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对葡萄果实莽草酸途径入口酶及后分支酸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小溪 问亚琴 +1 位作者 李春兰 潘秋红 《热带生物学报》 2011年第3期250-255,共6页
以花后3,7,11周的"赤霞珠"(Vitis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葡萄果实为试材,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持续低温处理和变温处理对莽草酸途径入口酶3-脱氧-D-阿拉伯糖型-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DAHPS)基因(VvDAHPS-1、... 以花后3,7,11周的"赤霞珠"(Vitis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葡萄果实为试材,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持续低温处理和变温处理对莽草酸途径入口酶3-脱氧-D-阿拉伯糖型-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DAHPS)基因(VvDAHPS-1、VDAHPS-2和VvDAHPS-3)和后分支酸途径2个关键酶基因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AS)以及分支酸变位酶(CM)基因(VvAS、VvCM-1和VvCM-2)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低温和变温处理对这些基因表达的影响有发育阶段的依赖性,2种温度处理均可显著地提高花后3周果实中3个VvDAHPS同源基因和VvCM-1的表达丰度,且VvDAHPS-1和VDAHPS-2受诱导的效应明显强于VvDAHPS-3和VvCM-1,随着果实发育,这些促进效应均明显减弱;2种温度处理对VvCM-2和VvAS表达的影响较小;这些基因对温度的响应也呈现处理时间的依赖性。笔者认为,一定低温有助于促进发育早期的葡萄果实中的碳源流向莽草酸途径合成更多的次生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莽草酸途径 低温处理 变温处理 基因表达 葡萄果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