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成就与不足(1998~2004) 被引量:7
1
作者 薛力 肖欢容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0-48,共9页
作者以13种核心期刊在7年间发表的建构主义文章为样本,结合同期出版的相关译著、专著,通过分析研究指出:建构主义在中国快速发展,出现了50人以上、以青年人为主的研究队伍。作为新兴的学术群体,他们表现出较好的理论学养和方法论意识,... 作者以13种核心期刊在7年间发表的建构主义文章为样本,结合同期出版的相关译著、专著,通过分析研究指出:建构主义在中国快速发展,出现了50人以上、以青年人为主的研究队伍。作为新兴的学术群体,他们表现出较好的理论学养和方法论意识,写出了一些相对规范、有一定深度的学术文章,在追踪前沿上基本实现了与国外的同步。此外,也探讨了作者们存在的问题:理论创新不足,经验研究上还没有出现比较突出的作品。中国作者下一步可能出新之处是经验研究。学术刊物导向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有更多的学术刊物为作者提供更大的空间,以促成这一流派的进一步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建构主义研究 成就 不足
原文传递
浅议日本媒体的“保守化”——以《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波 冯焕丽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08-110,共3页
作为一种历史形成的传统,日本媒体从其出现起就扮演着传达政府意图、控制国民思想的“御用工具”的角色。二战以后,美国对日本的改造使日本媒体在形式上脱离了政府的控制,但日本媒体依然同日本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在“国家利益优先... 作为一种历史形成的传统,日本媒体从其出现起就扮演着传达政府意图、控制国民思想的“御用工具”的角色。二战以后,美国对日本的改造使日本媒体在形式上脱离了政府的控制,但日本媒体依然同日本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在“国家利益优先”的潜规则驱使下普遍出现了以形式上的多样性掩盖内容上的一致性、以形式上的客观性掩盖内容上的不客观性的“保守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媒体 保守化 国家利益
下载PDF
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 被引量:46
3
作者 孙英春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3-39,共7页
中国形象的衍变历程反映了国际社会中权力与话语格局的整体变动趋势。当前,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同步进行的战略平衡行为,应从"传统中国"、"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三种形象的主动... 中国形象的衍变历程反映了国际社会中权力与话语格局的整体变动趋势。当前,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同步进行的战略平衡行为,应从"传统中国"、"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三种形象的主动建构入手,聚合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加强文化建构与传播体系建设,以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为目标,谋求可持续的结构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文化形象 对外传播 “中国梦”
原文传递
泛化的地区主义与东亚共同体的未来 被引量:15
4
作者 肖欢容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4-36,共3页
2008年6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题为"东亚共同体:制度构建与区域认同"的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举行。... 2008年6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题为"东亚共同体:制度构建与区域认同"的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湘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专家及学者应邀与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与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金熙德分别主持了本次会议。与会学者从国际关系理论以及经济与文化的视角对东亚共同体构建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务实的探讨与交流,现以笔谈的方式刊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主义 东亚共同体 开放的地区主义 地区组织 国家参与
原文传递
东北亚文化传统的同质性与“文化共同体”远景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英春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33,共9页
在东北亚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受到汉字、儒家思想和"中国化佛教"等中国文化要素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以日本和朝鲜半岛为边缘,有着丰富的同质性内容和鲜明的共同演进逻辑的"文化圈",亦决... 在东北亚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受到汉字、儒家思想和"中国化佛教"等中国文化要素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以日本和朝鲜半岛为边缘,有着丰富的同质性内容和鲜明的共同演进逻辑的"文化圈",亦决定了以东北亚文化传统为基石构建面向未来的"文化共同体"的可能性。面向这一远景,同质性文化传统提供了东北亚文化未来发展的价值坐标,也指明了东北亚各国以共同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对话与合作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同质性 现代化 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软实力理论反思与中国的“文化安全观”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英春 王祎 《国际安全研究》 2014年第2期101-116,158-159,共16页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在全球得到广泛回应,不乏对其可测量性、可操作性、生效条件、适用范围的质疑,并存在误读和滥用。软实力理论对国家实力中文化等因素的强调,对中国等文化资源深厚的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但是需认识到,奈的软实力理...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在全球得到广泛回应,不乏对其可测量性、可操作性、生效条件、适用范围的质疑,并存在误读和滥用。软实力理论对国家实力中文化等因素的强调,对中国等文化资源深厚的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但是需认识到,奈的软实力理论着眼于美国在战略收缩背景下如何维系全球领导权,中国则面临不同的语境与诉求,需接入符合自身历史传统、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本土思考框架,规避可能面对的"话语陷阱",形成独立可行的理论话语和实践路径,尤其是要契合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目标。中国学界广泛展开了有关"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对话与建设,与文化领域的各种实践同步展示了中国对软实力理论的本土诠释与超越,也推动了文化安全议题成为国家文化建设和安全体系的重要关注。基于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资源与未来发展目标,基于一种面向未来的"务实、自信、开放、多元"的"文化安全观",推进以文化传统、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安全为内核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应对外来文化影响、保持文化独立性的客观要求,也是为未来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基本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观
下载PDF
中国对外援助在柬埔寨 被引量:12
7
作者 薛力 肖欢容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1年第12期24-30,共7页
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可以分为第一阶段(1953~1989年)与第二阶段(1990~2009年)。第一阶段的援助基于国际主义与大国责任,对柬埔寨援助不考虑经济回报,军事援助占的比重较大,在执行上以总交货人部制为典型;第二阶段中国对柬埔寨援助强调... 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可以分为第一阶段(1953~1989年)与第二阶段(1990~2009年)。第一阶段的援助基于国际主义与大国责任,对柬埔寨援助不考虑经济回报,军事援助占的比重较大,在执行上以总交货人部制为典型;第二阶段中国对柬埔寨援助强调尽国际主义义务要量力而行,讲究平等互利,军事援助大幅度减少,执行上以企业总承包责任制为典型。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符合双方的利益,大大促进了双边关系,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作者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对外援助 柬埔寨
下载PDF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规模:缺陷与应对 被引量:9
8
作者 薛力 肖欢容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92,共20页
中国计划在2004~2020年间分三期建成相当于90天净进口量的战略石油储备量。第一期1368万吨的库容已经基本建成,第二期与第三期均为2800万吨,三期共计6968万吨(约合5.13亿桶)。第二期已经完成选址。本文经过分析与测算发现,上述计划过... 中国计划在2004~2020年间分三期建成相当于90天净进口量的战略石油储备量。第一期1368万吨的库容已经基本建成,第二期与第三期均为2800万吨,三期共计6968万吨(约合5.13亿桶)。第二期已经完成选址。本文经过分析与测算发现,上述计划过于保守,2020年很可能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为此,笔者建议将三期规划的库容增加到8.95亿桶,而且最好在2015年前完成。作者旨在证明:此举在时间上可行、经济上可承受、战略上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石油储备 规模 缺陷 应对
原文传递
跨文化传播的对话空间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英春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59,共9页
基于历史不同时期有关对话的理论思考以及当前人类对话的艰难现实,全球社会不同行为体之间应倡导构建一种"竞争合作"的对话观念与策略,秉持平等、开放、互惠的对话精神,通过合作博弈调整互动行为、配置有限资源、寻求共同利益... 基于历史不同时期有关对话的理论思考以及当前人类对话的艰难现实,全球社会不同行为体之间应倡导构建一种"竞争合作"的对话观念与策略,秉持平等、开放、互惠的对话精神,通过合作博弈调整互动行为、配置有限资源、寻求共同利益,推动建立相互依赖、协商、共赢的互动机制。面对国际结构的复杂化和行为体不均衡发展的格局,这一努力应有益于开拓跨文化传播的对话空间,广泛推动行为体的国际社会化,逐步走向相互信任、平等协商、资源共享的"人类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 合作 博弈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的伦理空间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英春 孙春霞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43,共8页
日益深入的全球性危机使全球伦理建构的迫切性凸显,亦使之成为关系全球秩序和人类共同体利益的全球治理的观念基础。依据跨文化传播的空间维度,全球伦理的建构可分为三个层次:个体的、不同社群之间的交往伦理;不同文化共同体或文化区域... 日益深入的全球性危机使全球伦理建构的迫切性凸显,亦使之成为关系全球秩序和人类共同体利益的全球治理的观念基础。依据跨文化传播的空间维度,全球伦理的建构可分为三个层次:个体的、不同社群之间的交往伦理;不同文化共同体或文化区域内部的交往伦理;全球社会各个文化共同体或文化区域之间的交往伦理。中国社会各界应恰当运用自身及其他文化的伦理经验和信仰资源,以积极的伦理建设履行当代中国对国民和世界的道德承诺,以赋予全球伦理新的内涵和意义作为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伦理 跨文化传播 全球社会 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参与、接受与建构——以1997—2005年中国参与东盟地区论坛的规范建构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欢容 朱虹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9年第4期40-45,共6页
在1997年到2005年的8年中,中国全面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外交活动中,不断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设性提案,推动了地区规范和秩序的建构,为论坛的发展和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全面参与东盟地区论坛... 在1997年到2005年的8年中,中国全面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外交活动中,不断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设性提案,推动了地区规范和秩序的建构,为论坛的发展和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全面参与东盟地区论坛建构进程,是对东盟方式接受的基础上自身负责任大国身份确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盟地区论坛 规范建构 负责任大国身份
下载PDF
冷战后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欢容 刘欣宜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09年第8期3-7,共5页
冷战结束后,东盟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的由中小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保证东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地区战略。在东盟各国看来,单纯依靠东盟自身的力量是无法保障本地区安全的,而大国出于利益的驱动和对权力的追求,一定... 冷战结束后,东盟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的由中小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保证东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地区战略。在东盟各国看来,单纯依靠东盟自身的力量是无法保障本地区安全的,而大国出于利益的驱动和对权力的追求,一定会在东南亚地区进行扩张和竞争。东盟需要利用这些大国之间的相互竞争以达到某种均衡的态势,从而保证本地区的安全、稳定与繁荣。大国平衡战略是指不排除大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各自对权力的追求,主动与其发展政治、经济、安全等全方位关系,但不与之结盟,同时防止任何大国势力过于强大,以达到大国在地区的势力均衡、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平衡战略 东盟 冷战后 东南亚地区 地区安全 相互竞争 冷战结束 亚太地区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蒙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齐迹 肖欢容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年第12期3-5,25,共4页
阐述了"一带一路"与"草原之路"战略对接的意义,分析了中蒙两国合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草原之路 蒙古国 中蒙关系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全球场域与本土追问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英春 孙春霞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3,共8页
面对全球场域的整体性变动,跨文化传播研究需要立足时代和现实关怀,在学术理念、理论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做出调整,提升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价值,努力呈现全球社会中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变迁实质。面向中国对外交往和对外传播的需... 面对全球场域的整体性变动,跨文化传播研究需要立足时代和现实关怀,在学术理念、理论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做出调整,提升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价值,努力呈现全球社会中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变迁实质。面向中国对外交往和对外传播的需要,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亟待加强本土化探索,寻求全球视域与本土场景的"视域融合",努力建构与本地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学科体系,逐步以科学形态形成对话能力,提升自身在国际学术共同体中的学术话语权,以此为基础,参与调整、解释、建构和传播中国的国际话语。这一努力具有三个侧重:立足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语境;建立跨学科的整体性视野;坚持以本土议题为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全球化 话语权 本土化
下载PDF
传统、软实力与中国文化的“全球视域”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英春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67,共8页
基于知识界有关传统与现代性思考的观念变动,以及中国国情和文化现代化目标,本文提出应通过文化领域的制度安排使传统"嵌入"现代化的诸要素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中道"智慧推动精神生活与文化意识的多元发展。... 基于知识界有关传统与现代性思考的观念变动,以及中国国情和文化现代化目标,本文提出应通过文化领域的制度安排使传统"嵌入"现代化的诸要素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中道"智慧推动精神生活与文化意识的多元发展。在软实力建设的议题上,则应超越短视和功利,建立符合自身传统、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目标的理论话语和实践路径,以避开可能面对的西方话语"陷阱"。还应培育广阔、开放的"全球视域",以"务实、自信、开放、多元"的文化观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与对外传播,使本地传统、外部文化资源和国家意志得以"协调统合",以弹性的、可持续的方式积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现代化 文化软实力 全球视域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的技术空间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英春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112,共9页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跨文化传播在媒介选择、行为主体、传播模式以及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着空前变动,传播全球化成为现实,文化和民族国家的传统界限被模糊和跨越,文化与传播研究各领域都面临"范式转换"。通过诠释技术的文化本质...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跨文化传播在媒介选择、行为主体、传播模式以及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着空前变动,传播全球化成为现实,文化和民族国家的传统界限被模糊和跨越,文化与传播研究各领域都面临"范式转换"。通过诠释技术的文化本质与社会影响、新媒体传播与虚拟社会、"数字鸿沟"与新媒体伦理等若干议题,勾勒了传播技术影响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观念与知识框架,指出传播技术是文化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影响到全球社会、文化的变迁与人类集体命运,应做出合理的制度和伦理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技术 文化 新媒体 伦理
下载PDF
国际政治的文化建构——对建构主义方法论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智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67,共5页
在西方国际政治学界,伴随着社会学的转向,建构主义成为了继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制度主义)之后的显学。建构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方法,它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国际社会的文化建构、对国家行为体的文化建构与对国家行为体的... 在西方国际政治学界,伴随着社会学的转向,建构主义成为了继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制度主义)之后的显学。建构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方法,它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国际社会的文化建构、对国家行为体的文化建构与对国家行为体的社会建构———实现国际文化对国际政治的完整建构。建构主义方法为国际文化及其所建构的国际政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方法 国际文化 国际政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倒逼中国外交决策机制改革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力 肖欢容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57-63,共7页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使中国外交从"韬光养晦"转向"奋发有为",这要求中国外交决策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不足包括三个方面: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政策建议的筛选与综合、最终决策。其...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使中国外交从"韬光养晦"转向"奋发有为",这要求中国外交决策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不足包括三个方面: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政策建议的筛选与综合、最终决策。其中政策建议的筛选与综合环节的不足尤为明显。为此,中国有必要从观念、制度、人才使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走出"弱国无外交"认知误区,从整体与长远角度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强化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对外事务上的统摄功能,一名政治局常委任常务副主席兼任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负责对外事务,外交部长由一名政治局委员级别的副总理兼任;建立政务官与事务官分类制度,强化外交官的离岗培训,大量增加"外部人",即把有经验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吸收到外交决策部门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外交决策 机制改革
下载PDF
马基雅维里政治现实主义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欢容 李众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0-14,共5页
马基雅维里对现代政治哲学和国际关系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是现代性政治哲学的开创者,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的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创始人。文章指出,自然人性观念是其经验政治方法和政治现实主义思想哲学的基础,国家理由观念是其政治现实主义... 马基雅维里对现代政治哲学和国际关系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是现代性政治哲学的开创者,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的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创始人。文章指出,自然人性观念是其经验政治方法和政治现实主义思想哲学的基础,国家理由观念是其政治现实主义思想的内核;而国家公共事务中政治与道理分离,权谋的必要性和目的即正义是其政治现实主义思想的显著特征。文章强调,国家理由观念是其政治现实主义本质并对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和当代国际关系思想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基雅弗里 政治现实主义 国家理由 马基雅维里主义
下载PDF
影响西北非地区和平与安全的边界领土争端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勉 田斌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16,共12页
长期的殖民主义统治造成独立后的非洲国家出现了不少边界与领土争端,西北非地区是非洲国家独立以来受边界与领土争端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存在着多组领土主权争执,有些还引发了战争,而因武力兼并西撒哈拉地区造成的地区冲突至今... 长期的殖民主义统治造成独立后的非洲国家出现了不少边界与领土争端,西北非地区是非洲国家独立以来受边界与领土争端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存在着多组领土主权争执,有些还引发了战争,而因武力兼并西撒哈拉地区造成的地区冲突至今也没有解决。西北非国家的领土问题根源于西班牙和法国在马格里布地区的殖民侵略。西班牙的老殖民主义心态和摩洛哥的"大摩洛哥主义"则是问题长期解决不了的主要原因。西北非国家的领土争端和对峙是地区与国际安全中的严重隐患,直接影响到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寻求边界领土争端合理的和平解决,对稳定西北非的地区局势和维护西地中海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世界范围内边界领土争端的处置和解决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领土争端 和平与安全 西撒哈拉战争 西北非地区 马格里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