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ZnO-In_(2)O_(3)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金林 白瑞洁 +1 位作者 张煜华 赵福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7-262,共6页
为探究In_(2)O_(3)对Cu/ZnO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尿素水热法制备了不同In_(2)O_(3)添加量的Cu/ZnO-In_(2)O_(3)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并通过XRD、SEM、XPS、H_(2)-TPR、H_(2)-TPD和CO_(2)-TP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为探究In_(2)O_(3)对Cu/ZnO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尿素水热法制备了不同In_(2)O_(3)添加量的Cu/ZnO-In_(2)O_(3)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并通过XRD、SEM、XPS、H_(2)-TPR、H_(2)-TPD和CO_(2)-TP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U-CZ0.8I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优,280℃时的甲醇时空产率达到了2.9 mmol·g_(cat)^(-1)·h^(-1).在Cu/ZnO催化剂中引入In_(2)O_(3)使得与ZnO具有相互作用的CuO还原温度降低,同时In_(2)O_(3)使催化剂在高温下吸附CO_(2)性能显著增加,从而使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甲醇产率;但进一步增加In_(2)O_(3)的添加量,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甲醇合成 铜基催化剂 氧化铟
下载PDF
氮化氧化铈负载镍基催化剂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琳 王晓艳 +2 位作者 申东阳 张煜华 李金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1-237,共7页
水热法合成的棒状CeO_(2)载体(CeO_(2)-R)经过高温NH_(3)氮化,得到了氮化的CeO_(2)载体(N-CeO_(2)-R).采用满孔浸渍法浸渍活性金属Ni,通过XRD、TEM、XPS和H_(2)-TP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载体及催化剂结构.结果表明:棒状CeO_(2)载体在氮化前... 水热法合成的棒状CeO_(2)载体(CeO_(2)-R)经过高温NH_(3)氮化,得到了氮化的CeO_(2)载体(N-CeO_(2)-R).采用满孔浸渍法浸渍活性金属Ni,通过XRD、TEM、XPS和H_(2)-TP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载体及催化剂结构.结果表明:棒状CeO_(2)载体在氮化前后,其形貌基本保持不变,同时载体中部分O原子被N原子取代,H2-TPR数据表明氮化后的载体与活性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不会阻碍载体表面与CO_(2)相互接触,能够有效抑制催化剂因活性位点被覆盖而失活,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 氧化铈 甲烷干重整 二氧化碳 镍基催化剂
下载PDF
紫外引发点击反应高效增强碳纳米管纤维的机械强度 被引量:1
3
作者 冉璇 王怡莓 +2 位作者 陈胜慧 苗孟河 张道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为制备性能稳定的碳纳米管(CNT)纤维,利用高效简捷的硫醇-烯烃点击反应对CNT纤维进行改性,并研究了硫醇的官能度、含量等反应条件对功能化CNT纤维性能的影响以及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在不破坏碳纳米管结构的前提下,在单根碳纳米管之间形... 为制备性能稳定的碳纳米管(CNT)纤维,利用高效简捷的硫醇-烯烃点击反应对CNT纤维进行改性,并研究了硫醇的官能度、含量等反应条件对功能化CNT纤维性能的影响以及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在不破坏碳纳米管结构的前提下,在单根碳纳米管之间形成了交联结构.具有不同官能度的硫醇与原始碳纳米管纤维(PCNTs)的双键发生巯基-烯烃点击反应,对CNT纤维进行了功能化修饰.随着巯基官能度的增加,CNT纤维的拉伸强度增加,继续加捻可进一步提高拉伸强度,CNT纤维的拉伸强度比原始碳纳米管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91.7%.说明这种提高CNT纤维机械强度的简单方法有助于其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纤维 硫醇烯烃点击反应 拉伸强度
下载PDF
基于核壳花状电极的高性能可伸缩超级电容器与光电探测器的集成
4
作者 邵雯柯 张道洪 王秋凡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7,共9页
将储能装置与太阳能电池集成一体化对发展具有稳定功率输出的可穿戴和柔性电子产品是一种挑战.分别以Co_(3)O_(4)@Ni-Co-S和FeSe_(2)为正极和负极,研制了一种高性能柔性非对称全固态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制备的Co3O_(4)@Ni-Co-S电极由于具... 将储能装置与太阳能电池集成一体化对发展具有稳定功率输出的可穿戴和柔性电子产品是一种挑战.分别以Co_(3)O_(4)@Ni-Co-S和FeSe_(2)为正极和负极,研制了一种高性能柔性非对称全固态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制备的Co3O_(4)@Ni-Co-S电极由于具有3D核-壳微型菊花和微型雪花结构表现出优异的体积比电容(5.0 F·cm^(-3),0.4 mA)和良好的循环性能(5000次循环后性能保留83.6%).此外,利用硅太阳能电池直接光充电制作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PSC).即使在任何弯曲角度及可伸缩状态下,所得的PSC均可为基于TiO_(2)阳极和PEDOT阴极的微型柔性光电探测器供电.核壳Co_(3)O_(4)@Ni-Co-S微型菊花电极还显示出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展示了构建高性能柔性和可穿戴能源设备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核壳花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光充电 可拉伸/可压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