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BK-P350和DIBK-TOPO负载有机相中铪和锆的反萃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文杰 吴明 +4 位作者 徐志高 何正艳 李攀红 赵骏 池汝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45,49,共6页
分别以盐酸、硫酸、碳酸氢铵、碳酸铵和碳酸钾的水溶液为反萃剂,对比研究了其对DIBK-P350体系和DIBK-TOPO体系负载有机相中铪和锆的反萃性能。结果表明,盐酸、硫酸、碳酸氢铵和碳酸钾对这两个体系负载有机相中铪和锆的反萃率或分离系数... 分别以盐酸、硫酸、碳酸氢铵、碳酸铵和碳酸钾的水溶液为反萃剂,对比研究了其对DIBK-P350体系和DIBK-TOPO体系负载有机相中铪和锆的反萃性能。结果表明,盐酸、硫酸、碳酸氢铵和碳酸钾对这两个体系负载有机相中铪和锆的反萃率或分离系数较低,不适合作为该体系的反萃剂,而碳酸铵((NH_4)_2CO_3)较适合作为反萃剂。在室温、油水相比O/A=1/2、(NH_4)_2CO_3浓度1.5~2.0mol/L的优化条件下,DIBK-P350体系负载有机相中(NH_4)_2CO_3对铪的单级反萃率和锆铪的分离系数分别达到91.61%和6.94。对DIBK-TOPO体系负载有机相反萃的优化条件为:室温、油水相比O/A=1/2、(NH_4)_2CO_3浓度2.0 mol/L,(NH_4)_2CO_3对铪的单级反萃率和锆铪的分离系数分别达94.33%和1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萃 负载有机相 DIBK P350 TOPO
下载PDF
金属基整体式催化剂上CO催化氧化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金林 罗飞 +1 位作者 赵福真 张煜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以CuO-CeO_2为活性组分,Fe Cr Al为载体制备了不同Cu-Ce比例的金属基整体式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利用XRD、TEM、XPS等表征手段,对测试前后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后CuO颗粒变大及表面Cu2+... 以CuO-CeO_2为活性组分,Fe Cr Al为载体制备了不同Cu-Ce比例的金属基整体式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利用XRD、TEM、XPS等表征手段,对测试前后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后CuO颗粒变大及表面Cu2+的百分含量的降低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CeO2 FECRAL CO氧化 稳定性
下载PDF
亚磷酸钠的生产工艺及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金鑫 徐志高 +3 位作者 池汝安 黄晓慧 徐源来 周芳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07-312,共6页
采用酸碱中和法制备亚磷酸钠并利用间歇动态法对亚磷酸钠的结晶动力学进行研究.借助电位滴定法分析亚磷酸中和过程的跃迁点,确定产物主要为亚磷酸氢二钠.探讨了中和反应温度、摩尔比和亚磷酸浓度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分... 采用酸碱中和法制备亚磷酸钠并利用间歇动态法对亚磷酸钠的结晶动力学进行研究.借助电位滴定法分析亚磷酸中和过程的跃迁点,确定产物主要为亚磷酸氢二钠.探讨了中和反应温度、摩尔比和亚磷酸浓度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产品的粒度体积分数,根据粒数衡算和质量衡算关系经矩量变换法回归得到动力学方程,并探索影响产物晶体粒径的因素.结果表明:亚磷酸氢二钠生成的优化工艺为控制亚磷酸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2,亚磷酸的浓度应控制在8.54 mol/L以下,反应温度对其影响很小;亚磷酸和氢氧化钠很容易形成均匀细小的亚磷酸氢二钠,当粒度大于15μm后,其晶体的生长与粒度无关,获得了亚磷酸氢二钠成核速率方程和成长速率方程;在亚磷酸氢二钠溶液结晶过程中,在介稳区的中部偏超溶解度曲线的位置加入少量粗晶径的晶种,控制蒸发温度在150℃左右,在200 r/min搅拌速度下进行结晶,可以得到晶粒较大的亚磷酸氢二钠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磷酸钠 中和法 间歇动态法 结晶动力学
下载PDF
催化剂Ni-CeO_2的制备及其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琳 闪洁 +2 位作者 杨桢 张煜华 李金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以立方体和颗粒状CeO_2为载体制备了Ni基催化剂,运用TEM,XRD,N_2物理吸附-脱附和H_2-TPD等对Ni-CeO_2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其催化CRM反应性能.催化剂回收并采用TG,TEM和拉曼光谱等进行了表征,评价了其烧结和积碳性能.结果... 以立方体和颗粒状CeO_2为载体制备了Ni基催化剂,运用TEM,XRD,N_2物理吸附-脱附和H_2-TPD等对Ni-CeO_2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其催化CRM反应性能.催化剂回收并采用TG,TEM和拉曼光谱等进行了表征,评价了其烧结和积碳性能.结果表明:较颗粒Ni-CeO_2催化剂,具有特殊(200)晶面的立方体Ni-CeO_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更佳.载体CeO_2立方体的形貌和特殊晶面对镍基催化剂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性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立方体 NI基催化剂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 积碳
下载PDF
溶剂热法可控合成纳米四氧化三锰 被引量:2
5
作者 雷禄 谢宇奇 +2 位作者 凌绍明 彭程 谢光勇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6,共4页
以高锰酸钾为锰源,以葡萄糖、果糖、纤维素、聚乙烯醇、丙酮为还原剂,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制得纯相的纳米锰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手段对制备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丙酮为还... 以高锰酸钾为锰源,以葡萄糖、果糖、纤维素、聚乙烯醇、丙酮为还原剂,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制得纯相的纳米锰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手段对制备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丙酮为还原剂,在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制备产物为棒状的纯相四氧化三锰纳米粒子,粒径为50~150 nm,粒径分布均匀,且可通过反应条件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纳米四氧化三锰 高锰酸钾
下载PDF
半极性ZnO(101)表面负载Au催化CO氢助氧化的计算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庆凤 李哲 +1 位作者 黎永秀 李金林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本文利用半极性ZnO(101)表面负载Au团簇模型,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比研究Au/ZnO界面催化CO氢助氧化机理,探究H和Au的协同催化作用.结果表明:Au/ZnO(101)催化CO氧化活性较低,能垒为1.45eV;在氢助条件下,活性大大提高... 本文利用半极性ZnO(101)表面负载Au团簇模型,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比研究Au/ZnO界面催化CO氢助氧化机理,探究H和Au的协同催化作用.结果表明:Au/ZnO(101)催化CO氧化活性较低,能垒为1.45eV;在氢助条件下,活性大大提高,能垒仅为0.48eV,这主要归因于H有助于促进O2解离.该研究为理解Au/ZnO界面H/OH的协同催化作用提供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团簇 氧化锌 CO氧化 氢助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原文传递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活性炭负载钴基催化剂形貌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金衍 刘琛 洪景萍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5期8-11,共4页
以活性炭(AC)为载体、铂为助剂,采用满孔浸渍法制备钴基催化剂。在钴基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引入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以替代传统的焙烧方式,研究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催化剂结构以及费-托合成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气氛辉光... 以活性炭(AC)为载体、铂为助剂,采用满孔浸渍法制备钴基催化剂。在钴基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引入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以替代传统的焙烧方式,研究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催化剂结构以及费-托合成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气氛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可使硝酸钴有效分解,且生成的氧化钴粒径减小,显著提高载体上钴的分散度。高钴分散度和较高钴还原性能的协同作用使得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催化活性高于焙烧处理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 钴基催化剂 活性炭
下载PDF
桥联的双β-酮亚胺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光勇 徐晓航 +2 位作者 李龙 刘公毅 张爱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26-28,共3页
对二甲苯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合成对二溴甲基苯,后者与乙酰丙酮反应合成1,4-二(2',2'-二乙酰基乙烷基)苯,再与取代苯胺反应,较高收率合成了5种新型的苯二亚甲基桥联的双β-酮亚胺化合物;并通过1HNMR、IR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 对二甲苯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合成对二溴甲基苯,后者与乙酰丙酮反应合成1,4-二(2',2'-二乙酰基乙烷基)苯,再与取代苯胺反应,较高收率合成了5种新型的苯二亚甲基桥联的双β-酮亚胺化合物;并通过1HNMR、IR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 取代苯胺 苯二亚甲基桥联 双β-酮亚胺
下载PDF
纳米氧化亚铜的溶剂热合成和对亚甲基蓝的催化降解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光勇 李龙 +1 位作者 刘公毅 张爱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6-8,共3页
以Cu(NO3)2·5H2O为铜源,乙醇为溶剂和还原剂,蒸馏水为助溶剂,用溶剂热法可控合成了纳米级铜和氧化亚铜.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发现纳米氧化亚铜能高效降解亚甲基蓝.
关键词 纳米氧化亚铜 溶剂热法 亚甲基蓝 催化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