院最主要的原因。本文旨在评价本中心的ICD患者不适当识别和治疗的发生率及常见原因。方法入选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中心因室性心律失常植入ICD并能定期随访的50例患者。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和心功能情况程控ICD的各项参数,定期随访,询问ICD中所有信息,打印、存盘并对储存的腔内电图进行逐条分析,以确定ICD诊断是否准确以及治疗是否有效,判断有无ICD不适当识别和治疗。结果38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了心律失常事件,ICD共记录到491次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事件(VT 383次,VF 108次),其中有11例(22%)发生过≥1次的不适当识别和治疗事件。14.3%(55/383)的VT事件为不适当识别,并导致了78次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和9次电击治疗。VF不适当识别的发生率为26.9%(28/108),并导致了56次不适当电击事件。结论植入新一代ICD患者中,不适当识别和治疗发生率仍较高。不适当识别和治疗最常见的原因是心房颤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占50%以上;其次是由于电磁干扰或肌电干扰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不适当识别 不适当治疗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阵发性心房颤动机制的心内非接触式标测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姚焰 张澍 +3 位作者 唐闽 张劲林 王方正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38-145,共8页
目的 阵发性心房颤动 (paroxysmalatrialfibrillation ,PAF)的发生和维持机制仍不甚明了 ,尤其缺少人类在体的心内标测证据。本组采用心内非接触式标测技术观察PAF的机制并指导消融。方法  15例患者 (男性 13例 ,女性 2例 ) ,年龄 34... 目的 阵发性心房颤动 (paroxysmalatrialfibrillation ,PAF)的发生和维持机制仍不甚明了 ,尤其缺少人类在体的心内标测证据。本组采用心内非接触式标测技术观察PAF的机制并指导消融。方法  15例患者 (男性 13例 ,女性 2例 ) ,年龄 34~ 6 6平均 (5 2± 9)岁 ,左心房 (leftatrium ,LA)内径 2 2~4 0 (32 6± 6 2 )mm。均经房间隔穿刺在LA内对PAF进行非接触式标测 ,观察冲动的传导 ,并在其指导下对关键的传导通路进行线性消融以终止PAF。结果  15例中有 7例自发和 8例诱发的PAF ,等电位标测显示PAF时LA内的冲动大致可归纳为以单个折返性波阵面为主 (Ⅰ型 )和有 2个子波 (Ⅱ型 )的两种类型。其冲动的传导表现出总体的随机性与局部或一定时间相对有序相交织存在的特点。PAF平均周长(16 1 3± 2 0 0 )ms ,其中Ⅰ型PAF为 (16 5 4± 2 0 7)ms,Ⅱ型为 (15 3 3± 17 2 )ms,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无论是自发还是诱发 (经冠状静脉窦远端 35 0~ 6 0 0次 /minS1S1刺激 )的PAF ,左、右肺静脉 (pulmonaryvein ,PV)口周围 ,LA上部及后壁均是折返或子波的主要传导通路。 4例PAF在LA上部可见明显的狭窄传导区 ,此处放电 3~ 13次平均 (7 0± 4 5 )次 (5 5~ 6 0℃ ,30s)即可终止PAF ;另有 7例在分别对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机制 心内非接触式标测 射频导管消融 治疗
原文传递
心电图J波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新春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3年第6期342-347,共6页
关键词 心电图 J波 发生机制 临床意义 Brugda综合征
原文传递
肺静脉口周消融造成去迷走效应对心房颤动消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唐闽 姚焰 +3 位作者 张劲林 曾治宇 王方正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观察肺静脉口周消融术所造成的去迷走效应(vagaldenenvation,VD)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52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8例),其中12例为持续性房颤(1~22年),年龄22~70(51.1±10.9)岁,左心房内径22~54(36.1±6... 目的观察肺静脉口周消融术所造成的去迷走效应(vagaldenenvation,VD)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52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8例),其中12例为持续性房颤(1~22年),年龄22~70(51.1±10.9)岁,左心房内径22~54(36.1±6.5)mm。所有患者接受了等电位标测指导下的左心房内电学改良消融,包括肺静脉口周围的节段或环形消融。记录术中发生VD的消融位点,术后定期检查动态心电图,记录最低心率、最高心率、平均心率、SDNN、rMSDD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52例患者中有34例于术中出现明确的VD现象(VD阳性组),其中左上肺静脉口25例,右下肺静脉口10例,右上肺静脉口4例,左下肺静脉口4例。随访(11.0±6.2)个月,42例消融成功,8例有非典型性心房扑动。VD阳性组疗效明显高于VD阴性组(96.7%vs58.8%,P=0.01)。VD阳性组患者术前平均心率、最低心率、最高心率、SDNN、rMSSD分别为76.63、42.88、138.88、156.95、32.22,术后分别为89.12、52.22、141.50、152.53、19.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D阴性组患者术前平均心率、最低心率、最高心率、SDNN、rMSSD分别为77.33、49.60、143.20、147.00、32.22,术后分别为78.13、49.73、143.33、143.98、38.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VD阳性组患者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性降低仍然持续存在。结论肺静脉口周围消融过程中发生去迷走效应可伴有房颤消融成功率的明显增加,发生去迷走效应的位点大多位于左上肺静脉口周围,此效应似乎可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口 心房颤动 迷走 应对 最低心率 平均心率 SDNN 持续性房颤 左心房内径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D阳性 电位标测 定期检查 心房扑动 非典型性 SDNN 心率增快 持续存在 统计学 患者 效应 VD 术后 消融术 周围 术前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的现代观点 (4)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3-85,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平均每10年发病率增加1倍.与其它心律失常不同的是,房颤对患者的主要危害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者是房颤患者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60岁以上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此,对...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平均每10年发病率增加1倍.与其它心律失常不同的是,房颤对患者的主要危害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者是房颤患者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60岁以上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此,对房颤患者,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凝血酶抑制剂 华法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