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络放血后拔药罐治疗瘀血阻络型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圆圆 彭东丹 +4 位作者 黎志坚 庄金刚 徐银银 温建民 程肖芳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后拔药罐治疗瘀血阻络型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144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2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50 mg/次,3次/d,1周...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后拔药罐治疗瘀血阻络型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144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2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50 mg/次,3次/d,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给予刺络放血后拔药罐疗法,每3天1次,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7.91,P<0.05)。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2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个疗程后2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后拔药罐治疗瘀血阻络型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改善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筋膜炎 药罐 刺络放血 瘀血阻络
下载PDF
几丁糖关节腔注射联合针灸对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指标改善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春平 戴静 温建民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几丁糖关节腔注射联合针灸治疗对膝关节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53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几丁糖组、针灸组,各51例。针灸组给予针灸治疗,... 目的研究探讨几丁糖关节腔注射联合针灸治疗对膝关节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53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几丁糖组、针灸组,各51例。针灸组给予针灸治疗,几丁糖组给予几丁糖关节腔注射治疗、联合组几丁糖关节腔注射联合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中途退出1例、未严格执行治疗方案1例、失访1例,针灸组自愿退出1例、失访1例,剔除本研究。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高于针灸组患者73.47%(36/49)、几丁糖组76.47%(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膝关节活动度包括屈曲度、屈伸弧度均高于几丁糖组、针灸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炎性因子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透明质酸(HA)、类风湿因子(RF)水平均低于针灸组患者、几丁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Lysholm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均高于针灸组患者、几丁糖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针灸组患者、几丁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8/48)、10.20%(5/49)、7.84%(4/51)(P>0.05)。结论几丁糖关节腔注射联合针灸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预后评分,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炎 电针治疗 几丁糖 关节活动度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与其疼痛的相关性 被引量:55
3
作者 于杰 朱立国 +1 位作者 高景华 王尚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1-304,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疼痛的关系,深化对其病变的认识。方法:于2005-02/12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及骨伤科研究所门诊和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例,为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临床症状结合CT...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疼痛的关系,深化对其病变的认识。方法:于2005-02/12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及骨伤科研究所门诊和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例,为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临床症状结合CT和/或MRI影像学检查确诊。同期选择成年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组。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测定患者疼痛程度。结果:纳入患者43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试验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40±0.17),(0.19±0.06)μg/L;(131.78±32.06),(108.85±41.48)μg/L;(1.84±0.49),(1.14±0.40)μg/L,P<0.01]。②疼痛和白细胞介素6依存性不显著(P>0.05),疼痛和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呈数值依存性(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异常升高,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是导致疼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颈椎旋转(提)手法的在体力学测量 被引量:50
4
作者 朱立国 冯敏山 +3 位作者 毕方杉 钟红刚 于杰 王尚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73-676,共4页
目的:研究颈椎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力学参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运用生物力学实测方法测量同一操作者对15例患者施行旋转手法过程中的力学参数(作用力、作用时间和加速度),再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旋转手法扳动过程所产生的位移及冲... 目的:研究颈椎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力学参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运用生物力学实测方法测量同一操作者对15例患者施行旋转手法过程中的力学参数(作用力、作用时间和加速度),再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旋转手法扳动过程所产生的位移及冲量。结果:①颈椎旋转手法的力学参数平均值:预加载力15.15±5.11kg,最大作用力27.24±8.81kg,扳动力14.29±5.15kg,扳动时间114.33±16.98ms,最大加速度为-0.35±0.11g,扳动位移为9.34±2.67mm,扳动冲量为22.49±7.11Ns;②左手操作与右手操作的旋转手法力学参数相比较,除最大加速度、扳动时间和扳动冲量以外,余项P值均>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预加载力和扳动力相比较,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经Pearson相关分析,预加载力、最大作用力和扳动力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8,P<0.001)。结论:左右手施行旋转手法时作用力特征(包括预加载力、最大作用力、扳动力)是相近的;旋转手法从缓慢上牵开始到扳动操作结束整个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扳动力的大小取决于预加载力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旋转手法 在体 生物力学 参数
下载PDF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验证 被引量:39
5
作者 朱立国 高景华 +9 位作者 李金学 高春雨 刘秀芹 王平 宋健 郭建华 张琪 林定坤 马红炜 陈忻 《北京中医药》 2011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客观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为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对2009年9月—12月,7个验证单位的21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治疗,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疗... 目的客观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为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对2009年9月—12月,7个验证单位的21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治疗,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总体疗效:临床控制57例(27.0%),显效63例(29.9%),有效79例(37.4%),无效12例(5.7%),总有效率94.3%。不同病程疗效:病程≤3周患者临床控制8例(44.4%),显效7例(38.9%),有效2例(11.1%),无效1例(5.6%),显效率83.3%,有效率94.4%;病程>3个月并≤5年患者临床控制24例(19.4%),显效37例(29.8%),有效54例(43.5%),无效9例(7.3%),显效率49.2%,有效率93.7%,2组不同病程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疗效确切,具有推广意义,但疗效与病程长短成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痹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诊疗方案 验证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神经根型颈椎病X线片表现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冯敏山 高景华 +3 位作者 朱立国 马子龙 高春雨 丁洪磊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片诊断水平。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集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VCS)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NCS)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48.4±12.3)岁,男36例,女84例)]的颈椎侧位及功能位X线片进行... 目的: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片诊断水平。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集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VCS)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NCS)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48.4±12.3)岁,男36例,女84例)]的颈椎侧位及功能位X线片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颈椎曲度、寰枕关节间角、寰枢关节间角、C2/C3间角及下颈椎失稳情况及分布节段,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并结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一步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片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在前屈位X线片中,两组的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枕关节间角的后伸活动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侧位X线片中,两组的寰枢关节间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关节间角的前屈活动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C3间角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下颈椎失稳情况及节段分布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CS组的临床表现中,头晕程度以轻中度为主,颈部屈伸活动诱发头晕最常见,头晕多伴有头痛症状,压痛部位多集中在上颈段。结论:X线片征象及临床表现均提示VCS多伴随上颈段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临床上,诊断VCS时应重视对功能位X线片枕颈部前屈活动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放射摄影术 诊断
下载PDF
银质针和中药熏蒸治疗慢性腰痛前后椎旁软组织张力变化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肖京 朱立国 +3 位作者 金添 陈京锋 于杰 冯敏山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评价腰部软组织张力测定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治疗过程中作为疗效评价客观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选取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以1∶1的比例分为银质针与中药熏蒸组。银质针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8~55... 目的:评价腰部软组织张力测定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治疗过程中作为疗效评价客观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选取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以1∶1的比例分为银质针与中药熏蒸组。银质针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8~55岁,平均(45.70±4.15)岁,采用银质针透热治疗;中药熏蒸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7~55岁,平均(43.03±5.86)岁,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力-位移距离(FDD)、能量吸收比(S)的变化,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积分(VAS)、罗兰德-莫里斯功能障碍量表(RMDQ)进行疗效评价。结果:①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3个月银质针组VAS评分分别为4.77±0.78、1.99±1.08、2.55±0.94,中药熏蒸组分别为4.43±0.61、2.48±0.71、3.05±0.86。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银质针组较中药熏蒸组镇痛效果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3个月时银质针组RMDQ分别为13.63±1.96、5.87±2.33、6.53±2.89;中药熏蒸组分别为13.40±2.01、6.90±2.31、9.23±2.87。组间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质针组与中药熏蒸组都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腰痛所引起的功能障碍,银质针的治疗效果更为持久。②治疗后1周及3个月随访时,银质针组患侧多裂肌及竖脊肌、健侧多裂肌的FDD均明显增加(P〈0.05);中药熏蒸组治疗后1周患侧和健侧多裂肌及竖脊肌的FDD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3个月时患侧多裂肌及竖脊肌FD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周,银质针组患侧多裂肌及竖脊肌FDD增加更为明显(P〈0.05),而健侧多裂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腰痛 肌张力 针灸疗法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颈部锻炼的分期论治 被引量:30
8
作者 梁龙 于杰 +8 位作者 周帅琪 尹逊路 刘广伟 李凯明 谢瑞 韩涛 谢榕 朱立国 冯敏山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201-4204,共4页
颈椎病是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虽然是筋骨同病,但是以筋为先。颈椎病的发生及发展与经筋的生理及病理密切相关。而颈部功能锻炼是以颈部经筋为作用靶点,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是功能锻炼也应根据经筋的病理分期进行论治,这样才能... 颈椎病是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虽然是筋骨同病,但是以筋为先。颈椎病的发生及发展与经筋的生理及病理密切相关。而颈部功能锻炼是以颈部经筋为作用靶点,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是功能锻炼也应根据经筋的病理分期进行论治,这样才能效如桴鼓。文章根据经筋理论探讨经筋的生理作用及病理分期与颈椎病发病的关系,同时阐述了颈部功能锻炼在经筋的不同分期的应用,明确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部功能锻炼 经筋 生理功能 病理分期
原文传递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朱立国 于杰 +8 位作者 高景华 李金学 王尚全 罗杰 杨克新 张清 王海军 张威 赵国东 《北京中医》 2006年第10期579-582,共4页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手法操作规范、适应症和安全性。方法将116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试验组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腰椎牵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应用自拟症...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手法操作规范、适应症和安全性。方法将116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试验组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腰椎牵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应用自拟症状体征评分量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有显著性差异,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手法 正骨
下载PDF
五点支撑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患者后凸畸形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威 朱立国 +4 位作者 李学朋 银河 高春雨 唐彬 杨克新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五点支撑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患者后凸畸形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 目的探讨五点支撑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患者后凸畸形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PKP术,观察组PKP术后联合五点支撑功能锻炼。比较2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改良Ob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随访12个月,治疗组Cobb角、OD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点支撑功能锻炼有助于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矫正后凸畸形,促进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五点支撑功能锻炼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经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宝剑 高春雨 +5 位作者 金哲峰 杨克新 孙武 冯敏山 银河 尹逊路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97-1298,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经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LDH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针刀联合经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均治疗1次,于术前、术后3 d、术后2周随访时评价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经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LDH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针刀联合经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均治疗1次,于术前、术后3 d、术后2周随访时评价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于术后2周根据ODI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3 d、术后2周随访,40例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2周随访时低于术后3 d(P<0.05);愈显率为22.5%(9/40),总有效率为87.5%(35/40)。在术中、术后均未发生晕针、血肿、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经椎间孔神经根阻滞可以有效缓解LDH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及改善腰椎活动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 经椎间孔神经根阻滞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朱立国 张旭 冯敏山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12期1324-1327,共4页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中央随机对照研究将112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单独应用旋提手法治疗,试验组给予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3个月内的复发情...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中央随机对照研究将112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单独应用旋提手法治疗,试验组给予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3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治疗后总体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疗效在疗程结束后、疗程结束1个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病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对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整体而言疗效显著、持久,复发率低,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旋提手法 颈椎康复操
下载PDF
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解读: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问题与认识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志伟 谢瑞 +4 位作者 孙凯 李凯明 汪雄伟 展嘉文 朱立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746-3751,共6页
背景:颈源性头痛患病率在1.0%–4.1%,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国际上多个权威组织发布了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但由于颈源性头痛与其他头痛类型存在重叠症状,这些诊断标准难以完全发挥鉴别效力。目的:解读相关诊断标准内容,梳理发展脉络,阐... 背景:颈源性头痛患病率在1.0%–4.1%,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国际上多个权威组织发布了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但由于颈源性头痛与其他头痛类型存在重叠症状,这些诊断标准难以完全发挥鉴别效力。目的:解读相关诊断标准内容,梳理发展脉络,阐释颈源性头痛诊断与鉴别诊断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为进一步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线索。方法:以“cervicogenic headache”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并以“颈源性头痛”为关键词检索CNKI数据库,检索与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不限。通过解读相关诊断标准,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存在争议的条目进行分析,总结导致诊断困境的问题,分析颈源性头痛与其他头痛存在的重叠症状及鉴别难点。结果与结论:①上颈节痛觉传入神经汇入三叉神经颈尾核为头痛和颈痛的频繁共存提供了解剖学基础;②原发性和继发性头痛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只关注某一种头痛类型可能会导致误诊或漏诊,以致无效治疗;③单靠局部麻醉阻滞有效不能排除其他类型头痛的存在;④应由神经科医师和疼痛科医师协作鉴别同时出现头痛和颈部疼痛患者的病因,多学科综合治疗头痛;⑤简单诊断为单纯的颈源性头痛或其他某一种相似头痛都可能导致患者得不到充分合理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颈源性头痛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综述
下载PDF
正骨手法配合三维骨科牵引固定架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4
作者 成永忠 赵继阳 +7 位作者 温建民 赵建勇 郭盛君 桑志成 常德有 闫安 王雷 张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40-42,共3页
目的:评价正骨手法配合三维骨科牵引111定架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2月-2011年1月通过正骨手法配合新型改良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病人22例,根据X线表现、患者主诉及AOFAS评分系统对惠足功能恢复进行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正骨手法配合三维骨科牵引111定架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2月-2011年1月通过正骨手法配合新型改良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病人22例,根据X线表现、患者主诉及AOFAS评分系统对惠足功能恢复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过10~25个月的随访,本组22例病人,其中优17例,良34例,一般2例;总优良率:90.9%。结论:正骨手法配合三维骨科牵引固定架治疗三踝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外固定架 正骨手法
下载PDF
旋提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症状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 被引量:17
15
作者 朱立国 杨博文 +6 位作者 展嘉文 于杰 唐彬 庄明辉 高景华 李学朋 银河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7期695-697,共3页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症状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43例,随机分为手法组172例、牵引组171。手法组采用旋提手法治疗,牵引组采用牵引疗...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症状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43例,随机分为手法组172例、牵引组171。手法组采用旋提手法治疗,牵引组采用牵引疗法,均治疗2周。应用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于治疗前和治疗的第1、3、7、13天及治疗后1、6个月共7个时间点观测患者的眩晕情况。记录2组治疗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13天,手法组眩晕症状消失率为29. 25%,牵引组为5. 45%,手法组显著优于牵引组(P <0. 05)。随访6个月时,手法组总有效率为29. 01%,牵引组为8. 07%,手法组仍显著优于牵引组(P <0. 05)。2组均从治疗后第1天开始眩晕程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手法组改善头晕症状起效时间早,从治疗后第3天开始眩晕改善优于牵引组(P <0. 01)。结论旋提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旋提手法 眩晕
下载PDF
清宫正骨流派传承与其特色理筋手法运用探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殷京 孙树椿 +3 位作者 赵宝力 李俊杰 王平 张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7-271,共5页
传统中医正骨理筋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发展传承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宫正骨流派是中医骨伤学派的经典流派之一。于清代中后期逐渐兴盛,推动了近现代中医骨伤科事业的成型与发展。清宫正骨流派传承脉络清晰,学术特点鲜明,对于骨伤科常见疾... 传统中医正骨理筋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发展传承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宫正骨流派是中医骨伤学派的经典流派之一。于清代中后期逐渐兴盛,推动了近现代中医骨伤科事业的成型与发展。清宫正骨流派传承脉络清晰,学术特点鲜明,对于骨伤科常见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理论和特色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介绍清宫正骨流派传承历史渊源及学术思想理论,描述常见的清宫正骨理筋特色手法操作方式及治疗原理,结合当下清宫正骨手法的创新研究及应用现状,为现代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启发中医骨伤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正骨流派 传承 学术思想 理筋手法 骨伤 学术流派
原文传递
足部相关肌肉、肌腱组织材料弹性模量的测定 被引量:18
17
作者 边蔷 胡海威 +4 位作者 温建民 余志勇 张帅 蒋云峰 孙卫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19-1923,共5页
背景:目前,几乎所有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材料参数均来自国外研究,尚未见有关国人组织材料参数的测量与报道。目的:对国人足部的相关肌肉、肌腱材料做测量,获得初步的参数数据。方法:解剖成年女性左小腿足新鲜标本拇长屈肌及其肌腱、拇... 背景:目前,几乎所有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材料参数均来自国外研究,尚未见有关国人组织材料参数的测量与报道。目的:对国人足部的相关肌肉、肌腱材料做测量,获得初步的参数数据。方法:解剖成年女性左小腿足新鲜标本拇长屈肌及其肌腱、拇短屈肌内外侧头、拇长伸肌及其肌腱、拇收肌横头及斜头、拇展肌,分别测量和计算各试样的截面积和位于夹具之间的长度并记录数值,将标本加载载荷,1个测样反复测量4次,采集强度极限、最大载荷等数据,以及载荷-位移曲线。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各标本的弹性模量。结果与结论:共得到了包括拇长伸肌、拇长屈肌、拇收肌、拇展肌横头和斜头、拇短屈肌内外侧头、拇长屈肌腱、拇长伸肌腱9个样本的相关测量数据,主要包括长度、宽度、厚度、横截面积、最大载荷、强度极限和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弹性模量 材料参数 拇长屈肌 肌腱
下载PDF
利用全息经络刮痧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侯俊 张旭 +2 位作者 梁晓萌 刘宝虎 吴东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8期994-996,共3页
目的观察全息经络刮痧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55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全息经络刮痧对照组采用冷水-温... 目的观察全息经络刮痧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55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全息经络刮痧对照组采用冷水-温水交替浸泡及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的方法,同时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运动训练,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评分(FMA)及患者患侧手肿胀程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VAS、FMA和患手肿胀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FMA和患手肿胀度改善更明显(P<0.006、P<0.023)。结论利用全息经络刮痧配合常规运动训练可以较好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造成的患肢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全息经络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疼痛 肿胀
下载PDF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忻 朱立国 于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392-395,共4页
文章回顾了近10多年来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主要包括辨证论治、疗效观察、治疗机制等方面,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药疗法 临床 实验 综述
下载PDF
颈椎康复操锻炼对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6
20
作者 冯敏山 朱立国 张旭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531-1534,1537,共5页
目的:观察经培训后基层医师应用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促进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推广应用。方法:采用多中心中央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56例,对照组56例,分别给予旋提手法配合... 目的:观察经培训后基层医师应用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促进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推广应用。方法:采用多中心中央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56例,对照组56例,分别给予旋提手法配合颈椎康复操及单独应用旋提手法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及3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可以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总体症状体征,疗效在疗程结束后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3个月时,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复发率都为2%;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4%、10%。结论:试验组(旋提手法+颈椎康复操)及对照组(单纯旋提手法)对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整体而言均有很好的疗效,试验组总体上疗效更持久,颈椎康复操的锻炼对于预防神经根型颈椎病复发可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康复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旋提手法 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