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是有效地控制植物病害发生、危害的理论和技术依据,因而是植物病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病原物与其植物寄主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制约或对立统一的关系,Flor在亚麻锈病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基因对基因(Gene for ...植物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是有效地控制植物病害发生、危害的理论和技术依据,因而是植物病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病原物与其植物寄主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制约或对立统一的关系,Flor在亚麻锈病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基因对基因(Gene for gene)的学说,即病原物存在有致病基因和无致病基因(或毒性基因和无毒基因),而植物相应地存在有感病性基因和抗病性基因。这一学说一直用作研究植物-病原相互作用以及分析植物抗(感)病性遗传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病原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特别是亲和关系是在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而是十分复杂的,而且不同的植物-病原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也不相同。故Flor的模式不可能解释所有植物病害中的病原和寄主间的复杂关系。展开更多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一种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已于2019年1月侵入中国云南省西部地区,对当地主要经济作物鲜食玉米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我们调查了入侵成虫后代幼虫在鲜食玉米田的种群密度和为害情况,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一种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已于2019年1月侵入中国云南省西部地区,对当地主要经济作物鲜食玉米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我们调查了入侵成虫后代幼虫在鲜食玉米田的种群密度和为害情况,分析了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田呈聚集分布,聚集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环境是导致聚集分布的主要因素。基于空间分布型的分析结果,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幼虫密度的理论抽样模型和基于幼虫密度防治指标的序贯抽样技术。本研究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抽样方法,为通过调查田间种群密度指导幼虫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展开更多
文摘植物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是有效地控制植物病害发生、危害的理论和技术依据,因而是植物病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病原物与其植物寄主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制约或对立统一的关系,Flor在亚麻锈病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基因对基因(Gene for gene)的学说,即病原物存在有致病基因和无致病基因(或毒性基因和无毒基因),而植物相应地存在有感病性基因和抗病性基因。这一学说一直用作研究植物-病原相互作用以及分析植物抗(感)病性遗传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病原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特别是亲和关系是在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而是十分复杂的,而且不同的植物-病原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也不相同。故Flor的模式不可能解释所有植物病害中的病原和寄主间的复杂关系。
文摘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一种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已于2019年1月侵入中国云南省西部地区,对当地主要经济作物鲜食玉米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我们调查了入侵成虫后代幼虫在鲜食玉米田的种群密度和为害情况,分析了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田呈聚集分布,聚集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环境是导致聚集分布的主要因素。基于空间分布型的分析结果,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幼虫密度的理论抽样模型和基于幼虫密度防治指标的序贯抽样技术。本研究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抽样方法,为通过调查田间种群密度指导幼虫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