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对体外培养HepG2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辉平 杨金凤 +2 位作者 孙瑛玮 王明德 蔡宏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77-580,共4页
目的了解阿片类镇痛药瑞芬太尼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实验组在RPMI-1640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瑞芬太尼(0.001、0.01、0.1、1、10、100、200μmol/L),对照... 目的了解阿片类镇痛药瑞芬太尼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实验组在RPMI-1640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瑞芬太尼(0.001、0.01、0.1、1、10、100、200μmol/L),对照组RPMI-1640培养液中不加瑞芬太尼,分别孵育48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瑞芬太尼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用Hoechst33258染色方法分析鉴定瑞芬太尼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瑞芬太尼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瑞芬太尼浓度≥1μmol/L开始,HepG2细胞增殖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但在100μmol/L与200μmol/L浓度时细胞增殖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浓度≥1μmol/L时,G0/G1期细胞逐渐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S期细胞减少(P〈0.05),使HepG2细胞阻滞于G0/G1期;用Hoechst33258方法染色后在表面荧光显微镜下发现实验组部分HepG2细胞发生凋亡;荧光显微镜下一个视野内凋亡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当瑞芬太尼浓度≥1μmol/L时,能够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药理学 肝肿瘤 病理学 肿瘤细胞 培养的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URG11基因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EMT参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哲亮 彭豪 +6 位作者 邬娇 李旭 吴冠宇 陈跃军 王林纤 郭慧 李跃进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39-245,共7页
目的探讨URG11基因介导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EMT参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经shRNA质粒转染48h,敲除URG11后收集细胞行后续实验。实验共分两组,分别为敲除URG11的A549细胞组(实验组)和未敲除U... 目的探讨URG11基因介导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EMT参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经shRNA质粒转染48h,敲除URG11后收集细胞行后续实验。实验共分两组,分别为敲除URG11的A549细胞组(实验组)和未敲除URG11的A549细胞组(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t测定β-Catenin及其下游基因cyclinD1、c-myc的蛋白表达,同时用RT-qPCR检测β-Catenin、cyclinD1和c-myc的mRNA表达。并用裸鼠成瘤模型评估URG11基因对NSCLC侵袭性生长的影响。结果①敲除URG11显著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NSCLC细胞中激活。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的蛋白水平在敲除实验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DPI值分别为0.22±0.06 VS 0.77±0.21,0.61±0.09 VS 1.52±0.23,0.42±0.07 VS 0.84±0.14,P<0.05)。RT-qPCR结果显示β-Catenin、cyclinD1和c-myc的mRNA在对照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实验组(分别为3.52倍,2.58倍和2.19倍,P<0.05)。②敲除URG11显著减少异种移植肿瘤体在裸鼠体内侵袭性生长。通过裸鼠异种移植肿瘤模型动态观察了URG11对肿瘤的体内生长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敲除URG11能显著抑制Balb/C裸鼠体内新生肿瘤的重量,第35天实验组VS对照组(0.21±0.04)g VS(0.58±0.08)g,P<0.05,平均抑瘤率为63.79%;同时敲除URG11能显著减少异种移植肿瘤的体积:第21、28、35天的新生瘤体体积,实验组VS对照组(258.33±0.24)mm^(3)VS(512.86±0.18)mm^(3),(414.59±0.17)mm^(3)VS(685.78±0.23)mm^(3),(423.21±0.36)mm^(3)VS(986.73±0.14)mm^(3),P<0.05。结论URG11导致的EMT与NSCLC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URG1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基因敲除 EMT
下载PDF
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在晚期癌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先红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在晚期癌症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癌症患者(晚期),联合应用吗啡与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镇痛,并观察药物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患者的疼痛感降低,癌痛完全缓解42例,... 目的探讨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在晚期癌症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癌症患者(晚期),联合应用吗啡与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镇痛,并观察药物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患者的疼痛感降低,癌痛完全缓解42例,部分缓解8例,缓解率为100%。结论在癌症患者晚期,使用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不仅安全,同时还具有较高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罗哌卡因 癌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