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工人阶级内部分层 被引量:3
1
作者 邵慧萍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第7期185-187,共3页
文章对当代工人阶级进行了水平分层(党政干部阶层、经理人员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普通职工阶层)与垂直分层(上、中、下层或上、中上、中中、中下、底层),并从多方面分析了导致工人阶级内部分层的原因。
关键词 工人阶级 内部分层 党政干部阶层 经理人员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普通职工阶层
下载PDF
新型工资劳动者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兼论新型工资劳动者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彭恒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5,共7页
新型工资劳动者是已经走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非农从业者,是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带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作为后发国家,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共时性存在的发展背景,构成了新型工资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境... 新型工资劳动者是已经走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非农从业者,是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带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作为后发国家,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共时性存在的发展背景,构成了新型工资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境遇。目前新型工资劳动者的数量规模已居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第二位,其权利理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阶层化意识已经觉醒,社会各界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对其存在和权利状况的“交叠共识”基本达成,组织化的条件日趋成熟,真正需要的是工会组织在社会、政治结构中的博弈智慧和实际操作层面的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资劳动者 现代性 组织化 实践智慧
下载PDF
论劳动意识
3
作者 彭恒军 曹凤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4年第S01期6-9,62,共5页
劳动意识是劳动主体的基本规定性之一.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其本质规定、内在结构和社会功能,对于劳动主体潜能的发挥、角色规范的履行和劳动行为的实施,都有重要意义.一、劳动意识的本质劳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们以... 劳动意识是劳动主体的基本规定性之一.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其本质规定、内在结构和社会功能,对于劳动主体潜能的发挥、角色规范的履行和劳动行为的实施,都有重要意义.一、劳动意识的本质劳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们以群体的形式并通过一定的社会协作方式、以自身的自然力和智力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变换的过程.换言之,劳动就是劳动主体即人与劳动客体,即外部对象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以满足人们的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规定性 劳动主体 协作方式 劳动意识 角色规范 主体潜能 人的存在方式 自然力
下载PDF
国有企业职工的内部分化及其利益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国有企业内部分化研究课题组 刘玉方 《工会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5,共5页
国有企业内部不同职工群体,利益存在差异。非工资性收入、要素参与分配强化了内部分化,经营者群体与弱势(困难)职工群体成为分化的两极。易导致分化矛盾的是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灰色或黑色收入造成的收入差距、经营者无业绩前提下的收... 国有企业内部不同职工群体,利益存在差异。非工资性收入、要素参与分配强化了内部分化,经营者群体与弱势(困难)职工群体成为分化的两极。易导致分化矛盾的是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灰色或黑色收入造成的收入差距、经营者无业绩前提下的收入差距、经营者与普通职工收入的逆向分化、企业转制中非规范操作形成的财富差距。企业内部的利益差异要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利益整合要立足中间调控两端,扩大企业内部中等收入者比重,工会在利益关系整合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职工群体 非工资性收入 利益关系 工会组织 工人阶级 企业管理 收入差距
下载PDF
职工持股实践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邵慧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8,共4页
在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职工持股实践,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国家应制订相关的法律,企业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施改革,工会应维护职工的产权利益,职工应提高自己的经济素质,从而共同推进职工持股制... 在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职工持股实践,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国家应制订相关的法律,企业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施改革,工会应维护职工的产权利益,职工应提高自己的经济素质,从而共同推进职工持股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制度 改革 职工持股 对策
下载PDF
人民论坛杂志社战略合作单位系列活动之二:形成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观点集萃
6
作者 秦宣 徐鸿武 +9 位作者 王易 闫志民 李生林 刘建军 李贺林 姜汉斌 廖作斌 曹胜 彭恒军 崔萍 《人民论坛》 2008年第11期54-57,共4页
5·12汶川大地震爆发后,中华儿女在大灾大难面前永不低头的伟大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展示。可以说此次救灾过程中体现出的抗震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素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在此背景下,2... 5·12汶川大地震爆发后,中华儿女在大灾大难面前永不低头的伟大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展示。可以说此次救灾过程中体现出的抗震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素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在此背景下,2008年5月18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北京市科社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闫志民,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贾立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秦宣,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徐鸿武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会议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时代特征、核心价值体系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一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而此次汶川抗震救灾过程中展现出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等,值得理论界进行深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精神家园 民族精神 体系理论 集萃 价值体系
下载PDF
论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恒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7,共7页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工业化战略的直接产物,其独特的制度特征和区位优势,使其在我国现阶段仍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由于乡镇企业整体上尚未发生企业发展史上所说的"管理革命",因而,其劳动关系的根本特征是企业所有者和新型工...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工业化战略的直接产物,其独特的制度特征和区位优势,使其在我国现阶段仍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由于乡镇企业整体上尚未发生企业发展史上所说的"管理革命",因而,其劳动关系的根本特征是企业所有者和新型工资劳动者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乡镇集体企业的经营者最大化追求"企业控制权"回报、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最大化追求企业利润、新型工资劳动者努力追求以较高比较收益为主要目的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而不计劳动权利和劳动条件,同时,占乡镇企业96 1%的个体私营企业因拒斥内部监督、不愿支付工会运行的经济社会成本和劳动者因维权意识不强而导致工会组建的内在动力不足,是乡镇企业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劳动关系 企业控制权 比较收益 中国 企业体制
下载PDF
提高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科学体育锻炼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爱莉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110,共4页
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生肥胖人数增加,肺活量下降,心血管机能水平下降,耐力素质下降,下肢肌肉爆发力下降,弹跳力下降,速度素质下降,上、下肢力量薄弱等。造成以上问题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家庭及应试教育原因、... 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生肥胖人数增加,肺活量下降,心血管机能水平下降,耐力素质下降,下肢肌肉爆发力下降,弹跳力下降,速度素质下降,上、下肢力量薄弱等。造成以上问题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家庭及应试教育原因、体育场馆设施缺乏等方面的原因。为此,要使学生树立科学体育锻炼的理念,采取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体质健康水平 科学体育锻炼
下载PDF
重建“阶级话语”:工会维权的合法化和正义论基础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彭恒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共6页
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政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理论构成了现代社会中两种针锋相对的合法化叙事路径。从深层的社会历史逻辑和政治逻辑来看,只要资本的逻辑没有根本改变,阶级政治话语就始终是资本合法性的批判维度,也始终是工人阶... 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政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理论构成了现代社会中两种针锋相对的合法化叙事路径。从深层的社会历史逻辑和政治逻辑来看,只要资本的逻辑没有根本改变,阶级政治话语就始终是资本合法性的批判维度,也始终是工人阶级追求"阶级平等"与"制度正义"的合法化源泉和正义论基础。资本的全球化和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的客观逻辑决定了"阶级话语"不可能"退场"。"阶级平等"应该成为"制度正义"的基本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 合法化危机 阶级平等 制度正义 重建 阶级话语
下载PDF
论经济与伦理的原生统一性和内在同一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江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2,共3页
经济与伦理有着原生的统一性和内在同一性。作为“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经济伦理理论,是从“社会存在”、“经济基础”领域衍生和延伸而来的,是对“社会存在”、“经济基础”领域内已经存在的经济伦理的发挥和完善,它绝不能完全... 经济与伦理有着原生的统一性和内在同一性。作为“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经济伦理理论,是从“社会存在”、“经济基础”领域衍生和延伸而来的,是对“社会存在”、“经济基础”领域内已经存在的经济伦理的发挥和完善,它绝不能完全消灭那些经过长期的适应性进化而形成的经济伦理,而代之以一种完全理性地建构起来的经济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伦理 原生统一性 经济伦理学
下载PDF
大学文科类学生计算机教育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慧儒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97,共3页
大学文科计算机教学不同于一般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级教学的方法,以应用为导向,实践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提高大学文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新时代对大学文科生计算机水平的... 大学文科计算机教学不同于一般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级教学的方法,以应用为导向,实践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提高大学文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新时代对大学文科生计算机水平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科 计算机 分级教学
下载PDF
论总体生产力、个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双重矛盾运动
12
作者 邵慧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4-128,共5页
一直以来,人们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论,片面地理解为总体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忽略了个体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一片面的理解不仅误导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解,而且误... 一直以来,人们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论,片面地理解为总体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忽略了个体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一片面的理解不仅误导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解,而且误导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使人们对个体生产力、个性、个人的自由发展的理解不全面、深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曾经遭受挫折的理论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生产力 个体生产力 个性发展 混合经济
下载PDF
工会理论创新刍议
13
作者 邵慧萍 《中国工运》 2006年第4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工会理论 理论创新 社会转型 需要理论 发展需要
原文传递
老年贫困预防: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关注生命全程
14
作者 王琳 《中国统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28,共3页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有组织的国家扶贫行动.我国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提出,到2020...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有组织的国家扶贫行动.我国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与此同时,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人口年龄结构正经历快速的改变,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理论和实际都证明,老年人口是贫困率较高的群体。可以预见,未来中国老年人口贫困问题会逐渐显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贫困 人的全面发展 关注生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预防 经济高速增长 农村贫困人口 人口年龄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