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被引量:717
1
作者 康晓光 韩恒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89,共17页
本文对当前中国大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考察国家对多种社会组织的实际控制,提出了“分类控制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根据社会组织的挑战能力和提供的公共物品,对不同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 本文对当前中国大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考察国家对多种社会组织的实际控制,提出了“分类控制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根据社会组织的挑战能力和提供的公共物品,对不同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这是一套国家利用“非政府方式”,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为社会提供公物品的新体制。通过与其他国家及社会关系类型的比较,文章指出,分类控制体系是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想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控制 国家与社会关系 社会组织 NGO
原文传递
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 被引量:692
2
作者 黄宗智 《开放时代》 CSSCI 2008年第2期10-29,共20页
现有治理理论多聚焦在正式的机构制度上,在国家与社会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框架中,把正式制度等同于国家,区别于社会。然而,最近的档案研究表明,中国地方行政实践广泛地使用了半正式的行政方法,依赖由社区自身提名的准官员来进行县级以下... 现有治理理论多聚焦在正式的机构制度上,在国家与社会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框架中,把正式制度等同于国家,区别于社会。然而,最近的档案研究表明,中国地方行政实践广泛地使用了半正式的行政方法,依赖由社区自身提名的准官员来进行县级以下的治理。与正式部门的官僚不同,这些准官员任职不带薪酬,在工作中也极少产生正式文书。一旦被县令批准任命,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自行其是;县衙门只在发生控诉或纠纷的时候才会介入。这种行政实践诞生于一个高度集权却又试图尽可能保持简约的中央政府,在伴随人口增长而扩张统治的需要下,所作出的适应。这个来自中华帝国的简约治理遗产,有一定部分持续存在于民国时期、毛泽东时期和现今的改革时代。我们或许可以把它看作为中国政治的"传统"、"前现代"和"近现代"中特别执着的特性。它很可能会在塑造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代性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 纠纷解决 高度集权 治理 基层行政 官员 简约 国家与社会
原文传递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476
3
作者 苏毅清 游玉婷 王志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28,共12页
依据分工理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使农业获益的机制。建立了观察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状况的分析框架,并以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和重庆六个代表性省及直辖市为例,对我国农村一... 依据分工理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使农业获益的机制。建立了观察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状况的分析框架,并以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和重庆六个代表性省及直辖市为例,对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分工 产业公地 农业多功能性 农民收入
下载PDF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414
4
作者 孔祥智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当前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生机勃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二是通... 当前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生机勃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二是通过结构调整实现农业领域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包括农业经营结构调整,要通过改革形成高效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要树立大粮食和大国土观念,促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三是通过粮食价格体制和补贴制度改革,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食产业,理顺粮食价格机制,设计好和粮价脱钩的粮食补贴政策,树立全新的粮食安全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 农业结构调整 “三农”问题
下载PDF
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30
5
作者 孔祥智 方松海 +1 位作者 庞晓鹏 马九杰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5-95,122,共12页
本文着眼于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 ,以我国西部陕西、宁夏、四川三省区的 41 9个农户样本、2 8个村级样本为依据 ,在修正了现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对小麦新品种技术和蔬菜、水果的保护地生产技术两种在采纳成本上分属不同层... 本文着眼于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 ,以我国西部陕西、宁夏、四川三省区的 41 9个农户样本、2 8个村级样本为依据 ,在修正了现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对小麦新品种技术和蔬菜、水果的保护地生产技术两种在采纳成本上分属不同层次的技术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 ,我们把机会成本引进模型 ,得出新技术的进入门槛和技术采纳的机会成本共同影响着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可能性等相关结论 ,从而提出改变技术推广思路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机会成本 农业技术 村级 西部地区 影响分析 决策 新品种 小麦 保护地生产
原文传递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被引量:328
6
作者 黄宗智 彭玉生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88,共15页
观点对立的两派在农村产权问题上固然针锋相对,但却有一个基本共识,即农业的低收入和劳动力过剩问题,必须等待进一步的城镇化才有可能解决。针对这个基本共识,笔者试图对近、中期的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前景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探... 观点对立的两派在农村产权问题上固然针锋相对,但却有一个基本共识,即农业的低收入和劳动力过剩问题,必须等待进一步的城镇化才有可能解决。针对这个基本共识,笔者试图对近、中期的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前景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探讨。首先,从近年人口与就业趋势出发,估计今后10年到25年的农业就业前景。然后,从近年的食品消费趋势出发,估计消费需求,进而估计相应的可能农业生产。最后,配合就业和人口变迁趋势估计每农业劳动力工作日数,从而估计务农人员的可能收入。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农业今天正处于大规模非农就业、人口自然增长减慢和农业生产结构转型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之中。这样的交汇将同时导致农业从业人员的降低和农业劳动需求的增加。面对这样的历史性契机,政府若能采取适当措施,农业当前的隐性失业问题应该可以在近10年间改善,而农业的低收入问题也应该可以在今后25年间缓解。这条出路应以市场化的兼种植—养殖小规模家庭农场为主,并迈向绿色农业。其中关键的因素在于国家必须抓住眼前的契机,适当投资于农业和扶持农业,既是为缓解"三农问题",也是为城镇工业建立广阔的国内市场,借以促进全国民经济的连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消费 农业结构 家庭农场 城市化 劳动力转移
原文传递
资本和部门下乡与小农户经济的组织化道路——兼对专业合作社道路提出质疑 被引量:334
7
作者 仝志辉 温铁军 《开放时代》 CSSCI 2009年第4期5-26,共22页
改革30年来,在不断完善家庭承包制小农户经济的过程中,资本和部门化的资本下乡,成为联结小农户和大市场的中介。这给日益紧迫的农民合作化带来了重大影响:专业合作社往往容易发展成"大农吃小农"的合作社,单纯靠规范合作社治... 改革30年来,在不断完善家庭承包制小农户经济的过程中,资本和部门化的资本下乡,成为联结小农户和大市场的中介。这给日益紧迫的农民合作化带来了重大影响:专业合作社往往容易发展成"大农吃小农"的合作社,单纯靠规范合作社治理结构还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的任务是,立足30年来在不断市场化背景下家庭承包制的演变逻辑和农业政策的发展,揭示这一特有的合作社发展面貌背后的各方力量结构和相互作用原理,提出以加强国家介入、发展多层次综合合作体系为目标的农民合作化的新道路。论述中,也对当前把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户经济组织化的主导形式的思想和做法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合作社 农户经济 组织化 道路 资本 家庭承包制 力量结构 农业政策
原文传递
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 被引量:330
8
作者 高强 刘同山 孔祥智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56,共9页
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微观经济组织。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选择。本文对家庭农场的定义、特征及类型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辨析了劳动力市场制度、... 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微观经济组织。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选择。本文对家庭农场的定义、特征及类型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辨析了劳动力市场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与社会化服务制度与家庭农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其产生的诱因条件、制度安排与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家庭农场制度是对我国家庭经营制度的继承和完善,既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营 家庭农场 新型经营主体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现实表征、影响机理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321
9
作者 殷浩栋 霍鹏 汪三贵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8-56,共9页
数字技术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以及农村公共服务的创新供给。但是,较城镇地区相对落后的网络设施与服务水平、相对较慢的产业数字化进程、相对滞后的数字技能培育体系,限制了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以及农村公共服务的创新供给。但是,较城镇地区相对落后的网络设施与服务水平、相对较慢的产业数字化进程、相对滞后的数字技能培育体系,限制了数字技术向农业农村渗透的广度与深度。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时代变革的必然趋势。为加快我国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应合理布局和加快推进农村网络设施建设,补齐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与服务短板;加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农村的发展,推动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全面扩张;构建面向农村的数字技能普及体系,缩小城乡之间分享数字红利机会和能力的不平等,让新一轮科技革命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农业农村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应用 农业农村发展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 被引量:276
10
作者 陈卫平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3,38,共7页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指数法,研究了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5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5.48%,而农...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指数法,研究了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5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5.48%,而农业效率变化指数反而年均下降2.78%。从各省区情况看,测算的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除云南、内蒙古、上海、贵州和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负增长外,其它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都实现了正增长。从构成上看,绝大多数省区呈现出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效率损失并存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MQUIST指数 中国农业 生产率增长 技术进步 效率变化
原文传递
新股申购预期超额报酬率的测度及其可能原因的解释 被引量:160
11
作者 王晋斌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7-24,共8页
新股申购预期超额报酬率的测度及其可能原因的解释王晋斌(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博士生)一、相关文献的回顾及本文主要目的市场有效性假说认为,新上市的股票(initialpublicofings,IPOs)不应该存在超额报酬率... 新股申购预期超额报酬率的测度及其可能原因的解释王晋斌(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博士生)一、相关文献的回顾及本文主要目的市场有效性假说认为,新上市的股票(initialpublicofings,IPOs)不应该存在超额报酬率,因为众多的逐利行为(r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股申购 报酬率 股票市场 中国
原文传递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 被引量:259
12
作者 汪三贵 冯紫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4,154,共8页
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减贫成就斐然,连续六年年度减贫超过一千万人,43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在体制机制、政策落实、成... 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减贫成就斐然,连续六年年度减贫超过一千万人,43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在体制机制、政策落实、成效认定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要在深刻理解和把握衔接内涵的基础上,实现二者在重点目标、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成效认定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机衔接
下载PDF
风险规避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59
13
作者 仇焕广 栾昊 +1 位作者 李瑾 汪阳洁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96,共12页
化肥施用在提高中国农业产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威胁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四省农户调查数据,测算了中国化肥过量施用的程度,并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导致农户过量施肥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四省玉米种植农... 化肥施用在提高中国农业产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威胁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四省农户调查数据,测算了中国化肥过量施用的程度,并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导致农户过量施肥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四省玉米种植农户的化肥施用折纯量平均达到27.0公斤/亩,其中,过量施用量达到10.4公斤/亩,化肥过量施用量占总施用量的38.5%。进一步的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户风险规避是导致化肥过量施用的重要原因,农户风险规避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施用更多化肥以避免潜在的产量损失。此外,劳动力机会成本、户主受教育程度、土地质量等也是影响农户过量施肥行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过量施用 风险规避 环境污染
原文传递
“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 被引量:228
14
作者 黄宗智 龚为纲 高原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3-159,8,共17页
最近几年一组优秀的中国社会学学者率先争论,中国社会和治理的关键机制已经从之前的"单位制"转化为"项目制"。他们大多认为,这个治理"转型"代表的是现代化和合理化,包括专业化和技术化,是从"管制型&... 最近几年一组优秀的中国社会学学者率先争论,中国社会和治理的关键机制已经从之前的"单位制"转化为"项目制"。他们大多认为,这个治理"转型"代表的是现代化和合理化,包括专业化和技术化,是从"管制型"到"服务型"治理的演变。本文论证,在实际运作中,"项目制"所遵循的其实是另一套逻辑,是逐利价值观下所形成的权—钱结合,主要展示为"官商勾结"。这个机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也促使社会越来越不公平,并已初步凝固为一种坚韧的治理体制,亟需警惕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广双季稻 农业合作社 土地财政 权-钱结合 重庆实验
原文传递
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4
15
作者 李强 龙文进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54,66,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农民工留城和返乡意愿的因素,发现在诸多因素中教育的作用最为明显,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农民工留在城市的意愿就越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在城市生活,而不愿返回农村老家;在外工作时间越长...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农民工留城和返乡意愿的因素,发现在诸多因素中教育的作用最为明显,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农民工留在城市的意愿就越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在城市生活,而不愿返回农村老家;在外工作时间越长的人留在城市生活的意愿也更强;农民工留城和返乡的意愿同时受到婚姻状况与是否举家迁移这一状况的制约,举家迁移的农民工更偏好城市生活。本文还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留城与返乡的看法上与老一辈没有有结构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城 返乡 意愿 迁移 有序响应Probit模型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69
16
作者 马晓河 方松海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9,共8页
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和重点,而在农村发展中农村公共品供给又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多方面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严峻现实。根据对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把重... 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和重点,而在农村发展中农村公共品供给又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多方面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严峻现实。根据对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把重心放在农村、把供给负担由原来的“以农民为主”转向“以政府为主”、借市场之力打破城乡界线等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问题与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 公共品供给 重中之重 农村发展 调查数据 供给总量 城乡差距 对策建议 难点 剖析 农民 负担 市场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维发展形式和现实观照 被引量:226
17
作者 楼栋 孔祥智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77,共13页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四化同步"发展、农产品价值链升级、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多种形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有其理论基础。应从加强组织领导、加...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四化同步"发展、农产品价值链升级、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多种形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有其理论基础。应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金融扶持、优化农技服务、完善基建配套等方面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下载PDF
我国化肥施用量持续增长的原因分解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225
18
作者 栾江 仇焕广 +2 位作者 井月 廖绍攀 韩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69-1878,共10页
我国化肥大量使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我国化肥施用量持续增长的原因以及未来我国化肥使用的发展趋势还存在较大争议。论文利用过去20 a间我国化肥施用量的相关数据,对化肥施用量持... 我国化肥大量使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我国化肥施用量持续增长的原因以及未来我国化肥使用的发展趋势还存在较大争议。论文利用过去20 a间我国化肥施用量的相关数据,对化肥施用量持续增长的成因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化肥使用强度的增长是我国化肥施用总量增长的主因,但从2007年以来,使用强度的贡献不断下降,播种面积调整的贡献有所提高。根据分解结果并利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CHINAGRO)预测了2020年全国和各省化肥使用量情况。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措施,我国未来化肥的使用总量和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将依然呈现增长趋势,且单位面积化肥用量将长期高于225 kg/hm2的国际上限标准。预计到2020年我国化肥总施用量和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比2010年分别提高2%和4.3%。东部地区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较高,2020年广东、福建、天津、北京等省(市)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将接近或超过600 kg/hm2,这将对当地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施用总量 化肥使用强度 CHINAGRO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 被引量:221
19
作者 周立 李彦岩 +1 位作者 王彩虹 方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4,共9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乡村衰落的有力回应。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点。全球乡村衰落的趋势,归因于产业分割条件下农业多功能性的丧失。通过产业融合重拾农业多功能性,是乡...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乡村衰落的有力回应。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点。全球乡村衰落的趋势,归因于产业分割条件下农业多功能性的丧失。通过产业融合重拾农业多功能性,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当把握新时代,满足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育新业态。借鉴日韩两国乡村振兴的经验,发挥六次产业中的加法效应和乘法效应,促进乡村产业创造新供给,培育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从而发挥出农业的多功能性,实现农业价值增值,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融合 六次产业 农业多功能性
下载PDF
信仰的力量:宗教有利于创业吗? 被引量:208
20
作者 阮荣平 郑风田 刘力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1-184,共14页
传统创业理论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宗教。基于CGSS(2006—2010)数据,本文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宗教信仰对个体创业选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无宗教信仰者而言,有宗教信仰者创业的概率更大。使用历史上省级层面宗教活动场所... 传统创业理论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宗教。基于CGSS(2006—2010)数据,本文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宗教信仰对个体创业选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无宗教信仰者而言,有宗教信仰者创业的概率更大。使用历史上省级层面宗教活动场所作为工具变量,纠正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正向影响依然存在。这一正向影响存在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宗教信仰改变了创业偏好,同时宗教组织所构建的社会资本放松了创业约束。此外,宗教对自雇层面创业的影响还存在一个作用机制,即由于宗教与现代教育之间潜在的冲突性,导致信徒人力资本投资下降,无法在劳动市场就业,被迫选择自雇型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创业 社会资本 偏好 人力资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