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网络舆论与中国外交的互动——基于东亚网络民族主义案例的考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赵瑞琦
杨子洁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5-30,共6页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公民主权在新技术资讯平台上的不断彰显,网络民族主义对外交政策的形成及其效果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两者的互动过程是复杂的。案例显示,网络民族主义通过网络民意支持以增加回旋余地、网络舆论使外国感到压力并调整对...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公民主权在新技术资讯平台上的不断彰显,网络民族主义对外交政策的形成及其效果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两者的互动过程是复杂的。案例显示,网络民族主义通过网络民意支持以增加回旋余地、网络舆论使外国感到压力并调整对策等层面,对外交有正面的助推作用。然而,网络群体极化的普遍特征混杂着中国特色的悲情意识,使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也失于过度敏感、极端,甚至伴有黑客行为,从而对外交推行形成阻碍。在重复博弈的互动过程中,网络民族主义因言辞与行动存在落差、好恶态度变化太快等特点,更进一步削弱了其在积极层面对外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网络民族主义
群体极化
悲情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组织创新——以中国传媒大学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罗青
杨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3-138,共6页
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探索和发展,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还存在着三大问题:重引进,忽视以我为主的建设和各学科的平衡引鉴;重课程引进,忽视优质教育资源的综合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探索和发展,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还存在着三大问题:重引进,忽视以我为主的建设和各学科的平衡引鉴;重课程引进,忽视优质教育资源的综合建设;重外方评估,忽视自主评价体系的建设。因此,以我为主,科学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极为重要,而创新机制的建设将成为未来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组织保障。中国传媒大学和其组建的传媒高等教育联盟的教育实践探索实证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传媒高等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
组织创新
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舆论与中国外交的互动——基于东亚网络民族主义案例的考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赵瑞琦
杨子洁
机构
中国
传媒大学
传媒
教育
国际联盟
总部
学院
北京语言
大学
外国语
学院
出处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5-30,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经验转向时代’的技术伦理规约机制及模式研究"(13BZX024)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西方技术哲学发展的逻辑线索及其趋向研究"(12YJA720032)
文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公民主权在新技术资讯平台上的不断彰显,网络民族主义对外交政策的形成及其效果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两者的互动过程是复杂的。案例显示,网络民族主义通过网络民意支持以增加回旋余地、网络舆论使外国感到压力并调整对策等层面,对外交有正面的助推作用。然而,网络群体极化的普遍特征混杂着中国特色的悲情意识,使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也失于过度敏感、极端,甚至伴有黑客行为,从而对外交推行形成阻碍。在重复博弈的互动过程中,网络民族主义因言辞与行动存在落差、好恶态度变化太快等特点,更进一步削弱了其在积极层面对外交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外交
网络民族主义
群体极化
悲情意识
Keywords
Chinese diplomacy
Internet-patriotism
group polarization
tragic consciousness
分类号
G203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组织创新——以中国传媒大学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罗青
杨雪
机构
中国
传媒大学
传媒
教育
国际联盟
总部
学院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3-138,共6页
文摘
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探索和发展,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还存在着三大问题:重引进,忽视以我为主的建设和各学科的平衡引鉴;重课程引进,忽视优质教育资源的综合建设;重外方评估,忽视自主评价体系的建设。因此,以我为主,科学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极为重要,而创新机制的建设将成为未来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组织保障。中国传媒大学和其组建的传媒高等教育联盟的教育实践探索实证了这一点。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传媒高等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
组织创新
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
Keywords
building Sino-foreign jointly-run schools
advanced media education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organizing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Leagu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网络舆论与中国外交的互动——基于东亚网络民族主义案例的考察
赵瑞琦
杨子洁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组织创新——以中国传媒大学的实践为例
罗青
杨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