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则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 被引量:147
1
作者 董家鸿 黄志强 +8 位作者 蔡景修 韩本立 何振平 别平 王曙光 李智华 陈平 马宽生 冯晓彬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8-420,共3页
目的 总结采用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75年1月至 1998年 12月间采用肝段切除术治疗 5 14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及远期疗效。结果 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 :左外叶 6 4例、左肝叶 176例、右前叶 10例... 目的 总结采用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75年1月至 1998年 12月间采用肝段切除术治疗 5 14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及远期疗效。结果 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 :左外叶 6 4例、左肝叶 176例、右前叶 10例、右后叶 2 4例、右肝叶 31例、双侧肝叶2 0 9例。合并症 :合并有显著肝段或肝叶萎缩者 2 80例 ,肝脓肿 17例 ,胆瘘 7例 ,胆管癌 8例。 2 6 5例有 1~ 5次胆道手术史。手术方法 :根据肝内结石的分布决定肝段或联合肝段切除的范围 ,其中S2~ 3切除 2 84例、S2~ 4切除 98例、S6~S7切除 2 6例、S5~ 8切除 37例、双侧肝叶部分切除 2 3例。附加术式包括经肝门部胆管切开取石 2 17例 ,经肝实质肝内胆管切开取石 11例 ,胆管空肠Roux en Y吻合 2 96例。术后并发症有胆漏 15例 (2 9% )、膈下感染 2 3例 (4 5 % )、腹腔脓肿 2例 (0 4 % )和肝衰 3例 (0 6 % )等。 11例 (2 1% )术后死于肝衰竭。随访 10个月至 2 5年 ,75 9%症状消失 ,14 5 %偶而有轻度胆管炎发作 ,9 6 %仍反复发作严重胆道感染。 4 9例手术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肝脏切除范围不够充分而遗留病变的肝胆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肝切除术 治疗
原文传递
肝胆管结石病微创手术治疗指南(2019版) 被引量:93
2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专家委员会 +4 位作者 董家鸿 别平 郑树国 王小军 冯晓彬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7-413,共7页
肝胆管结石病多见于东南亚地区,以我国西南、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代表的部分区域高发。我国肝内外胆管结石病患者占各类胆石症患者的比例高达38%,其中部分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手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高,需反复多次手术治疗,... 肝胆管结石病多见于东南亚地区,以我国西南、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代表的部分区域高发。我国肝内外胆管结石病患者占各类胆石症患者的比例高达38%,其中部分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手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高,需反复多次手术治疗,在病程晚期可继发胆汁性肝硬化、肝实质毁损及肝内胆管癌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1]。外科手术是肝胆管结石病的主要治疗手段,2007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制订了首部《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从根本上改变了因缺乏相应的指南而导致诊断与治疗欠规范的问题,显著提高了我国肝胆管结石病的整体治疗水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病 治疗 外科 腹腔镜检查 指南
原文传递
肝胆管结石病胆肠吻合术应用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45
3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专家委员会 +4 位作者 董家鸿 别平 郑树国 王小军 冯晓彬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4-418,共5页
肝胆管结石病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南沿海以及长江流域一带。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饮食、营养、环境及感染因素密切相关。肝胆管结石病病情复杂,术后结石残留率、复发率高,需反复多次手术,在病程晚期可继发... 肝胆管结石病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南沿海以及长江流域一带。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饮食、营养、环境及感染因素密切相关。肝胆管结石病病情复杂,术后结石残留率、复发率高,需反复多次手术,在病程晚期可继发胆汁性肝硬化、肝实质毁损及肝内胆管癌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是良性胆道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病 治疗 消化道重建 胆肠吻合 指南 共识
原文传递
Glisson蒂横断式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9
4
作者 余钒 郑树国 +4 位作者 李建伟 陈健 范毓东 郭鹏 王小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 探讨Glisson蒂横断式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68例行Glisson蒂横断式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全身麻醉,腹腔镜下根据肝蒂走行的解剖学标... 目的 探讨Glisson蒂横断式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68例行Glisson蒂横断式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全身麻醉,腹腔镜下根据肝蒂走行的解剖学标记,完整分离并阻断Glisson蒂内的门静脉三联结构,以不解剖Glisson蒂内的管道结构的方式分离Glisson蒂后再离断肝实质.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根据合并肝外胆道病变情况行术中胆道镜探查和(或)取石,并放置T管.肝脏良性病变标本破碎后经腹部12 mm Trocar孔取出;肝脏恶性肿瘤标本,经腹上区Trocar孔扩大切口或者耻骨联合上横切口完整取出.采用电话和门诊随访,根据患者疾病的良恶性复查相关指标,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9月.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68例患者中,64例完成Glisson蒂横断式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4例中转开腹.68例患者的手术方式分别为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30例,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19例,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术10例,解剖性肝右前叶切除术9例.6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24±117) min,术中出血量为(413±349) mL,围术期输血率为5.9% (4/68),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0±0.5)d,术后住院时间为(8.0±3.0)d.无围术期死亡患者,6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29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直径为(4.4±1.6)cm,切缘距肿瘤距离为(2.0±0.9)cm.病理学诊断:肝胆管结石病2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1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1例,肝脏腺瘤1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肝脏多发囊肿1例,肝结核1例,肝细胞癌27例,胆管细胞癌2例.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 ~ 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39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结石或病灶残留及复发;29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胆管结石病 腹腔镜检查 肝切除术 Glisson蒂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315例报告 被引量:30
5
作者 马宽生 陈敏 +4 位作者 丁钧 王曙光 别平 何振平 董家鸿 《消化外科》 CSCD 2005年第5期307-310,共4页
目的总结1999年6月至2003年8月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315例肝肿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探索RFA治疗肝肿瘤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了一次定位、多点穿刺,RFA联合肝动脉栓塞(TAE)、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治疗直径5~13 cm... 目的总结1999年6月至2003年8月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315例肝肿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探索RFA治疗肝肿瘤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了一次定位、多点穿刺,RFA联合肝动脉栓塞(TAE)、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治疗直径5~13 cm的大肝癌,及经皮经肺经膈肌RFA治疗膈顶部肝癌.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无一例住院期间死亡.AFP阳性的169例肝癌病人中,RFA后有124例(73.6%)明显降低,其中有95例(56.2%)转阴.半年生存率为89.5%,1年生存率为80.1%,18个月生存率为61.4%,24个月生存率为48.3%,>36个月生存率为35.6%.结论采用TAE、SPVE及RFA一次定位多点穿刺法治疗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含大肝癌)的病人,疗效明显,总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 疗效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肝脏应用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26
6
作者 冷建军 董家鸿 +2 位作者 韩本立 郑树国 郑萍 《消化外科》 CSCD 2004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 对小型猪肝脏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 ,为肝移植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活体和离体 10例巴马小型猪肝脏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小型猪肝脏重量、体积与体重成正相关 ,根据体重 (kg)可较准确估计肝脏重量 (g)和体积 (cm3 ) ,回归方... 目的 对小型猪肝脏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 ,为肝移植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活体和离体 10例巴马小型猪肝脏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小型猪肝脏重量、体积与体重成正相关 ,根据体重 (kg)可较准确估计肝脏重量 (g)和体积 (cm3 ) ,回归方程式分别为 :①Y =2 15 98+9 11X ,R2 =0 99;②Y =2 13 84 +8 73X ,R2 =0 95。小型猪肝脏分为左外侧叶、左中叶、右中叶、右外侧叶和尾状叶 ,各叶比例分别为 (33 6 7± 0 4 8) %、(2 0 94± 1 0 8) %、(32 80± 1 81) %、(12 78± 1 4 3) %和 (3 98±0 4 4 ) %。结论 小型猪肝内管道系统解剖与人相近 ,变异较少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肝脏 解剖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84例大肝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2
7
作者 向伦建 李建伟 +3 位作者 陈健 范毓东 郭鹏 郑树国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4-467,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 1年1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84例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检查显示肿瘤位于左半肝12例、肝左外叶9例、右半肝3例、肝右前叶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 1年1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84例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检查显示肿瘤位于左半肝12例、肝左外叶9例、右半肝3例、肝右前叶11例、肝右后叶11例、肝Ⅴ段8例、肝Ⅵ段6例、肝Ⅶ段6例、肝Ⅴ和Ⅵ段8例、肝Ⅶ和Ⅷ段4例、肝Ⅳ段5例、肝Ⅰ段1例.术前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直径为5.1 ~6.0 cm 46例、6.1 ~7.0 cm 12例、7.1 ~8.0cm 9例、8.1~9.0cm 7例、9.1~ 10.0 cm10例.根据术前评估肿瘤大小、位置、肿瘤距肝脏表面的距离及与重要管道结构的关系及术中探查结果选择性行解剖性或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行腹部影像学和血清学复查,复查时间为术后第1年每3个月1次,第2年每4个月1次,第3年每6个月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84例患者中8例中转开腹手术,中转开腹率为9.5%(8/84),76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肝切除术.30例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术,54例患者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40±132) min,术中出血量为(432±340) mL,围手术期输血率为10.7% (9/84),肿瘤直径为(6.5±1.5)cm,切缘距肿瘤距离为(1.6 ±0.9)cm,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0±0.5)d,术后住院时间为(11±3)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0%(16/84).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肝细胞癌,其中高分化癌18例、中分化癌57例、低分化癌9例.83例患者(除1例围手术期死亡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 ~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80%,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和56%.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选择性应用于大肝癌患者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腹腔镜检查 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肝脏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原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卢倩 闫军 +6 位作者 王曙光 别平 杨占宇 王槐志 张雷达 何宇 董家鸿 《消化外科》 CSCD 200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9年 11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的 130例肝脏移植进行前瞻性调查 ,统计其发病率、病死率 ,描述其时间分布、病原学分布 ,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9年 11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的 130例肝脏移植进行前瞻性调查 ,统计其发病率、病死率 ,描述其时间分布、病原学分布 ,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率为 32 .31% ,病死率为 35 .71%。 78.5 7%的肺部感染发生在术后第一周。革兰氏阴性菌是最常见肺部感染病原体且多高度耐药。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包括 :术后使用呼吸机≥ 2d、长时间手术、纤支镜检查或治疗、术前大量腹水、术后气管切开、术后肾功能异常、术后肺水肿、术后长时间留置胃管、术中长时间低血压。结论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在移植术后早期 ,具有高发病率、病死率高的特点。病原体多为具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围手术期多方面因素均可能成为肺部感染的诱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肺部感染 病原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韩殿冰 董家鸿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肝切除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统计分析最近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具有可比性的10篇文献。结果肝切除在结石清除率和随访优良率均优于非肝切除。结论Meta分析表明肝切除仍...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肝切除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统计分析最近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具有可比性的10篇文献。结果肝切除在结石清除率和随访优良率均优于非肝切除。结论Meta分析表明肝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最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病 肝切除 META分析
下载PDF
犬Oddi括约肌肌电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飞 李虎城 +2 位作者 李智华 董家鸿 徐世荣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索能准确稳定记录犬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肌电活动的新方法,并对记录到的肌电波形进行初步分析。方法用自行研制的黏膜接触式电极记录30只犬SO肌电活动,同时记录十二指肠和胃的肌电活动,分析SO肌电波形的规律以及和... 目的探索能准确稳定记录犬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肌电活动的新方法,并对记录到的肌电波形进行初步分析。方法用自行研制的黏膜接触式电极记录30只犬SO肌电活动,同时记录十二指肠和胃的肌电活动,分析SO肌电波形的规律以及和胃十二指肠肌电的关系。结果用我们的方法可以记录到犬SO的快波和慢波,同步记录以及切离实验证实记录到的波形是犬的SO肌电而不是来自十二指肠和胃。结论犬的SO肌电记录是可行的,犬SO快波和慢波的发现将对SO功能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DI括约肌 电生理
下载PDF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和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冷建军 韩本立 董家鸿 《消化外科》 CSCD 2005年第2期142-148,共7页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肝移植 保护作用 进行性 氧供 移植肝 文献 过程 现象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17
12
作者 蔡景修 《消化外科》 CSCD 2004年第4期229-231,共3页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手术指征 门静脉血栓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肝动脉切除重建 被引量:15
13
作者 曾永毅 郑树国 董家鸿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6期475-478,共4页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先天性疾病 成人
下载PDF
甘氨酸的肝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马正伟 董家鸿 《消化外科》 CSCD 2003年第3期214-220,共7页
关键词 甘氨酸 肝脏保护作用 酒精性肝损伤 肝脏缺氧损害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脓毒症 肝脏移植
下载PDF
c-met-siRNA在肝癌细胞株MHCC97-H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谢斌 唐德国 董家鸿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9-504,共6页
目的探讨c-met-siRNA对肝细胞癌生长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pSuppressorRetro/c-met- siRNA导入包装细胞Phoenix A中获得含c-met-siRNA的逆转录病毒颗粒,进一步感染靶细胞MHCC97-H,Western blot检测c-Met的表达,通过生长曲... 目的探讨c-met-siRNA对肝细胞癌生长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pSuppressorRetro/c-met- siRNA导入包装细胞Phoenix A中获得含c-met-siRNA的逆转录病毒颗粒,进一步感染靶细胞MHCC97-H,Western blot检测c-Met的表达,通过生长曲线、运动试验及侵袭试验比较转染前后细胞的生长、运动及侵袭能力。结果肝细胞癌MHCC97-H细胞中c-Met的表达显著降低;细胞的生长、运动及侵袭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c-met-siRNA能抑制肝细胞癌细胞MHCC97-H的生长、运动及侵袭,这对肝细胞癌的生长、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转移 癌基因蛋白质类 小干扰RNA
原文传递
肝脏外科中的虚拟手术方案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范毓东 周代全 +3 位作者 王成波 陆明 王健 董家鸿 《消化外科》 CSCD 2005年第5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及虚拟手术技术应用于肝脏外科的准确性及实际意义。方法利用灌注成像HCT扫描法对35例肝脏标本及其肝内主要管道系统进行扫描,采集二维图像数据;利用3DMED软件对二维图像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并对重建肝脏模型的...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及虚拟手术技术应用于肝脏外科的准确性及实际意义。方法利用灌注成像HCT扫描法对35例肝脏标本及其肝内主要管道系统进行扫描,采集二维图像数据;利用3DMED软件对二维图像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并对重建肝脏模型的体积与肝脏标本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在准确重建的三维模型上使用虚拟手术工具对其进行模拟手术分割,并按照虚拟分割层面,对相应肝脏标本进行实际分割。结果重建后的肝脏模型三维效果逼真,立体感强,可任意角度旋转、观察;能够显示肝内各主要管道系统的空间位置关系,并较准确地反映肝脏体积及肝内管道系统的真实情况。虚拟手术系统对重建的肝脏模型可进行任意曲面切割,断面能显示所遇到之管道结构,并与实际肝脏标本的切割断面情况相符。结论三维可视化重建基础上的虚拟手术技术是肝脏外科有效的辅助工具;对制定合理的手术预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外科 三维重建 虚拟手术 手术方案
下载PDF
特殊部位肝脏肿瘤的射频消融术 被引量:13
17
作者 马宽生 董家鸿 《肝胆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321-323,共3页
关键词 肝脏 肝癌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后胆管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念洲 马宽生 +5 位作者 高峻 丁钧 郭丽萍 欧霞 王曙光 董家鸿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犬肝内大胆管旁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4组。RFA射频针统一张开20mm,射频治疗时,能量由小到大序贯使用,开始能量为5W,以后每1min升高5W,最高可达95W的...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犬肝内大胆管旁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4组。RFA射频针统一张开20mm,射频治疗时,能量由小到大序贯使用,开始能量为5W,以后每1min升高5W,最高可达95W的情况下,距肝内大胆管旁不同距离(1.0~2.9mm、3.0~4.9mm、5.0~7.9mm、8.0~10.0mm)行RFA,术后观察相关胆管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在肝内大胆管旁行RFA,当距离为1.0~2.9mm时,整个胆管壁全层均坏死或部分全层坏死;距离为3.0~4.9mm时,部分胆管壁全层坏死和胆管上皮细胞空泡样改变;当距离为5.0~10.0mm时,胆管上皮细胞胆管空泡样改变或正常。结论 RFA位于肝内大胆管旁时,距离≥5.0mm时胆管上皮细胞改变损伤是轻微的、可逆的,而距离〈5.0mm时胆管损伤是较严重的、不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损伤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35例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曹利 李建伟 +3 位作者 陈健 范毓东 郭鹏 郑树国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优势。方法35例患者,包括原发性肝癌1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3例和良性肿瘤8例,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结果本组实施左肝外叶切除5例,规则性左半肝切除16例,右半肝切除6例,局部肝切除6...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优势。方法35例患者,包括原发性肝癌1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3例和良性肿瘤8例,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结果本组实施左肝外叶切除5例,规则性左半肝切除16例,右半肝切除6例,局部肝切除6例,中肝切除(Ⅳ、Ⅴ、Ⅷ段)1例,特殊部位肝切除(尾状叶)1例,联合胆道探查、T管引流10例,胆肠吻合、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骨骼化清扫1例。手术时间105~560 min[(279.26±98.85)min],术中出血量50~2000 ml [(408.86±506.68)ml],输血率14.29%(5/35),术后住院时间4~18 d,平均13 d。其中1例因肝静脉主干撕裂出血较多中转开腹。术后有1例发生胆漏,余3例发生肝断面积液,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14例肿瘤患者切缘均为阴性,随访5~42月,1例术后5月复发死亡,4例复发带瘤生存,9例无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 肝切除
下载PDF
脾脏毁损体积对射频消融治疗脾脏功能亢进症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乔 马宽生 别平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 探讨脾脏毁损体积对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8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RFA治疗。分别在RFA术后1、7、14、30、60、180、360d,... 目的 探讨脾脏毁损体积对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8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RFA治疗。分别在RFA术后1、7、14、30、60、180、360d,检测外周血WBC、RBC、PLT变化。增强CT测定脾脏毁损体积,根据脾脏毁损体积百分比将患者分成4组:Ⅰ组(〈300)、Ⅱ组(30%~500)、Ⅲ组(500~60%),Ⅳ组(〉600),各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FA术后WBC、PLT呈明显上升趋势,术后360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平均毁损体积为(38.20±17.36)%。毁损体积500~600组术后360 d WBC、PLT较〈30%组、30%~50%组及〉60%组上升明显(P〈0.01)。结论 临床上应用射频消融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的近期疗效肯定。毁损脾脏50%~60%体积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射频消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