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影像学特征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金家承 陈鹏超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208-221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学特征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11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淋巴结是否转移为依据,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90例和淋巴结未...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学特征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11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淋巴结是否转移为依据,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90例和淋巴结未转移组2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超声特征,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影像学特征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结果淋巴结转移组汇中多发病灶、病灶直径>2 cm、病灶形状不规则、有毛刺征、有微钙化、边缘模糊、最大皮质厚度>3 mm、血流程度Ⅱ~Ⅲ级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病灶、病灶直径>2 cm、病灶形状不规则、有毛刺征、有微钙化、边缘模糊、最大皮质厚度>3 mm、血流程度Ⅱ~Ⅲ级为主要影响因素(OR=3.532、4.170、3.892、4.358、5.339、4.773、5.038、4.637,均P<0.05)。结论影响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为多发病灶、病灶直径>2 cm、病灶形状不规则、有毛刺征、有微钙化、边缘模糊、最大皮质厚度>3 mm、血流程度Ⅱ~Ⅲ级,临床可根据上述因素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
下载PDF
circPVT1通过靶向miR-605-3p介导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倩 朱郭增 +1 位作者 邵银灿 姚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22期5294-5299,共6页
目的探讨circPVT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及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和Bcap-37,RT-qPCR检测细胞中circPVT1和miR-605-3p表达水平。将MCF-7细胞分为NC组、si-con组、si-circPVT... 目的探讨circPVT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及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和Bcap-37,RT-qPCR检测细胞中circPVT1和miR-605-3p表达水平。将MCF-7细胞分为NC组、si-con组、si-circPVT1组、miR-con组、miR-605-3p组、si-circPVT1+anti-miR-con组、si-circPVT1+anti-miR-605-3p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yclinD1、MMP2、MMP9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PVT1和miR-605-3p调控关系。结果circPVT1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以及Bcap-37中均呈高表达状态,明显高于MCF-10A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iR-605-3p表达降低(P<0.05)。与NC组或si-con组比较,si-circPVT1组MCF-7细胞A值、迁移和侵袭数及细胞中CyclinD1、MMP2、MMP9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P<0.05),miR-605-3p表达升高(P<0.05)。与miR-con组比较,miR-605-3p组MCF-7细胞A值、迁移和侵袭数及细胞中CyclinD1、MMP2、MMP9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si-circPVT1+anti-miR-con组比较,si-circPVT1+anti-miR-605-3p组MCF-7细胞A值、迁移和侵袭数及细胞中CyclinD1、MMP2、MMP9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circPVT1可靶向结合miR-605-3p。结论circPVT1在乳腺癌细胞系中表达升高,敲减circPVT1表达可降低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与负调控miR-605-3p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ircPVT1 miR-605-3p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下腹正中切口开放完全腹膜外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周建平 贺小武 +2 位作者 王立 谢鹏 季世伟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8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修补术(LTEP)与开放完全腹膜外修补术(OTEP)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六医院收治的61例男性双侧腹股沟疝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修补术(LTEP)与开放完全腹膜外修补术(OTEP)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六医院收治的61例男性双侧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TEP组(n=31)和OTEP组(n=3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术后1dC反应蛋白(CRP)、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LTEP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OTEP组[(5.6±2.2)h比(20.0±5.5)h,P<0.001;(3.0±0.6)d比(4.5±1.0)d,P<0.001],住院费用高于OTEP组[(14779.3±1450.1)元比(13650.0±1787.3)元,P<0.001],术后1dCRPLTEP组显著低于OTEP组[(88.7±18.5)mg/L比(102.0±25.1)mg/L,P=0.022];两组术后均无补片感染、慢性疼痛、阴囊水肿、疝复发;其余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TEP与下腹正中切口开放TEP治疗双侧腹股沟疝均安全有效,各有利弊,可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腹股沟 随机对照试验 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地奥司明对混合痔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罗来斌 徐志敏 +5 位作者 黄湖南 戴文鹏 林洪武 王克强 邱卫明 车河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9期1696-1699,1733,共5页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地奥司明对混合痔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1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PPH治疗,观察组给予PP...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地奥司明对混合痔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1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PPH治疗,观察组给予PPH联合地奥司明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评分、肛肠动力学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记录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直肠感觉阈、直肠耐受量高于对照组,直肠-肛管压力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肛周出血评分、肛缘水肿评分、肛周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混合痔患者在PPH术后给予地奥司明治疗,可明显改善术后症状和机体肛肠动力学,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同时还可减少复发率,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地奥司明 混合痔 肛肠动力学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汉黄芩素经PTEN/PI3K/AKT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旭 郑玉 +4 位作者 彭泉 陈亮 张明金 赵成功 任桂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3-368,共6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与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其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0、20、50、100μmol/L)汉黄芩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汉黄芩素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与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其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0、20、50、100μmol/L)汉黄芩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汉黄芩素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的影响;运用转录组测序分析汉黄芩素可能影响的信号通路;运用Western blot检测汉黄芩素对相关蛋白的影响;此外,通过裸鼠移植瘤模型的体内实验探究汉黄芩素对裸鼠移植瘤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汉黄芩素可以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诱导乳腺癌细胞周期阻滞,并且诱导其凋亡,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同时,汉黄芩素处理mcf-7细胞48 h后,增殖标志性蛋白PCNA的表达水平降低,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此外,汉黄芩素还可以调节PTEN/PI3K/AKT信号通路,抑癌蛋白PTEN表达水平随着浓度升高逐渐增加,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随着浓度升高降低;同时,体内实验初步显示汉黄芩素可以抑制mcf-7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结论汉黄芩素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TEN/PI3K/AKT信号轴的调节有关,为汉黄芩素的抗肿瘤活性提供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乳腺癌 MCF-7 增殖 凋亡 PTEN/PI3K/AKT 裸鼠移植瘤模型
下载PDF
基于BISAP-HDL预警模型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冠红 杨扬 徐汉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0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床旁指数-高密度脂蛋白(BISAP-HDL)预警模型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治疗的80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床旁指数-高密度脂蛋白(BISAP-HDL)预警模型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治疗的80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BISAP-HDL预警模型联合集束化护理。比较治疗前24 h、治疗后1周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BISAP-HDL评分,两组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淀粉酶恢复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两组入院28 d病死率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两组APACHEⅡ、BISAP-HD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24 h,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CD8^(+)、免疫球蛋白G、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28 d病死率分别为7.89%(3/38)和16.67%(7/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AP-HDL预警模型联合集束化护理有利于AP患者恢复,改善其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集束化护理 急性胰腺炎 预后
下载PDF
肝癌患者术后正念水平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华贞月 杨秋月 +4 位作者 梅雪 罗昆仑 刘文凤 陶伟利 徐婷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9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后正念水平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肝癌根治术治疗,均于术后采用简式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SF)中文版评估正念水平,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修订版评估患者家庭关怀度...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后正念水平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肝癌根治术治疗,均于术后采用简式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SF)中文版评估正念水平,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修订版评估患者家庭关怀度。分析肝癌患者术后正念水平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结果肝癌患者正念水平处于低等水平,家庭关怀度中等缺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癌患者术后FFMQ-SF评分与APGAR评分呈正相关(r=0.824,P<0.05);96例肝癌患者中,有80例低等正念水平,有16例中高等正念水平;初步比较低等正念水平组、中高等正念水平组APGAR评分后,经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肝癌患者APGAR各条目评分及总分降低会增加低等正念水平发生风险(OR=6.814、12.054、59.614、61.869、1.412、1.512,P<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后正念水平较低,与家庭关怀度密切相关,随家庭关怀度降低,患者正念水平降低,家庭关怀度是肝癌患者术后正念水平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正念水平 家庭关怀 相关性
下载PDF
藻红蛋白对HeLa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潘若望 黄大道 +4 位作者 潘玲玲 倪形斌 应俊 李佩珍 张恩勇 《江苏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757-761,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藻红蛋白(PE)对HeLa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龙须菜中获得高纯度PE,用PE 0、5、10、20、40 mg/L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核凋亡,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细胞膜电位探... 目的探讨藻红蛋白(PE)对HeLa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龙须菜中获得高纯度PE,用PE 0、5、10、20、40 mg/L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核凋亡,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细胞膜电位探针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PE 0 mg/L比较,PE 10、20、40 mg/L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La细胞生长,增加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上调Caspase-3、Caspase-9和Bax mRNA表达和剪切型Caspase-3蛋白表达(P<0.05)。与PE 0 mg/L比较,PE 20、40 mg/L处理24 h后细胞核凋亡率升高,PE 10、20和40 mg/L处理48 h后细胞核凋亡率升高,且48 h比24 h更明显(P<0.05)。与PE 0、10 mg/L比较,PE 20、40 mg/L处理后HeLa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CytC蛋白表达上调,且PE 40 mg/L较PE 20 mg/L更明显(P<0.05)。结论PE能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La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红蛋白 宫颈癌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术前预康复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高良荣 黄联盟 +2 位作者 杨莉 王玉琴 孔令环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预康复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营养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3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预康复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营养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3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胃癌术前准备,研究组给予术前预康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首次恢复经口进食时间)、血清学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术后肠内营养期间胃肠道不良反应、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恢复经口进食时间、恢复排便和排气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术后1、3、7 d,研究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内营养期间,研究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6.45%vs 25.71%,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GQOL-74评分较术后2 d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术前预康复,可明显改善术后胃肠功能、营养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癌根治术 预康复 肠内营养 胃肠功能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组织中JAK2基因突变和TCF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10
作者 晏科金 朱宏亮 +3 位作者 谢先强 李冬盛 郑增露 李季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6期675-680,690,共7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Janus激酶2(JAK2)基因突变和T细胞因子3(TCF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为结直肠癌病情和预后早期评估提供实验室参考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4月收治且保留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蜡块的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Janus激酶2(JAK2)基因突变和T细胞因子3(TCF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为结直肠癌病情和预后早期评估提供实验室参考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4月收治且保留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蜡块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生存预后。对患者的结肠癌及癌旁组织蜡块进行检测,采用Taqman荧光探针法检测结肠癌组织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AA、AG和GG等基因型分布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癌及癌旁组织TCF3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基本资料、JAK2 rs2230724基因突变和TCF3蛋白表达情况,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结直肠癌组织JAK2基因突变和TCF3蛋白表达患者的生存预后,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结肠癌组织TCF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TNMⅢ期结肠癌患者的年龄、BMI、结肠癌组织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GG型占比和TCF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TNMⅠ~Ⅱ期患者(P<0.05);存在淋巴结转移结肠癌患者的年龄、BMI、吸烟率、结肠癌组织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GG型占比和TCF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因素均为年龄、结肠癌组织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突变情况和TCF3蛋白阳性表达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GG型和TCF3蛋白阳性患者均具有更高的累计全因死亡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GG型、TCF3蛋白阳性表达、TNMⅢ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JAK2 rs2230724 基因突变 TCF3 蛋白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11
作者 金河 王梦炎 +1 位作者 方凌云 罗灿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7期1126-1131,I0004,共7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将细胞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白藜芦醇组(20μmol/L)、中剂量白...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将细胞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白藜芦醇组(20μmol/L)、中剂量白藜芦醇组(40μmol/L)及高剂量白藜芦醇组(80μmol/L)。细胞划痕实验法测定人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吖啶橙染色法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自噬,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40和80μmol/L白藜芦醇导致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且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培养48 h最为适宜。与对照组对比,白藜芦醇不同剂量组中,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5),且细胞的迁移率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提高逐渐减少。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经白藜芦醇处理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随白藜芦醇浓度增加而逐步提高(P<0.05)。在实验组中,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在接受白藜芦醇处理后细胞自噬数量增加,且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提高,细胞自噬数量逐步增加(P<0.05)。相较于对照组,各剂量的白藜芦醇组Bcl-2下降、Bax与Caspase-3增加。相较于对照组,不同剂量白藜芦醇组显示出PI3K和p-Akt蛋白下降;不同剂量白藜芦醇组Akt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降低其增殖能力,减弱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以控制结肠癌的侵袭和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结肠肿瘤 磷脂酰肌醇3-激酶类 原癌基因蛋白质c-akt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亮 彭泉 +3 位作者 于华杰 郑玉 陈旭 张明金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10期818-820,共3页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5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7.1%(32/5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5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7.1%(32/5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多灶性、包膜侵犯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肿瘤位置、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果表明,对于有高危因素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应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丽莎 焦薇 +2 位作者 万蓉 王素琴 朱康平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128-1131,1140,共5页
目的 调查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感染的相关因素和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行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156例,获取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将未出现口腔感染的患... 目的 调查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感染的相关因素和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行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156例,获取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将未出现口腔感染的患者作为未感染组,出现口腔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法分析导致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选取的156例患者中,有19例发生口腔感染,发生率为12.18%。糖尿病、吸烟史、癌症分期、口腔病史、义齿、放化疗周期、抗生素应用、血清白蛋白水平、口腔感染等均为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以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予以赋值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次放化疗周期、口腔pH值>6.5、血清白蛋白水平<40 g/L、住院前口腔感染等均为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放化疗周期(多次)、口腔pH值(>6.5)、血清白蛋白水平(<40 g/L)及住院前口腔感染等均是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临床护理应强化对上述因素的重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的同时,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化疗 口腔感染 原因 预防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14
作者 李冬盛 朱宏亮 +5 位作者 车河龙 饶攀 谢先强 易伟 晏科金 曾腾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A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LHM治疗...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A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LHM治疗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采用POEM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Eckardt评分、食管动力学指标[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4s完全松弛压(4sIR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R)、食管下括约肌长度(LESL)]。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肌切开长度、住院时间短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食管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理性反酸、食管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Eckardt各项指标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Eckardt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LESRR、LESL、LESP、4sI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ESRR、LESL水平变化不明显,而LESP、4sIRP水平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M与POEM治疗AC均安全有效,二者近期临床疗效相近,但POEM术后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应加强随访并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 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 贲门失弛缓症
下载PDF
胃癌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风险预测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15
作者 王芳 朱晓素 王丽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风险预警模型建立及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胃癌手术后并发肺部并发症的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手术后未发生肺部并发...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风险预警模型建立及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胃癌手术后并发肺部并发症的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手术后未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肺部并发症风险预警模型系统,分析胃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病例组吸烟、开腹手术方式、手术出血量≥300 ml、清扫淋巴结数目≥25个、术前血蛋白<35 g/L、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开腹手术方式、清扫淋巴结数目≥25个、术前血蛋白<35 g/L、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是胃癌患者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通过建立胃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预警模型,可有效发现相关风险因素,临床可针对风险人群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并发症 风险预警模型 护理 胃癌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膀胱癌相关转录物1对微小RNA-503-5p的靶向关系及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荣 樊明湖 +2 位作者 黄芬 卢小菊 李新建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637-1642,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膀胱癌相关转录物1(BLACAT1)对微小RNA(miR)-503-5p的靶向关系及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肠癌细胞株SW620,LOVO,HT29和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株NCM460中BLACAT...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膀胱癌相关转录物1(BLACAT1)对微小RNA(miR)-503-5p的靶向关系及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肠癌细胞株SW620,LOVO,HT29和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株NCM460中BLACAT1和miR-503-5p的表达。在HT29细胞中转染si-BLACAT1、pcDNA-BLACAT1或miR-503-5p,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活化的多聚ADP-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和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starbase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BLACAT1与miR-503-5p之间的靶向关系。si-BLACAT1和anti-miR-503-5p共转染,观察干扰miR-503-5p对沉默BLACAT1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与NCM460细胞比较,SW620、LOVO和HT29中BLACAT1表达量明显增加[(4.93±0.58)、(5.66±0.53)、(6.17±0.66)比(1.03±0.22)],miR-503-5p表达量减少[(0.72±0.11)、(0.67±0.09)、(0.51±0.08)比(1.04±0.14)](P<0.05)。沉默BLACAT1或转染miR-503-5p明显减少HT29细胞的细胞存活率、Ki-67、CyclinD1蛋白表达量,提高细胞凋亡率、Cleaved PARP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P<0.05),过表达BLACAT1则反之。BLACAT1靶向miR-503-5p调控其表达。干扰miR-503-5p部分逆转沉默BLACAT1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Ki-67、CyclinD1蛋白表达和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lncRNA BLACAT1在表达上调,沉默BLACAT1可通过靶向调控miR-503-5p的表达,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lncRNA BLACAT1 微小RNA-503-5p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双针单向双侧连续外翻缝合法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牛小行 孙爱学 魏晓明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622-624,共3页
目的探讨双针单向双侧连续外翻缝合法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63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双针单向双侧连续... 目的探讨双针单向双侧连续外翻缝合法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63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双针单向双侧连续外翻缝合法,分析术中术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手术时间120(90,155)min,术中出血量10(5,20)mL;住院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胆漏1例,胆漏合并肠梗阻1例,无结石残留、腹腔及胆道出血、胆管狭窄、中转开腹病例。随访截止时间2022年11月,随访率96.8%(61/63),期间无结石复发、再入院或死亡病例。结论双针单向双侧连续外翻缝合技术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胆总管探查 一期缝合 双针单向双侧连续外翻缝合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门静脉压对胰腺血运及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谢小丰 龚维 +2 位作者 秦威 祝洋 朱新林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门静脉压对胰腺血运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门体部分分流加贲门周...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门静脉压对胰腺血运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门体部分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单纯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稳定期门静脉压(portal vein pressure,PVP),手术前后胰腺平扫、增强扫描CT值的变化,进腹后、关腹前脾静脉及胰横动脉血流速度及手术前后胰腺内、外分泌指标血C肽及粪弹力蛋白酶-1浓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PV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前胰腺平扫、增强扫描CT值及增加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胰腺增强扫描CT值、增加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腹后彩超测脾静脉(pv1)、胰横动脉(sv1)血流速度,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关腹前再次测其速度(pv2,sv2),观察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前血C肽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3、5、7 d高于对照组同时相(P<0.01)。两组术前粪弹力蛋白酶-1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5、8、10 d高于对照组同时相(P<0.01)。结论门静脉高压症经门体部分分流适当降压后既可有效地治疗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又可明显改善门静脉系统血流淤滞状态,内脏器官血液循环改善,其相应功能也得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断流术 脾肾分流术 胰腺功能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凝血功能与下肢DVT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媛 李佳怡 卢强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1123-1128,共6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凝血功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112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凝血功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112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n=57,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B组(n=55,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心率(H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苏醒质量、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下肢DVT发生率。结果气腹后10 min、气腹后30 min和术毕时,A组患者HR低于B组患者,SBP、DPB高于B组患者;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A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患者;术后6 h、术后24 h,A组患者APTT长于B组患者,Fib水平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短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和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相较于全身麻醉可有效平稳术中血压和HR,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苏醒质量,减轻术后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老年患者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凝血功能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与营养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梅雪 沈刘艳 《内科》 2022年第6期634-637,653,共5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行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控制...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行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控制情况、免疫功能指标、营养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炎症反应,提升其免疫功能指标和营养指标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其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支持 免疫功能 营养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