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记忆:文化记忆的数字宫殿 被引量:132
1
作者 冯惠玲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6,共13页
信息化进程对于人类记忆是双刃剑,信息技术在强化社会生活记录能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社会失忆现象,数字记忆成为新一代文化记忆。本文在简要爬梳数字记忆由来和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数字记忆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价值,归纳出多资源互补、多媒... 信息化进程对于人类记忆是双刃剑,信息技术在强化社会生活记录能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社会失忆现象,数字记忆成为新一代文化记忆。本文在简要爬梳数字记忆由来和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数字记忆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价值,归纳出多资源互补、多媒体连通、迭代式生长、开放式构建等特点,从目标定位、文化阐释、资源整合、编排展示、技术支撑五个方面提出构建数字记忆项目的架构和要领。本文还分析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记忆机构在数字记忆建设中的重要角色及其原因,倡导图档博机构在数字记忆构建中拓展职能,增加活力。参考文献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数字记忆 文化记忆 图档博 记忆机构
下载PDF
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成就、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103
2
作者 魏娜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67,共4页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经过长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如志愿精神尚需进一步普及,志愿服务发展的组织基础薄弱,志愿服务的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全国性志愿服务立法滞后等。为此,需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经过长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如志愿精神尚需进一步普及,志愿服务发展的组织基础薄弱,志愿服务的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全国性志愿服务立法滞后等。为此,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加大政府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完善志愿服务的协调机制;推进全国性志愿服务立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成就 问题 展望
原文传递
数字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66
3
作者 牛力 刘慧琳 +1 位作者 曾静怡 韩小汀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71,共5页
数字时代,档案资源创新开发利用呼吁3个转变:视角转换、路径转型、实践转向。本文首先提出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应从记忆技术(关注存管)走向技术记忆(关注内容),实现视角的转换;进而基于技术记忆视角,分析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路径转型... 数字时代,档案资源创新开发利用呼吁3个转变:视角转换、路径转型、实践转向。本文首先提出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应从记忆技术(关注存管)走向技术记忆(关注内容),实现视角的转换;进而基于技术记忆视角,分析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路径转型,表现在3个方面:档案开发从表征向深度复杂计算转型,档案利用从单一向高阶多维价值发现转型,关键技术应从分布离散应用向融合协同创新转型,最后探索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资源创新开发利用,推动实践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档案资源 开发利用 技术记忆 创新 数字人文
原文传递
档案学与数字人文:档案观的脱节与共生 被引量:57
4
作者 加小双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6,共7页
档案是文件档案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也是档案学的基本研究对象。随着档案概念在数字人文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以此产生档案概念在文件档案管理领域与数字人文领域里的脱节。文章分别对文件档案管理领域和数字人文领域的档案概念进行... 档案是文件档案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也是档案学的基本研究对象。随着档案概念在数字人文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以此产生档案概念在文件档案管理领域与数字人文领域里的脱节。文章分别对文件档案管理领域和数字人文领域的档案概念进行描述,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理清关系;提出档案学与数字人文应该并且可以在充分对话和互动融合的基础上谋求协同合作,并以数字记忆作为案例进行论证;强调档案学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不能缺席数字人文的发展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档案学 文件档案管理 数字人文 数字记忆
下载PDF
面向服务的我国智慧档案馆建设探析 被引量:42
5
作者 牛力 裴佳勇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6,共8页
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了智慧档案馆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少城市开始了智慧档案馆的先行探索。本文对智慧档案馆的内涵、概念与特征、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档案管理环节为基础对实践层面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提供... 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了智慧档案馆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少城市开始了智慧档案馆的先行探索。本文对智慧档案馆的内涵、概念与特征、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档案管理环节为基础对实践层面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档案馆 服务模式 建设实践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记忆”理论与实践述评 被引量:41
6
作者 加小双 徐拥军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32,共11页
随着中国城市在城市化的"大发展"与"大破坏"中"速生"与"速灭",在"档案记忆观"的指导下,中国档案界有关"城市记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丰富。本文对2001年以来中国关... 随着中国城市在城市化的"大发展"与"大破坏"中"速生"与"速灭",在"档案记忆观"的指导下,中国档案界有关"城市记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丰富。本文对2001年以来中国关于"城市记忆"的理论研究与"城市记忆工程"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梳理与综述,并做了相关的评价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工程 档案记忆观 档案
原文传递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数字记忆——兼议数字记忆的方法特点 被引量:35
7
作者 冯惠玲 《数字人文研究》 2021年第1期87-95,共9页
"数字人文"和"数字记忆"同为数字技术与人文现象的相遇,文章从分析二者的内涵、架构和方法论特征出发,试图厘清二者关系,寻找共同发展道路.二者重合的基本面主要表现在领域对象的人文属性、数字资源的多样性、数字... "数字人文"和"数字记忆"同为数字技术与人文现象的相遇,文章从分析二者的内涵、架构和方法论特征出发,试图厘清二者关系,寻找共同发展道路.二者重合的基本面主要表现在领域对象的人文属性、数字资源的多样性、数字方法的近似性,以及成果形式的复合性等方面,体现了二者在深层目的和实现路径上的吻合.现阶段的不重合主要表现在数字方法应用规范性、拓展性、工具化程度,以及数字资源呈现理念与方式上的差异.在二者同向推进的过程中,数字人文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同步扩大包容性,超越人文计算格局,以数字方法代替计算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数字记忆需要加强理论构建和方法论研究,促进叙事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故事数据化、数据故事化等方法提升科学性、规范性和功能度,加强与数字人文的对话交流,共同构建更加开放、宽阔的数字人文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字记忆 数字方法 叙事学 数字叙事
原文传递
面向政府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35
8
作者 牛力 王钰涵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66,共7页
档案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对于辅助政府决策与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资源客体的视角出发,研究档案信息资源自身的资政特性;从服务对象的视角出发,研究政府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从路径视角出发,研... 档案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对于辅助政府决策与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资源客体的视角出发,研究档案信息资源自身的资政特性;从服务对象的视角出发,研究政府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从路径视角出发,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资政路径。从三个层面对面向政府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服务 档案开发 档案利用 档案信息资源
原文传递
数字记忆视角下档案创新开发利用“PDU”模型探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牛力 曾静怡 刘丁君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2,共8页
数字记忆可为档案开发利用提供创新动力、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和创新场景。文章以"数字记忆"为研究视角,基于数字记忆资源生命周期提出档案创新开发利用的"PDU"模型——具有记忆属性的档案资源数字化保存(P)、基于... 数字记忆可为档案开发利用提供创新动力、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和创新场景。文章以"数字记忆"为研究视角,基于数字记忆资源生命周期提出档案创新开发利用的"PDU"模型——具有记忆属性的档案资源数字化保存(P)、基于实体关联的档案资源知识化开发(D)、基于多维视角的档案资源可视化利用(U),并具体分析模型的运用机理,包括数字化"四全"管护模式、知识化"获取A-表示G-推理R"开发过程与可视化"立方体CUBE"利用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U模型 数字记忆 数字档案
原文传递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新逻辑——从实验主义治理到设计主义治理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文钊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71,共13页
对于改革的研究,可以从实验、设计与演化的视角进行理解。新时代改革意味着中国改革治理范式变迁,实现了从演化主义治理、实验主义治理向设计主义治理转变,顶层设计在改革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实验和演化逻辑服从设计的逻辑。这次改革... 对于改革的研究,可以从实验、设计与演化的视角进行理解。新时代改革意味着中国改革治理范式变迁,实现了从演化主义治理、实验主义治理向设计主义治理转变,顶层设计在改革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实验和演化逻辑服从设计的逻辑。这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设计与新时代特征相符合的党政军群体系,通过机构、职能和编制改革,进一步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拓空间,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机构和职能保障。从设计主义治理范式出发,关注设计原则、战略目标与行动路径,可以更好地理解新时代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改革 设计主义治理 设计原则 战略目标 行动路径
原文传递
国内外记忆实践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加小双 徐拥军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意义]对记忆实践的发展背景、现状和趋向轨迹进行阐述,以期为记忆实践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同时推动提升国家和社会对数字记忆实践的关注,启发学界对于该问题的思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对记忆实践进行... [目的/意义]对记忆实践的发展背景、现状和趋向轨迹进行阐述,以期为记忆实践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同时推动提升国家和社会对数字记忆实践的关注,启发学界对于该问题的思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对记忆实践进行归类,并进行典型案例介绍。[结论/发现]提出记忆实践正在延展向"数字记忆"的发展趋向和运行轨迹,这赋予记忆实践以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价值]在对记忆实践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向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数字记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实践 数字记忆 社会记忆 数字技术 记忆资源 文化传承
下载PDF
数字记忆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加小双 李宜芳 谭悦 《山西档案》 2019年第5期66-71,共6页
上世纪后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文化遗产化的公约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了以"档案化""活态化"为典型代表的多种保护方案。本文在系统分析非物质文化... 上世纪后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文化遗产化的公约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了以"档案化""活态化"为典型代表的多种保护方案。本文在系统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两大典型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数字记忆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方案,并以"北京记忆"项目"北京童谣"子项目为案例说明该方案的实践应用和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记忆 档案化 活态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数字记忆”背景下异构数据资源整合研究探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牛力 赵迪 韩小汀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58,共7页
关于记忆资源的整合近年来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为了解当下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法分别从异构记忆资源整合对象、整合基础、整合思路与整合技术四个方面对异构记忆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并基于记忆资源整合建设现状思... 关于记忆资源的整合近年来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为了解当下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法分别从异构记忆资源整合对象、整合基础、整合思路与整合技术四个方面对异构记忆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并基于记忆资源整合建设现状思考剖析“数字记忆”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观点以求为推动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记忆资源 资源整合 数字记忆
原文传递
认知、制度与政策图景:间断-均衡理论的三重解释逻辑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文钊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74,共12页
在挑战政策过程的渐进模型和偏好模型基础之上,弗兰克·鲍姆加特纳和布赖恩·琼斯提出一种同时解释政策过程中稳定与变迁的间断-均衡理论。该理论将信息处理作为主要分析焦点,从议程设置动态变迁的研究视角出发,认为政策过程会... 在挑战政策过程的渐进模型和偏好模型基础之上,弗兰克·鲍姆加特纳和布赖恩·琼斯提出一种同时解释政策过程中稳定与变迁的间断-均衡理论。该理论将信息处理作为主要分析焦点,从议程设置动态变迁的研究视角出发,认为政策过程会在政策子系统和宏观政治系统之中交替转换,前者构成了政策稳定的政治基础,后者构成了政策变迁的政治基础。基于自然科学中的"粘着-滑动模型",聚焦于议程设置动态变迁的原因,间断-均衡理论的倡导者提出了政策稳定与变迁的认知、制度和政策图景三重解释逻辑。认知主要是基于有限理性,强调"不成比例信息处理模型"使得大部分信息被忽略,只有少数信息受到关注。制度主要是基于作为均衡的制度理论,强调制度摩擦力对于议程动态变迁的影响,预算是检验制度摩擦对间断-均衡影响的主要领域。政治图景强调民众有关政策的理解和讨论对于政策变迁的作用,只有形成负面政策图景才能够推动现有政策变迁。间断-均衡理论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成绩,未来仍然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理性 制度摩擦 政策图景 间断-均衡
原文传递
档案记忆观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24
15
作者 徐拥军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2,共9页
档案记忆观的提出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思潮为档案记忆观提供了哲学和方法论指导,社会记忆理论为档案记忆观提供了社会学的理论基石,后保管时代档案理论为档案记忆观提供了档案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档案记忆观 后现代主义 社会记忆 后保管
原文传递
“SCP2”数字人文教育综合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加小双 冯惠玲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29,共8页
随着数字人文作为独立学科受到普遍认可,数字人文教育随即在国内外高校相继展开。数字人文是一种体现"破坏性创新"的知识生产实践,它要求有一种与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文章在对数字人文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进行系统分... 随着数字人文作为独立学科受到普遍认可,数字人文教育随即在国内外高校相继展开。数字人文是一种体现"破坏性创新"的知识生产实践,它要求有一种与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文章在对数字人文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SCP2数字人文教育综合体系,并对其应用实践和应用价值进行描述和分析。SCP2体系是一种"开源"教育模式,作为一个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框架体系,能为各高校建设以数字人文为基础的新文科教育体系提供方法和路径指引,助力新时代数字人文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教育 协作 课程
下载PDF
档案与身份认同:背景、内容与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加小双 徐拥军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1,共6页
21世纪初,随着档案的记忆属性以及档案在集体记忆构建上的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可和强调,其在身份认同建构上的价值也呼之欲出。本文在对档案与身份认同的基本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档案-记忆-认同"的模型来明确档案在... 21世纪初,随着档案的记忆属性以及档案在集体记忆构建上的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可和强调,其在身份认同建构上的价值也呼之欲出。本文在对档案与身份认同的基本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档案-记忆-认同"的模型来明确档案在身份认同上的价值,最后,总结档案的身份认同价值对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身份认同 集体记忆 价值
原文传递
志愿服务中的国家动员--基于CGSS2012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焕 魏娜 陈俊杰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21年第4期34-55,共22页
国家动员在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使用国家统计数据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2年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考察了国家动员对于公民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省级志愿服务政策的出台对公民志愿服务... 国家动员在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使用国家统计数据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2年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考察了国家动员对于公民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省级志愿服务政策的出台对公民志愿服务时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党员身份和体制内工作单位性质对于公民志愿服务参与时长同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加入了政策的调节作用之后,政策对于党员身份、工作单位性质与公民志愿服务参与的关系并不具有调节作用,即政策并没有促进党员群体和体制内公民的参与积极性,但党员身份的影响依然显著。研究表明,国家动员通过政策的规范管理和广泛宣传能够扩大志愿动员的广度,通过以党员身份和体制内工作单位为纽带的嵌入式动员提升动员的强度。因此认为,志愿服务的未来发展不仅需要来自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还应该重视中共党员身份对于志愿服务的价值引领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志愿服务中的国家动员同样要以尊重个体自主志愿热情为底线,处理好动员的力度和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国家动员 党员身份 多层线性模型 CGSS
下载PDF
价值理性与生存抉择:一位武术传承人的个体存续史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智慧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29,共9页
为了揭示社会变迁背景下武术文化传承的内在机制,分析武术文化传承人的生存轨迹与文化传承态势,主要采用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聚焦一位武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经历,通过对武术传承人个体存续状况的梳理揭示社会变迁下武术... 为了揭示社会变迁背景下武术文化传承的内在机制,分析武术文化传承人的生存轨迹与文化传承态势,主要采用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聚焦一位武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经历,通过对武术传承人个体存续状况的梳理揭示社会变迁下武术文化传承的基本法则。认为:在社会结构层面上传统社会"机械团结"的"单一"和"同质"特征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承,而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上的"有机团结"分化了民众的价值认同和行为选择;武术文化正经历社会变迁下文化调适的震荡期,发明、积累、传播和调适是文化演进的必然过程,创新的思维与开放的胸怀是传承和发展的关键;生存理性与实践理性促使武术传承人与时俱进,在经历社会变迁后又陷入文化传承的焦虑与反思;现代媒介助力拳种实现了跨越区域和种族传播,传统武术"打练结合"实用价值的凸显促进了品牌符号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传承 社会结构 生存理性 文化变迁 文化传播 传统文化 武术传承人
原文传递
基于档案的城市记忆资源建设全过程模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牛力 王烨楠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30,共7页
城市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城市记忆建构过程实质是对城市记忆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的过程。档案是城市记忆的载体,是建构城市记忆的重要资源,本文以档案为基础构建城市记忆资源建设的全过程模型,具体分析输入—处理—输出三大阶段的流程... 城市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城市记忆建构过程实质是对城市记忆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的过程。档案是城市记忆的载体,是建构城市记忆的重要资源,本文以档案为基础构建城市记忆资源建设的全过程模型,具体分析输入—处理—输出三大阶段的流程、步骤和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过程模型的可行性,深化理论研究,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记忆 档案资源 记忆资源 资源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