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1篇文章
< 1 2 2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及其机制构建 被引量:420
1
作者 豆书龙 叶敬忠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9,共11页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基层实践现实需要、制度衔接理论诉求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三个层面。以内容共融、作用互构和主体一致为表征的互涵式关系,为二者衔接奠定了理论可行性。实践可行性方面,乡村振兴可以借鉴脱贫攻...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基层实践现实需要、制度衔接理论诉求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三个层面。以内容共融、作用互构和主体一致为表征的互涵式关系,为二者衔接奠定了理论可行性。实践可行性方面,乡村振兴可以借鉴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实现稳健推进,而脱贫攻坚亦能够利用乡村振兴机遇谋求纵深发展。虽然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在有机衔接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衔接不畅、产业发展升级困难和内生动力难以激发等问题。为此,应该着力在体制机制统筹落实、产业发展多元鼓励和主体意识积极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衔接机制
下载PDF
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 被引量:375
2
作者 李小云 董强 +1 位作者 饶小龙 赵丽霞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39,共8页
本文通过设计农户生计资产量化研究方法,对农户脆弱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在农村社区,不同群体的脆弱性表现出差异性,生计资产的单一缺乏或者多元缺乏都是导致农户脆弱性的直接原因。最为脆弱的农户就是多种资产缺乏型农户。在此... 本文通过设计农户生计资产量化研究方法,对农户脆弱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在农村社区,不同群体的脆弱性表现出差异性,生计资产的单一缺乏或者多元缺乏都是导致农户脆弱性的直接原因。最为脆弱的农户就是多种资产缺乏型农户。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农户内部结构,并且为扶贫政策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脆弱性 生计资产
原文传递
精英俘获与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研究 被引量:300
3
作者 邢成举 李小云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9-113,共5页
财政扶贫项目的目标偏离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宏观层面研究认为,管理与制度的漏洞和不足是主要原因,但这些解释并不充分。从微观层面看,精英俘获的出现是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关键原因。项目区域内外力量的互动与合力、参与... 财政扶贫项目的目标偏离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宏观层面研究认为,管理与制度的漏洞和不足是主要原因,但这些解释并不充分。从微观层面看,精英俘获的出现是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关键原因。项目区域内外力量的互动与合力、参与式发展悖论的存在、农村社会分化及精英角色转变、发展项目信息与参与权力的不均衡配置和发展项目的门槛效益是导致项目区域内精英俘获出现的重要原因。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问题须在克服精英俘获现象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俘获 财政扶贫 目标偏离
原文传递
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 被引量:246
4
作者 朱启臻 胡鹏辉 许汉泽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7,110,共7页
本文对家庭农场的内涵、特征、规模和经营主体进行了探讨,认为家庭农场的突出特征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要劳动力,其经营主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并以农业为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有多种类型,其中最为理想的模式是多... 本文对家庭农场的内涵、特征、规模和经营主体进行了探讨,认为家庭农场的突出特征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要劳动力,其经营主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并以农业为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有多种类型,其中最为理想的模式是多种经营的综合性农场;家庭农场规模的下限是家庭成员的生计需要,家庭农场规模的上限是现有技术条件下家庭成员所能经营的最大面积;家庭农场的发育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特定的社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规模经营 职业农民 政府支持 社会条件
原文传递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对华北李村产业扶贫项目的考察 被引量:241
5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6,共8页
以华北李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贫项目为例,发现在产业项目申请阶段容易出现"精英捕获"与"弱者吸纳";在产业进行中易遭遇由逆向软预算约束带来的"政策性负担"以及规模化经营不善等问题... 以华北李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贫项目为例,发现在产业项目申请阶段容易出现"精英捕获"与"弱者吸纳";在产业进行中易遭遇由逆向软预算约束带来的"政策性负担"以及规模化经营不善等问题;最终在产业完成之后又面临着后续维护的缺失与农民生计系统的损害。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背离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目标。产业扶贫背后隐藏着扶贫济困的社会道德逻辑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逻辑的矛盾,前者决定了产业扶贫是以项目为载体,后者则容易导致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两种逻辑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增加了产业扶贫项目失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 规模经营 项目扶贫
下载PDF
新型职业农民与家庭农场 被引量:213
6
作者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57-159,共3页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各地方形成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热潮,但是人们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理解差异甚大,如有人把新型职业农民理解为"农业工人",有人则理解为农业投资者或农村经纪人,更有人把新型职业...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各地方形成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热潮,但是人们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理解差异甚大,如有人把新型职业农民理解为"农业工人",有人则理解为农业投资者或农村经纪人,更有人把新型职业农民理解为农业企业经理或农业企业工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农民 家庭农场 农业工人 农村经纪人 理解差异 企业工人 企业经理 投资者
下载PDF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55
7
作者 叶敬忠 王伊欢 +1 位作者 张克云 陆继霞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78,共6页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背景中,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引起了关注,很多学者也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考察了父母外出务工给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背景中,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引起了关注,很多学者也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考察了父母外出务工给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日常行为和交往、心理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外出务工 监护人 综述 儿童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 社会转型 社会问题 量的研究 日常行为
下载PDF
相对贫困与新时代贫困治理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91
8
作者 邢成举 李小云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25,共10页
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结束,新时代的贫困治理将以相对贫困为核心。相对贫困具有相对性、转型性、发展性、多维性、结构性和特殊群体性等特征,这意味着我们要在统筹考虑相对贫困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普遍性与特殊... 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结束,新时代的贫困治理将以相对贫困为核心。相对贫困具有相对性、转型性、发展性、多维性、结构性和特殊群体性等特征,这意味着我们要在统筹考虑相对贫困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新型贫困治理机制。尽管一些区域已经开展相对贫困的治理实践,但这些实践缺乏彼此间的比较,扶贫标准相对混乱且贫困治理方案欠缺系统性思考。构建新时代的贫困治理机制,应转变现有的贫困治理理念与话语,制定新的贫困治理战略,完善贫困治理体制,整合贫困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贫困治理 长效机制 精准扶贫
下载PDF
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如何有机衔接? 被引量:191
9
作者 叶敬忠 豆书龙 张明皓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4-79,共16页
在"大国小农"国情下,系统性探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机制具有重大的政策、实践与理论意义。小农户存续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困境为两者之间的衔接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二者之间所内涵的互构性关联则构成了衔接机制构建的理... 在"大国小农"国情下,系统性探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机制具有重大的政策、实践与理论意义。小农户存续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困境为两者之间的衔接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二者之间所内涵的互构性关联则构成了衔接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当前,个体型、组织型和关系型衔接机制的杂糅构成了中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多元形态,但还未形成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稳固衔接方式,小农户在不同程度上仍处于人格依附和市场依附的状态,不平等性和不稳定性依然潜藏于不同的衔接形态中。未来的发展方向除应坚持衔接机制多元化探索和积极借鉴国外有益发展经验之外,还应重点培育体现小农户强自主性原则的形式,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格衔接、组织衔接和关系衔接。最后,应注重小农户与小农的差异性,充分认识并挖掘小农自身所蕴藏的丰富自然社会关系,实现小农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小农 现代农业 有机衔接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产业——产业兴旺的一种社会学解释 被引量:189
10
作者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5,共7页
产业兴旺不是单一农业的发展,而是乡村的整体进步。本文从产业与农民关系、产业与乡村关系的视角审视产业兴旺的内在构成、内容和特点。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话语体系的产业特征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产业兴旺既要满足人们... 产业兴旺不是单一农业的发展,而是乡村的整体进步。本文从产业与农民关系、产业与乡村关系的视角审视产业兴旺的内在构成、内容和特点。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话语体系的产业特征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产业兴旺既要满足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更要满足农民自身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产业兴旺只有限定在乡村范围内且以农民为主体才具有实际意义,产业兴旺只有建立在乡村整体价值基础上并与乡村价值体系相结合才具有可能性。任何排斥农民的农业、排斥乡村的产业,都与产业兴旺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农民主体 乡村价值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的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 被引量:136
11
作者 叶敬忠 朱炎洁 杨洪萍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1-37,43,共8页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社区金融供给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农村正规金融主要供给对象是富裕的、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户 ;而贫困农户则主要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金融支持。农户强烈的用于生活性消费的金融需求主要由...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社区金融供给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农村正规金融主要供给对象是富裕的、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户 ;而贫困农户则主要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金融支持。农户强烈的用于生活性消费的金融需求主要由非正规金融途径提供 ,农村非正规金融以关系型信用为基础 ,具有隐性利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金融需求 社会学 农村金融供给 金融创新 金融体系 非正规金融 农村信用社 农业信贷
原文传递
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产业化扶贫政策执行逻辑的探讨——以Y村大棚蔬菜产业扶贫为例 被引量:185
12
作者 李博 左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3,共8页
文章通过对环京津贫困带一贫困村大棚蔬菜产业扶贫政策执行逻辑的探析发现,产业扶贫实施前的权力主导和弱势吸纳,实施中扶贫资源的股份化运作以及实施后的事本主义共同导致以合作社为依托的产业扶贫功能的式微。在产业扶贫所呈现的中央... 文章通过对环京津贫困带一贫困村大棚蔬菜产业扶贫政策执行逻辑的探析发现,产业扶贫实施前的权力主导和弱势吸纳,实施中扶贫资源的股份化运作以及实施后的事本主义共同导致以合作社为依托的产业扶贫功能的式微。在产业扶贫所呈现的中央和地方"委托——代理"关系中,双方利益诉求的差异迫使地方以打造"戴帽项目"和"亮点工程"来进行权力寻租,产业扶贫目标靶向出现了偏离;另外,扶贫资源资本化和蔬菜种植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扶贫陷入了重产业发展而轻扶贫济困的困境,扶贫和开发处于一定程度的脱嵌状态;最后,产业扶贫以项目制为核心追求的短、平、快逻辑形塑了产业发展的非持续性。面对产业扶贫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申请、考核、验收与评估,建立产业依托主体的准入制度,制定产业扶贫的后续扶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产业 扶贫开发 产业扶贫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沿循、总体布局与路径省思 被引量:179
13
作者 叶敬忠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69,191,共6页
在中国近百年的乡土重建探索中,无论是乡村建设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抑或是乡村振兴战略,始终离不开对"发展"议题的关注。乡村建设运动关注的是"乡村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回答的是"乡... 在中国近百年的乡土重建探索中,无论是乡村建设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抑或是乡村振兴战略,始终离不开对"发展"议题的关注。乡村建设运动关注的是"乡村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回答的是"乡村如何更快发展"的问题;而乡村振兴战略则强调"乡村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追随"发展"议题的切换,乡村振兴战略已经调整"城市主义"的发展模式,而重视城乡融合基础上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也以"升级版"的内容要求对"三农"各子系统作出总体部署。在具体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时应注意坚守"五不"原则,即乡村振兴不是"去小农化"、不是乡村过度产业化、不能盲目推进土地流转、不能消灭农民生活方式差异、不能轻视基层"三农"工作,应在坚持乡村和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农村与现代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理念 小农农业 土地流转
下载PDF
梯度推进与优化升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被引量:173
14
作者 左停 刘文婧 李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28,165,共9页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两者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脱贫攻坚改善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条件,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提升了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为贫困地区创造了益贫式的发展环境,同时也促...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两者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脱贫攻坚改善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条件,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提升了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为贫困地区创造了益贫式的发展环境,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打下坚实了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既巩固了产业扶贫的成果,又化解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的非均衡矛盾,有利于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从而巩固提升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质量,为进一步稳定脱贫攻坚的成果提供了新的保障。做好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既要抓好梯度跟进、又要抓好优化升级,进而提出继续推广脱贫攻坚形成的经验、推进产业扶贫的优化升级、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供给服务、提高农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有效衔接 长效机制
下载PDF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167
15
作者 饶静 许翔宇 纪晓婷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87,共7页
文章综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和发展现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机制。认为"追求增长"的发展观、"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农业面源污染的负外部性、治理成本高及多元化的农... 文章综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和发展现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机制。认为"追求增长"的发展观、"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农业面源污染的负外部性、治理成本高及多元化的农户生产行为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我国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发展观 发生机制 治理成本 制度环境
原文传递
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 被引量:165
16
作者 朱启臻 闻静超 《农业工程》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现代农业经营的主导力量,新型职业农民的突出特点在于其具有较高的市场主体地位,职业的稳定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包括土地流转制度、新型的城乡关系和尊重农民的社会心理环... 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现代农业经营的主导力量,新型职业农民的突出特点在于其具有较高的市场主体地位,职业的稳定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包括土地流转制度、新型的城乡关系和尊重农民的社会心理环境,也包括提供完善的教育服务。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内容不仅要有农业科技教育,还要包括农业的本质、农业发展理念、农业文化与农业管理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农民成长环境 农民教育
下载PDF
混合式学习探究 被引量:158
17
作者 杜世纯 傅泽田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2-55,92,共5页
混合式学习是在E-learnin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融合了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的优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近几年MOOC的兴起,加速了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与设计,使混合式学习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在混合... 混合式学习是在E-learnin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融合了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的优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近几年MOOC的兴起,加速了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与设计,使混合式学习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在混合式学习的推广和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混合式学习并不适用于所有课程和所有学生,要因课而异、因学生而异;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要赋权于师生,对混合式学习的认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全社会教育理念的转变;混合式学习的开展受网络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它的评价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 发展趋势 学习评价
原文传递
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晏阳初模式”的知识社会学反思 被引量:156
18
作者 赵旭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117,共8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乡村发展 知识社会学 晏阳初 国家行政 国家意识形态 社会责任感 以民为本
原文传递
精准扶贫背景下驻村机制的实践困境及其后果——以豫中J县驻村“第一书记”扶贫为例? 被引量:155
19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2-89,共8页
从豫中J县"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调查资料分析中可知,"第一书记"与上级政府、派出单位、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多元主体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当下驻村机制呈现出复杂的社会性、结构性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书记"扶... 从豫中J县"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调查资料分析中可知,"第一书记"与上级政府、派出单位、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多元主体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当下驻村机制呈现出复杂的社会性、结构性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受到了上级政府目标设置权责不匹配与原单位有限资源的条件限制;另一方面遭遇了乡镇干部与村干部之间的"共谋"与"乡-村"关系的闭合。这样双重排斥的结构性变化不仅影响了"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的本身,还导致了驻村帮扶制度的变迁,使得国家对于农村基层社会的控制能力弱化。因此,必须采取增加驻村干部权力、加大资源支持以及打破乡镇干部与村干部之间的"共谋"与"垄断"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第一书记 结构排斥 驻村机制
原文传递
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 被引量:134
20
作者 叶敬忠 王伊欢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59,共5页
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大量留守儿童这一宏观背景,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0个农村社区中的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进行微观社会学研究。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主要存在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及同辈监护四种监护类型,而处于隔... 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大量留守儿童这一宏观背景,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0个农村社区中的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进行微观社会学研究。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主要存在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及同辈监护四种监护类型,而处于隔代监护下的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最多。从监护人、学校和社区的角度出发,应增加社区家长学校中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项目,改变外出父母及监护人的教育方式及观念,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唤起家长对子女进行全面教育的意识;农村社区建立生产和生活互助小组,帮助监护人减轻劳动负担的压力,使监护人有更多精力去照顾与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监护 外出务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