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的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洋洋 陈德力 +2 位作者 郑威 余章昕 魏建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9-794,共6页
对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白木香形成的沉香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液相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沉香中得到10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2-phenylethyl)chromone(1)、6-methoxy-2-(2-phe... 对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白木香形成的沉香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液相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沉香中得到10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2-phenylethyl)chromone(1)、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2)、5-hydroxy-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3)、6,7-dimeth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4)、7-Hydroxy-6-meth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5)、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6)、6,7-dimethoxy-2-[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7)、6,7-dimethoxy-2-(2-phenyl ethyl)chromone(8)、6,8-dihydroxy-2-[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9)、6-hydr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10)。结合脂多糖介导RAW264.7细胞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2~4和10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IC50值分别为5.31±0.75,5.57±0.62,0.57±0.02,3.78±0.64μM。化合物5为首次从白木香产沉香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通体结香技术所产沉香中所得,为其品质评价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体结香技术 2-(2-苯乙基)色酮 沉香 抗炎活性
下载PDF
四川三台麦冬产区生长调节剂使用情况调研及残留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余翠翠 王晖 +5 位作者 隋春 刘璇 张改霞 陈颖 苏昆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12期1669-1674,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三台县麦冬产区生长调节剂使用状况,测定其在药材和土壤中的残留情况。方法:实地调研,采集麦冬和土壤样品,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方法测定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结果:麦冬种植过程共有5种生长调节剂产品被使用,被调... 目的:了解四川省三台县麦冬产区生长调节剂使用状况,测定其在药材和土壤中的残留情况。方法:实地调研,采集麦冬和土壤样品,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方法测定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结果:麦冬种植过程共有5种生长调节剂产品被使用,被调查农户中约97%使用多效唑,其中26%使用多效唑的同时使用其他产品提高产量,17%使用烯效唑,9%使用膨大素、壮根灵和多生果,调查农户中仅3%没有使用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样品中多效唑、烯效唑残留量分别为0.106~1.727、0.003~0.041 mg·kg-1,53%样品中多效唑残留量超过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的0.5 mg·kg-1;37%样品中烯效唑残留量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0.02 mg·kg-1;土壤中多效唑、烯效唑残留量分别为0.201~11.255、0.180~0.327 mg·kg-1。结论:三台县麦冬种植过程中生长调节剂使用非常普遍,生长调节剂在药材及其种植土壤中残留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多效唑 烯效唑 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虫害诱导植物合成防御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顾小辉 魏建和 +1 位作者 王国全 高志晖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58-465,470,共9页
昆虫对植物的取食活动可以激活植物的防御反应,诱导植物通过调控自身的代谢网络合成防御性次生代谢产物,抵御外界不良刺激。虫害诱导植物合成防御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机制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对虫害诱导的植物防御性次生... 昆虫对植物的取食活动可以激活植物的防御反应,诱导植物通过调控自身的代谢网络合成防御性次生代谢产物,抵御外界不良刺激。虫害诱导植物合成防御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机制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对虫害诱导的植物防御性次生代谢产物、昆虫危害产生的各类激发子、植物对激发子的识别、虫害应答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对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的调控进行了综述,可为虫害诱导植物合成防御性次生代谢产物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植物虫害防治研究、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生产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食性昆虫 激发子 次生代谢 信号转导 防御反应
下载PDF
历代本草所用柴胡物种辨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晖 张改霞 +2 位作者 杨成民 隋春 魏建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928-4934,共7页
柴胡为常用中药材,约从汉朝本草中就出现有关柴胡的记载。由于柴胡属物种较多、种间形态相似,而且历代本草对其形态描述不详,导致今人在判断古代中医临床中所使用的柴胡物种时造成很大的困难。总结分析历代重要本草中有关柴胡的形态和... 柴胡为常用中药材,约从汉朝本草中就出现有关柴胡的记载。由于柴胡属物种较多、种间形态相似,而且历代本草对其形态描述不详,导致今人在判断古代中医临床中所使用的柴胡物种时造成很大的困难。总结分析历代重要本草中有关柴胡的形态和功效描述,综述现代学者对本草中柴胡种的鉴定研究结果,以厘清古代中医学家使用哪些柴胡种入药。在唐朝之前,中医使用的柴胡应为功效相似的一类柴胡属植物,后来逐步过渡到混用伞形科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银州柴胡B.yinchowense、石竹科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var.lanceolata等多种植物,到明清时期才将石竹科银柴胡从柴胡中区分出来,进一步明晰了其功效与柴胡有很大不同。明朝时出现了"北柴胡"的称谓,"南柴胡"的称谓则出现于民国时期。随着柴胡分类研究的深入,"北柴胡"和"南柴胡"逐渐与柴胡属植物柴胡B.chinense、狭叶柴胡一一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基原 本草考证 本草典籍 狭叶柴胡 银柴胡
原文传递
沉香醇提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灿红 王帅 +3 位作者 彭德乾 刘洋洋 郭鹏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8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探讨沉香醇提物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给药处理后计算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匀浆液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 目的:探讨沉香醇提物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给药处理后计算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匀浆液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脏进行病理切片观察;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通体沉香醇提物能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血清ALT、AST活性,降低MPO活性、NO含量,提高T-AOC能力及SOD活性;缓解肝脏组织病理损伤;减低IL-1β和升高IL-10的表达水平,且通体沉香醇提物高剂量效果最好,优于等剂量的野生沉香和火烙沉香醇提物。结论:沉香醇提物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抑制脂质过氧化及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醇提物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 抗氧化损伤 抗炎
下载PDF
2020年版《中国药典》植物药材采收期标准情况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13
6
作者 蒋洁梅 郭巧生 +4 位作者 金江群 田婷 刘杨 王秋玲 魏建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6-852,共7页
采收期标准的完善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文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植物药材的采收期标准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本草记载及现代研究文献分析采收期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标准提升提供参考。统计得到,... 采收期标准的完善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文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植物药材的采收期标准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本草记载及现代研究文献分析采收期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标准提升提供参考。统计得到,499种植物药材中,486种有采收期标准,占97.4%;13种药材无采收期标准。只有银柴胡1种药材有采收年限标准;233种药材同时有采收季节和采收物候期标准,占46.7%;237种只规定了采收季节,占47.5%;15种只规定了采收物候期,占3.0%。222种主要来源于栽培以及51种野生与栽培来源共存的植物药材中,仅11种提及栽培品采收期,且仅银柴胡对野生品及栽培品的采收期标准进行区分描述。不同药用部位植物药材的采收期标准存在一定规律。分析采收期标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13种植物药材无采收期标准;(2)几乎全部人工栽培多年生药材的采收期标准无采收年限;(3)250种植物药材采收期标准没有物候期;(4)栽培品与野生品采收期标准的区分不明确;(5)26种全年均可采收的植物药材采收期标准缺乏依据。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尽快提高完善采收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药典 植物药材 采收期 质量
原文传递
中国沉香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亚非 魏建和 +6 位作者 孙佩文 刘洋洋 杨云 刘培卫 丁宗妙 王帅 王灿红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8期1051-1056,共6页
沉香为我国名贵中药和香料。中国沉香产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可培育为千亿元的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本文从科学技术创新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沉香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绩,分析了中国沉香科技和产业发展存在... 沉香为我国名贵中药和香料。中国沉香产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可培育为千亿元的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本文从科学技术创新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沉香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绩,分析了中国沉香科技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发展思路,为中国沉香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产业 科技创新 产业发展
下载PDF
世界各国(地区)沉香资源与保护 被引量:14
8
作者 高志晖 赵文婷 +1 位作者 孙佩文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8期1057-1063,共7页
沉香是亚洲各国(地区)传统名贵药材及天然香料,瑞香科(Thymelaeaeeae)中的沉香属(Aquilaria)是其最主要的结香树种。随着沉香市场的发展及沉香属自然生存生境的破坏,属内大多数物种现已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保护以及开发利用该属资源,... 沉香是亚洲各国(地区)传统名贵药材及天然香料,瑞香科(Thymelaeaeeae)中的沉香属(Aquilaria)是其最主要的结香树种。随着沉香市场的发展及沉香属自然生存生境的破坏,属内大多数物种现已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保护以及开发利用该属资源,本文对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沉香属植物的野生分布及资源现状、人工种植现状、采集贸易和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利用沉香资源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属 沉香 野生资源 保护
下载PDF
沉香熏香吸入抗焦虑、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弓宝 王灿红 +2 位作者 吴玉兰 刘洋洋 魏建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3-1031,共9页
采用间氯苯哌嗪(m-chloropheniperazine,MCPP)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imulation,CUMS)分别制造小鼠焦虑模型和抑郁模型,通过观察旷场活动实验(OFT)、明暗箱穿梭实验(LDE)、悬尾实验(TST)、游泳实验(FST... 采用间氯苯哌嗪(m-chloropheniperazine,MCPP)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imulation,CUMS)分别制造小鼠焦虑模型和抑郁模型,通过观察旷场活动实验(OFT)、明暗箱穿梭实验(LDE)、悬尾实验(TST)、游泳实验(FST)等行为学变化,考察沉香挥发油(agarwood essential oil,AEO)、沉香香粉(agarwood fragrant powder,AFP)、沉香线香(agarwood line incense,ALI)熏香吸入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伽马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GABAA)神经递质水平,同时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对谷氨酸能系统代谢和转运相关蛋白谷氨酸受体1(glutamate receptor 1,GluR1)及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1(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type 1,VGluT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沉香熏香吸入抗焦虑和抗抑郁的作用机制。行为学数据显示,与焦虑模型组比较,AEO、AFP、ALI可显著减少动物运动总路程(P<0.05),降低运动速度(P<0.05),延长静止时间(P<0.05),降低焦虑模型动物在暗箱中活动路程和速度(P<0.05);与抑郁模型组比较,AEO、AFP、ALI可增加模型动物活动总路程和平均速度(P<0.05),减少静止时间(P<0.05),减少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P<0.05);递质调控方面,AEO、AFP、ALI均可降低焦虑模型动物的Glu水平(P<0.05),增加GABAA、5-HT递质水平(P<0.05);AEO、AFP、ALI均可提高抑郁模型动物5-HT的水平(P<0.05),降低GABAA、Glu的水平(P<0.05);同时AEO、AFP、ALI均能提高焦虑模型和抑郁模型动物海马体中GluR1、VGluT1蛋白表达(P<0.05)。结果说明,AEO、AFP、ALI熏香均有显著的抗焦虑、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神经递质分泌及受体及转运体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挥发油 沉香香粉 沉香线香 抗抑郁 抗焦虑
原文传递
中药降香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佳文 刘洋洋 +4 位作者 弓宝 杨云 王秋玲 孟慧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1期178-191,共14页
降香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历代本草对其记载较为混杂,至今基原仍存在较大争议。从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方面进行考证可知,降香本名降真香,历代本草中多以降真香为正名记载,自明代《本草纲目》将降香作为降真香的简称... 降香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历代本草对其记载较为混杂,至今基原仍存在较大争议。从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方面进行考证可知,降香本名降真香,历代本草中多以降真香为正名记载,自明代《本草纲目》将降香作为降真香的简称,后至清末、民国时期逐渐以降香作为药材正名。从古至今降香基原历经变革,古代(1840年前)国产降香基原考证为黄檀属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Benth.、斜叶黄檀D.pinnata(Lour.)Prain、两粤黄檀D.benthamii Prain、滇黔黄檀D.yunnanensis Franch.等能够产生香材的藤本植物,进口降香基原则考证为黄檀属印度黄檀D.sissoo DC.、小花黄檀D.parviflora Roxb.等具有心材的木本植物;由于降真香(山油柑)Acronychia pedunculata(L.)Miq.植物名与药材名相同,1840—1948年部分著作误将山油柑作降香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首次收录降香,规定其基原为降香檀D.odorifera T.Chen。据记载,古代国产和进口降香均无明确道地产区;1949年至今,唯一道地产区为海南省。历代本草记载,进口降香以颜色红且香气甜而不辣,或颜色紫而油润者入药为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降香檀心材替代进口降香入药,其品质以颜色紫红、质地坚硬油润者为佳。历代本草记载降香炮制方法包括将其刮下碾成细末和烧存性;近现代以加工成细粉或镑片为主。考证结果为今后成方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降真香 黄檀属 降香檀 学名演变 本草考证
下载PDF
虫漏沉香的基本特征及其品质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顾小辉 王国全 +6 位作者 周亚奎 杨云 刘洋洋 刘培卫 冯剑 高志晖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8期1064-1070,共7页
目的:明确虫漏沉香的基本特征和品质特征。方法:调查野外虫蛀产生的虫漏沉香,并用分子方法鉴定虫源;收集市场上典型的虫漏沉香,进行感官特征、显微特征、醇浸物含量、沉香四醇含量及挥发油成分的测定和分析。结果:野外采集的虫漏沉香虫... 目的:明确虫漏沉香的基本特征和品质特征。方法:调查野外虫蛀产生的虫漏沉香,并用分子方法鉴定虫源;收集市场上典型的虫漏沉香,进行感官特征、显微特征、醇浸物含量、沉香四醇含量及挥发油成分的测定和分析。结果:野外采集的虫漏沉香虫源鉴定出天牛科Cerambycidae眼花天牛属Acmaeops和木蠹蛾科Cossidae豹蠹蛾属Zeuzera的昆虫;市售虫漏沉香具有独特虫道特征,易于辨认,有明显的甘甜和清凉香味,木间韧皮部和木射线填充油脂;醇浸物含量相对较高,最高达38.35%,但沉香四醇含量相对较低,且不与醇浸出物呈正向关系;相对通体香和板头香,虫漏沉香具有G-cadinene、Guaia-3,9-diene或Costunolide等独特挥发油成分,但不同虫漏沉香之间挥发性成分种类差异较大。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了虫漏沉香可由天牛、木蠹蛾、白蚁等昆虫伤害形成,鉴定了二类可产生虫漏沉香的蛀干昆虫;首次报道虫漏沉香具有的感官特征、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特征,明确了虫漏沉香化学成分有其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虫漏沉香 虫源 感官特征 品质评价
下载PDF
沉香醇提物对大鼠气滞血瘀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灿红 彭德乾 +3 位作者 刘洋洋 余章昕 郭鹏 魏建和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1279-1285,共7页
目的研究沉香醇提物对大鼠气滞血瘀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模型组、野生沉香醇提物(2.84 g/kg)组和通体沉香醇提物低、中、高剂量(0.71、1.42、2.84 g/kg)组,每天1次,连续ig给药7 d,对照组和模型... 目的研究沉香醇提物对大鼠气滞血瘀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模型组、野生沉香醇提物(2.84 g/kg)组和通体沉香醇提物低、中、高剂量(0.71、1.42、2.84 g/kg)组,每天1次,连续ig给药7 d,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蒸馏水。除对照组外,采用sc异丙肾上腺素(ISO)联合冰水浸泡诱导大鼠气滞血瘀心肌缺血模型,检测生化指标全血黏度(WBV)、血浆比黏度(PSV),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观察心电图及心肌病理损伤情况,检测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LPO)、过氧化氢(H2O2)、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5-羟色胺(5-HT)、内皮素(ET)、血栓烷素B2(TXB2)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分泌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体沉香醇提物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WBV和PSV,改善心电图的异常,显著降低心电图ST段的抬高(P<0.05、0.01),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血清中心肌酶CK、LDH、ALT和AST活性(P<0.05、0.01、0.001),各剂量组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高、中剂量组均显著降低LPO和H2O2水平,升高T-AOC和SOD水平(P<0.05、0.01、0.001),高剂量组显著降低5-HT水平,各剂量组均显著降低ET、TXB2和PEG2水平(P<0.05、0.01、0.001)。同等剂量下通体沉香醇提物与野生沉香醇提物作用相当。结论通体沉香醇提物对大鼠气滞血瘀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改善血管微循环、调节内皮细胞生长及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醇提物 气滞血瘀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缺血 血液黏度:抗氧化作用
原文传递
沉香醇提物对顺铂诱导家鸽呕吐的止呕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灿红 彭德乾 +3 位作者 刘洋洋 余章昕 郭鹏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0期1611-1617,共7页
目的:探讨沉香醇提物对顺铂(DDP)致家鸽呕吐的止呕作用。方法:沉香各醇提物预处理给药后,采用DDP腹腔注射制备家鸽呕吐模型,记录并分别计算呕吐潜伏期、呕吐频率和0~2、2~4、4~6 h呕吐次数,观察家鸽胃腺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沉香醇提物对顺铂(DDP)致家鸽呕吐的止呕作用。方法:沉香各醇提物预处理给药后,采用DDP腹腔注射制备家鸽呕吐模型,记录并分别计算呕吐潜伏期、呕吐频率和0~2、2~4、4~6 h呕吐次数,观察家鸽胃腺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致呕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分泌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沉香醇提物能显著延长呕吐家鸽的呕吐潜伏期,减少呕吐次数和呕吐频率,缓解胃腺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降低血清中5-HT和DA的分泌水平。结论:沉香醇提物可显著抑制DDP所致的家鸽呕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递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醇提物 顺铂 呕吐 止呕作用 神经递质
下载PDF
拟层孔菌(Fomitopsis sp.)促进沉香的形成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旭玉 杨云 +3 位作者 刘洋洋 冯剑 刘培卫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8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为了获得促进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形成沉香的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分离并纯化真菌及菌液接种到白木香树进行功能验证。形态学特征结合ITS序列进行真菌鉴定和平板培养法测定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分离到1... 目的:为了获得促进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形成沉香的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分离并纯化真菌及菌液接种到白木香树进行功能验证。形态学特征结合ITS序列进行真菌鉴定和平板培养法测定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分离到1株真菌ASAF01,其菌液输到白木香6个月后能促进沉香的形成。ASAF01鉴定为拟层孔菌(Fomitopsis sp.),属于拟层孔菌属(Fomitopsis),拟层孔菌科(Fomitopsidaceae),多孔菌目(Polyporales),伞菌纲(Agaricomycetes),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其菌最适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是35℃,最适p H值为7,最适碳源和氮源为可溶性淀粉和酵母浸膏。结论:拟层孔菌(Fomitopsis sp.)ASAF01能促进白木香结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真菌促进结香 鉴定 拟层孔菌(Fomitopsis sp.)
下载PDF
三岛柴胡基因组Survey分析及SSR位点挖掘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楚然 徐娇 +3 位作者 都明理 王丽红 隋春 魏建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960-3966,共7页
柴胡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及保肝护肝等。三岛柴胡是日本栽培品种,在我国和韩国等国家地区亦有种植。在大规模全基因组深度测序之前,需要进行低覆盖度的基因组Survey测序,以评价基因组的大小及复杂程度,确定适合该植物全... 柴胡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及保肝护肝等。三岛柴胡是日本栽培品种,在我国和韩国等国家地区亦有种植。在大规模全基因组深度测序之前,需要进行低覆盖度的基因组Survey测序,以评价基因组的大小及复杂程度,确定适合该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策略。该研究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 2000)进行了三岛柴胡的Survey测序分析,并对所获得基因组序列进行了SSR分析,利用Primer 3设计SSR特异引物并随机选择33对引物以三岛柴胡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对PCR体系以及最佳退火温度进行筛选。共获得了288.64 G基因组数据,估计基因组大小为2119.58Mb,测得基因组数据深度为138×,杂合率为1.84%,重复序列比例为83.89%,推测三岛柴胡基因组属于复杂基因组。采用K-mer=41初步组装,得到contig N50224 bp,总长896.97 Mb,scaffold N50313 bp,总长922.67 Mb。三岛柴胡基因组序列数据中,共检测到91377条SSR序列,分布于70809条独立基因。主要类型为二核苷酸重复,存在49680条,占比70.16%。在合成的33对引物中,有21对引物成功扩增出目标条带。研究结果为后续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开发鉴定柴胡种质和性状定位的SSR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岛柴胡 基因组Survey分析 SSR标记开发
原文传递
白木香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诱导结香作用研究
16
作者 黄颖 何欣 +6 位作者 李浩凌 孟慧 陈旭玉 魏建和 陈德力 王斌 杨云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334-341,共8页
目的:分离、纯化经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的白木香木质部真菌,筛选能够高效促进白木香产生优质沉香的菌株。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鉴定真菌;将真菌菌液接种到白木香树4个月后进... 目的:分离、纯化经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的白木香木质部真菌,筛选能够高效促进白木香产生优质沉香的菌株。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鉴定真菌;将真菌菌液接种到白木香树4个月后进行功能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 2020年版沉香项下薄层色谱、浸出物含量测定、沉香四醇含量测定及特征图谱方法分析菌株诱导效果。结果:从白木香木质部中分离出48株真菌,优势菌株为镰刀菌;经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 sp.)、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渐进绿木霉Trichoderma paraviridescens诱导的沉香薄层色谱斑点与对照药材一致;经镰刀菌属(Fusarium sp.)、黑曲霉、渐进绿木霉诱导的沉香浸出物质量分数均大于10%,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可可毛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黑曲霉、渐进绿木霉等6株菌诱导的沉香特征图谱与对照药材一致,沉香四醇质量分数均大于0.1%,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白木香木质部分离出的内生真菌可诱导沉香形成,其中黑曲霉和渐进绿木霉能够较快速诱导白木香结香,结香所得的树脂品质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真菌 诱导结香 沉香四醇
下载PDF
降香药材质量标准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17
作者 何文杰 刘洋洋 +5 位作者 赵祥升 杨云 李佳文 祝远静 魏建和 孟慧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404-411,共8页
20世纪60年代以后,本草书籍及各地方标准中降香药材的来源已变为降香檀的心材部位,在质量评价时通常以色紫红、质硬、不带外皮和边材、油润、香气浓者为佳。然而,由于降香供不应求,市场上充斥着伪劣产品,亟须调整相关质量标准以规范降... 20世纪60年代以后,本草书籍及各地方标准中降香药材的来源已变为降香檀的心材部位,在质量评价时通常以色紫红、质硬、不带外皮和边材、油润、香气浓者为佳。然而,由于降香供不应求,市场上充斥着伪劣产品,亟须调整相关质量标准以规范降香药材市场。对降香质量标准、炮制规范和商品规格进行综述,以期为降香质量标准的提升和规范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质量标准 炮制规范 商品规格
下载PDF
通体结香技术处理30 d产沉香的品质监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欣 张燕 +7 位作者 孟慧 魏建和 吕菲菲 刘培卫 李浩凌 陈波 黄良明 杨云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6期1074-1082,共9页
目的:研究通体结香技术诱导沉香形成的作用过程。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沉香质量标准,对通体结香技术处理30 d内产生的沉香样品进行性状、沉香四醇质量分数、结香面积比率、特征图谱分析,并对部分特征型倍半萜类和芳... 目的:研究通体结香技术诱导沉香形成的作用过程。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沉香质量标准,对通体结香技术处理30 d内产生的沉香样品进行性状、沉香四醇质量分数、结香面积比率、特征图谱分析,并对部分特征型倍半萜类和芳香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通体结香技术处理白木香第4~5天,木间韧皮部和射线细胞出现树脂类物质,形成环形沉香层,沉香结香率由4.31%急剧上升至8.11%。结香30 d可形成明显的沉香层结构,薄层色谱和特征图谱结果与对照药材一致。沉香四醇质量分数在结香30 d内由0.001%增长至0.034%,整体呈上升趋势。部分芳香类化合物和沉香特征性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在第1~8天和第9~16天开始产生并累积。结论:通体结香技术处理30 d能够诱导沉香快速形成和稳定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通体结香技术 动态监测 形成规律
下载PDF
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的提取物灌胃KM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洋洋 田树红 +2 位作者 冯剑 杨云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8期1089-1090,1096,共3页
目的:考察KM小鼠灌胃给药接受过量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的提取物后可能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试验灌胃给予小鼠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的提取物,观察记录小鼠的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并于14 d后剖检小鼠观... 目的:考察KM小鼠灌胃给药接受过量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的提取物后可能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试验灌胃给予小鼠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的提取物,观察记录小鼠的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并于14 d后剖检小鼠观察其主要脏器。结果:以40 g·kg-1剂量给药后,小鼠均未产生明显的毒性症状,其体重与阴性对照组小鼠体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大体剖检生命脏器未见异常。结论: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的提取物对KM小鼠无明显毒性。可认为成人以临床常用剂量服用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药材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提取物 最大给药量 急性毒性
下载PDF
44批次不同来源国产沉香药材松香酸类物质的检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剑 刘洋洋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8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考察不同来源的44批次沉香药材含松香酸类物质情况,为沉香药材正确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结合乙酸铜化学显色反应和薄层色谱法对沉香药材中松香酸类物质进行鉴别分析。结果:44批次不同来源的沉香样品中,药材... 目的:考察不同来源的44批次沉香药材含松香酸类物质情况,为沉香药材正确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结合乙酸铜化学显色反应和薄层色谱法对沉香药材中松香酸类物质进行鉴别分析。结果:44批次不同来源的沉香样品中,药材市场所售10批次沉香药材中松香酸类物质检出率达40%;其余34批次沉香药材(包括19批次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5批次火烙法产沉香和10批次野生沉香)均未检出松香酸类物质。结论:采用通体结香技术等方法产的沉香药材和野生沉香不含松香酸类物质,但药材市场所售沉香药材有掺入松香酸类物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松香酸 薄层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