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前气管插管与颅脑创伤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辉 花嵘 +3 位作者 江小伟 郭晓霞 王尚静 李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进行气管插管与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解放军第九七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2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插管的时间分为院前气管插管组和院内气管插管组.分析两组患者中术后...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进行气管插管与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解放军第九七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2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插管的时间分为院前气管插管组和院内气管插管组.分析两组患者中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的先后、治疗时间的长短.结果 院前气管插管组的术后肺部感染率为38.0%,院内气管插管组的术后肺部感染率为25.2%;院前气管插管组发生肺部感染时间为入院后第(9.9±0.6)天,院内气管插管组发生肺部感染时间为入院后第(11.6±0.3)d;院前气管插管组的术后肺部感染治疗时间为(21.2±7.2)d,院内气管插管组的术后肺部感染治疗时间为(14.5±9.0)d;与院内气管插管组相比,院前气管插管组的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P<0.05)、发生时间早(P<0.05)、治疗时间长(P<0.01).结论 院前气管插管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易于并发肺部感染,插管操作避免气道损伤和细菌污染,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脑损伤 肺部感染 气管插管 院前 手术后 并发症 预防
原文传递
巨大脑膜瘤术中术后脑肿胀的预防措施 被引量:10
2
作者 沈志刚 于如同 +1 位作者 谷佳 陈昌秀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脑膜瘤术中术后脑肿胀脑膨出形成原因、预防措施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巨大脑膜瘤87例临床资料,通过精确定位、麻醉方法的改变、增加手术操作空间、减少脑组织牵拉、尽可能保留回流静脉以及肿瘤残腔的处理...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脑膜瘤术中术后脑肿胀脑膨出形成原因、预防措施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巨大脑膜瘤87例临床资料,通过精确定位、麻醉方法的改变、增加手术操作空间、减少脑组织牵拉、尽可能保留回流静脉以及肿瘤残腔的处理等综合措施,减少术中术后脑肿胀脑膨出发生率。结果87例患者中仅1例因脑肿胀、脑膨出影响手术进程。且根据脑膜瘤切除Simpson分级,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72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Ⅳ)1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综合的、合理的预防措施能有效缓解术中术后脑肿胀脑膨出,提高巨大肿瘤的切除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脑膜瘤 手术 脑肿胀 脑膨出
下载PDF
PACAP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CD4+/CD8+T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花嵘 毛姗姗 +3 位作者 张咏梅 陈复兴 周忠海 刘军权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2-576,共5页
目的观察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adenylatecyclaseactivitingpolypeptide,PACAP)对大鼠刨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的影响及对血液和脾脏CD4+、CD8+T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所有实验均在在江苏省麻醉学重... 目的观察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adenylatecyclaseactivitingpolypeptide,PACAP)对大鼠刨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的影响及对血液和脾脏CD4+、CD8+T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所有实验均在在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内完成。将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n=6)、生理盐水+TBI组(rt=6)、PACAP+TBI组(n=6),采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于创伤前20min侧脑室微量注射PACAP1μg/5μl,创伤后24h取材,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脑组织损伤程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血液及脾脏中CD4+、CD8+T细胞的数量。实验结果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法。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大鼠创伤周围皮层神经元水肿、坏死,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血液和脾脏CD4+T细胞的数量减少(P=0.000,P=0.005),CD8+T细胞的数量增加(P=0.01);侧脑室内微量注射PACAP后,能明显减轻TBI大鼠皮层和海马的神经元损伤,增加血液和脾脏CD4+T细胞的数量(P=0.019,P=0.839),降低CD8+T细胞的数量。结论侧脑室微量注射PACAP能减轻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可能与其对T细胞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PACAP CD4+T细胞 CD8+T细胞 大鼠 脾脏 血液 流式细 胞术
原文传递
严重创伤后早期血液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花嵘 陈复兴 +2 位作者 张咏梅 周忠海 王尚静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1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后早期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方法连续人选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在解放军第九七医院住院的61例成年男性创伤患者。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75岁者。②伤后已输血者。③患有免疫系统疾病,... 目的探讨创伤后早期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方法连续人选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在解放军第九七医院住院的61例成年男性创伤患者。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75岁者。②伤后已输血者。③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近期有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病史者。④正在或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者。以损伤严重度评分≥16分为严重损伤标准,将患者分成轻伤组和重伤组两组。17例健康成人男性血样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在入院当时抽取患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TNF-a、INF.1、IL-1、IL4、IL-6及IL-12水平,并计算Thl/Th2型细胞因子比值。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重伤组与轻伤组患者血液中CD3+T细胞含量均降低,重伤组CIM+T细胞含量明显降低;INF-1在重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IL-1在两组中均降低;INF-1/IL-6重伤组明显低于轻伤组,而轻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严重创伤后早期患者血液中CD3+、CD4+T细胞明显下降,伴随有多种细胞因子的明显降低;严重创伤早期存在向Th2型细胞因子偏移的趋势。因此,严重创伤后应早期动态监测患者血液中免疫细胞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CD4+T细胞 CD3+T细胞 CD8+T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 血液 期诊断
原文传递
急诊多发伤患者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威 谷贺 +1 位作者 孙亮 梁秋霞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8期774-775,共2页
目的:探究急诊多发伤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出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提升急诊多发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135例为观察对象,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多发伤患者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究急诊多发伤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出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提升急诊多发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135例为观察对象,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多发伤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其结果制定出有效的急救措施。结果:患者的年龄、损伤部位数、ISS评分和就诊时间均为影响患者急救效果的危险因素。结论:重视患者的年龄、损伤部位数、ISS评分和就诊时间等危险因素对急诊多发伤患者的影响,并以此为重点制定有效的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多发伤患者 危险因素 急救措施
下载PDF
慢性痛大鼠背根节神经元自发放电对脊髓背角广动力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宋英 张咏梅 +3 位作者 徐洁 武静茹 秦霞 花嵘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3-539,共7页
本文旨在研究慢性背根节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dorsal root ganglion,CCD)模型大鼠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对脊髓背角广动力(wide 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 本文旨在研究慢性背根节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dorsal root ganglion,CCD)模型大鼠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对脊髓背角广动力(wide 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CCD组,在体情况下对DRG和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分别进行细胞内和细胞外记录。结果显示,CCD术后,WDR神经元自发放电发生率及放电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增加(P<0.05),分别为59.46%和(4.30±0.69)Hz。在CCD大鼠DRG局部给予50 nmol/L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从加药前的(191.97±45.20)/min降至(92.50±30.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没有自发放电活动的WDR神经元在DRG局部给予100 mmol/L氯化钾后出现高频放电,洗脱后恢复(n=5)。给予坐骨神经非痛电刺激在正常对照组WDR神经元没有记录到后放电,在CCD组可以在36.36%(12/33)WDR神经元记录到后放电,L4、L5 DRG局部表面直接给予TTX(50 nmol/L),后放电频率从加药前的(263±56.5)Hz降至(117±30)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外周神经损伤后,DRG神经元的异位自发放电活动对脊髓WDR神经元兴奋性改变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节神经元 背根节慢性压迫 广动力神经元 自发放电 后放电
原文传递
替格瑞洛结合PCI对AMI患者心肌灌注及血清PAF、PAC-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尚静 李威 孙亮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灌注及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PAC-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均分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灌注及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PAC-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均分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对照组)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组(T+A组)。对比两组术后24h及术后6个月灌注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血清PAF、PAC-1水平,随访6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在PCI术后,两组TIMI 3级血流获得率并无显著差异(P=0.488)。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T+A组患者心脏指数[(2.61±1.31)L·min-1·m-2比(3.12±1.37)L·min-1·m-2]、每博输出量[(60.99±5.13)ml比(71.24±5.94)ml]及左室射血分数[(45.31±6.73)%比(72.64±7.29)%]显著提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59.41±4.12)mm比(53.12±3.45)mm]显著减小,血清PAF [(10.31±1.69)μg/L比(8.26±1.38)μg/L]、PAC-1[(37.57±5.74)%比(32.14±4.93)%]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随访至术后6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T+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7%比11.67%,P=0.028)。结论:替格瑞洛结合PCI治疗能够显著改善AMI患者心功能,降低外周血PAF、PAC-1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替格瑞洛
下载PDF
IL-17A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仲冬 花嵘 +5 位作者 张咏梅 许铁 李威 吴靓 燕宪亮 王航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37-1242,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7组: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TBI组(n=24)... 目的探讨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7组: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TBI组(n=24)、假手术+生理盐水组(n=6)、假手术+Y320组(n=6)、TBI+生理盐水组(n=6)和TBI+Y320组(n=6)。采用自由落体打击制备大鼠TBI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组织中IL-17A、核转录因子-κB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 B p65,NF—κB p65)表达水平。水迷宫实验用于评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平衡木行走试验用于评定大鼠感觉运动整合能力以及平衡协调能力。结果与假手术组,TBI组脑组织中IL-17A及NF—κBp65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且于TBI后3d时达到高峰。与TBI+生理盐水组,TBI+Y320组3d时脑组织中NF-κB065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TBI+生理盐水组第3天、5天、7天大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57.72±3.29)s、(55.63±3.85)s、(55.02±3.92)s,TBI+Y320组第3天、5天、7天大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35.45±3.04)s、(30.98±2.92)s、(23.90±2.51)s,TBI+Y320组大鼠第3天、5天、7天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IL-17A通过激活NF-κBp65,参与了TBI后的继发性脑损伤过程,并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IL-17A NF-κB P65 Y320 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 大鼠
原文传递
脊髓小胶质细胞参与大鼠功能性慢性内脏痛的维持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自洋 周田田 +3 位作者 喻乐 赵冰雪 花嵘 张咏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脊髓小胶质细胞对大鼠功能性慢性内脏痛维持的影响.方法:新生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2组(n=15):假手术组(S组),新生期结直肠扩张组(CRD组).CRD组大鼠出生后第8、10、12天,每天给予两次结直肠扩张... 目的:探讨脊髓小胶质细胞对大鼠功能性慢性内脏痛维持的影响.方法:新生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2组(n=15):假手术组(S组),新生期结直肠扩张组(CRD组).CRD组大鼠出生后第8、10、12天,每天给予两次结直肠扩张.出生后第6、8、12周,检测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痛阈以及腹外斜肌放电(EMG)幅度.HE染色观察结直肠病理改变,取脊髓L2~S4节段,通过免疫荧光计数脊髓背角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计算小胶质细胞活化率.结果:第6、8、12周两组大鼠结直肠无明显病理改变;与S组相比,CRD组大鼠在20、40、60、80 mmHg结直肠压力下AWR评分、EMG幅度明显增加,痛阈降低(P<0.05);且小胶质细胞活化数及活化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大鼠功能性慢性内脏痛的维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期结直肠扩张 脊髓 小胶质细胞 功能性慢性内脏痛
下载PDF
杨梅黄酮对炎性痛大鼠的外周镇痛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英 张咏梅 +1 位作者 徐洁 花嵘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研究杨梅黄酮对炎性痛大鼠的外周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左侧后肢足底中心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慢性炎性痛模型。检测给予杨梅黄酮前后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 目的研究杨梅黄酮对炎性痛大鼠的外周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左侧后肢足底中心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慢性炎性痛模型。检测给予杨梅黄酮前后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的改变。电生理学方法分析杨梅黄酮对背根节神经元放电频率及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结果大鼠左侧足底皮下注射CFA致炎后,TWL明显降低(P<0.05),腹腔注射50、500 mg·kg-1杨梅黄酮使CFA组大鼠TWL明显升高(P<0.05),电流钳记录显示杨梅黄酮抑制背根节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P<0.01),且该抑制作用是通过增加钙依赖性钾通道电流(P<0.05)产生的。结论杨梅黄酮通过增加背根节神经元钙依赖性钾电流,抑制神经元兴奋性而发挥外周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黄酮 完全弗氏佐剂 钾电流 炎性痛 背根神经节 膜片钳
下载PDF
不良生活习性对慢性非癌性疼痛发病率与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欢欢 陈慧娟 +5 位作者 花嵘 鲍权 闫梅 丁猛 徐丽芳 张咏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098-1101,1108,共5页
目的探究不良生活习性对慢性非癌性疼痛(chronic non-cancerpain,CNCP)发病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督促患者摒弃生活中的不良习性,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大量回顾文献,主要从饮食、睡眠、行为及心理情感4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对照... 目的探究不良生活习性对慢性非癌性疼痛(chronic non-cancerpain,CNCP)发病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督促患者摒弃生活中的不良习性,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大量回顾文献,主要从饮食、睡眠、行为及心理情感4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对照实验法,随机发放问卷,调查CNCP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性对其疾病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由专人负责问卷的发放和收集,并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我们发现以下生活中的不良习性均影响CNCP患者的治疗效果:饮食过咸(χ2=3.909,P=0.048〈0.05);饮食不规律(χ2=5.056,P=0.025〈0.05);饮水太少(χ2=5.451,P=0.020〈0.05);伏案午睡(χ2=15.868,P=0.000〈0.05);睡前听过激音乐(χ2=12.844,P=0.020〈0.05);女性常穿高跟鞋(χ2=8.103,P=0.017〈0.05);吸烟(χ2=11.095,P=0.016〈0.05);治疗后感觉良好(χ2=12.440,P=0.000〈0.05)。结论生活中某些不良生活习性对CNCP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消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习性 慢性非癌性疼痛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早期生活应激所致功能性慢性内脏痛对成年后大鼠抑郁样行为和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喻乐 花璐 +2 位作者 陈自洋 花嵘 张咏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091-2099,共9页
目的:观察大鼠新生期经历直结肠扩张所致功能性慢性内脏痛对成年后大鼠抑郁样行为及下丘脑室旁核(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PVN)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表达的影响,探讨早期生活应激... 目的:观察大鼠新生期经历直结肠扩张所致功能性慢性内脏痛对成年后大鼠抑郁样行为及下丘脑室旁核(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PVN)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表达的影响,探讨早期生活应激所致的功能性慢性内脏痛大鼠伴发抑郁样行为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新生期♂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2组(n=10):假手术(Sham)组,新生期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sion,CRD)组.CRD组大鼠出生后第8、10、12天,每天给予两次结直肠扩张,成年后即出生后第8-10周,检测腹壁撤退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痛阈以及腹外斜肌放电幅度,出生后第10-12周检测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及强迫游泳等抑郁样行为变化,行为学检测后取结肠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取血浆检测皮质酮(cortisol,CORT)水平,取脑PVN进行荧光检测CRH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新生期经历直结肠扩张,成年后痛阈值下降,AWR评分、腹外斜肌放电幅度增高(P<0.05,P<0.05),结直肠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2)与Sham组相比,CRD组大鼠在5 min旷场实验中的穿格子线数、直立次数和总运动距离明显减少(均P<0.05),总休息时间明显增多(P<0.05),糖水消耗率下降(P<0.05)强迫游泳过程中不动时间增加(P<0.05);(3)与Sham组相比较,CRD组大鼠血浆中CORT的水平增高(P<0.05),PVN内CRH表达也增加(P<0.05).结论:早期生活应激致功能性慢性内脏痛大鼠有抑郁样行为改变,其机制可能与PVN内CRH表达增加,HPA轴功能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慢性内脏痛 直结肠扩张 早期生活应激 抑郁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下载PDF
利鲁唑对大鼠背根节神经元诱发簇放电的抑制作用及电流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英 张咏梅 +3 位作者 徐洁 武静茹 秦霞 花嵘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561-564,共4页
目的 探讨利鲁唑(riluzole)对慢性背根节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模型大鼠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诱发簇放电(evoked-bursting,EB)的抑制作用及电流机制.方法 33只健康SD大鼠,... 目的 探讨利鲁唑(riluzole)对慢性背根节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模型大鼠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诱发簇放电(evoked-bursting,EB)的抑制作用及电流机制.方法 33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3)及CCD模型组(n=20),进行离体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结果 CCD术后DRG神经元EB发生率增高,达53%(44/8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G局部给予利鲁唑(1、10、100 μmol/L)浓度依赖性抑制持续性钠电流(persistent sodium current,INaP),100 μmol/L利鲁唑可抑制阈下膜电位振荡幅度及EB放电.结论 利鲁唑通过阻断INaP抑制EB放电而发挥外周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鲁唑 持续性钠电流 背根节神经元 诱发簇放电 阈下膜电位振荡
下载PDF
急诊经皮肾造瘘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肾衰竭的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威 《现代医学》 2013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肾造瘘术(PCN)在治疗高危急性梗阻性肾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我院急诊科收治处理的高危急性梗阻性肾衰竭18例患者急诊行PCN及时充分地引流梗阻尿液,观察记录术前及术后第1、3、7天的血肌酐、尿素氮、钾离子的变化情...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肾造瘘术(PCN)在治疗高危急性梗阻性肾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我院急诊科收治处理的高危急性梗阻性肾衰竭18例患者急诊行PCN及时充分地引流梗阻尿液,观察记录术前及术后第1、3、7天的血肌酐、尿素氮、钾离子的变化情况。结果:18例患者引流后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二期进一步治疗。结论:PCN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能够及时解除梗阻、改善肾功能;还可以为进一步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同时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是处理急性肾后性梗阻性肾衰竭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上尿路梗阻
原文传递
大鼠早期生活应激对成年后功能性慢性内脏痛及下丘脑室旁核内CRH 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小平 喻乐 +2 位作者 陈自洋 花嵘 张咏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3344-3355,共12页
目的:探讨建立功能性慢性内脏痛的不同造模方式及造成的功能性慢性内脏痛的性别差异;观察功能性慢性内脏痛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1... 目的:探讨建立功能性慢性内脏痛的不同造模方式及造成的功能性慢性内脏痛的性别差异;观察功能性慢性内脏痛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1,CRH R1)表达变化,进而认识下丘脑PVN在功能性慢性内脏痛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防治功能性慢性内脏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新生期S D大鼠随机分成雌雄对照组、雌雄母婴分离(neonatal maternal separation,NMS)组、雌雄直结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sion,CRD)组,每组10只,成年后进行直结肠内扩张后,采用腹壁撤离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和电生理学方法评价其内脏痛觉敏感性;采用HE染色检测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PVN内CRH R1及c-fos的表达变化.将正常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6只,通过PVN内微量注射利多卡因观察PVN在正常大鼠内脏痛觉调节中的作用.结果:(1)大鼠新生期经历母婴分离、直结肠扩张,成年后AWR评分、腹外斜肌放电幅度增高,痛阈值下降,结肠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其中NMS组在20 mmHg直结肠扩张时AW R评分和腹外斜肌放电幅度均比C R D组高(P<0.05,P<0.05);(2)各组大鼠雌雄AWR评分、痛阈值和腹外斜肌放电幅度差别不一致,但大部分是没有性别差异的;(3)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相比,PVN内微量注射1%利多卡因后10、20、30 min在60 mmHg直结肠扩张时腹外斜肌放电是明显下降的(P<0.05).(4)N M S、C R D组与对照组比较,P V N内c-fos、CRH R1的表达增加(P<0.05,P<0.05).结论:早期生活应激会导致成年后功能性慢性内脏痛的发生,NMS导致的触诱发痛(allodynia)更明显,但没有性别差异.PVN及其内的CRH R1参与大鼠早期生活应激引起的功能性慢性内脏痛的形成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生活应激 功能性慢性内脏痛 雌雄母婴分离 雌雄直结肠扩张 下丘脑室旁核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
下载PDF
背根节压迫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研究
16
作者 宋英 张咏梅 +3 位作者 徐洁 武静茹 秦霞 花嵘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腰4、5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损伤后,脊髓背角广动力(widedynamicrange,WDR)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的改变。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CCD组(每组12只),分别检... 目的探讨大鼠腰4、5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损伤后,脊髓背角广动力(widedynamicrange,WDR)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的改变。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CCD组(每组12只),分别检测机械痛敏和热痛敏行为,并利用在体细胞外电生理学方法记录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放电。结果CCD术后大鼠出现了机械痛敏和热痛敏行为。与正常组大鼠相比,CCD组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有自发放电的神经元比例增加、放电频率增加,对外周感受野轻刷、钳夹等刺激的反应性增强。36.36%(12/33)的CCD组大鼠WDR神经元对Aβ纤维刺激出现后放电现象。结论大鼠腰4、5背根节慢性压迫后引起WDR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其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节慢性压迫模型 广动力神经元 背根节神经元 兴奋性
下载PDF
肺部阴影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中细节护理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燕 吴悦 +1 位作者 王立云 郝建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22期3517-3520,共4页
目的探究肺部阴影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中细节护理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肺部阴影患者共6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 目的探究肺部阴影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中细节护理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肺部阴影患者共6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细节方式。对两组患者肺部功能、护理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调查、气胸、发烧等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EV1%、FEV1%/FVC、6MWT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呼吸症状、疾病影响、活动度、总分分别为(46.2±10.9)分、(53.2±9.6)分、(55.2±8.6)分、(52.4±9.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3.6±10.6)分、(59.1±9.4)分、(61.2±10.2)分、(58.3±9.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肺部阴影患者中采用细节护理有效的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发烧、气胸、胸部疼痛、出血等并发症显著减少,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更加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阴影患者 CT引导 肺功能指标 肺穿刺活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