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非癌痛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6
1
作者 于生元 王国春 +19 位作者 戈晓东 刘延青 乔晋琳 李水清 伍骥 孙铁铮 冷晓梅 汪耀 宋守礼 何农 张洪 郭万首 段婷 梅丹 商卫林 陶蔚 蒋协远 焦红梅 樊碧发 薛庆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21-325,共5页
一、概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亚太地区年龄≥60岁者被称为老年人,老年人通常基础代谢率低,肝肾等脏器功能减退,且共病较多。慢性非癌痛的定义:非肿瘤性疾病或损伤引起的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的疼痛。
关键词 癌痛治疗 镇痛药物 中国专家共识 药物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 药物依赖性 阿片类药物 慢性疼痛 抗抑郁药 疼痛评估
下载PDF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侃 吴闻文 +4 位作者 郭继东 任东风 李利 王华东 唐家广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4期349-354,共6页
背景: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椎旁肌功能的重视,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技术逐步、广泛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目的: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 背景: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椎旁肌功能的重视,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技术逐步、广泛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目的: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行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术的患者46例。术前脊髓损伤(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分级均为E级,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 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 TLICS)评分均大于4分。根据随机原则分组,23例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A组),另外23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B组)。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影像学测量x线侧位片上后凸角与椎体前缘高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3±2.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疼痛VA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趋于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方法术后均能明显矫正后凸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但随访时均有丢失(P〈0.05)。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和术后矫正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访两组后凸角矫形丢失及椎体前缘高度矫正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置钉容易,同时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度,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明显减少了手术时间、手术创伤与出血,减轻了腰背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Wiltse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钉内固定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下载PDF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老年人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侃 吴闻文 +3 位作者 李利 任东风 唐家广 王华东 《脊柱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 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1年2月收治的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明确责任节段.根据责任节段行相应的选择性椎板开... 目的 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1年2月收治的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明确责任节段.根据责任节段行相应的选择性椎板开窗减压、椎间盘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随访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并依据Nakai分级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9个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明确单节段责任节段32例,双节段9例,有1例在神经根阻滞后症状缓解<30%,未再行手术治疗.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Nakai分级标准评定:本组41患者中,优22例、良14例、可5例,总优良率为87.8%.结论 在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定位诊断中,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是明确责任节段准确而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腰椎 椎管狭窄 穿刺术 麻醉药局部 诊断技术 外科学
下载PDF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洪磊 吴克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8期605-605,611,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两组的髋关节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非手术组,Harri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两组的髋关节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非手术组,Harri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显著高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非手术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下载PDF
聚集蛋白聚糖对盘源性下腰痛椎间盘内神经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昊嵬 侯树勋 +3 位作者 商卫林 吴闻文 唐岩 梅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9-320,共2页
目的探讨痛性椎间盘神经纤维内生长的原因。方法以正常、内破裂及突出椎间盘中提取的聚集蛋白聚糖与培养基一起培养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作对照处理,检测比较神经细胞轴突发生率及轴突长度。结果浓度... 目的探讨痛性椎间盘神经纤维内生长的原因。方法以正常、内破裂及突出椎间盘中提取的聚集蛋白聚糖与培养基一起培养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作对照处理,检测比较神经细胞轴突发生率及轴突长度。结果浓度为100mg/L时,内破裂及突出椎间盘髓核和纤维环聚集蛋白聚糖处理组中神经细胞轴突发生率及其长度[(44.8±2.8)%/(41.8±2.0)um和(34.2±2.9)%/(37.2±3.1)um;(56.0±1.5)%/(51.8±2.2)um和(48.8±1.5)%/(48.2±2.2)um]较正常对照组[(34.2±2.6)%/(29.0±2.5)um和(23.4±2.6)%/(26.2±2.2)um]明显增加(P〈0.05);浓度为10mg/L或1000mg/L时,3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具有类似的上升趋势。结论痛性椎间盘中聚集蛋白聚糖对神经生长抑制能力减弱,有利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神经 生长
原文传递
骨科临床教学中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章亚东 贾海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学习的进修生90名,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名。给予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给予实验组PBL教学模式。待结束学习后施行考核,...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学习的进修生90名,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名。给予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给予实验组PBL教学模式。待结束学习后施行考核,进而比较两组进修生的接受程度和实习态度。结果在医疗纠纷案例中,使用PBL教学的实验组成绩和学习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纠纷案例中使用PBL教学更能激发进修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其医患沟通的技巧、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进而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防范纠纷意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模式 临床教学 骨科学 医疗纠纷
下载PDF
依托考昔片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洪磊 吴克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505-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依托考昔片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76例患者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而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依托考昔... 目的探讨依托考昔片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76例患者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而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依托考昔片联合甲钴胺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考昔片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依托考昔片 甲钴胺注射液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16^(INK4a)和Fas在椎间盘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昊嵬 侯树勋 +2 位作者 商卫林 杨毅 梅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2-45,I0001,共5页
目的:分析衰老关键基因p16INK4a及凋亡相关基因Fas在人类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分别取正常人和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块制作石蜡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法检测p16INK4a和Fas的表达情况;提取总蛋白及... 目的:分析衰老关键基因p16INK4a及凋亡相关基因Fas在人类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分别取正常人和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块制作石蜡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法检测p16INK4a和Fas的表达情况;提取总蛋白及总RNA,利用Westernblot及RT-PCR对p16INK4a和Fas的表达以及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的磷酸化状态进行分析。结果:p16INK4a在正常人椎间盘髓核及纤维环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4.7%,在内破裂椎间盘(IDD)及突出椎间盘(LIDP)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44.1%、38.9%和56.1%、46.7%,较正常人椎间盘明显升高(P<0.05),尤以LIDP中的表达上调显著(P<0.05);Fas在正常椎间盘与IDD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较低,分别为9.9%、8.1%和10.2%、10.9%,在LIDP组织中有相对较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2%和22.0%;Westernblot及RT-PCR分析显示,p16INK4a与Fas在各自蛋白及相应mRNA水平上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p16INK4a与Fas极少在同一个椎间盘细胞内表达;随着p16INK4a表达的升高磷酸化pRb也逐渐减少。结论:p16INK4a可能参与了椎间盘细胞的衰老过程,是导致椎间盘退变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Fas表达升高可能是突出椎间盘细胞中的一种继发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INK4A FAS 椎间盘 衰老
下载PDF
云克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慧东 葛建忠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314,316,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膝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骨性关节炎患病率达到65%。临床上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诉症状。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关节表面、边缘及软骨下新骨形成为特征的非炎症性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膝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骨性关节炎患病率达到65%。临床上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诉症状。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关节表面、边缘及软骨下新骨形成为特征的非炎症性疾病。我们在常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基础上,发现联合应用云克(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DP)治疗膝骨关节炎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临床研究 玻璃酸钠 治疗 云克 骨退行性病变 亚甲基二磷酸盐 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负载抗生素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费军 薛超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5-300,共6页
感染性骨缺损是高能量创伤、骨髓炎及内置物感染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成为骨科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而生物膜的形成是感染性骨缺损的重要因素。随着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骨科及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取得成功,PRP具有的抗菌和促愈合能力使... 感染性骨缺损是高能量创伤、骨髓炎及内置物感染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成为骨科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而生物膜的形成是感染性骨缺损的重要因素。随着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骨科及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取得成功,PRP具有的抗菌和促愈合能力使其能够作为新型生物材料负载抗生素并成为感染性疾病包括感染性骨缺损的新治疗手段。笔者从PRP负载抗生素联合Masquelet技术的优势、手术方式、适应证及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抗菌药 生物膜 葡萄球菌 金黄色 骨重建
原文传递
影像学技术进步引发的对腰痛诊治的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5-386,共2页
腰痛是骨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调查,约70%-80%人群在一生的某一时刻会受到腰痛的困扰。腰痛的病因复杂,是多种腰椎疾病的共同表现,过去仅有少数患者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和MRI等技术... 腰痛是骨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调查,约70%-80%人群在一生的某一时刻会受到腰痛的困扰。腰痛的病因复杂,是多种腰椎疾病的共同表现,过去仅有少数患者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和MRI等技术的广泛运用,骨科医师对腰痛的病因有了更深的认识,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技术 腰痛 诊治 引发 骨科医师 腰椎疾病 MRI 病因
下载PDF
X线引导下棘突间封闭术诊治腰椎吻合棘的初步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侃 吴闻文 +4 位作者 郭继东 任东风 李利 王华东 唐家广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评价在X线引导下棘突间封闭术治疗腰椎吻合棘(Baastrup病)所引起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Baastrup病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40~71岁,平均为49.6岁;病史2~5年,平均3.7年。17例患者均采... 目的:评价在X线引导下棘突间封闭术治疗腰椎吻合棘(Baastrup病)所引起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Baastrup病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40~71岁,平均为49.6岁;病史2~5年,平均3.7年。17例患者均采用X线引导下棘突间封闭术进行诊治,在术前、术后2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测量腰椎节段活动度范围(range of motion,ROM)评价其总体手术效果,并使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7.6个月。术前VAS评分为6.41±0.94,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病椎节段ROM为(4.88±0.86)°,邻近节段为(6.82±0.73)°,术后各时间段病椎节段ROM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邻近节段ROM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按照改良Macnab标准,优6例,良7例,可3例,差1例。结论:X线引导下棘突间封闭术是诊治Baastrup病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微创、安全,能有效减轻腰背疼痛,近中期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astrup病 棘突间注射 封闭疗法 下腰痛
下载PDF
MR关节造影在髋关节发育不良及髋臼撞击综合征中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温博 张洪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11年第5期476-480,共5页
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是一种先天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髋臼变浅,髋臼对股骨头包容和覆盖不足,股骨头不稳定并前外侧移位.髋关节力学传导异常,使得髋臼边缘处产生了慢性剪切力,从而逐步引起盂唇软骨退变与... 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是一种先天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髋臼变浅,髋臼对股骨头包容和覆盖不足,股骨头不稳定并前外侧移位.髋关节力学传导异常,使得髋臼边缘处产生了慢性剪切力,从而逐步引起盂唇软骨退变与撕裂,甚至可以使髋臼缘的骨质撕脱,最终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发育不良 撞击综合征 关节造影 应用 MR 先天发育畸形 髋臼变浅
原文传递
胸腰段单节段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固定临床疗效评价
14
作者 刘志富 杨振邦 +4 位作者 吴叶 薛森林 郭鹏 贺永祥 王忠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3-34,共2页
目的评价胸腰段单节段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结合不同节段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01~2009-01,资料完整并得到随访患者14例。所有患者骨折位置在T11~L2之间,椎体A型骨折,没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按照年龄分为A、B两组,A组:... 目的评价胸腰段单节段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结合不同节段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01~2009-01,资料完整并得到随访患者14例。所有患者骨折位置在T11~L2之间,椎体A型骨折,没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按照年龄分为A、B两组,A组:青壮年,平均年龄30.5岁(18~50岁),7例,随访时间平均13.7个月(10~26个月);B组:高龄组,平均年龄为65.9岁(51~79岁),7例,随访时间平均14.4个月(11~24个月)。采用胸腰段后路经过椎弓根植骨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按照固定范围分为长节段固定和短节段固定。比较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前,术后1周内,术后1年后骨折椎体高度及骨折节段后凸角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脊柱后凸角度均得到明显矫正,骨折椎体高度得到明显恢复。随访1年后,A、B两组采用短节段固定者均发生一定程度的矫正角度丢失,但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在A组虽然长、短节段固定组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矫正角度丢失,但无统计学差异;在B组采用长、短节段固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壮年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后路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固定临床疗效满意;高龄患者选择经椎弓根植骨结合长节段固定疗效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经椎弓根植骨 短节段固定 疗效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猪感染创面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左坦坦 杨润功 +3 位作者 郑稼 朱加亮 张宇鹏 侯树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377-381,387,共6页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技术对小型猪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型猪制成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的动物模型。将160个感染创面随机分为四组:等离子病灶清除组、电刀病灶清除组、锐器病灶清除组以及对照组.分别用等离子射频技术、电刀、普...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技术对小型猪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型猪制成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的动物模型。将160个感染创面随机分为四组:等离子病灶清除组、电刀病灶清除组、锐器病灶清除组以及对照组.分别用等离子射频技术、电刀、普通刀片对创面进行病灶清除,对照组不处理。分别于术后0,2,7,14d观察各创面的愈合率、组织填充率、细菌定量检查、组织学检查等指标,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所需的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0个创面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稀释液后48h,均制成感染性创面。四种处理方式术后创面即时有所不同:低温等离子治疗后创面出血少,创面新鲜、平整、无异物存留;电刀病灶清除后创面出血较少,但有炭化组织,创面较新鲜;锐器病灶清除后创面出血较多。需纱布压迫止血.创面新鲜,有数个压迫止血后的凝血点。术后各组在2d和7d时,创面面积均较术前缩小、组织充填率均不同程度提高、细菌数量均有所减少。术后14d时,各组的创面愈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创面的组织充填率均达到100%,对照组仅为(84%±8%);各组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离子组愈合时间最短,细菌计数在0,2,7,14d时,均较其他各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4d病理检查结果示:各组创面的新生真皮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以对照组最重,等离子组最轻;等离子组新生上皮较厚,胶原束较致密,电刀组和锐器组次之。对照组最差。结论低温等离子技术能有效去除感染创面的坏死组织,创面细菌数量显著减少,提高创面愈合率.进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感染 病灶清除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下载PDF
预防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应激性溃疡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亭茹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4期3738-3740,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应激性溃疡的循证护理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髋部骨折且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应激性溃疡的循证护理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髋部骨折且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术后1 d、5 d、10 d、14 d消化性溃疡症状分级量化积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 d、5 d、10 d、14 d消化性溃疡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循证护理 应激性溃疡
下载PDF
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干骺端制热效应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刚 韦兴 +4 位作者 姚雨 陈秉耀 李南 左坦坦 史亚民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93-296,共4页
目的比较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干骺端的制热效应,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取20条新鲜成年猪股骨,根据数据随机法分成微波组与射频组2组,每组10个股骨样本分别采用微波和射频进行加热凝固。加热功率为60 W,加热时长为300 s,旁开加热点5、1... 目的比较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干骺端的制热效应,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取20条新鲜成年猪股骨,根据数据随机法分成微波组与射频组2组,每组10个股骨样本分别采用微波和射频进行加热凝固。加热功率为60 W,加热时长为300 s,旁开加热点5、10、15 mm测温,比较两种热疗技术的凝固范围和形状以及温度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 60 W·300 s微波和射频凝固的纵径分别为37.1±3.2 mm,28.3±2.5 mm,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横径分别为21.3±1.6 mm,19.8±1.4 mm,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微波消融后出现明显的炭化带,凝固区及充血带分布,射频消融后仅可观察到明显的凝固区。射频形成的凝固体较微波更接近球形。微波和射频的中心温度分别为126.2±1.51℃,100.2±0.7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旁开10 mm处温度分别为91.5±3.7℃,58.3±2.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各测温点分别在210 s与255 s内达到稳态,二者距离加热中心越近温度越高,上升速度越快。微波消融中心温度可达到120℃以上,射频消融中心温度不超过100℃。结论微波和射频对离体猪股骨干骺端凝固形状及凝固范围存在差异,中心温度和旁开10 mm处温度,微波显著高于射频。微波较射频热场温度高,凝固范围大,在较大骨肿瘤的治疗中宜选用微波,射频消融较微波有更好的温控性。了解各自的制热特性有利于两种技术的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脉冲射频术 股骨 骨骺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经蛛网膜下腔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彦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2-576,共5页
促进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再生及脊髓神经功能修复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而这些研究多是以细胞移植为背景,其中多种细胞在促进轴突再生、长距离延伸、再髓鞘化方面的优势被学者关注[1~3]。随着大量研究的开展,细胞种类选择、细... 促进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再生及脊髓神经功能修复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而这些研究多是以细胞移植为背景,其中多种细胞在促进轴突再生、长距离延伸、再髓鞘化方面的优势被学者关注[1~3]。随着大量研究的开展,细胞种类选择、细胞移植途径、移植时间窗等问题亦越来越突出。开放手术经脊髓实质内细胞移植损伤大,颅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蛛网膜下腔细胞移植损伤小、可重复移植、临床操作简单且部分已经用于临床,故研究[4~6]较多。经蛛网膜下腔细胞移植治疗SCI主要有两种方法:通过脑室移植[7~13]和腰椎穿刺移植[14~16],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 脊髓损伤 移植治疗 细胞移植 神经功能修复 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操作 神经再生
下载PDF
脊髓损伤住院患者1027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3
19
作者 杨枭雄 于前进 +4 位作者 秦江 李忠海 宋科冉 任东风 唐家广 《脊柱外科杂志》 2016年第5期301-305,共5页
目的:分析本院脊髓损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27例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致伤原因分为8组。交通事故(321例)、高处坠落(288例)、重物撞击(144例)、摔伤(131例)、疾病(109例... 目的:分析本院脊髓损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27例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致伤原因分为8组。交通事故(321例)、高处坠落(288例)、重物撞击(144例)、摔伤(131例)、疾病(109例)、血管畸形(12例)、锐器/火器伤(11例)及其他(11例),并对性别、年龄、损伤程度、损伤节段、并发症及合并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损伤患者年龄4-83(42.5±12.4)岁;总体上男女比例为3.6∶1。交通事故伤是主要致伤原因(321例,31.26%),锐器/火器伤比例最低(11例,1.07%)。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诊断的患者共818例(79.65%),ASIA分级占前3位的依次为A级(355例,34.57%)、C级(182例,17.72%)、D级(166例,16.16%)。在高处坠落伤组中,坠落高度为(5.04±3.05)m,且坠落高度与损伤节段具有相关性(P〈0.05)。脊髓损伤并发症占前3位的依次是褥疮(88例,8.57%)、肺炎(73例,7.11%)和泌尿系感染(61例,5.94%),高血压(69例,6.72%)是脊髓损伤患者的首要合并症。结论应建立并完善脊髓损伤救治平台,全方位防治脊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流行病学因素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下肢严重皮肤撕脱伤的分型和处理对策 被引量:28
20
作者 杨润功 张伟佳 +1 位作者 郑晓勇 侯树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73-7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皮肤撕脱伤的功能挽救方案。方法2000年12月~2005年6月,对68例因交通伤所致的下肢严重皮肤撕脱伤患者,在彻底清创基础上,进行骨折固定、血管神经修复,然后采用四种处理方法进行创面皮肤覆盖:⑴皮肤原位缝合;⑵急诊植...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皮肤撕脱伤的功能挽救方案。方法2000年12月~2005年6月,对68例因交通伤所致的下肢严重皮肤撕脱伤患者,在彻底清创基础上,进行骨折固定、血管神经修复,然后采用四种处理方法进行创面皮肤覆盖:⑴皮肤原位缝合;⑵急诊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⑶延迟一期修复,即急诊清创后观察3~7天,再进行第二次清创,采用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⑷晚期处理,对因一期处理不当致皮肤坏死或形成皮下囊肿病例采用再次返削植皮。结果所有肢体均成活。本组病例随访6个月~5年,皮肤创面均完全覆盖。优:肢体外形好,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在正常范围,足部血运及感觉正常,38例;良:肢体外观正常,膝、踝关节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足部血运及感觉正常,23例;差:肢体变细,膝、踝关节活动范围有不同程度受限,足部血运及感觉正常,7例;优良率89.7%。结论准确判断脱套伤所累及组织的伤情,安排周密的术前计划,树立全程康复观念以及合理选用创面修复方法,是确保脱套伤肢体功能获得最大程度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皮肤撕脱伤 交通事故 皮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