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流动与非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水平及影响因素——基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的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郭静 王秀彬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3年第12期65-69,共5页
目的:对我国青年流动与非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为制定流动人口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典型的流动人口聚集城市随机抽取青年流动人口3 034名,同时抽取青年非流动人口1 524名作... 目的:对我国青年流动与非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为制定流动人口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典型的流动人口聚集城市随机抽取青年流动人口3 034名,同时抽取青年非流动人口1 524名作为对照。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于青年非流动人口而言,青年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较低,在经济、健康方面处于劣势;影响青年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更贴近基本生活需求,如居住条件、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健康状况变化情况、自评生理健康状况等。结论:提高青年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应当更多地关注其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改善其居住条件,同时要关注并疏解青年流动人口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流动人口 生活满意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郭静 杨洪玲 +1 位作者 刘凌琳 邵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在流动人口中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北京、上海、深圳作为研究现场,在每个城市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抽取5个街道,...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在流动人口中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北京、上海、深圳作为研究现场,在每个城市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抽取5个街道,每个街道选取100名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有效调查2 504人,对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偏低,为37.5%。知晓率最高的3项是:预防接种(34.4%)、建立居民档案(30.4%)和孕产妇健康管理(28.2%),最低的3项是:中医药健康管理(4.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5.5%)和儿童健康管理(7.6%)。多因素分析显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流动稳定性、住房情况、每周工作时间和健康自评。结论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知晓率低、各项服务知晓情况不平衡、服务利用率与知晓率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灵活选取宣传场所,改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知晓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流动老年人口自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郭静 薛莉萍 范慧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97-1700,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流动老年人群体自评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制定流动老年人口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全国32个样本点的12 153名流动老年人口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有序l... 目的了解中国流动老年人群体自评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制定流动老年人口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全国32个样本点的12 153名流动老年人口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流动老年人口自评健康为不健康的占11.00%,自评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分别占44.03%、44.97%;不同性别、教育程度、朋友数、流动原因、收入来源、流动时间、锻炼时间、是否患慢性病、是否体检的流动老年人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流动时间、是否患慢性病、锻炼身体时间、生小病处理方式、流入地朋友数对流动老年人口的自评健康有显著影响(均P<0.01)。结论流动老年人口自评健康较一般老年人口自评健康更为积极,健康意识因素(如锻炼身体时间、生小病处理方式等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如流入地朋友数等因素)对流动老年人口的自评健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年人口 自评健康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郭静 郭宇濛 +3 位作者 朱琳 付淋淋 戴颖 陈诗璐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5月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中8554名15~69周岁流动人口健康素养专题调查相关数据,分析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具备... 目的了解中国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5月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中8554名15~69周岁流动人口健康素养专题调查相关数据,分析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具备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中国8554名流动人口中,具备传染病健康素养者5015人,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为58.63%;具备科学健康观者5462人,科学健康观具备率为63.85%。接受生殖与避孕/优生优育、营养健康知识、性病/艾滋病防治、控制吸烟、慢性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结核病防治、防雾霾和精神障碍防治等健康教育内容的比例依次为64.12%、51.13%、50.68%、49.70%、35.00%、34.99%、29.48%、21.48%和15.38%。接受过宣传资料、宣传栏、健康知识讲座、面对面咨询、电子显示屏、APP/短信/微信、医生传授和网站咨询等健康教育方式的比例依次为78.76%、78.24%、42.60%、27.41%、23.51%、17.56%、16.07%和9.5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未建但听说过健康档案、已建立健康档案、接受过≥5种内容的健康教育、接受过≥4种方式的健康教育和具备科学健康观的中国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较高,在户籍地购买住房的中国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低。结论中国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较高,文化程度、购买住房所在地、建立健康档案情况、接受过健康教育种类数、接受过健康教育方式数和是否具备科学健康观是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健康素养 具备情况 流动人口 中国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线上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影响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郭静 朱琳 +2 位作者 郭宇濛 付淋淋 戴颖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了解线上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影响,为开展流动人口线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5月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中8554名15~69周岁流动人口健康素养专题调查相关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线上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 目的了解线上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影响,为开展流动人口线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5月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中8554名15~69周岁流动人口健康素养专题调查相关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线上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作用及路径。结果8554名15~69周岁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为37.16%,其中知识性、技能性和行为性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38.93%、42.89%和33.28%;通过线上方式接受健康教育的比例较低,仅17.56%和9.59%的流动人口通过微信/公众号/APP和网站获取健康知识;接受微信/公众号/APP线上健康教育流动人口的知识性、技能性和行为性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44.27%、51.46%和39.48%,均高于未接受微信/公众号/APP线上健康教育流动人口的37.79%、41.07%和31.96%(均P<0.05)。接受网站线上健康教育流动人口的知识性、技能性和行为性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51.95%、56.95%和45.73%,均高于未接受网站线上健康教育流动人口的37.55%、41.40%和31.96%(均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线上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知识性和技能性健康素养提升具有正向直接作用(γ1=0.119、γ2=0.040,均P<0.05),其中知识性健康素养发挥了中介作用,线上健康教育方式通过知识性健康素养的提升间接提升了技能性和行为性健康素养水平(γ3=0.115、γ4=0.113,均P<0.01)。结论线上健康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中可充分发挥线上健康教育的优势,全面提升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线上健康教育 影响 流动人口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