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6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 被引量:135
1
作者 黄兴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1期128-141,共14页
一种社会思潮或观念的形成研究 ,只有和其主题词汇的流行与传播程度结合起来考察 ,才能更有说服力。从思想史的角度看 ,中华民族从“自在”发展到“自觉”形态 ,首先表现为一种现代“中华民族”观念或意识生成、强化的历史进程。本文着... 一种社会思潮或观念的形成研究 ,只有和其主题词汇的流行与传播程度结合起来考察 ,才能更有说服力。从思想史的角度看 ,中华民族从“自在”发展到“自觉”形态 ,首先表现为一种现代“中华民族”观念或意识生成、强化的历史进程。本文着重考察了清末民初“中华民族”观念从萌生到基本形成 ,也即其主题词的出现、传播、内涵演变的有关历史 ,重在揭示立宪运动特别是辛亥革命与这一观念发展的历史联系 ,并彰显了有关人物的思想“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共同体 立宪运动 辛亥革命 符号认同
下载PDF
“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 被引量:99
2
作者 杨念群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6期119-125,共7页
针对目前中国社会史等于“区域社会史”研究 ,区域史研究又多趋向于探讨“宗族”和“庙宇”功能的现状 ,本文提出应改变“村落研究取向”的建议 ,即从“跨区域研究”的角度使社会史研究趋于多元化 ;应有意识地区别“地方性知识”和“地... 针对目前中国社会史等于“区域社会史”研究 ,区域史研究又多趋向于探讨“宗族”和“庙宇”功能的现状 ,本文提出应改变“村落研究取向”的建议 ,即从“跨区域研究”的角度使社会史研究趋于多元化 ;应有意识地区别“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感”。“地方性知识”是知识人从思想的意义上进行划分的结果 ,“地方感”则更接近于精英或底层民众自身的感受 ,两者不能混淆而应区别对待。如何在尊重既有地方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重新理解政治变迁的跨地方性逻辑的问题 ,以及“政治”在近代的意义 ,不但要从“地方”的角度加以理解 ,更应该结合一些跨地区的政治现象如“社会动员”加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地方感 跨区域研究 社会史 中国
原文传递
晚清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 被引量:75
3
作者 黄兴涛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4,共34页
在晚清民初的历史语境里,中国传统的“文明”和“文化”概念先是大体经历了一个摆脱轻视物质、经济、军事方面的内容,形成内蕴进化理念的新的现代“文明”概念——广义的现代“文化”概念,再从另一维度部分地回归与“武化”、物质化相... 在晚清民初的历史语境里,中国传统的“文明”和“文化”概念先是大体经历了一个摆脱轻视物质、经济、军事方面的内容,形成内蕴进化理念的新的现代“文明”概念——广义的现代“文化”概念,再从另一维度部分地回归与“武化”、物质化相对的中国传统“文明”和“文化”的关键内涵,进而获取新的思想资源、重建一种新的狭义“文化”概念的过程,最终复构成了一个广、狭义内涵并存的、带有矛盾性的现代“文化”概念结构。这两个重要的现代概念形成和演变的过程,同时也是当时的中国人运用它们进行社会改革的实践过程。戊戌时期,现代“文明”概念已经在趋新士大夫中逐渐流行开来,并携带一系列现代性主导价值观念,成为维新运动得以全方位展开不容忽视的思想依托;而狭义“文化”概念的出现及其与广义概念的合构,则影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文化 概念 观念 实践
原文传递
清朝皇帝的中国观 被引量:73
4
作者 郭成康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8,共18页
清宣统三年末,隆裕皇太后在清帝逊位前夕向全体臣民宣布:“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历尽沧桑、千锤百炼的“中国”概念,终由清朝一锤定音。从这个意义上讲,... 清宣统三年末,隆裕皇太后在清帝逊位前夕向全体臣民宣布:“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历尽沧桑、千锤百炼的“中国”概念,终由清朝一锤定音。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朝不仅留给今天中国人民国家版图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物质财富,而且留下了界定“中国”一词内涵与外延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中国 中国观
原文传递
“话语”分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被引量:70
5
作者 黄兴涛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63,共15页
目前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真正以带有后现代倾向的“话语分析”法来透视问题的学者为数还很少,但受到影响的研究者却越来越多。话语分析对该研究领域的积极影响,至少已在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凸显了将思想与社会更紧密融合起来的思... 目前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真正以带有后现代倾向的“话语分析”法来透视问题的学者为数还很少,但受到影响的研究者却越来越多。话语分析对该研究领域的积极影响,至少已在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凸显了将思想与社会更紧密融合起来的思考向度;强化了思想史研究者对语言本身的敏感性;促使人们将重要的思想文化事件和现象与后人的历史书写、阐释结合起来予以双重透视,增加了认知的复杂性和深度。这类探索本身也带来一些认知困惑,需要进行新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话语分析 思想文化史
原文传递
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 被引量:54
6
作者 夏明方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环境史学在西方兴起于 2 0世纪晚期 ,在中国也许起步更早些 ,但其受到国内史学从业者兴趣日增的关注 ,则是近年来的事 :一方面是缘于西方环境史学发展的促动 ,一方面是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等现实因素的推动。但环境史究竟是历... 环境史学在西方兴起于 2 0世纪晚期 ,在中国也许起步更早些 ,但其受到国内史学从业者兴趣日增的关注 ,则是近年来的事 :一方面是缘于西方环境史学发展的促动 ,一方面是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等现实因素的推动。但环境史究竟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还是一种新的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视角或方法 ,或者一种新的史学范式和新的通史观念 ,国内外环境史研究者均未形成共识。这组“笔谈”的发表 ,无疑将有助于人们深化对这一新的历史研究领域的认识。“笔谈”的作者包括老中青三代史学从业者 ,虽来自不同的史学领域 ,但都较早涉足环境史研究 :或早在 1973年就开始涉足沙漠研究 ,并多次深入我国北方沙漠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提出了著名的“沙漠化二重性”论断 ;或长期致力于美国环境史著作的译介 ;或率先在国内高校历史系开设《环境史研究导论》课程 ,培养环境史研究新人 ;或较早运用自然与社会互动关系理论 ,系统地对自然灾害与民国乡村社会变迁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从而拓宽了乡村社会史畛域。因此 ,这组“笔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国内环境史研究者对于环境史的思想认识及其所达到的水平。“笔谈”的组织 ,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梅雪芹副教授的热情支持和全力协助 ,本刊谨此致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灾害史 人文精神 自然灾害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为什么要重提“政治史”研究 被引量:57
7
作者 杨念群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3,共4页
以上的标题看上去似乎有些耸人听闻,在人们的记忆中,“政治史”曾经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叙述系谱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除了社会经济史因论题内容与之相呼应,可以配合其某些讨论而拥有较为显赫的位置外,“历史学”几乎完全可以和“政... 以上的标题看上去似乎有些耸人听闻,在人们的记忆中,“政治史”曾经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叙述系谱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除了社会经济史因论题内容与之相呼应,可以配合其某些讨论而拥有较为显赫的位置外,“历史学”几乎完全可以和“政治史”划等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史 民族主义 地方文化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八景”文化的起源及其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以云南“八景”文化为中心 被引量:52
8
作者 周琼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八景"是汉文化与传统自然审美融合的典型表现。"八景"文化发源于先秦,萌芽于魏晋,成熟于两宋,繁荣于明清。明清以降,随中央集权统治的拓展,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普遍的内地化现象,涌现了大量以生态景观为主的"... "八景"是汉文化与传统自然审美融合的典型表现。"八景"文化发源于先秦,萌芽于魏晋,成熟于两宋,繁荣于明清。明清以降,随中央集权统治的拓展,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普遍的内地化现象,涌现了大量以生态景观为主的"八景",并因地理、自然生态及经济文化的差异而独具民族和地域特点。云南"八景"文化起源于明代,发展于清康乾时期,繁盛于嘉道时期,咸同后衰落,其发展历程在边疆民族地区极具典型性,其文化内容具有较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景 八景文化 起源 发展 云南
原文传递
概念史方法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被引量:49
9
作者 黄兴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4,共4页
一“概念史”的内涵与特质 所谓“概念史”(conceptual history),与其说是将概念作为特定研究领域的一门专史,或者说思想文化史的一个分支,不如说它是一种认知转型期整体历史的独特视角或方法。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研究 概念史 思想文化史 转型期 专史
原文传递
也谈满族汉化 被引量:41
10
作者 郭成康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35,共12页
In the past people have often utilized the model of signification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trends of Manchu and Qing history, as well as, its important events and historical phenomenon. This essay changes the perspecti... In the past people have often utilized the model of signification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trends of Manchu and Qing history, as well as, its important events and historical phenomenon. This essay changes the perspective on Manchus from passive objects and looks at them as active partied pants. The article considers how Manchus consciously resisted assimilation and erosion of their culture, and how they consciously reduced, molded, transformed, and controlled signification, thereby causing both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Manchu and Chinese to reach a new leve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chu and Chinese gave new meaning to cultural fusion. This type of protracted, painful, and prolonged process of cultural fusion, not only saw the Manchus successfully maintain their own national identity over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moreover it also gave the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a distinctive quality when compared to all previous dynasties. The influence of this cultural interaction was deep and, perhaps, faint traces of this interaction are J still apparent tod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太宗实录》 《宫中档乾隆朝奏折》 汉文化 皇太极 满族 满洲 君臣关系 清朝皇帝 清世宗 金世宗
原文传递
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世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 被引量:34
11
作者 赵世瑜 孙冰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52,共29页
自宋元至明清 ,中国的工商业市镇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而明清江南地区的市镇发展尤为研究者瞩目 ,但在这样一种从乡村脱胎而来、却又没有在帝国行政体系占据一席之地的新型聚落中 ,权力的组合与运作究竟如何进行 ,我们的认识还较模糊。通... 自宋元至明清 ,中国的工商业市镇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而明清江南地区的市镇发展尤为研究者瞩目 ,但在这样一种从乡村脱胎而来、却又没有在帝国行政体系占据一席之地的新型聚落中 ,权力的组合与运作究竟如何进行 ,我们的认识还较模糊。通过发生在晚清湖州双林镇上的风波 ,并由此回溯该镇的各种权力资源自明代以来的发展变化 ,可以看到地方宗族、士绅、民间祭祀组织、外来人口以及官府在处理矛盾冲突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看到后起士绅把持的慈善组织———崇善堂日益凸显的核心作用 ,从而透视区域社会的权力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双林镇 社会阶层 权力关系 清代 江南地区
原文传递
从清末灾害群发期看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条件──灾荒与洋务运动研究之一 被引量:30
12
作者 夏明方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82,共13页
This article is the first in a series of the author’s research on famine and the Yangwu Movement, stressing the condition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during the era of the Yangwu Movement, their special characteri... This article is the first in a series of the author’s research on famine and the Yangwu Movement, stressing the condition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during the era of the Yangwu Movement, their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s. In the author’s opin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Yangwu Movement from 1861 to 1895, China experienced a sudden and serious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resulted from both natural and social causes. These disasters caused enormous losses for the entire society.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natural disasters when investigating the falure of the Yangw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现代化 自然灾害 群发期 灾害学 长江流域 近代中国 运动研究 历史条件 太阳活动 洋务运动
原文传递
清末民初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问题——兼论“思想现代性”与现代性“社会”概念的中国认同 被引量:42
13
作者 黄兴涛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8-136,共9页
本文从把握“现代性”的内涵出发,提出了所谓“思想现代性”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清末民初大量涌现的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历史特征和“现代思想平台”之功能;并从考察一些特殊的新名词新概念的词汇构成特点与价值认同的角度,... 本文从把握“现代性”的内涵出发,提出了所谓“思想现代性”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清末民初大量涌现的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历史特征和“现代思想平台”之功能;并从考察一些特殊的新名词新概念的词汇构成特点与价值认同的角度,具体揭示了传统与现代之间复杂的历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清末民初 新概念 新名词 “社会” 中国 传统与现代 基础分析 现代思想 历史特征 价值认同 构成特点 历史关系 词汇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 被引量:24
14
作者 夏明方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9-78,共20页
本文着重探讨了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农村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 ,认为在旧中国的农村 ,灾荒较之与战争对于人口迁移有着更大的影响力。虽然就全国范围而言 ,八年抗战期间地质活动平静 ,气候状况亦大范围好转 ,但这并不能掩盖局部地区以及... 本文着重探讨了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农村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 ,认为在旧中国的农村 ,灾荒较之与战争对于人口迁移有着更大的影响力。虽然就全国范围而言 ,八年抗战期间地质活动平静 ,气候状况亦大范围好转 ,但这并不能掩盖局部地区以及某些年份气候状况的恶化趋势 ,而且由于战争对中国社会直接间接的破坏极大地削弱了中国农村的防灾抗灾能力 ,致使相对较小的自然变异也带来了极其巨大的灾难 ,愈是抗战后期灾荒还愈加严重 ,所以对战时人口迁移特别是农村人口迁移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并在其演变过程、流徙路线及其具体特点等方面深深打上了灾荒的烙印 ,同时亦由于战争本身的影响而形成有别于战前同类型人口迁移的某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自然灾荒 人口迁移 地域分布 农业经济
全文增补中
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 被引量:34
15
作者 夏明方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1-250,共40页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农村 农户 收入状况 农民 生活水平 中国
原文传递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 被引量:37
16
作者 杨念群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5-76,共12页
本文分析了美国中国学思潮中的“世界观念”与国内史学的关系、美国中国学研究中的“概念化”倾向、身处“后现代”思潮中的“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审视中国历史等问题,认为历史学的资治功能不仅应体现在对现代化运动提供历史的借鉴和说... 本文分析了美国中国学思潮中的“世界观念”与国内史学的关系、美国中国学研究中的“概念化”倾向、身处“后现代”思潮中的“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审视中国历史等问题,认为历史学的资治功能不仅应体现在对现代化运动提供历史的借鉴和说明,同时也应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现代性现象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批评,从而增强自身的反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国学 范式转变 现实处境
原文传递
晚清社会灾荒救治功能的演变──以“丁戊奇荒”的两种赈济方式为例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杨剑利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9-64,共6页
在中国救荒史上,荒政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自古以来,我国的灾荒救治即是一种政府性行为,主要由政府组织实施。到晚清,政府的荒政功能减弱,社会的剧变引起社会结构的错动,新型商人开始活跃于近代历史舞台,由他们发起组织的义赈活动... 在中国救荒史上,荒政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自古以来,我国的灾荒救治即是一种政府性行为,主要由政府组织实施。到晚清,政府的荒政功能减弱,社会的剧变引起社会结构的错动,新型商人开始活跃于近代历史舞台,由他们发起组织的义赈活动,逐渐发展成为晚清社会主要的灾荒救济形式,是历史进步的表现。由荒政到义赈,展示了近代灾荒救治功能发展演变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灾荒救治
原文传递
“反迷信”话语及其现代起源 被引量:38
18
作者 沈洁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42,共13页
“迷信”一词在19世纪末经日语转译进入到中国的本土语汇中,并很快风行,反对“迷信”、改造民众的信仰世界从而彻底变革其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反迷信”话语便是此期启蒙主义的核心命题之一。迷信与知识进步、与专制主义以及国民道德... “迷信”一词在19世纪末经日语转译进入到中国的本土语汇中,并很快风行,反对“迷信”、改造民众的信仰世界从而彻底变革其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反迷信”话语便是此期启蒙主义的核心命题之一。迷信与知识进步、与专制主义以及国民道德的关系是构成初期“反迷信”知识氛围的主体内容。然而“迷信”一词在其诞生之初并不具有统一的内涵,不同的概念和指向恰恰构成了现代中国人对其面临的政治、文化冲突的反省,以及态度同一性与内在差异之间隐而不彰的对立。对“反迷信”话语作起源的探索,是处理思想史的一种途径,而厘清此种思想所携带的信息、它所产生的条件、它的形成、传播乃至成为不假思索的思维习惯等等问题,这一轨迹或许可为理解现代中国的兴起及其内在张力提供一种更加深微的观看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迷信” 现代起源 多元指向 思想史 启蒙主义
下载PDF
清代满人的“中国认同” 被引量:37
19
作者 黄兴涛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共12页
美国的部分"新清史"学者总爱笼统强调中国与"大清"始终为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这就必然涉及到清代满人的"中国认同"问题。本文对这一认同形成发展的过程与特点,进行了较为专门系统的考察和分析,认定它与... 美国的部分"新清史"学者总爱笼统强调中国与"大清"始终为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这就必然涉及到清代满人的"中国认同"问题。本文对这一认同形成发展的过程与特点,进行了较为专门系统的考察和分析,认定它与满人自身的族群认同并不矛盾且处于不同层次;以"满洲帝国"称大清,严格说来并不符合入关后特别是康熙中叶以后满人正式的国家认同之实际。从某种意义上说,将更为广阔地区的"非汉人"族群彻底有效地陶铸成"中国人",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公开认同并满足于"中国"的身份,且在清末实现一定程度的现代性转换,不仅是清朝超越以往中国各王朝主导族群的"满人特性"独特作用的结晶,也恰恰正是体现其统治时期最为鲜明的"中国特性"所在,不能把两者简单对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认同 新清史 满洲特性 汉化
原文传递
“兰安生模式”与民国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空间的转换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杨念群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0-115,共16页
本文以民国初年北京城区空间结构的转换为例,指出中国城市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两种类型的西方制度监控形式的渗透:警察系统与医疗系统。史料证明,现代医疗系统比警察系统更为有效地打破了城区人民的日常生活节奏和秩序。20年... 本文以民国初年北京城区空间结构的转换为例,指出中国城市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两种类型的西方制度监控形式的渗透:警察系统与医疗系统。史料证明,现代医疗系统比警察系统更为有效地打破了城区人民的日常生活节奏和秩序。20年代所谓“兰安生模式”的引进和拓展,实现了北京城原有的“自然社区”与“医疗社区”的全面叠合,从而把北京人的出生与死亡纳入一个非常严密的档案化网络之中,通过取消产婆和阴阳先生在原有社区内的文化与仪式协调功能,更为彻底地破坏了城区的自治组织状态。本文认为,在这一具有现代性意味的空间转换中,不应忽视生活于传统社区内的民众所作出的反应,并试图通过档案资料对这些被压抑的声音进行考古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生 民国初年 社区 阴阳先生 卫生事务 事务所 接生婆 生命统计 调查员 档案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