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骨架的血细胞图像分离算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阳波
王卫星
李彦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94-96,145,共4页
文章从细胞图像骨架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发展了一种新的粘连细胞分离算法。其主要思路是:首先采用细化算法提取细胞图像的骨架,并计算骨架各点的边界距离值,然后利用骨架边界距离函数波谷的特性将相互粘结的细胞分离。新算法提出了一种计...
文章从细胞图像骨架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发展了一种新的粘连细胞分离算法。其主要思路是:首先采用细化算法提取细胞图像的骨架,并计算骨架各点的边界距离值,然后利用骨架边界距离函数波谷的特性将相互粘结的细胞分离。新算法提出了一种计算骨架边界距离值的新方法用于分析骨架波谷的特性,并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了细胞图像中粘结细胞的分离准则。为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选取了上百种不同的细胞图像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有效、快速地对细胞图像中相互粘结的细胞进行合理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
波谷
细胞分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布洛芬注射液用于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阴性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曾媛
王东信
+9 位作者
岳云
马虹
吴秀英
张丽
薛张纲
王明山
欧阳文
刘功俭
俞光荣
于浩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评价布洛芬注射液用于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阴性对照临床研究。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或骨科手术患者360例,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
目的评价布洛芬注射液用于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阴性对照临床研究。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或骨科手术患者360例,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0):对照组(C组)、布洛芬注射液400 mg组(B1组)和布洛芬注射液800 mg组(B2组)。手术结束前30 min时,B1组和B2组分别经30 min静脉输注布洛芬注射液400和800 mg(均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C组经30 min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此后,每6 h输注1次,直至术后48 h。手术结束后连接镇痛泵行PCIA,药物配方:0.5 mg/ml吗啡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背景输注速率0.25 mg/h,PCA剂量2 mg/次,锁定时间5 min,镇痛至术后48 h,维持VAS评分≤4分。有效性指标:记录术后24 h内和48 h内吗啡用量、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以及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和术后48 h时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体评价。安全性指标:记录用药后48 h内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注射痛、头晕等)的发生情况;用药后48 h时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生化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和尿常规,记录异常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B1组和B2组术后吗啡用量、PC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降低,患者对镇痛效果总体评价极好率和极好+很好率升高(P<0.05);B1组和B2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注射痛、头晕发生率和实验室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注射液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手术患者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疼痛
手术后
镇痛
原文传递
七氟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氧化亚氮全程吸入麻醉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汤丰宁
姜广军
+2 位作者
王湘江
龙宏杰
王明安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氧化亚氮在紧闭式静吸复合全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I两组,每组患者均于诱导前静注咪唑安定004mg/kg+太尼2ug/kg,1分钟后S组吸入5%七氟醚+50%氧化亚...
目的观察七氟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氧化亚氮在紧闭式静吸复合全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I两组,每组患者均于诱导前静注咪唑安定004mg/kg+太尼2ug/kg,1分钟后S组吸入5%七氟醚+50%氧化亚氮,Ⅰ组吸入3%异氟醚+50%氧化亚氮,待患者入睡后静注罗库溴铵06mg/kg,气管插管后S组继续吸入1.0-30%七氟醚+50%氧化亚氮,I组吸入0.6~18%异氟醚+50%氧化亚氮至术毕,同时观察各时点MAP、HR、SPO2、。BIS及吸入麻醉药浓度,手术结束观察病人苏醒及拔管时间,术后随访术中知晓、恶心、呕吐及有无其它不良反应。结果七氟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氧化亚氮全程吸入麻醉,结合BIS监测指导术中用药,使诱导、苏醒迅速,麻醉过程平稳,麻醉深度易控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结论七氟醚与畀氟醚分别复合氧化亚氮全程吸入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可作为临床麻醉用药的另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异氟醚
BIS
吸入麻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骨架的血细胞图像分离算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阳波
王卫星
李彦文
机构
湖南师范
大
学
图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研究所
中南大学
湘雅
附
三院
麻醉科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94-96,145,共4页
文摘
文章从细胞图像骨架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发展了一种新的粘连细胞分离算法。其主要思路是:首先采用细化算法提取细胞图像的骨架,并计算骨架各点的边界距离值,然后利用骨架边界距离函数波谷的特性将相互粘结的细胞分离。新算法提出了一种计算骨架边界距离值的新方法用于分析骨架波谷的特性,并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了细胞图像中粘结细胞的分离准则。为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选取了上百种不同的细胞图像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有效、快速地对细胞图像中相互粘结的细胞进行合理分割。
关键词
骨架
波谷
细胞分离
Keywords
Skeleton,Ridge and valley,Cell image segmentation
分类号
TP30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布洛芬注射液用于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阴性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曾媛
王东信
岳云
马虹
吴秀英
张丽
薛张纲
王明山
欧阳文
刘功俭
俞光荣
于浩
机构
北京
大
学
第一医院
麻醉科
首都医
科
大
学
附
属北京朝阳医院
麻醉科
中国医
科
大
学
附
属第一医院
麻醉科
中国医
科
大
学
附
属盛京医院
麻醉科
山东
大
学
齐鲁医院
麻醉科
复旦
大
学
附
属中山医院
麻醉科
青岛市市立医院
麻醉科
中南大学
湘雅
三院
麻醉科
徐州医
学
院
附
属医院
麻醉科
同济
大
学
附
属同济医院
麻醉科
南京医
科
大
学
公共卫生
学
院生物统计
学
系
出处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6-1100,共5页
文摘
目的评价布洛芬注射液用于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阴性对照临床研究。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或骨科手术患者360例,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0):对照组(C组)、布洛芬注射液400 mg组(B1组)和布洛芬注射液800 mg组(B2组)。手术结束前30 min时,B1组和B2组分别经30 min静脉输注布洛芬注射液400和800 mg(均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C组经30 min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此后,每6 h输注1次,直至术后48 h。手术结束后连接镇痛泵行PCIA,药物配方:0.5 mg/ml吗啡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背景输注速率0.25 mg/h,PCA剂量2 mg/次,锁定时间5 min,镇痛至术后48 h,维持VAS评分≤4分。有效性指标:记录术后24 h内和48 h内吗啡用量、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以及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和术后48 h时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体评价。安全性指标:记录用药后48 h内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注射痛、头晕等)的发生情况;用药后48 h时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生化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和尿常规,记录异常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B1组和B2组术后吗啡用量、PC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降低,患者对镇痛效果总体评价极好率和极好+很好率升高(P<0.05);B1组和B2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注射痛、头晕发生率和实验室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注射液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手术患者术后镇痛。
关键词
布洛芬
疼痛
手术后
镇痛
Keywords
Ibuprofen
Pain,postoperative
Analgesia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七氟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氧化亚氮全程吸入麻醉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汤丰宁
姜广军
王湘江
龙宏杰
王明安
机构
湖南旺旺医院
麻醉
疼痛中心
中南大学
湘雅
医
学
院
附
三院
麻醉科
出处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七氟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氧化亚氮在紧闭式静吸复合全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I两组,每组患者均于诱导前静注咪唑安定004mg/kg+太尼2ug/kg,1分钟后S组吸入5%七氟醚+50%氧化亚氮,Ⅰ组吸入3%异氟醚+50%氧化亚氮,待患者入睡后静注罗库溴铵06mg/kg,气管插管后S组继续吸入1.0-30%七氟醚+50%氧化亚氮,I组吸入0.6~18%异氟醚+50%氧化亚氮至术毕,同时观察各时点MAP、HR、SPO2、。BIS及吸入麻醉药浓度,手术结束观察病人苏醒及拔管时间,术后随访术中知晓、恶心、呕吐及有无其它不良反应。结果七氟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氧化亚氮全程吸入麻醉,结合BIS监测指导术中用药,使诱导、苏醒迅速,麻醉过程平稳,麻醉深度易控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结论七氟醚与畀氟醚分别复合氧化亚氮全程吸入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可作为临床麻醉用药的另一种选择。
关键词
七氟醚
异氟醚
BIS
吸入麻醉
分类号
R614.2 [医药卫生—麻醉学][医药卫生—临床医学][医药卫生—外科学]
R169.42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骨架的血细胞图像分离算法
阳波
王卫星
李彦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布洛芬注射液用于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阴性对照临床研究
曾媛
王东信
岳云
马虹
吴秀英
张丽
薛张纲
王明山
欧阳文
刘功俭
俞光荣
于浩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原文传递
3
七氟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氧化亚氮全程吸入麻醉的临床应用
汤丰宁
姜广军
王湘江
龙宏杰
王明安
《医学信息》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