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间隔区(ITS)在寄生虫分子生物学分类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被引量:43
1
作者 牛庆丽 罗建勋 殷宏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8年第4期41-47,共7页
在寄生虫分子分类学研究中,利用核糖体DNA对寄生虫进行分类学,以及虫种进化关系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普遍应用的方法。但由于它具有高度保守性的特点,所以很难在同种异株的区分上有所作为。内转录间隔区ITS是位于寄生虫的遗传物质特... 在寄生虫分子分类学研究中,利用核糖体DNA对寄生虫进行分类学,以及虫种进化关系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普遍应用的方法。但由于它具有高度保守性的特点,所以很难在同种异株的区分上有所作为。内转录间隔区ITS是位于寄生虫的遗传物质特别是核糖体DNA(rDNA)上18S和28S基因之间的区域片段,由于它在生物种和亚种间变异较大,从而可以用来进行动物原虫种间以及株间的分类鉴定。因此,在分子分类学领域,越来越多的采用核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作为分子标记。本文介绍ITS作为分子标记在寄生虫分子分类中的作用及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NA—ITS 寄生虫 分子标记 应用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及其在动物病原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吴耀东 徐民俊 +2 位作者 郑文斌 冯胜勇 朱兴全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97-1802,共6页
建立动物疫病的快速诊断,对于我国养殖业疫病的预防及控制、进出口检疫、动物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近几年出现的1种有望替代PCR的新的核酸扩增技术。该技术主要依赖于3种酶:能结合单链寡核苷酸... 建立动物疫病的快速诊断,对于我国养殖业疫病的预防及控制、进出口检疫、动物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近几年出现的1种有望替代PCR的新的核酸扩增技术。该技术主要依赖于3种酶:能结合单链寡核苷酸引物的重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和DNA聚合酶。反应过程中不需要模板链的热变性,可以在恒定的低温条件下快速扩增DNA或者RN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操作简便、适用于现场快速诊断等特点,在动物疾病早期诊断、实地检测、进出口快速检疫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本文对RPA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 检测 诊断 动物病原
原文传递
猪带绦虫不同阶段45W-4BX和18kD基因联合表达及保护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骆学农 郑亚东 +4 位作者 窦永喜 郭爱疆 侯俊琳 景志忠 才学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5-390,共6页
【目的】获得不同发育阶段基因联合表达的具有良好免疫保护性的重组抗原,为研制高效的猪囊虫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截去45W-4B基因的信号肽和C端17个疏水氨基酸序列,经BamH I和EcoR I酶切后与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转化... 【目的】获得不同发育阶段基因联合表达的具有良好免疫保护性的重组抗原,为研制高效的猪囊虫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截去45W-4B基因的信号肽和C端17个疏水氨基酸序列,经BamH I和EcoR I酶切后与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转化BL21感受态细胞,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测序正确的质粒经EcoR I和Not I酶切处理后与截去信号肽的18 kD基因连接,构建双基因融合表达载体pGEX-4BX/18。用IPTG诱导的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分析活性。分别用300μg重组GST-4BX、GST-4BX/18蛋白免疫猪,间接ELISA测定抗体水平。感染后90 d剖检计算各组的减虫率,比较评价重组抗原的免疫保护性。【结果】4BX/18 kD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为50 kD的融合蛋白,并能被人囊虫和感染初期的猪囊虫阳性血清所识别。重组抗原免疫猪后45 d抗体达到峰值,联合表达重组抗原的减虫率为97%,GST-4BX免疫组的减虫率为95%。【结论】重组抗原4BX和4BX/18kD均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有望利用它们研制出抗猪囊尾蚴病的高效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 45W-4BX 18kD 联合表达 免疫保护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地区鸡源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型鉴定和药敏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胡贺 覃宗华 +7 位作者 王艳华 龚振兴 刘保红 殷昊 彭险峰 马雪婷 李祥瑞 蔡建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34,共7页
为探明我国鸡群中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不同毒素型分布特征及携带主要致病毒素基因和对饲用抗菌素的抗药谱,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间从四川等7省17个肉鸡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采样692份,分离鉴定获得Cp菌株214株,分... 为探明我国鸡群中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不同毒素型分布特征及携带主要致病毒素基因和对饲用抗菌素的抗药谱,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间从四川等7省17个肉鸡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采样692份,分离鉴定获得Cp菌株214株,分离率31%。经多重PCR方法鉴定,其中有206株为A型Cp,8株为C型。利用特异性单一PCR方法检测发现:有87株Cp携带β2毒素基因,阳性率为41%;5株携带Net B毒素基因,阳性率为2.3%。以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检测的常见饲用抗菌素敏感性结果显示:那西肽、弗吉尼亚霉素和效霉素有广泛的抑菌作用,四川德阳(2013)、四川眉山(2013)和广东鹤山(2013)的分离菌株对所测试的11种药物均表现敏感,而广西桂林(2014)的菌株仅对那西肽敏感。结果表明我国鸡源Cp具有明显的毒素型、主要致病毒素基因携带状况和抗药谱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肠炎 产气荚膜梭菌 毒素型 毒素基因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小反刍兽疫病毒P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翟军军 窦永喜 +4 位作者 张海瑞 毛立 蒙学莲 骆学农 才学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55-2362,共8页
【目的】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为研究小反刍兽疫病毒P蛋白的功能及其在病毒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对小反刍兽疫P基因全长进行克隆,通过生物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序... 【目的】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为研究小反刍兽疫病毒P蛋白的功能及其在病毒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对小反刍兽疫P基因全长进行克隆,通过生物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利用I-TASSER进行三级结构预测,然后分析其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P基因和MV、CDV、RPV、DMV和PDV的P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62.9%、63.3%、64.4%、65.1%和60.4%,氨基酸的相似性分别为45.9%、46.2%、50.6%、50.3%和47.0%。三级结构表明该蛋白由3个结构域构成,中间是由多个α-螺旋构成的结构域,主要行使与L大蛋白和RNA结合的功能,两边分别是N-端和C-端结构域,C-端结构域含有3个α-螺旋,分别位于458—468aa、492—499aa和503—505aa位,主要作为N蛋白α-螺旋的结合位点。【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克隆小反刍兽疫病毒P基因,分析和预测了p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为其进一步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P蛋白 克隆 结构与功能 分析
下载PDF
新疆边境地区蜱携带梨形虫种类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仇晓飞 林汉亮 +18 位作者 罗金 马力克·艾则孜 康逢义 倪军 罗毅 刘文阁 马站 任巧云 曹润来 谭阳春 张高峰 刁沛文 王奇林 刘佩雯 关贵全 罗建勋 殷宏 徐庚全 刘光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调查新疆边境地区梨形虫在当地蜱中的携带情况,对采集于2019年4月份和5月份的新疆边境地区共25个县(市)的蜱进行形态学鉴定,提取DNA,利用梨形虫套式引物进行扩增并测序,并采用IQ-Tree软件的ML法构建不同地理株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 为了调查新疆边境地区梨形虫在当地蜱中的携带情况,对采集于2019年4月份和5月份的新疆边境地区共25个县(市)的蜱进行形态学鉴定,提取DNA,利用梨形虫套式引物进行扩增并测序,并采用IQ-Tree软件的ML法构建不同地理株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采集到的1516只蜱包括4个属9个种,分别为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草原革蜱(D.nuttalli)、胫距革蜱(D.pavlovskyi)、边缘革蜱(D.marginatus)、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麻点璃眼蜱(H.rufipes)、小亚璃眼蜱(H.anatolicum)、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和刻点血蜱(Haemaphysalis punctate);对上述蜱种携带梨形虫种类的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3种泰勒虫和6种巴贝斯虫,分别为绵羊泰勒虫(Theileria ovis)、马泰勒虫(T.equi)、泰勒虫未定种(Theileria sp.)、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粗糙巴贝斯虫(B.crassa)、隐藏巴贝斯虫(B.occultans)、犬巴贝斯虫(B.canis canis)、莫氏巴贝斯虫(B.motasi)及巴贝斯虫未定种(Babesia sp.)。结果表明,蜱中梨形虫的平均携带率为27.77%,且新疆边境不同地区的蜱梨形虫的携带率不同。研究结果为梨形虫病的进一步防控以及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形虫 分子鉴定
下载PDF
我国羊巴贝斯虫trap基因结构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何欣 刘军龙 +6 位作者 刘爱红 王锦明 牛庆丽 李有全 殷宏 罗建勋 关贵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32-1341,共10页
本研究拟解析我国羊巴贝斯虫trap基因的结构特征,并以其为分子标志开展遗传进化分析,为理清我国羊巴贝斯虫的分类关系提供数据。用公布的巴贝斯虫trap基因序列BLAST两个羊巴贝斯虫全基因组本地数据库,以获得的保守序列片段为模板,设计PC... 本研究拟解析我国羊巴贝斯虫trap基因的结构特征,并以其为分子标志开展遗传进化分析,为理清我国羊巴贝斯虫的分类关系提供数据。用公布的巴贝斯虫trap基因序列BLAST两个羊巴贝斯虫全基因组本地数据库,以获得的保守序列片段为模板,设计PCR引物;克隆我国分离的6株羊巴贝斯虫trap基因全长序列,分析其序列结构特征;比对序列相似性,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结果克隆获得6株羊巴贝斯虫trap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3、4、5个内含子的三种内含子数目,预测的开放阅读框(ORF)大小分别为1 944、2 100/2 142和2 286bp;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其都具有TRAP蛋白家族特征性的vWFA、TSR、跨膜域和CTD结构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感染我国羊的巴贝斯虫被分成3组,组内序列相似性为99.8%~100%,而组间为43.6%~74.6%。系统发生树上6株羊巴贝斯虫被分到两大枝,羊巴贝斯虫未定种和莫氏巴贝斯虫,而且莫氏巴贝斯虫又被分成两小枝。6株羊巴贝斯虫trap基因结构存在差异,但其蛋白特征性的结构域较为保守;我国分离的羊巴贝斯虫为两个种,但莫氏巴贝斯虫中可能存在两个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巴贝斯虫 trap基因 基因结构 系统发生树
下载PDF
秀丽隐杆线虫的培养条件及其在捕食线虫性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俊伟 孟庆玲 +5 位作者 乔军 才学鹏 罗建勋 王为升 张再超 蔡扩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97-801,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模式线虫-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并为筛选高效力的家畜寄生线虫生防真菌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通过对C.elegans的形态、培养条件以及保存方法的研究,发现C.elegans在16℃~25℃NGM培养基中均可以生长,但在20℃NGM培养基中... 为进一步了解模式线虫-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并为筛选高效力的家畜寄生线虫生防真菌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通过对C.elegans的形态、培养条件以及保存方法的研究,发现C.elegans在16℃~25℃NGM培养基中均可以生长,但在20℃NGM培养基中生长较佳。在-80℃或液氮的温度条件下,C.elegans在30%甘油溶液和SA冻存液中均可以保存至少2年。同时,本研究探索了不同龄期C.elegans幼虫对供试菌-少孢节丛孢菌新疆分离株(Arthrobotrys oligospora XJ-XA)的捕食器官的诱导能力,并测定了供试菌株对不同龄期C.elegans幼虫的捕食率,分析了菌株捕食器官产生、捕食能力与线虫龄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龄期C.elegans对供试菌的捕食器官诱导产生的数量有明显差异,而且供试菌对不同龄期C.elegans的捕食能力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培养 保存 少孢节丛孢菌 捕食器官
下载PDF
亚洲璃眼蜱不同发育阶段及其组织中microRNA-10表达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袁小松 罗金 +5 位作者 田占成 谢俊仁 王芳芳 田美媛 张以芳 刘光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6-814,共9页
【目的】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2个核苷酸(nt)且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迄今为止,在病毒、动物、植物中都有发现,如在Mareks病毒、果蝇、斑马鱼、人类以及拟南芥等多种生物中都有存在。其通过与靶基因特异性的碱基互补配对... 【目的】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2个核苷酸(nt)且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迄今为止,在病毒、动物、植物中都有发现,如在Mareks病毒、果蝇、斑马鱼、人类以及拟南芥等多种生物中都有存在。其通过与靶基因特异性的碱基互补配对使靶基因降解或者受到抑制,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水平。miRNAs参与多种生物的细胞增殖、分化、代谢与死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为了解microRNA-10在亚洲璃眼蜱中的潜在生物学功能,试验获得亚洲璃眼蜱miR-10的前体、成熟体序列;分析亚洲璃眼蜱不同发育阶段及组织miR-10的表达水平,及亚洲璃眼蜱miR-10的生物学意义;为进一步研究miR-10与亚洲璃眼蜱生长发育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用Trizol Reagent分别提取不同发育阶段及组织的总RNA,用SYBR?Prime Script TMmiRNA RT-PCR Kit(TaKaRa Code:RR716)制备cDNA。参考miRBase数据库中isc-miR-10(登录号:MI0012262)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的方法从亚洲璃眼蜱中扩增获得miR-10前体序列,通过MEGA4软件将此前体序列与已知物种的miR-10前体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利用qPCR技术分析亚洲璃眼蜱不同发育阶段及组织miR-10的表达情况;推测miR-10在亚洲璃眼蜱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获得亚洲璃眼蜱miR-10的前体序列CUACAUCUACCCUGUAGAUCCGAAUUUGUUUGCCACUAGACUACAAAUUCGGUUCUAGAGAGGCUUUGUGUGG,大小为73bp;亚洲璃眼蜱的miR-10前体序列与肩突硬蜱的相似性最高,是95.9%,且与其他节肢动物相似性在88.9%—91.7%之间;miR-10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miR-10的成熟体序列为UACCCUGUAGAUCCGAAUUUGU,种子序列为ACCCUGU。在亚洲璃眼蜱的不同发育阶段中,饥饿若蜱的miR-10的表达水平最高,是卵的48.3倍;饥饿成蜱是卵的7.78倍;饥饿幼蜱是卵的2.78倍。在饥饿雌性成蜱吸血过程中,吸血3d的成蜱是饥饿成蜱的约4.28倍,吸血5d的成蜱是饥饿成蜱的约0.31倍,饱血自然脱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璃眼蜱 MIR-1 0 克隆 表达分析 qPCR
下载PDF
蜱虫争议种的分类体系重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金 曲志强 +5 位作者 任巧云 关贵全 罗建勋 殷宏 李祥瑞 刘光远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45-2151,共7页
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一直以来被认为隶属于牛蜱属,但是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其应归为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阐述该蜱种的分类地位。旨在厘清争议种分类体系重... 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一直以来被认为隶属于牛蜱属,但是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其应归为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阐述该蜱种的分类地位。旨在厘清争议种分类体系重构的目的,为其可能传播病原的种类及防控起到指导性作用。本研究对我国蜱虫主要流行区域的地方优势种进行收集,并就其形态学对收获的蜱虫进行种的鉴定。从而遴选出微小牛蜱,血红扇头蜱等蜱种,并结合标记分子18S rRNA V4高变区对目标虫种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测算不同蜱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形态学结果显示,微小牛蜱饱血长宽平均达到12.7 mm×7.8 mm,口下板粗短,齿式4/4,齿大小均一,每纵列为8~9枚齿。血红扇头蜱饱血长宽平均为11.2 mm×7.0 mm,口下板棒形,齿式3/3,齿大小均一,每纵列约为10枚齿。基于18S rRNA V4高变区的遗传发生树及遗传距离结果显示。牛蜱属(Boophilus)与扇头蜱属以及璃眼蜱属(Hyalomma)聚类在同一分支,其遗传距离重组率在牛蜱属和扇头蜱属之间仅为0.002,在璃眼蜱属与牛蜱属,扇头蜱属之间分别为0.005和0.002。此外,还发现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mis)甘肃株与河北株(JQ346681)序列遗传距离重组率为0.007。而收集自我国的花蜱与美国花蜱(MF102095)遗传距离重组率仅为0.005。至此,可以断定微小牛蜱应该隶属于扇头蜱属的1个亚种,而非同一种。同时也证实在扇头蜱亚科新的分类系统中将璃眼蜱属划分到扇头蜱亚科这一事实,因此仅以18S rRNA为标记分子进行璃眼蜱的分类存在一定的种争议。此外,不同地域遗传距离相近的同一蜱种,可能是动物迁徙或者引种造成的一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头蜱 微小牛蜱 18S rRNA 分类
原文传递
柔嫩艾美耳球虫在鸡巨噬细胞中的培养及子孢子感染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保余 王文青 +5 位作者 曲自刚 肖星星 杨顺利 刘保红 曾巧英 蔡建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40,共8页
以鸡巨噬细胞(HD11)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的宿主细胞,将E.tenella子孢子体外接种HD11细胞,观察其入侵细胞、发育及诱导细胞抗感染免疫情况。用荧光探针和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内NO和ROS的含量和E.tenella感染相关... 以鸡巨噬细胞(HD11)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的宿主细胞,将E.tenella子孢子体外接种HD11细胞,观察其入侵细胞、发育及诱导细胞抗感染免疫情况。用荧光探针和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内NO和ROS的含量和E.tenella感染相关的8种宿主细胞因子(IL-1β、IL-6、IL-10、IL-12p40、IFN-γ、TNF-α、iNOS和IRF7)mRNA水平。结果显示,E.tenella子孢子成功入侵HD11细胞,但并没有发育迹象。与不刺激组相比,活子孢子刺激后HD11细胞内NO含量在4 hpi显著升高,8 hpi达到最高并且随时间变化不再降低,而ROS含量在2 hpi显著升高,6 hpi达到最高并且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与不刺激组相比,活子孢子刺激HD11细胞IL-1β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在6 hpi显著增加(P<0.05),IL-6、IL-10、IL-12p40、IFN-γ、TNF-α、iNOS和IRF7在10 hpi显著增加(P<0.05)。与不刺激组相比,热灭活子孢子刺激后HD11细胞IL-6和IFN-γmRNA表达水平在4 hpi显著增加(P<0.05),IL-1、TNF-α和iNOS在6 hpi显著增加(P<0.05),而IL-10、IL-12和IRF7在10 hpi显著增加(P<0.05)。表明巨噬细胞抗球虫的免疫反应中,细胞因子的显著上调可能与机体抑制球虫发育增殖或清除球虫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鸡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一氧化氮 活性氧 抗感染免疫
下载PDF
信鸽源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康文娟 王艳华 蔡建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6-179,共4页
为了诊断引起信鸽出现厌食、腹泻、精神萎靡等症状的病原及进行有针对性治疗,试验采集信鸽的异常粪便,进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提取细菌基因组DNA,扩增16S rD NA片段,并将测序结果与GenB ank报... 为了诊断引起信鸽出现厌食、腹泻、精神萎靡等症状的病原及进行有针对性治疗,试验采集信鸽的异常粪便,进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提取细菌基因组DNA,扩增16S rD NA片段,并将测序结果与GenB ank报道的产气荚膜梭菌16S rD NA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分离到的5株细菌均为产气荚膜梭菌;采用多重PCR方法扩增α、β、ε和γ毒素基因,均只扩增到324 bp的α毒素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株产气荚膜梭菌菌株对其中10种药物显示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鸽 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 鉴定 分型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2种羊巴贝斯虫的核型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艳起 张浩浩 +5 位作者 杨强 李超昆 牛怡倩 张改平 马润林 关贵全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8-142,共5页
为明确引起羊巴贝斯虫病的病原虫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Babesia motasi Lintan,BLT)及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Babesia sp.Xinjiang,BXJ)的核型和亲缘关系,通过DNA大片段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三代高通量测序对2种虫体进行核型分析和系... 为明确引起羊巴贝斯虫病的病原虫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Babesia motasi Lintan,BLT)及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Babesia sp.Xinjiang,BXJ)的核型和亲缘关系,通过DNA大片段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三代高通量测序对2种虫体进行核型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种巴贝斯虫都有4条染色体,但基因组的大小与核型分析不一致,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基因组大小为11.1 Mb,4条染色体大小分别为6.0 Mb、3.0 Mb、1.1 Mb和1.0 Mb;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基因组大小为7.0 Mb,4条染色体分别为2.4 Mb、2.0 Mb、1.7 Mb和0.9 Mb;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与牛巴贝斯虫的亲缘性较近,而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与双芽巴贝斯虫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氏巴贝斯虫 羊巴贝斯虫未定种 染色体 核型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的基因表达及转录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晓丽 龚振兴 +6 位作者 马雪婷 曲自刚 韩政岚 刘保红 袁如意 杨孝朴 蔡建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73-2180,共8页
蛋白质翻译后O-糖基化修饰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菌和古细菌,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olypeptide: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 2,ppGalNAc-T2)是O-糖基化反应的限速酶。基因组数据分析揭示艾美耳球虫具有O-糖基化反应途... 蛋白质翻译后O-糖基化修饰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菌和古细菌,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olypeptide: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 2,ppGalNAc-T2)是O-糖基化反应的限速酶。基因组数据分析揭示艾美耳球虫具有O-糖基化反应途径。为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蛋白质翻译后糖基化修饰及其关键酶的药靶效用,对Et ppGalNAc-T2基因进行了克隆,并检测其在E.tenella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动态。根据EuPathDB中所预测Et ppGalNAc-T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RT-PCR方法扩增获得Et ppGalNAc-T2的ORF,插入酶切位点后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进行诱导表达。提取E.tenella广东株未孢子化卵囊、孢子化7h卵囊、孢子化卵囊、子孢子和第二代裂殖子5个发育阶段的总RNA,以qRT-PCR法检测Et ppGalNAc-T2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Et ppGalNAc-T2的全长ORF为1 983bp,编码660个氨基酸,在E.coli Transetta(DE3)可溶性表达。qRT-PCR结果显示,Et ppGalNAc-T2转录水平随发育阶段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子孢子阶段表达水平最高、而在孢子化卵囊则几近不能检出。结果为进一步研究EtppGalNAc-T2的功能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ppGalNAc-T2 基因克隆 表达差异 QRT-PCR
下载PDF
猪囊尾蚴DNA疫苗pVAX1/TSOL18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斌 才学鹏 +4 位作者 郭爱疆 骆学农 陈晓宇 丁军涛 刘英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8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pVAX1/TSOL18重组表达质粒作为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生物安全性。方法将pVAX1/TSOL18重组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昆明系小鼠,免疫后在不同时间剖杀小鼠,分别采集心、肝、脾等组织样品,抽提gDNA,利用PCR技术分析pVAX1/TSOL1... 目的探讨pVAX1/TSOL18重组表达质粒作为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生物安全性。方法将pVAX1/TSOL18重组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昆明系小鼠,免疫后在不同时间剖杀小鼠,分别采集心、肝、脾等组织样品,抽提gDNA,利用PCR技术分析pVAX1/TSOL18在组织内的分布及残留时间。同时,以PCR技术检测免疫动物粪便,分析pVAX1/TSOL18重组表达质粒在外界环境中的释放情况。结果免疫pVAX1/TSOL18重组表达质粒后1 d和5 d,在小鼠组织gDNA均扩增出目的片段,不同个体小鼠,扩增出目的片段的组织也不完全相同,但在血液中均扩增出了目的片段,d5较d1扩增出的目的片段明显变暗。免疫后15 d,仅在一只小鼠的血液中检测到TSOL18基因;免疫后30 d在所有动物组织中均未检测到重组表达质粒。同时,免疫1 d、5 d小鼠的粪便中均未检测到TSOL18基因。结论pVAX1/TSOL18重组表达质粒作为疫苗对动物和环境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囊尾蚴 DNA疫苗 安全性
下载PDF
猪囊尾蚴半胱氨酸蛋白酶TsCL-1基因的原核表达条件优化及多抗制备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军科 于三科 +3 位作者 骆学农 窦永喜 林青 才学鹏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37-1841,共5页
探讨原核表达猪囊尾蚴TsCL-1的蛋白生物学特性,为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inase,CP)在猪囊尾蚴与宿主相互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将含有猪囊尾蚴半胱氨酸蛋白酶TsCL-1基因的pGEX-4T-TsCL-1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 探讨原核表达猪囊尾蚴TsCL-1的蛋白生物学特性,为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inase,CP)在猪囊尾蚴与宿主相互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将含有猪囊尾蚴半胱氨酸蛋白酶TsCL-1基因的pGEX-4T-TsCL-1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动物试验进行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分析。经SDS—PAGE分析,表达的TsCL-1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1 000,与推导结果一致。使用2×YT培养基于28℃、IPTG终浓度为0.1 mmol/L的条件下诱导10 h,可溶性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TsCL-1蛋白能与猪囊尾蚴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体结果表明:制备的抗体能与TsCL-1重组蛋白特异性结合。成功诱导表达出了TsCL-1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稳定性良好。对猪囊尾蚴病的诊断及抗寄生虫新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囊尾蚴 半胱氨酸蛋白酶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柔嫩艾美耳球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转录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左云云 马雪婷 +4 位作者 龚振兴 殷昊 刘保红 韩政岚 蔡建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12,共6页
为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A(Et Sir2A)的生化功能及其对生活史发育的潜在调节作用,以柔嫩艾美耳球虫甘肃株为例,检测其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的差异。以基因组数据预测的编码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采用RT-PC... 为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A(Et Sir2A)的生化功能及其对生活史发育的潜在调节作用,以柔嫩艾美耳球虫甘肃株为例,检测其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的差异。以基因组数据预测的编码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得到Et Sir2A的全长ORF,构建p MAL-C2X-Et Sir2A重组表达质粒并进行原核表达;提取未孢子化卵囊、孢子化7h卵囊、孢子化卵囊、子孢子和第二代裂殖子5个发育阶段/时期的总RNA,采用qRT-PCR方法检测Et Sir2A的转录动态变化。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Et Sir2A ORF序列全长909 bp,编码302个氨基酸,并能在大肠杆菌原核系统中成功表达;qRT-PCR结果显示,Et Sir2A在不同发育阶段mRNA转录水平差异显著,在未孢子化卵囊阶段最高,第二代裂殖子阶段最低。结果为进一步研究Et Sir2A功能和开发新型抗球虫药物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A 表达差异 QRT-PCR
原文传递
亚洲璃眼蜱成蜱不同发育期miR-451与MIF表达谱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金 袁小松 +7 位作者 郝佳伟 田占成 谢俊仁 陈泽 任巧云 殷宏 罗建勋 刘光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366-4373,共8页
[目的]micro RNA(miRNA)作为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RNA,仅有18—25 nt,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可诱导生物基因沉默,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基因转录和翻译等诸多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以亚洲璃眼蜱为研究对象,对miR-451及其靶基因(巨噬细... [目的]micro RNA(miRNA)作为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RNA,仅有18—25 nt,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可诱导生物基因沉默,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基因转录和翻译等诸多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以亚洲璃眼蜱为研究对象,对miR-451及其靶基因(巨噬细胞游走因子,MIF)在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参考miR-451成熟体序列(AAA CCG UUA CCA UUA CUG AGU UU)来自研究单元亚洲璃眼蜱高通量测序所获得的结果。根据该成熟体序列设计stem-loop及PCR引物,RT-PCR扩增获得蜱源性miR-451序列;并对不同物种来源的miR-451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基因合成方法获得抑制miR-451的ds RNA序列,用于亚洲璃眼蜱饥饿成蜱体内注射。参考美洲钝眼蜱MIF基因(登录号:AF289543.2),设计亚洲璃眼蜱的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引物,以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采用SYBR Green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注射ds RNA后亚洲璃眼蜱饥饿成蜱不同发育时间点MIF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miR-451的表达谱特征。[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miR-451的PCR产物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为72 nt。不同物种来源的miR-451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特别是种子序列极度保守,仅在短尾负鼠miR-451成熟体的19位点处存在A→U的突变。miR-451的RNA干扰实验证实,0-30 h miR-451表达逐渐上调,6 h达到最高值,其拷贝数为1.0×108。随后表达丰度逐渐降低。30 h其表达水平与PBS对照组相同。48-60 h miR-451再次出现一个表达上调微小变化过程。而miR-451抑制后的MIF直到30 h才有表达的上调,42 h达到峰值(拷贝量仅为9.0×103),此后其表达规模受到抑制,48 h时与PBS对照组水平一致。84 h后表达才逐渐上调,直到90 h达到峰值,并呈现正态分布趋势。[结论]利用RT-PCR获得亚洲璃眼蜱成蜱阶段miR-451序列,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miR-451序列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高保守性。miRNA的保守性决定其靶标基因的特异性,因此,以上结果提示miR-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璃眼蜱 微小RNA(microRNA) miR-451 巨噬细胞抑制游走因子 MIF
下载PDF
环形泰勒虫感染细胞抑制性消减文库的构建及ESTs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洪喜 刘军龙 +11 位作者 李有全 杨聪山 赵帅阳 刘娟 刘爱红 谢俊仁 田占成 刘志杰 刘光远 殷宏 关贵全 罗建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4551-4563,共13页
【目的】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可以感染牛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并可使被感染细胞发生转化,体外培养时可获得类似肿瘤样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本研究通过构建环形泰勒虫转化和非转化宿主细胞抑制性消减文库,筛选环... 【目的】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可以感染牛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并可使被感染细胞发生转化,体外培养时可获得类似肿瘤样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本研究通过构建环形泰勒虫转化和非转化宿主细胞抑制性消减文库,筛选环形泰勒虫裂殖体基因及转化细胞与宿主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转化细胞和非感染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即非转化宿主细胞)为试验材料,提取总RNA和m RNA,反转录合成c DNA;然后分别作为tester和driver,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构建环形泰勒虫转化和非转化宿主细胞抑制性消减文库;对随机挑取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文库部分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通过对文库454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共获得了有效表达序列标签(ESTs)364条,大小主要分布在350—1 200 bp之间;将这些ESTs序列在Gen Bank中进行BLASTn网上序列比对,其匹配于192条基因序列;其中包括环形泰勒虫序列60条(11条为虫体蛋白酶基因序列、10条为膜蛋白基因序列、7条为假设蛋白基因序列、5条为凋亡相关虫体蛋白基因序列、5条为核糖体蛋白基因序列、4条为细胞周期蛋白基因序列、4条为虫体抗原基因序列和虫体其它基因序列14条)、牛基因序列131条(其中19条为肿瘤相关蛋白基因序列)和1条未知序列;其中已有功能注释的ESTs 285条,再将已知功能的ESTs通过WEGO软件从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和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3个部分进行GO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宿主细胞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细胞进程、结合、催化、代谢进程、生物调节等功能方面。另外,通过对部分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转化宿主细胞差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相关基因HCLS1和SENP5在转化宿主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泰勒虫 抑制性消减杂交 ESTS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环形泰勒虫对诱导宿主细胞转化相关基因的影响
20
作者 赵保才 赵帅阳 +6 位作者 关贵全 罗建勋 曹天行 张志刚 石苗 刘军龙 赵洪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398-4409,共12页
本试验主要通过研究布帕伐醌(BW720)处理前后,环形泰勒虫转化牛单核细胞(TaNMⅠ)转录组数据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环形泰勒虫诱导宿主细胞转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以环形泰勒虫感染的牛单核细胞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 本试验主要通过研究布帕伐醌(BW720)处理前后,环形泰勒虫转化牛单核细胞(TaNMⅠ)转录组数据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环形泰勒虫诱导宿主细胞转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以环形泰勒虫感染的牛单核细胞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和试验组(BW720),利用Illumina HiSeq400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将测序得到的原始数据(Raw reads)与GenBank和Rfam数据库进行比对过滤,通过质控获得最终数据(Clean read)。利用Venn分析软件筛选出DMSO组和BW720组中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GO)以及信号通路(KEGG)分析。随机选择10个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基因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中的表达量。在验证测序结果的准确性后,选出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分析其在TaNMⅠ细胞的凋亡、增殖等信号通路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BW720组和DMSO组中分别得到6854019704和6627265854条Raw reads,过滤、质控后分别得到22925606和22171427条Clean reads。BW720组和DMSO组中筛选出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共计4054个(P<0.05),其中,2146个基因显著上调,1908个基因显著下调;进一步筛选出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367个,其中,显著上调的196个,显著下调的171个。同时,qPCR验证随机选择10个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可靠。然后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筛选到与细胞增殖相关的20个生物学过程、15个细胞组分以及11个分子功能条目。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Top20的信号通路中筛选出与环形泰勒虫转化细胞有关的一些信号通路,如:癌症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对这些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发现:PI3KR3、FOXO1、IL23A、FZD3、AKT、MMP9等基因在环形泰勒虫转化细胞的研究中也有相关文献的报道。本研究表明,在TaNMⅠ细胞中DAPK1、FZD3、FOXO3、PI3KR3等可能在感染细胞无限增殖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泰勒虫 牛单核细胞 转录组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