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 被引量:14
1
作者 卫兴华 《中国社会科学》 1983年第6期59-75,共17页
本文认为,马克思从三种不同的角度考察和阐述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一、从单纯劳动过程考察;二、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物质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的统一考察;三、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单纯表现形式... 本文认为,马克思从三种不同的角度考察和阐述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一、从单纯劳动过程考察;二、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物质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的统一考察;三、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单纯表现形式考察。作者认为,马克思所说的斯密关于生产劳动的两个定义,其实是斯密对同一个定义的不同方面的说明;在马克思后来的著作中就不再提斯密的两个定义,不再批评斯密把生产劳动同时看作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的见解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应全面地和历史地予以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生产劳动 剩余价值理论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马克思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理论 劳动能力 物质产品 劳动者 劳动过程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农村土地流转中职能探析——基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世崇 《唯实》 2012年第3期90-94,共5页
地方政府在统筹农地流转的公平与效率时频频职能错位,以致于"有形之手"难以弥补市场"无形之手"的缺陷,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往往顾此失彼。如何实现地方政府职能归位,不仅关系到农村土地流转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关系到... 地方政府在统筹农地流转的公平与效率时频频职能错位,以致于"有形之手"难以弥补市场"无形之手"的缺陷,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往往顾此失彼。如何实现地方政府职能归位,不仅关系到农村土地流转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关系到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三农"问题的解决。透过地方政府职能错位的种种表象,分析、梳理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根源,继而从长、中、短期提出实现地方政府职能归位的可行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职能错位 越位 缺位 归位 话语权
下载PDF
驳卡尔·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大琨 《历史研究》 1982年第4期27-36,共10页
卡尔·魏特夫(Karl A.Wittfogel)教授在一九五七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一本名为《东方专制主义》(Oriental Despotism)的著作。这书出版后,到一九六四年已经发行了五版。本文作者所看到的,就是一九六四年的版本。全书篇幅虽然很... 卡尔·魏特夫(Karl A.Wittfogel)教授在一九五七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一本名为《东方专制主义》(Oriental Despotism)的著作。这书出版后,到一九六四年已经发行了五版。本文作者所看到的,就是一九六四年的版本。全书篇幅虽然很厚,共有五百多页,并附有详细的参考书目和各种注释,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学术性"很强的一本专门著作。但如果我们真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角度来对这本书作一认真考察的话,就会发现魏特夫教授在书中所说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所叙述的有关东方各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历史,是既不符合马克思的理论也不符合历史上的真实情况的。魏特夫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是要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魏特夫 东方专制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东方专制制度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水利 历史上 理论
原文传递
短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改革
4
作者 马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7年第5期7-13,共7页
以往在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价格的作用、价格运动的规律以及价格改革思路的认识上,对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约束条传研究不够,即我国的价格改革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或者说是在“紧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本文试图对这一根本的约束条件和在这... 以往在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价格的作用、价格运动的规律以及价格改革思路的认识上,对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约束条传研究不够,即我国的价格改革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或者说是在“紧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本文试图对这一根本的约束条件和在这个根本性的约束条件下价格改革的地位和作用、途径和方式以及对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价格改革的思路选择,作一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路选择 价格体系 价格改革 经济改革 经济运行 物价总水平 稳定发展 需求不足 双轨制 价格信号
下载PDF
对我国技术市场中存在问题的剖析
5
作者 于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7年第5期27-33,共7页
近几年,我国新兴的技术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特别是经过一段波折之后,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技术交易重新活跃起来,促进了科技和经济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技术市场毕竟起步很晚,目前仍处于初起的阶段。因此,弄清它... 近几年,我国新兴的技术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特别是经过一段波折之后,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技术交易重新活跃起来,促进了科技和经济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技术市场毕竟起步很晚,目前仍处于初起的阶段。因此,弄清它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和环境条件,对于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引导其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商品 技术市场状况 企业联合 中小企业 作用 商品交换 发达国家 买卖双方 技术贸易 生产领域
下载PDF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吗?
6
作者 伍席源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2期85-87,共3页
林圃等四同志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考察》①(以下简称《考察》)一文,为了论证“经济改革的实质,是把统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改革成为自负盈亏的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提出了“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以集体... 林圃等四同志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考察》①(以下简称《考察》)一文,为了论证“经济改革的实质,是把统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改革成为自负盈亏的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提出了“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成为‘前提’的社会,是一个以集体所有制为商品生产者的社会”这样一种观点,并认为这种说法虽同传统看法相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集体所有制 马克思主义 集体生产 经济改革 设想 共同占有 占有生产资料 考察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下载PDF
国家所有制的分权模式与经济体制改革
7
作者 黄泰岩 《经济研究》 1984年第12期30-32,15,共4页
长期以来有个传统的观点,以为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只能采取高度集权的模式,否认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具体模式的多样性。我认为,集权模式不是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建立的国家所有制的唯一设想。他们还提出了另一种国家所... 长期以来有个传统的观点,以为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只能采取高度集权的模式,否认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具体模式的多样性。我认为,集权模式不是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建立的国家所有制的唯一设想。他们还提出了另一种国家所有制的设想,这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可以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相分离。我把这种设想称之为分权模式。阐明国家所有制分权模式,才能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分权模式 生产资料 经济体制改革 恩格斯 支配权 工人合作社 所有权 马克思主义 正确处理
原文传递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兼议“传统观念”
8
作者 张宇 《教学与研究》 1985年第3期29-34,共6页
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建设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流行过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错误观念。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蓬勃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传统观念的错误和危害。但是,由于这些错误观念的认识论根源尚未被人们普遍看清,... 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建设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流行过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错误观念。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蓬勃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传统观念的错误和危害。但是,由于这些错误观念的认识论根源尚未被人们普遍看清,因而许多同志还没有明确认识到传统观念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的根本区别,有的同志甚至把二者混为一谈。为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彻底地摒弃传统的错误观念,我们有必要重新深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的科学性何在?如何认识这些理论的历史任务和方法,即它在什么条件下和范围内才是科学的?传统的错误观念是如何简单地、教条式地和形式主义地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传统观念 经济关系 马克思主义 错误观念 历史任务
原文传递
从《资本论》对商品形式的论述看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
9
作者 何伟 《经济研究》 1983年第4期22-27,共6页
形式和本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把形式和本质等同起来,就会模糊对本质的认识;如果只看本质不看形式,或者只看形式不看本质,把二者割裂开来,就容易产生片面性,不能全面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我... 形式和本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把形式和本质等同起来,就会模糊对本质的认识;如果只看本质不看形式,或者只看形式不看本质,把二者割裂开来,就容易产生片面性,不能全面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我们学术界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的研究,往往容易出现两种偏向: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商品生产的形式混同起来,以商品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研究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时,只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不研究目前还存在的商品生产形式,甚至把它看作资本主义性质的,从而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立起来。因此,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形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形式,进行分析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商品流通 剩余价值规律 生产关系本质
原文传递
资本主义经济民主的困境与出路:危机后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嘉佩 沈尤佳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5年第3期131-153,共23页
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波及世界的长期经济萧条,使经济民主遭到打击,可以利用失业率、工资和利润份额,以及工会活动三个方面的变动对此加以说明。尽管从福特制、新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到温特制,劳动过程的演化... 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波及世界的长期经济萧条,使经济民主遭到打击,可以利用失业率、工资和利润份额,以及工会活动三个方面的变动对此加以说明。尽管从福特制、新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到温特制,劳动过程的演化使劳动者的一部分从分享利润、分享权力、尊重人格三个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主权;然而,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下的劳动过程依然构成对经济民主的约束。经济民主的根本出路,唯有实现邓小平所说的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才能实践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使劳动者享有参与生产管理的条件和永久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民主 企业民主管理 劳动者主权 次贷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
原文传递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关于苏联模式和社会主义前途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佳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2,共4页
十几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实践者对苏东剧变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在苏东剧变中的作用作出了评价,对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和社会主义的命运进行了判断。尽管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 十几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实践者对苏东剧变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在苏东剧变中的作用作出了评价,对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和社会主义的命运进行了判断。尽管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用看法不尽相同,但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则充满一致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马克思主义 苏东剧变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的前途
下载PDF
《资本论》的方法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内部结构的根本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钧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0-99,共10页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科学方法,诸如系统方法与发展方法、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重视经验与理论的矛盾,在经验与理论之间架起中介环节的桥梁的方法等等,对于揭示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具有十分重大和直接的意义。
关键词 资本论 社会主义经济 方法论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核算
13
作者 韩小明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4年第1期54-57,共4页
(一)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生产过程中的一切节约,都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是指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包括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经济效益两个方面,二者从总的方面看是... (一)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生产过程中的一切节约,都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是指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包括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经济效益两个方面,二者从总的方面看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差别和矛盾。提高经济效益,不仅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要注意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经济效益应服从社会的经济效益,近期与局部的经济效益要服从长远与全局的经济效益。 (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耗费 资金运动 货币资金 经营管理 生产过程 加速流动 利越 产品成本 改善经营 统收统支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14
作者 邓秀玲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3年第7期57-60,共4页
本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主要内容的阐明,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从而使我们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与前资本主义剥削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雇佣工人 前资本主义 转化形式 三章 本质关系 生产过程 资料价值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按劳分配
15
作者 徐茂魁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4年第1期57-60,共4页
(一)按劳分配的历史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生产者成为全部生产条件的共同主人,这决定了他们在生产和分配中的地位和权力... (一)按劳分配的历史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生产者成为全部生产条件的共同主人,这决定了他们在生产和分配中的地位和权力必然是平等的。但是,因为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产品还不够丰富,因而还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旧的社会分工还未消灭,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要求计算劳动贡献的大小和计较劳动报酬的多少。这样,社会必须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要求在劳动者之间实行等量劳动的交换。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方式 劳动报酬 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公有制 资产阶级法权 社会主义阶段 分配制度 分配关系 农业生产状况 个人消费品
下载PDF
完善承包制 深化企业改革
16
作者 何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88年第1期67-73,共7页
以承包制的实践为依据,论述了它对目前实行两权分离、增强企业活力、加强宏观控制、以及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说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从完善合同制、推行招标制、建立风险基金、以及首先使企业家富... 以承包制的实践为依据,论述了它对目前实行两权分离、增强企业活力、加强宏观控制、以及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说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从完善合同制、推行招标制、建立风险基金、以及首先使企业家富起来等方面,论述了对企业改革的深化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 经营者 承包制 风险基金 经济体制改革 招标制 相对独立 自负盈亏 经营风险 新体制
原文传递
非正式制度约束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17
作者 李红梅 《甘肃民族研究》 2008年第2期9-14,共6页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该地区,故也称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民族习惯、宗教等...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该地区,故也称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民族习惯、宗教等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较为落后,虽然改革开放使这一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同经济基础雄厚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依然差距显著。尽管西部大开发已经提出多年,但至今未出现像当年深圳、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时期那样的大量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流入的现象。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不但未缩小,反而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 非正式制度约束 西部民族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 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 西部大开发
原文传递
马凯诗词二首
18
作者 马凯 《中华辞赋》 2019年第1期5-5,共1页
东风第一枝——参观珠海国际航展有感 四海人潮,八方铁鸟,一声展翅呼啸。轻燕猛虎翻腾,挟雷御龙缭绕。七颜长袖,穹顶上,伴芭蕾跳。震耳咔嚓竞抓拍,朋友手机刷爆。
关键词 诗词 马凯 国际航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