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1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桥梁检测及评价技术综述 被引量:128
1
作者 贺拴海 赵祥模 +10 位作者 马建 赵煜 宋焕生 宋宏勋 程磊 袁卓娅 黄福伟 张健 田斌 王路阳 戚秀真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3-80,共18页
为了推动中国公路桥梁检测和评价技术的进步,对桥梁结构检测、评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桥梁外观损伤、内部缺陷以及几何与力学特性的检测原理、内容和方法,对PC桥梁预应力综合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了重点评述;同时,总结了... 为了推动中国公路桥梁检测和评价技术的进步,对桥梁结构检测、评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桥梁外观损伤、内部缺陷以及几何与力学特性的检测原理、内容和方法,对PC桥梁预应力综合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了重点评述;同时,总结了在役RC桥梁、PC桥梁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钢桥疲劳寿命评价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在桥梁检测技术方面,智能化无损检测是桥梁检测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以图像识别技术、声波CT技术等为代表的智能检测技术在桥梁外观损伤、内部缺陷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以预应力定位、锈蚀、压浆密实度和钢束张力为特征的预应力综合检测技术,可为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承载力评价提供重要手段;在混凝土桥梁评价技术方面,以裂缝特征、有效预应力状况为特征的混凝土桥梁损伤评价方法;为大量在役损伤混凝土桥梁的安全性量化评价提供了可能;在钢桥疲劳寿命评价方面,基于疲劳构造细节S-N曲线的名义应力法仍是钢桥疲劳评价的主要方法,但基于现代裂纹检测手段的断裂力学方法已成为今后钢桥疲劳寿命评价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公路桥梁 综述 检测技术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路面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84
2
作者 马建 赵祥模 +9 位作者 贺拴海 宋宏勋 赵煜 宋焕生 程磊 王建锋 袁卓亚 黄福伟 张健 杨澜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137,共17页
总结了路面检测重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构造深度)和结构强度(弯沉)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路面检测技术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路面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从早期传统的人工检测... 总结了路面检测重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构造深度)和结构强度(弯沉)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路面检测技术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路面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从早期传统的人工检测到20世纪末的半自动化检测,发展到目前的无损自动检测;无损自动检测的主要特点是快速与智能化,采用多源传感器协同工作,并且集成在多功能道路检测车上,能够同时检测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以及道路线形与沿线设施等;在路面损坏检测方面,采用数字图像检测技术,实现了路面裂缝的快速检测;在路面平整度检测方面,采用激光位移传感技术,实现了快速自动化检测;在路面车辙检测方面,采用激光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了非接触智能化检测;在路面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检测方面,建立了铺砂法与贝克曼梁法检测结果的相关关系,实现了基于激光技术的路面构造深度与弯沉快速检测;为了减少外界因素对现有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的干扰,提高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应该开发适合各种工况下的路面检测和数据处理方法,实现路面检测高效化与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检测 平整度 车辙 构造深度 裂缝 弯沉
原文传递
复杂地质条件下软岩隧道大变形破坏机制及开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徐国文 何川 +1 位作者 代聪 汪耀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6-154,共9页
通过对汶马高速公路鹧鸪山软岩隧道多次出现的大变形现象进行分析,文章将围岩破坏分为3大类,即软岩塑流、板梁弯曲变形及结构面滑移。针对建设过程中的大变形问题,选取了50 m典型围岩区段作为试验段,开展了两台阶开挖参数优化试验及两... 通过对汶马高速公路鹧鸪山软岩隧道多次出现的大变形现象进行分析,文章将围岩破坏分为3大类,即软岩塑流、板梁弯曲变形及结构面滑移。针对建设过程中的大变形问题,选取了50 m典型围岩区段作为试验段,开展了两台阶开挖参数优化试验及两台阶与三台阶开挖工法的比选试验。两台阶开挖参数优化试验表明,开挖进尺以及下台阶左右侧前后间距对隧道的稳定性影响最大。开挖工法比选试验中,通过对两台阶与三台阶开挖洞周位移、围岩与初期支护间压力及钢拱架受力的对比发现,两台阶开挖方法由于一次开挖断面过大,围岩来压快,导致洞周变形值及围岩与初期支护压力值相对偏大,钢拱架安全储备相对不足。因此,对于处于复杂区域环境中的软岩隧道,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围岩的预留变形量;合理地选择开挖工法与开挖进尺,且在围岩条件很差的情况下,采用三台阶法可有效控制大变形灾害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大变形 破坏模式 现场试验
下载PDF
美军医院船执行“持久承诺2009”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及对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海威 孙涛 +2 位作者 温明 杜昕 吴南海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09-211,共3页
本文通过实地参与美军“舒适号”医院船执行“持久承诺2009”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哥伦比亚站行动,详细介绍了美军执行救援任务时的计划制定、组织指挥、人员配备和物资筹措情况,总结了美军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主要特点以及对... 本文通过实地参与美军“舒适号”医院船执行“持久承诺2009”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哥伦比亚站行动,详细介绍了美军执行救援任务时的计划制定、组织指挥、人员配备和物资筹措情况,总结了美军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主要特点以及对我军医院船今后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海军医院船
下载PDF
日本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施工新工法 被引量:33
5
作者 林鸣 史福生 表莲 《中国港湾建设》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施工是沉管隧道建设的难点,从大约20年前开始,随着日本国内大量沉管隧道的建设,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施工相关技术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通过在日本的调研,系统介绍了日本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施工的新工法以及相关技术,可为类似...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施工是沉管隧道建设的难点,从大约20年前开始,随着日本国内大量沉管隧道的建设,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施工相关技术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通过在日本的调研,系统介绍了日本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施工的新工法以及相关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最终接头 施工 新工法
下载PDF
沉管隧道结构选型的原理和方法 被引量:31
6
作者 林鸣 林巍 《中国港湾建设》 2016年第1期1-5,36,共6页
基于参与沉管隧道建设的经验,参考当前国外沉管隧道现实情况,从原理剖析入手,提出了沉管隧道进行结构选型的思考,并对沉管隧道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与优化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半刚性沉管 沉管隧道 结构选型 纵向结构
下载PDF
整体式主动止水最终接头技术及其与沉管管节的一体化 被引量:27
7
作者 林鸣 林巍 +3 位作者 刘晓东 卢永昌 尹海卿 高纪兵 《中国港湾建设》 2017年第11期1-11,共11页
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中,实现了整体式主动止水的最终接头新技术。该技术使得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施工变得简单、可逆、水上作业时间短、风险低。文中详述了最终接头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设计与施工关键问题与解决措施,并且基于该技术,提出... 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中,实现了整体式主动止水的最终接头新技术。该技术使得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施工变得简单、可逆、水上作业时间短、风险低。文中详述了最终接头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设计与施工关键问题与解决措施,并且基于该技术,提出了最终接头与管节的一体化技术,进而可大幅度降低沉管工程的投资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最终接头 一体化 主动止水 港珠澳大桥 可伸缩小梁
下载PDF
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民房建筑群沉降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亚洲 王善高 闵凡路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9-964,共6页
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民房建筑群时沉降控制严格,风险较大。以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S线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保健村民房建筑群为背景,通过三维数值计算,对盾构施工主要影响区的范围和沉降量进行理论预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理论预测结果对... 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民房建筑群时沉降控制严格,风险较大。以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S线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保健村民房建筑群为背景,通过三维数值计算,对盾构施工主要影响区的范围和沉降量进行理论预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理论预测结果对该范围内民房进行分类监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盾构施工对民房建筑群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沉降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数值分析能够较好地预测盾构施工的影响范围及沉降量,可用于指导房屋沉降监测;盾构施工控制不当使得地表产生不均匀沉降、民房发生倾斜和裂缝等问题,通过控制支护压力、调整施工速度和壁后注浆等施工参数,并及时对地层进行注浆加固,有效地控制了地面沉降,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 民房 沉降 FLAC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填方路基钢波纹管涵洞土拱效应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李祝龙 姜涛 +1 位作者 谢晓如 俞文生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3-197,229,共6页
土拱是土体不均匀变形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荷载传递形式,对岩土工程中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产生着重要影响。针对目前关于土拱效应理论的研究现状,通过现场试验和室内模拟分析对高填方钢波纹管涵洞管顶土拱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 土拱是土体不均匀变形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荷载传递形式,对岩土工程中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产生着重要影响。针对目前关于土拱效应理论的研究现状,通过现场试验和室内模拟分析对高填方钢波纹管涵洞管顶土拱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填方涵顶土压力不是成σ=γH分布,而是成非线性分布;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涵顶土压力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当涵顶填土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在涵洞上方将产生拱效应,但由于高填方涵洞上方路基填料是不同于岩石的散粒体,高填方涵洞上方的拱效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使上部填土压力在填土高度增加过程中仍能部分地传递到涵顶上,使涵顶上的土压力小于理论土压力并随填土高度成非线性规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钢波纹管涵洞 土拱效应 现场试验 有限元模拟 竖向应力分布 土压力
下载PDF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发展述评 被引量:25
10
作者 刘树东 田俊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5,共5页
回顾传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重点介绍GPS技术、水声定位技术、多波束测量技术等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水下地形测量 GPS技术 水声定位技术 多波束测量技术
下载PDF
高路堤钢波纹管涵与钢筋混凝土拱涵土压力对比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胡小兵 李祝龙 +2 位作者 梁养辉 姜涛 胡滨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0-45,共6页
采用薄壳波纹状结构涵洞替代混凝土等圬工涵洞在发达国家已较为普遍,除了因为薄壳波纹状结构涵洞和地基具有很好的变形协同性外,其环保性和经济性优势也成为道路界的共识。本期第一篇特稿对比研究了高路堤波纹管涵洞和钢筋混凝土拱涵... 采用薄壳波纹状结构涵洞替代混凝土等圬工涵洞在发达国家已较为普遍,除了因为薄壳波纹状结构涵洞和地基具有很好的变形协同性外,其环保性和经济性优势也成为道路界的共识。本期第一篇特稿对比研究了高路堤波纹管涵洞和钢筋混凝土拱涵两种结构形式下管周及周围土体的变形规律,由研究结果可知,钢筋混凝土拱涵涵周应力值较大,容易使结构出现裂缝及破坏,而钢波纹管力学性能优良,可将管周土压力合理地进行二次分布。第二篇特稿则结合实际工程研究了多年冻土区钢波纹管涵洞的力学性能,实践证明,这种涵洞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多年冻土区混凝土涵洞由冻融引起的不均匀沉降、裂缝、桥头“跳车”、冻胀疲劳破坏等病害现象,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钢波纹管涵 高路堤 压力对比 拱涵 涵洞结构 多年冻土区 变形规律
下载PDF
层状软岩隧道围岩破坏的连续-离散耦合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徐国文 何川 +1 位作者 汪耀 陈子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6-973,共8页
为了研究层状岩体中隧道开挖后围岩的破坏机理,以汶马高速鹧鸪山隧道为例,基于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算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层状软岩隧道开挖模拟方法,采用该方法对不同地应力场、层理间距等因素影响下围岩的破坏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 为了研究层状岩体中隧道开挖后围岩的破坏机理,以汶马高速鹧鸪山隧道为例,基于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算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层状软岩隧道开挖模拟方法,采用该方法对不同地应力场、层理间距等因素影响下围岩的破坏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应力重分布导致强度较低的层理面首先发生滑移及张开破坏,岩体的滑移及张开使得应力场受到进一步扰动,导致层间岩体产生拉裂破坏;同种水平应力条件下,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减小,岩体产生的微裂纹不断增多.当侧压力系数为1.00、0.80、0.67、0.57、0.50时,微裂纹总数分别为304、391、602、999、1 240;当层理间距为0.6 m时,层理对围岩破坏形态起控制作用;随着层理间距从0.6 m增加至1.2 m,层理对围岩破坏模式的控制作用减弱,围岩的破坏形态与均质围岩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软岩 破坏特征 连续-离散耦合分析
下载PDF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北边跨钢-混结合段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24
13
作者 苏从辉 章欣 云瑞俊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5,共4页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8 m的双塔双索面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除北边跨主梁采用混凝土箱梁结构外,其余主梁均采用钢箱梁结构。钢-混结合段长11.2 m、全宽39.0 m,布置在Z3号墩向跨中方向3 m的位置处;采用承压传力结构形式,通过剪力...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8 m的双塔双索面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除北边跨主梁采用混凝土箱梁结构外,其余主梁均采用钢箱梁结构。钢-混结合段长11.2 m、全宽39.0 m,布置在Z3号墩向跨中方向3 m的位置处;采用承压传力结构形式,通过剪力钉与现浇混凝土连接,并设置纵向预应力钢束。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先利用800 t浮吊将结合段钢梁吊装至钢管滑移支架,并利用滑移系统将其滑移至起吊位置;然后利用2台300 t变幅式桥面吊机、采用双悬臂法对称吊装钢梁,钢梁吊装到位后进行纵向、轴线及标高调整;钢梁精确定位后进行临时锚接及钢梁环口精确匹配,利用支撑锁定支架进行钢梁临时锁定;钢梁锁定后绑扎钢-混结合段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浇筑箱梁混凝土,完成钢-混结合段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结合段 滑移 双悬臂吊装 锁定 施工技术
下载PDF
鹤大高速绿色公路建设施工管理实践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铁军 张羽 《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0,共5页
基于鹤大高速公路(小沟岭至抚松段)实施交通运输部"双示范"工程的背景,介绍中国交建鹤大项目总部在"绿色低碳环保主题性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贯彻"绿色公路"建设理念,科学组织,稳步推进,应用节能减排和... 基于鹤大高速公路(小沟岭至抚松段)实施交通运输部"双示范"工程的背景,介绍中国交建鹤大项目总部在"绿色低碳环保主题性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贯彻"绿色公路"建设理念,科学组织,稳步推进,应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推行标准化建设与绿色施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将鹤大高速打造成为长白山区的生态环保、循环利用的示范路和精品路,取得一定成效,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公路 主题性示范 节能减排 绿色施工 科技创新
原文传递
富水淤泥质软土地层盾构隧道管片受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林荣安 刘伯莹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2-118,共7页
为研究富水淤泥质软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衬砌管片受力特征,依托佛山地铁2号线采用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研究,根据地层条件现场布置3个测试断面,分别监测了管片土压力、管片轴力及管片纵向应力随推进环数的变化规律,进而采用ABAQUS... 为研究富水淤泥质软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衬砌管片受力特征,依托佛山地铁2号线采用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研究,根据地层条件现场布置3个测试断面,分别监测了管片土压力、管片轴力及管片纵向应力随推进环数的变化规律,进而采用ABAQUS数值方法建立分析模型,研究荷载条件下管片轴力和弯矩变化情况,并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土压力随衬砌推进先急剧增大后慢慢减小,最后趋于稳定;但不同测试断面不同测点处土压力差异较大,拱顶部分受力相对较大,仰拱部分受力较小,对于富水软土盾构隧道施工以及运营应着重关注隧道拱顶部分受力,适当加强拱顶管片的强度。(2)随着管片拼装的进行,各管片轴力迅速增大,随着盾构进一步推进,管片轴力逐渐趋于稳定,但衬砌不同测点处轴力大小有所不同;隧道结构受力呈现不均匀状态,3个测试断面管片轴力区别较为明显,863环和887环受力相对较大,且管片受力极不均匀,875环受力较小,且受力相对均匀,875环隧道处于弱风化泥沙岩中,而863和887环均处于硬塑状黏土地层中,可见隧道施工中地层条件对隧道轴力影响较为显著。(3)随着推进环数的增加,不同测点处纵向应力先增大再减小,最后趋于稳定。(4)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所得管片内力基本接近,数值模拟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管片实际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淤泥质软土 现场试验 管片受力
原文传递
基于RS-SVR的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施工地表沉降预测 被引量:20
16
作者 林荣安 孙钰丰 +3 位作者 戴振华 翁效林 吴银河 罗卫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0-137,共8页
为了提高由盾构施工引起的软硬不均地层地表沉降预测的准确性,建立基于粗糙集-支持向量回归(RS-SVR)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地铁隧道工程的地表沉降预测中。首先,根据特定地质条件,从几何因素、地层因素和盾构施工因... 为了提高由盾构施工引起的软硬不均地层地表沉降预测的准确性,建立基于粗糙集-支持向量回归(RS-SVR)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地铁隧道工程的地表沉降预测中。首先,根据特定地质条件,从几何因素、地层因素和盾构施工因素选取影响地表沉降的条件属性,采用粗糙集理论的Pawlak属性重要度方法删除冗余数据,获取影响地表沉降的最优条件属性集。在此基础上,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RS-SVR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并与没有经过属性约简的SVR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为了比较不同核函数对SVR模型的影响,RS-SVR和SVR模型分别选取径向基函数(RBF)、Sigmoid函数、Polynomial函数作为核函数对训练样本及测试样本进行回归预测。最后,利用佛山地铁2号线南湖区间上软下硬地层的20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对该模型予以试算。研究结果表明:将选取的影响地表沉降的12项条件属性约简为包含7项的最优条件属性集,分别为硬层比、黏聚力、内摩擦角、土仓压力、总推力、刀盘扭矩以及掘进时间,地表沉降分类结果与约简前保持一致;同类模型进行横向对比时,RBF作为核函数的RS-SVR模型和SVR模型预测误差分别为5.54%、13.10%,均低于以Sigmoid函数和Polynomial函数作为核函数时的预测误差;以同种核函数进行纵向对比时,RS-SVR模型预测误差分别为5.54%、11.48%、13.26%,均低于SVR模型预测误差的13.10%、15.71%、1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表沉降 支持向量回归 粗糙集 预测
原文传递
大孔径钢波纹管涵洞分层土压力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红宇 胡滨 +1 位作者 梁养辉 李祝龙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0-72,共3页
通过对大孔径钢波纹管涵洞进行野外现场试验,分析了钢波纹管涵洞管外土压力的大小及变化规律,得出:填筑至管顶过程中钢波纹管由于受两侧碎石挤压,管顶周围受力变形最大;填筑至路基顶过程中管底和管顶土压力均随着填土高度增加而增加,且... 通过对大孔径钢波纹管涵洞进行野外现场试验,分析了钢波纹管涵洞管外土压力的大小及变化规律,得出:填筑至管顶过程中钢波纹管由于受两侧碎石挤压,管顶周围受力变形最大;填筑至路基顶过程中管底和管顶土压力均随着填土高度增加而增加,且距路中越远值越小。为今后大孔径钢波纹管涵洞施工及预拱度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 钢波纹管 土压力 效益分析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和贝叶斯网络的地铁盾构施工诱发邻近桥梁安全风险评价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吴贤国 李铁军 +3 位作者 林净怡 马建 张立茂 刘文黎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5,29,共8页
由于复杂环境制约,地铁盾构邻近桥梁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随机不确定性和冗余不确定性。本文结合粗糙集理论和贝叶斯网络构建地铁盾构施工邻近桥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利用云模型将连续型影响因素离散化以简化数据结构;基于信息熵进... 由于复杂环境制约,地铁盾构邻近桥梁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随机不确定性和冗余不确定性。本文结合粗糙集理论和贝叶斯网络构建地铁盾构施工邻近桥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利用云模型将连续型影响因素离散化以简化数据结构;基于信息熵进行属性约简以删除冗余属性;提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事前风险等级预测、事中敏感因素识别、事后致因诊断方法,为制定桥梁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最后结合广州地铁六号线判定邻近桥梁的风险等级,根据敏感性分析辨识出覆跨比、桥桩与隧道相对水平位置等敏感致险因子,并明确风险发生的前提下最可能的致险因素为覆跨比、桥桩与隧道的相对垂直位置和施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邻近桥梁 安全风险 粗糙集 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抛石整平技术及装备研发的典型案例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增军 王立峰 +1 位作者 刘学勇 邓新安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42-147,共6页
为完成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各国已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整平技术和装备调研,共取得了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国内外整平机案例18个,涉及日本、前苏联、英国、美国和我国等5个国家。按照各自的技术特征分类,可将整平机分为... 为完成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各国已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整平技术和装备调研,共取得了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国内外整平机案例18个,涉及日本、前苏联、英国、美国和我国等5个国家。按照各自的技术特征分类,可将整平机分为6大类。对这6类整平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作为研究工作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平 抛石基床 案例
下载PDF
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关键技术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一勇 刘德进 +2 位作者 李增军 田俊峰 陆连洲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28-131,共4页
针对外海离岸码头深水化给水下抛石基床整平作业带来的问题,通过国内外调研,采用模型试验、陆上原型试验、实船试验、水上测量试验验证等手段,研制了深水抛石整平船,开展了抛石新工艺、精确测量水下固定点标高新方法和深水机械化整平方... 针对外海离岸码头深水化给水下抛石基床整平作业带来的问题,通过国内外调研,采用模型试验、陆上原型试验、实船试验、水上测量试验验证等手段,研制了深水抛石整平船,开展了抛石新工艺、精确测量水下固定点标高新方法和深水机械化整平方法的研究,实现了抛石、整平、检测一体化机械化整平这一总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平 抛石 基床 深水 离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