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全球肠外肠内营养学界同道们都在寻求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的统一,既需要确定营养不良诊断标准,也需要考虑营养不良指标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正常值和按临床研究得到的切割点(cut-off point)。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Global...多年来,全球肠外肠内营养学界同道们都在寻求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的统一,既需要确定营养不良诊断标准,也需要考虑营养不良指标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正常值和按临床研究得到的切割点(cut-off point)。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诊断标准于2018年9月在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和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ESPEN)网站发表。2019年初在纸质版杂志《JPEN》及《Clinical Nutrition》发表。GLIM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名词-2019》有记载。GLIM中的某些阈值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演变,但是从主观评定营养不良(如SGA、PG-SGA),发展到用表现型指标、病因型指标诊断营养不良的方向是正确的。高质量的前瞻性临床有效性验证报告和前瞻性多中心临床应用数据分析,将是GLIM改进的基础。2016年《疾病分类与代码》GB/T(中国ICD-10扩充版)及2019年《关于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通知〔2019〕》以及国家医保局信息业务数据库等三个方面文件均收录了营养风险、营养不良、重度(严重)营养不良作为疾病名称。目前临床各学科都在推行个体化医疗,但是临床各科室的实际情况不同。对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应用来说,与对癌症患者的精准医疗、靶向治疗是有很大的距离。2004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l,CSPEN)常委会组建营养风险-不足-营养支持-结局-成本效果比(Nutritional risk-undernutrition-support-outcome-cost effectiveness ratio,NUSOC)多中心分享数据库协作组,该协作组的目标是分出哪些患者需要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合理应用前提下让患者受益。中国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ω-3脂肪酸乳剂对手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1996年1月至2010年6月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中研究择期手术后...目的探讨ω-3脂肪酸乳剂对手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1996年1月至2010年6月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中研究择期手术后补充ω-3脂肪酸对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文献,同时进行手工检索和参考文献回溯。采用Jadad量表结合Schulz隐蔽分组评价方法对随机对照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两组人员独立对研究方法详读综合后进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ω-3脂肪酸乳剂对手术后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ICU入住时间的影响。 结果共检索到320篇相关文献,大致符合计划要求的有22篇文献,排除数据重复、抄袭和无法获得方法学资料的文摘,最终纳入17个随机对照研究,合计12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ω-3脂肪酸乳剂干预能降低患者手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RR=0.44,95%CI(0.30,0.64),P〈0.0001],减少住院时间[MD=-1.65,95%CI(-2.72,-0.58),P=0.003],对术后ICU入住时间无影响[MD=-0.31,95%CI(-1.20,0.58),P=0.500]。 结论适当剂量和一定干预时间的ω-3脂肪酸乳剂能降低手术后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和减少住院时间。今后需要更多样本量较大、质量较高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ω-3脂肪酸乳剂干预对手术后患者临床结局和成本—效果的影响。展开更多
胃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分别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并且早期诊断率低(Chin J Cancer Res,2013,25:10-21.),早期胃癌仅占各大三甲医院胃癌病例的10%~15%;影响进展期胃癌复发、转移及生存期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规...胃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分别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并且早期诊断率低(Chin J Cancer Res,2013,25:10-21.),早期胃癌仅占各大三甲医院胃癌病例的10%~15%;影响进展期胃癌复发、转移及生存期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规范治疗,包括根治性胃癌手术、围手术期化疗(包括术中化疗)、围手术期营养及术后化疗和营养管理等.展开更多
文摘多年来,全球肠外肠内营养学界同道们都在寻求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的统一,既需要确定营养不良诊断标准,也需要考虑营养不良指标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正常值和按临床研究得到的切割点(cut-off point)。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诊断标准于2018年9月在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和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ESPEN)网站发表。2019年初在纸质版杂志《JPEN》及《Clinical Nutrition》发表。GLIM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名词-2019》有记载。GLIM中的某些阈值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演变,但是从主观评定营养不良(如SGA、PG-SGA),发展到用表现型指标、病因型指标诊断营养不良的方向是正确的。高质量的前瞻性临床有效性验证报告和前瞻性多中心临床应用数据分析,将是GLIM改进的基础。2016年《疾病分类与代码》GB/T(中国ICD-10扩充版)及2019年《关于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通知〔2019〕》以及国家医保局信息业务数据库等三个方面文件均收录了营养风险、营养不良、重度(严重)营养不良作为疾病名称。目前临床各学科都在推行个体化医疗,但是临床各科室的实际情况不同。对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应用来说,与对癌症患者的精准医疗、靶向治疗是有很大的距离。2004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l,CSPEN)常委会组建营养风险-不足-营养支持-结局-成本效果比(Nutritional risk-undernutrition-support-outcome-cost effectiveness ratio,NUSOC)多中心分享数据库协作组,该协作组的目标是分出哪些患者需要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合理应用前提下让患者受益。中国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文摘胃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分别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并且早期诊断率低(Chin J Cancer Res,2013,25:10-21.),早期胃癌仅占各大三甲医院胃癌病例的10%~15%;影响进展期胃癌复发、转移及生存期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规范治疗,包括根治性胃癌手术、围手术期化疗(包括术中化疗)、围手术期营养及术后化疗和营养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