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中药产品质量控制的新概念 被引量:970
1
作者 刘昌孝 陈士林 +3 位作者 肖小河 张铁军 侯文彬 廖茂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43-1457,共15页
为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提升中药及产品质量标准,在研究现有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新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和... 为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提升中药及产品质量标准,在研究现有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新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和次生代谢物的因素、中药产品的质量和质量标准与监管存在的问题、中药质量的物质基础的确定、中药质量标志物的定义、研究方法及其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等方面与同行们共同讨论,并愿此概念引起同行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制剂 药用资源 药典 质量管理 质量标志物 质量标准 一测多评 次生代谢物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中药质量评价模式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542
2
作者 王智民 高慧敏 +1 位作者 付雪涛 王维皓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925-1928,共4页
目的:建立适合于中药特点的利用1个对照品同步测定多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建立其方法学的考察模式。方法:以木通为研究对象,以药材中典型成分皂苷PJ1(sapon in PJ1)为指标,建立该成分与其他成分白木通皂苷B和白木通皂苷C(mutongsapon in B... 目的:建立适合于中药特点的利用1个对照品同步测定多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建立其方法学的考察模式。方法:以木通为研究对象,以药材中典型成分皂苷PJ1(sapon in PJ1)为指标,建立该成分与其他成分白木通皂苷B和白木通皂苷C(mutongsapon in B和C)间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sapon in PJ1的含量,用校正因子计算mutong-sapon in B和C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实测药材中3种成分的绝对含量;采用夹角余弦法对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评价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建立了一测多评法方法学的考察模式;方法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所得的校正因子可信。结论:一测多评的研究思路在木通药材中得到验证,有望成为适合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评价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HPLC 木通 校正因子
下载PDF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70
3
作者 卢朋 李健 +6 位作者 唐仕欢 陈建新 左晓晗 刘西 温少欣 高一波 杨洪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在全面客观地对中医药传承模式及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个性化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进行架构,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为支撑,围绕临床诊疗和中医... 目的:在全面客观地对中医药传承模式及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个性化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进行架构,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为支撑,围绕临床诊疗和中医传承工作中的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4个方面的核心需求,分别构建面向临床数据的中医诊疗信息采集模块、面向中医药本体的知识管理和服务模块、面向传承创新的隐性知识挖掘模块等几大功能模块,有效地解决了中医传承过程中的非标准化、个性化等问题。结果:通过该系统的使用,能够辅助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医师个体经验总结、青年医师学习以及新药处方发现等应用。结论:该系统丰富了传承模式,有效满足了中医传承和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 经验挖掘 数据管理 证候分析 组方分析
原文传递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 被引量:456
4
作者 唐仕欢 申丹 +1 位作者 卢朋 杨洪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9-331,共3页
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加强中医临床信息管理、数据深度挖掘,是实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围绕着中医药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4个核心问题,采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结合名老中医自... 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加强中医临床信息管理、数据深度挖掘,是实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围绕着中医药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4个核心问题,采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结合名老中医自身特点的自助式应用软件。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研发背景、设计和功能,对该软件在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总结、文献医案的整理分析、疾病用药规律分析、中药应用规律总结、新药研发和处方筛选等领域的应用加以了评述,指出该软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名老中医 医案 方剂 中药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的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研究思路 被引量:417
5
作者 唐仕欢 陈建新 +1 位作者 杨洪军 王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2期225-228,共4页
本文对中药新药处方发现模式及其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新工具-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并详细阐述应用此方法进行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建立病证方剂数据库;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快速筛选出... 本文对中药新药处方发现模式及其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新工具-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并详细阐述应用此方法进行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建立病证方剂数据库;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快速筛选出中药核心组合;对筛选出的中药核心组合进行专家判断,从而确立用于中药新药研发的候选处方。此方法的应用将为中药新药处方快速发现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新药 处方发现熵 复杂系统 聚类方法
下载PDF
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指导原则 被引量:414
6
作者 陈士林 姚辉 +8 位作者 韩建萍 辛天怡 庞晓慧 石林春 罗焜 宋经元 侯典云 石上梅 钱忠直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8,共8页
随着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方法研究的深入与普及,国家药典委员会讨论通过在《中国药典》增补本中列入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通过对大样本量中药材进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建立以ITS2为核心,psbA-trnH为辅的... 随着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方法研究的深入与普及,国家药典委员会讨论通过在《中国药典》增补本中列入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通过对大样本量中药材进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建立以ITS2为核心,psbA-trnH为辅的植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和以COI为主、ITS2为辅的动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该文介绍了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指导原则及其起草说明,并对该原则在中药材鉴定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药典 中药材 DNA条形码 分子鉴定 指导原则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建立的技术指南 被引量:412
7
作者 王智民 钱忠直 +3 位作者 张启伟 朱晶晶 高慧敏 王峥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7-658,共2页
中药多成分、多功效的作用特点决定着单一成分难以表达中药的质量,多成分同步质量控制模式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普及;而现实中的对照品供需矛盾和多指标质控高昂的检测成本反过来又限制了多指标质量控制模式在实际生产、科研、监督... 中药多成分、多功效的作用特点决定着单一成分难以表达中药的质量,多成分同步质量控制模式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普及;而现实中的对照品供需矛盾和多指标质控高昂的检测成本反过来又限制了多指标质量控制模式在实际生产、科研、监督中的应用。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方法既能实现多成分的质量控制,又能克服对照品紧缺和检测成本高的困难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指南 质量控制模式 评法 检测成本 供需矛盾 多指标 对照品 成分
原文传递
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405
8
作者 范逸品 王燕平 +1 位作者 张华敏 王永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9-374,共6页
根据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下半年的气候特点及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症状表现,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寒疫"范畴,主要病位在肺,其次在卫表、脾胃;病因是伏燥在先,寒或湿寒居后,而气候失时,燥热湿寒的时空环境产生... 根据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下半年的气候特点及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症状表现,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寒疫"范畴,主要病位在肺,其次在卫表、脾胃;病因是伏燥在先,寒或湿寒居后,而气候失时,燥热湿寒的时空环境产生的疫毒邪气错综其中,与伏燥和寒邪或湿寒邪气夹杂而居于首要地位;主要病机为疫毒湿寒与伏燥搏结,壅塞肺胸,损伤正气,导致气机痹阻,升降失常,元气虚衰;病机特点为毒、燥、湿、寒、虚、瘀。治疗分为初期、中期、危重期及恢复期四期进行辨证论治,提出首要治法为辟秽解毒,谨守病机,随证治之,同时要及时运用活血化瘀、通腑攻下和补益正气等方法,起到对疾病"截断扭转"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疫 疫毒 伏燥 湿寒
原文传递
网络药理学与中医药现代研究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311
9
作者 张彦琼 李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3-892,共10页
中医药具有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中医药现代化亟需建立符合其整体特点的科学研究方法。随着医学与生命科学研究步入大数据时代,系统生物学、多向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快速发展,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具有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中医药现代化亟需建立符合其整体特点的科学研究方法。随着医学与生命科学研究步入大数据时代,系统生物学、多向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快速发展,网络药理学作为药物研究的新模式应运而生,其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与中医药整体观、辨证论治、组方配伍的原则不谋而合。网络药理学从整体的角度探索药物与疾病间的关联性,强调从"单靶标"向"网络靶标"研究模式的转变,因此,它与中医药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富有原创性的研究方向。本文简要分析和论述了网络药理学在中医"理法方药"诊疗过程中的有关研究进展,以及中药网络药理学面对的挑战,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网络靶标 中草药 证候 方剂
下载PDF
环境胁迫下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及道地药材的形成 被引量:302
10
作者 黄璐琦 郭兰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7-280,共4页
文章总结了环境对植物,特别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在介绍环境胁迫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4种假说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对道地药材形成的影响,指出逆境可能更利于中药道地性的形成,提出了道地药材形成的逆境效应理论,... 文章总结了环境对植物,特别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在介绍环境胁迫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4种假说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对道地药材形成的影响,指出逆境可能更利于中药道地性的形成,提出了道地药材形成的逆境效应理论,并初步探讨了环境胁迫影响药材道地性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地药材 环境胁迫 次生代谢产物 整体抗逆性
下载PDF
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策略 被引量:289
11
作者 陈士林 刘安 +8 位作者 李琦 杉田享 朱广伟 孙奕 代云桃 章军 张铁军 友田健久 刘昌孝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67-1375,共9页
该文通过探讨国内外饮片标准汤剂相关研究状况,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中药饮片标准汤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参考现代提取方法,经标准化工艺制备而成的单味中药饮片水煎剂,并规范了工艺参数和质量标准建立原则,建立标准汤剂... 该文通过探讨国内外饮片标准汤剂相关研究状况,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中药饮片标准汤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参考现代提取方法,经标准化工艺制备而成的单味中药饮片水煎剂,并规范了工艺参数和质量标准建立原则,建立标准汤剂的药效物质基准与生物学基准,提出了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及质量标准流程。中药饮片标准汤剂作为一种标准物质和标准体系,能够用于标化临床用药,规范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包括配方颗粒在内的新型饮片形式,保障用药的准确性和剂量的一致性,解决目前饮片形式多样性带来的监管困境。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的研究将为配方颗粒、经典复方标准汤剂和中药药对标准汤剂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汤剂 中药饮片 配方颗粒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被引量:275
12
作者 李健 卢朋 +3 位作者 唐仕欢 申丹 陈建新 杨洪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4-257,共4页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肺痈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肺痈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肺痈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32个肺痈处方的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6个、新处方8个。表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实现对方剂数据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是一个有价值的中医药研究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方剂大辞典肺痈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组方规律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及中医药防治 被引量:177
13
作者 张艾嘉 王爽 +1 位作者 王萍 王烨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7-240,共14页
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的阻塞(缺血性中风)或爆裂/出血(出血性中风)而导致脑血流中断而发生的破坏性脑血管事件,从而引发身体残疾和多重功能损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卒中总发病率的一半以上。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 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的阻塞(缺血性中风)或爆裂/出血(出血性中风)而导致脑血流中断而发生的破坏性脑血管事件,从而引发身体残疾和多重功能损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卒中总发病率的一半以上。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等引起脑血管病变形成的斑块堵塞血管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房颤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引发。由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原因的复杂性,导致其病理机制复杂多样,如能量衰竭,兴奋性中毒,神经炎症,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等。我国传统单味中药和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功效的特点,可应用于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治疗。因此深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和相关机制,并且开发有针对性的药物,对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控制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时间轴为主线,系统梳理了病理过程及相关机制,归纳了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应用最多的中药和复方,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病理机制 病理过程 中药 中药复方
原文传递
黄连化学成分及小檗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2
14
作者 周瑞 项昌培 +1 位作者 张晶晶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561-4573,共13页
黄连为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传统中医将其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痈疽疮毒、心火亢盛等。目前从黄连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共133种,按照结构类型的差异简单将其分为生物碱类(44种)、木脂素类... 黄连为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传统中医将其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痈疽疮毒、心火亢盛等。目前从黄连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共133种,按照结构类型的差异简单将其分为生物碱类(44种)、木脂素类(32种)、黄酮类(9种)、苯丙酸及其衍生物类(26种)和其他化合物(22种)。现代研究表明,小檗碱是黄连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胃溃疡等药理作用,还在降糖、降血脂、抗肿瘤以及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对黄连化学成分进行总结,并对其主要活性成分小檗碱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黄连及小檗碱的深入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小檗碱
原文传递
大黄蒽醌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1
15
作者 王亦君 冯舒涵 +1 位作者 程锦堂 陈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27-234,共8页
大黄的药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药用大黄为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和药用大黄(R.officinale)3种,为临床常用药之一,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之功效。大... 大黄的药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药用大黄为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和药用大黄(R.officinale)3种,为临床常用药之一,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之功效。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为9,10-蒽醌,羟基分布于两侧苯环上。蒽醌按母核结构可分为单蒽核类蒽醌与双蒽核类蒽醌,单蒽核类蒽醌含有游离型蒽醌和结合型蒽醌两类,目前已经报道的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约有50个,其中单蒽核类型蒽醌类化合物34种,双蒽核类型蒽醌类化合物16种。蒽醌类化合物是大黄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保护心血管、保肝、护肺、改善脑损伤、治疗肾纤维化等广泛的生物活性。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有关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的文献资料,对其化学成分和近十年国内外药理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研究和开发前景,以期为大黄蒽醌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未来,可继续深入对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产物的研究,为其合理应用及开发具有良好临床治疗效果的新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抗炎 抗肿瘤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49
16
作者 许海玉 刘振明 +8 位作者 付岩 张彦琼 于建军 郭非非 唐仕欢 吕传宇 苏瑾 崔如意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633-3638,共6页
以中医药大数据为驱动,模型构建和生物信息技术为手段,该课题组开发一个网络版的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本平台以中医药大数据(中药方剂数据库、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疾病症状靶标数据库)为支撑,以人工智能、数据挖... 以中医药大数据为驱动,模型构建和生物信息技术为手段,该课题组开发一个网络版的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本平台以中医药大数据(中药方剂数据库、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疾病症状靶标数据库)为支撑,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为手段,构建满足个体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中药方剂-化学成分-作用靶标-疾病靶标"多维度关联的有效工具,能够有效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在中药质量评价、中药临床重定位、中医原创思维揭示、方剂配伍的分子机制、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药理学 中医药大数据 网络药理学 数据挖掘 网络靶标预测
原文传递
杜仲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7
17
作者 刘聪 郭非非 +3 位作者 肖军平 卫军营 唐力英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7-512,共16页
杜仲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用药历史,现代研究显示杜仲不同部位(皮、叶、花、种子等)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黄酮类、萜类和甾体类、多糖类等成分,目前已有的报道,杜仲中共分离得到205种化合物,其药理作用主... 杜仲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用药历史,现代研究显示杜仲不同部位(皮、叶、花、种子等)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黄酮类、萜类和甾体类、多糖类等成分,目前已有的报道,杜仲中共分离得到205种化合物,其药理作用主要有降压、降血糖、调节血脂、预防骨质疏松、抗炎、肝保护、抗肿瘤等,不同部位功效及机制不完全相同。该文对杜仲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药材质量控制和炮制研究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杜仲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不同部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7
18
作者 李秋月 许海玉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709-3712,共4页
细胞因子可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2种类型。其中,促炎因子是一类由机体的免疫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它们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并在创伤、疼痛、感染等应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细... 细胞因子可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2种类型。其中,促炎因子是一类由机体的免疫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它们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并在创伤、疼痛、感染等应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神经损伤后,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在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被诱导,并且可以导致神经痛敏反应。近年来,随着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的日趋深入和神经炎症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细胞因子及调控细胞因子的分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机制的阐明,有望为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作用靶点。该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促炎因子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原文传递
中药材重金属污染现状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31
19
作者 韩小丽 张小波 +5 位作者 郭兰萍 黄璐琦 李明静 刘绣华 孙宇章 吕金嵘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041-2048,共8页
目的:分析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方法:以相关文献中提供的铜、铅、砷、镉、汞的含量数据为基础,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为标准,判断各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情况。结果:中药材中... 目的:分析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方法:以相关文献中提供的铜、铅、砷、镉、汞的含量数据为基础,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为标准,判断各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情况。结果:中药材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铜、铅、砷、镉、汞超标率分别为21.0%,12.0%,9.7%,28.5%,6.9%;单样本同一批次药材中存在2种、3种、4种重金属同时超标的现象,平均超标率分别为4.6%,1.5%,0.7%;36种常见中药材中桔梗、细辛、黄连等药材重金属含量较高,枸杞子、两头尖、西洋参、枳壳中5种重金属含量均没有超标;不同产地药材重金属污染的种类及程度均存在一定的差别;栽培药材铜和铅的含量高于野生药材,砷的含量则是野生高于栽培。结论:作者较详细、系统的报道了中药材重金属污染现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药材重金属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重金属 统计分析
下载PDF
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被引量:125
20
作者 王祝举 唐力英 赫炎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6年第4期155-159,共5页
牡丹皮来源于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酚类及酚苷类、单萜及单萜苷类,其他成分还有三萜、甾醇及其苷类、黄酮、有机酸、香豆素等。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抗菌、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中枢抑制作用、影响免疫功能等。
关键词 牡丹皮 丹皮酚 芍药苷 抗炎 抗血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