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鑫 罗存康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8-160,共3页
关键词 抗日战争史 学术研讨会 海峡两岸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研讨会综述 抗战时期 基金会 台湾地区
原文传递
也谈南京沦陷时江南水泥厂难民营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量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1年第2期36-40,104,共6页
南京沦陷初期,由于日军在此实行了灭绝人性的血腥大屠杀,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群众以及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等,为了躲避日军的屠杀,纷纷涌入难民营。南京城内有国际红十字会设置的难民营和东北郊外栖霞寺的难民营等,但是很多人对坐落在栖霞... 南京沦陷初期,由于日军在此实行了灭绝人性的血腥大屠杀,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群众以及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等,为了躲避日军的屠杀,纷纷涌入难民营。南京城内有国际红十字会设置的难民营和东北郊外栖霞寺的难民营等,但是很多人对坐落在栖霞寺附近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情况知之甚少。为什么江南水泥厂会成为难民营且安置了数以千计的难民?它有什么先决条件及其历史背景?笔者现就江南水泥厂的形成及难民营的状况作一简要的叙述,为南京大屠杀的研究补充一点相关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水泥厂 难民营 救助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城市发展变化的特点
3
作者 李鑫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4-46,53,共4页
近代东北城市发展起步较晚,在其它地区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快速推进时,东北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还尚未起步。二十世纪初年,东北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开始起步,二十年代东北城市开始迅猛发展,其特点为:一是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社会结构发... 近代东北城市发展起步较晚,在其它地区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快速推进时,东北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还尚未起步。二十世纪初年,东北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开始起步,二十年代东北城市开始迅猛发展,其特点为:一是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社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二是城市功能开始由以政治和军事为中心转变为以经济为中心,生产方式也由手工工业向机器工业转变;三是城市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市政设施,市政建设开始由传统型向近代型转变;四是城市新的教育机构不断涌现,报刊、出版等文化事业迅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城市发展 特点
下载PDF
对保护抗日战争历史遗迹、遗物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鑫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2年第2期60-64,共5页
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历史遗址、遗物。中国人民在各地修建了大批纪念碑、纪念馆、陈列馆和博物馆,用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和平教育,这些纪念设施在新世纪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 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历史遗址、遗物。中国人民在各地修建了大批纪念碑、纪念馆、陈列馆和博物馆,用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和平教育,这些纪念设施在新世纪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全国抗战遗迹、遗物、纪念设施进行了初步的考察,论述了抗战遗迹、遗物、纪念设施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加强对抗战遗迹、遗物的保护和利用,有效发挥各种纪念设施的作用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 遗物 纪念设施
下载PDF
宛平城、卢沟桥周边地区七七抗战遗址遗迹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程皓 《抗战史料研究》 2017年第1期88-95,共8页
位于北京城西南郊的宛平城、卢沟桥地区,是七七事变暨全民族抗战爆发地,现存大量的抗日遗址遗迹,大体包括宛平城、卢沟桥等十余处点。这些抗日遗址遗迹既是重要的历史文物,又是对全体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资源,目前有的得到精心... 位于北京城西南郊的宛平城、卢沟桥地区,是七七事变暨全民族抗战爆发地,现存大量的抗日遗址遗迹,大体包括宛平城、卢沟桥等十余处点。这些抗日遗址遗迹既是重要的历史文物,又是对全体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资源,目前有的得到精心维护和合理利用,有的则现状堪忧,未来亟须统筹各方进行整体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宛平城 卢沟桥 七七抗战 遗址遗迹
原文传递
全面抗战时期韩国抗日力量的正式形成与发展--以朝鲜义勇队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鑫 《当代韩国》 2021年第1期101-114,共14页
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近代以来,中国和韩国针对相关名称问题,复旦大学韩国独立运动史研究专家石源华教授曾指出,朝鲜称之为"朝鲜独立运动",韩国称之为"韩国独立运动",而近代史上"朝鲜""韩... 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近代以来,中国和韩国针对相关名称问题,复旦大学韩国独立运动史研究专家石源华教授曾指出,朝鲜称之为"朝鲜独立运动",韩国称之为"韩国独立运动",而近代史上"朝鲜""韩国""高丽"从来都是混用的,名称之争完全是由于现实的政治斗争而起,在学理上毫无意义。见石源华、蒋建忠《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编年史(1919~1949)》(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8页。在抗日战争时期,"韩国"或"朝鲜"都指代整个朝鲜半岛区域,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除原有文献以及固有名称外,其他叙述统一称之为"韩国独立运动""韩国"等相关称呼。都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留下了许多共同抗日的珍贵回忆。在中国抗日战争打响之初,韩国独立运动人士就纷纷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并肩作战。其中,朝鲜义勇队是全面抗战时期活跃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支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抗日援助力量,以朝鲜义勇队为代表的韩国抗日力量与中国军民相互声援,密切联系,共同进行抗日活动。朝鲜义勇队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方面的大力支援密切相关,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上反殖民主义、追求民族自由解放的一种必然结果,具有积极的示范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合作抗日 朝鲜义勇队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原文传递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台湾与韩国抗日力量的形成与比较——以台湾义勇队和朝鲜义勇队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鑫 《现代台湾研究》 2021年第4期63-74,共12页
中国台湾和朝鲜半岛曾同为日本殖民地,在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打响之际,一部分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台湾地区爱国人士和韩国独立运动人士与中国大陆人民并肩作战,取得了光辉成绩。其中,台湾义勇队和朝鲜义勇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中华大地上的... 中国台湾和朝鲜半岛曾同为日本殖民地,在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打响之际,一部分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台湾地区爱国人士和韩国独立运动人士与中国大陆人民并肩作战,取得了光辉成绩。其中,台湾义勇队和朝鲜义勇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中华大地上的两支姊妹义勇队,是积极参与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侧翼力量。他们作为中国台湾和韩国抗日力量的主要代表,在当时的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援和领导下,相互声援,密切联系,共同协助中国大陆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义勇队 朝鲜义勇队 抗日战争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民族性概念诠释与民族复兴道路的选择
8
作者 李锐 《济宁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2-77,共6页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危机日亟。面对亡国灭种的紧迫形势,时人开始以民族性概念作为思考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逻辑起点,通过对民族性概念的精神性诠释或生理性诠释,探索民族复兴之途径。所谓精神性诠释是指民族性主要为一民族精神方面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危机日亟。面对亡国灭种的紧迫形势,时人开始以民族性概念作为思考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逻辑起点,通过对民族性概念的精神性诠释或生理性诠释,探索民族复兴之途径。所谓精神性诠释是指民族性主要为一民族精神方面的内容,诸如民族的心理、性格等。所谓生理性诠释主要指种族等生理性方面的内容,地理环境等影响因素亦可纳入其中。正是通过对民族性概念的不同诠释,论者深入探究民族性概念的内涵指向,并以此探讨民族复兴道路的不同选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之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 民族复兴 民族性
下载PDF
中国公学运营中的日本因素
9
作者 郝禹 《南开日本研究》 2020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中国公学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其因日本侵略中国而生,因日本侵略中国而亡,其身上带有明显的民族独立与爱国思想。但同时它的成立又离不开日本教育界的影响,中国公学与日本的关系可谓既有联系又有矛盾,这也使得中国公学作为... 中国公学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其因日本侵略中国而生,因日本侵略中国而亡,其身上带有明显的民族独立与爱国思想。但同时它的成立又离不开日本教育界的影响,中国公学与日本的关系可谓既有联系又有矛盾,这也使得中国公学作为近代一所重要的学校,其所展现的日本因素既突出又复杂。综观中国公学的办学历程,其中体现出的是学校的日本因素由多到少,距离日本教育制度由近到远的一个过程。在学校创办初期,从创办人员到学生都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留学生,因此学校从运营、教学上都直接借鉴了日本的大学的模式。但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却逐渐体现出学习对象从日本向欧美的转变,而这一点也与近代教育、留学、改革等活动方面的转变是相契合的,因此中国公学的日本因素也折射出了中日近代教育以及近代关系间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公学 教育制度 日本因素 留学生
原文传递
在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抗日历史遗迹梳理
10
作者 刘鑫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97-102,共6页
中韩两国互为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近代以来,中韩两国都曾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在合作抗日方面留下了许多共同的回忆。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半岛,自此朝鲜半岛民族并没有屈服于日本的殖民统治,而是为争取民族解放独立开展了持续... 中韩两国互为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近代以来,中韩两国都曾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在合作抗日方面留下了许多共同的回忆。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半岛,自此朝鲜半岛民族并没有屈服于日本的殖民统治,而是为争取民族解放独立开展了持续不断的抗日斗争。由于中国方面的大力援助,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自1919年在中国上海成立至1945年日本战败,前后在华持续了长达27年之久。梳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华期间的抗日历史遗迹,不仅有助于促进中韩两国发展友好关系,而且对于我们了解中韩合作抗日的史实、中国扶助周边弱小国家共同抗日的历史以及突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定位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上海时期 “长征时期” 重庆时期 抗日斗争
下载PDF
国之有魂当不亡:抗日英雄文本书写与抗战精神动员
11
作者 李锐 《抗战史料研究》 2017年第2期75-80,共6页
抗战时期,抗日英雄文本通过对抗日英雄传奇的书写,塑造着民族危亡背景下新民族英雄———抗日英雄。正是通过新民族英雄传奇的书写,民众不仅受到了情感上的激励,也受到抗日英雄的激励,感受着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荣光,增强了作为中华民... 抗战时期,抗日英雄文本通过对抗日英雄传奇的书写,塑造着民族危亡背景下新民族英雄———抗日英雄。正是通过新民族英雄传奇的书写,民众不仅受到了情感上的激励,也受到抗日英雄的激励,感受着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荣光,增强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员的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英雄 抗日英雄 抗战精神动员
原文传递
中国抗战不应被世界忘记
12
作者 李鑫 《时事报告》 2014年第12期30-31,共2页
中国抗战粉碎和迟滞了日军的“北进”与“南进”计划,是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和战略支柱,中国为战胜日本法西斯、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
关键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战 忘记 日本法西斯 后方基地 对日作战 亚太地区 日军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中国史学与中华民族观念之发展
13
作者 李锐 《抗战史料研究》 2018年第1期55-62,共8页
抗战时期, 中国史学的经世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无论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政权, 还是广大知识界群体, 都更为重视史学对于中华民族观念形塑的重要作用.中国民族的各类表述也逐渐统一, 并形成'中华民族'这一规范性表述.同时, 抗... 抗战时期, 中国史学的经世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无论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政权, 还是广大知识界群体, 都更为重视史学对于中华民族观念形塑的重要作用.中国民族的各类表述也逐渐统一, 并形成'中华民族'这一规范性表述.同时, 抗战史学也为这一空洞的政治符号注入了历史渊源及文化资源, 并通过对多民族历史的重述与整合,使得中华民族观念最终成为不言自明的'常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史学 中华民族观念 民族认同
原文传递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
14
作者 李鑫 《前线》 2014年第9期29-29,共1页
9月3日,对中华民族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九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迎来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将9月3日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以国家立法形式通过,经历了一个过程。1945年8月15日... 9月3日,对中华民族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九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迎来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将9月3日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以国家立法形式通过,经历了一个过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上午9时,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战诏书 对日作战 日本投降 日本天皇 无条件投降 梅津美治郎 立法形式 重光葵 密苏里 投降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