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与干预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清霞 林海燕 +2 位作者 林白浪 杨晓阳 王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及情景式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降低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医院行PICC置管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及情景式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降低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医院行PICC置管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法进行宣教,试验组采用情景式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收集医院感染患者资料,分析病原菌种类、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6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例,医院感染率5.0%,其中试验组患者医院感染1例,感染率1.3%,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7例,感染率8.8%,试验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7,P<0.05);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出2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8株占34.8%,革兰阴性菌11株占47.8%,真菌4株占17.4%;患者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导管留置时间≥3个月是PICC置管后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PICC置管后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情景式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医院感染 病原菌 情景式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急性期蛋白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秀继 王永卿 +2 位作者 杨晓阳 林学姝 邱梅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86-1093,共8页
目的:分析急性期蛋白(APPs)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1年4月符合研究要求的293例AML患者,随访并调查其临床特征和治疗前APP[包括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FER)]... 目的:分析急性期蛋白(APPs)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1年4月符合研究要求的293例AML患者,随访并调查其临床特征和治疗前APP[包括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FER)]。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APP间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AML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分析APP对AML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APP对AML患者的缓解(CR)率、总体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B与CRP(r=-0.134,P=0.002)和FER(r=-0.148,P=0.001)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FER与CRP(r=0.361,P<0.001)和FIB(r=0.293,P<0.001)间存在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50岁)(OR=1.87,95%CI=1.25-2.15,P<0.001)、治疗后复发(OR=2.11,95%CI=1.11-3.18,P=0.003)、FLT3⁃ITD变异(OR=2.59,95%CI=1.10-4.12,P<0.001)、CRP≥5.24 mg/L(OR=1.21,95%CI=1.02-2.14,P=0.024)、CFA(CFA=CRP∗FIB/ALB)≥3(OR=2.41,95%CI=1.65-6.47,P<0.001)、FER≥1145.58 mg/ml(OR=1.67,95%CI=1.15-3.75,P<0.001)为AML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FER(AUC=0.752,95%CI=0.681-0.823,P<0.001,最佳切点=1220.56 mg/ml)和CFA(AUC=0.804,95%CI=0.741-0.868,P<0.001,最佳切点=3.00)对AML患者生存预测价值较高。低CFA组(CFA≤3)的CR率、PFS、DFS、OS均显著高于高CFA组(CFA>3),而总体死亡率低于高CFA组;低FER组(FER≤1220.56 mg/ml)的CR率、PFS、DFS、OS均显著高于高FER组(FER>1220.56 mg/ml),而总体死亡率低于高FE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L患者治疗前的CFA值和FER水平可独立预测患者的预后,高水平的CFA和FER与AML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血清白蛋白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铁蛋白
下载PDF
Ang-1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浩 师亮 +2 位作者 杨晓阳 郭晓玲 潘峻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54-658,共5页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及其受体Tie-2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12例MM患者、24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以及RPMI8226细胞...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及其受体Tie-2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12例MM患者、24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以及RPMI8226细胞株中Ang-1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水平,分析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在MM患者与对照组、MM不同分期间的差异,探讨Ang-1表达与MM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MM组Ang-1表达阳性率、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ng-1表达阳性率在初治组和复发/难治MM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难治MM组的Ang-1表达水平高于初治组(P<0.05);Tie-2 mRNA仅在12例MM患者中检出,对照组未检出.MM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25.21±0.80)明显高于对照组(5.23±0.20)(P<0.01);Ang-1阳性患者的骨髓微血管密度(32.98±1.70)高于Ang-1阴性患者(16.55±1.30)(P<0.05);Ang-1表达阳性率在Ⅱ期和Ⅲ期MM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1%对60.9%,P>0.05),但Ⅲ期MM患者Ang-1蛋白的表达水平(0.40±0.07)明显高于Ⅱ期患者(0.22±0.04)(P<0.05);初治患者中,治疗无效组Ang-1表达阳性率(70.0%)明显高于有效组(19.1%)(P<0.01).结论 Ang-1在MM患者中高表达;Ang-1表达与MM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及靶向治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1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白细胞单采救治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智明 孟娟 +5 位作者 罗贤生 陈晓霞 何丽莉 吴琴 王云英 符容香 《中国医药》 2009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单采联合化疗救治高白细胞白血病(HL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HLL患者在化疗前安装一次性全封闭血细胞管道,选择MNC程序,采用美国COBE Spectra 70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比较单采前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外周血... 目的观察白细胞单采联合化疗救治高白细胞白血病(HL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HLL患者在化疗前安装一次性全封闭血细胞管道,选择MNC程序,采用美国COBE Spectra 70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比较单采前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外周血自细胞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其采集54次,每次分离出白细胞(12.77±44.11)×10^9/L。单采后患者各种不适有不同程度缓解;1例合并DIC患者单采后次日死于颅内出血。患者单采后继续化疗,11例(36.67%)完全缓解,12例(40.00%)部分缓解。共23例(76.67%)治疗有效。结论白细胞单采后继续化疗是及时救治高白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白细胞白血病 白细胞单采术 化疗
下载PDF
单倍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6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智明 王琳 +9 位作者 陈晓霞 罗贤生 何丽莉 徐丹丹 李兴 符容香 王云英 黎丽琼 黄姿英 谭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5111-5114,共4页
背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着植入困难、造血重建慢、移植物抗宿主病重、免疫重建迟、致死性感染发生率高等诸多难题,如克服这些问题可使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得以广泛推广应用。目的:观察单倍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在... 背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着植入困难、造血重建慢、移植物抗宿主病重、免疫重建迟、致死性感染发生率高等诸多难题,如克服这些问题可使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得以广泛推广应用。目的:观察单倍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在单倍体移植时采用阿糖胞苷、马利兰、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甲基环已亚硝脲联合作为预处理方案,用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1及甲氨蝶呤联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6例恶性血液病。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完全植入,白细胞>1.0×109L-1中位时间为15.8(+12d^+20d),Ⅲ~Ⅳ度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为16.7%,中位随访时间34.7(13~63)个月,无复发,至今仍存活。结果提示单倍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时,用阿糖胞苷、马利兰、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甲基环已亚硝脲联合作为预处理方案,用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1及甲氨蝶呤联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单倍体 移植物抗宿主病 干细胞
下载PDF
GM-CSF及其在造血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余锋 雷美清 《肿瘤药学》 CAS 2020年第4期396-400,共5页
作为造血家族的一员,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具有促进造血细胞生存、增殖、分化和成熟的作用。随着对GM-CSF及其受体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重组人GM-CSF(rhGM-CSF)的上市,rhGM-CSF逐渐进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并被评价。本文主要综述... 作为造血家族的一员,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具有促进造血细胞生存、增殖、分化和成熟的作用。随着对GM-CSF及其受体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重组人GM-CSF(rhGM-CSF)的上市,rhGM-CSF逐渐进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并被评价。本文主要综述rhGM-CSF在造血系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 作用 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智明 罗贤生 +2 位作者 孟娟 陈晓霞 何丽莉 《中国医药》 2009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应用沙利度胺联合亚砷酸治疗MDS,沙利度胺初始剂量100mg/d口服,无不适时2周内加量至200mg/d并继续维持;亚砷酸10mg/d静脉滴注,每周5次,每2周为一个疗程,...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应用沙利度胺联合亚砷酸治疗MDS,沙利度胺初始剂量100mg/d口服,无不适时2周内加量至200mg/d并继续维持;亚砷酸10mg/d静脉滴注,每周5次,每2周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两周。第16周及第32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MDS完全缓解1例(4.3%),总有效19例(82.6%)。嗜睡1例、下肢轻度水肿3例、便秘3例、四肢末端感觉异常3例。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亚砷酸治疗MDS可提高疗效,药物不良反应一般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沙利度胺 亚砷酸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14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智明 王琳 +11 位作者 陈晓霞 徐丹丹 罗贤生 孟娟 李兴 何丽莉 吴琴 符容香 黎丽琼 王云英 黄姿英 谭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6323-6326,共4页
海口市人民医院2003-11/2008-11收治的14例白血病患者,均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具体预处理方案为阿糖胞苷2.0~3.0g/(m2·d),×2d,24h持续静滴;马利兰4mg/(kg·d)×3d;环磷酰胺5... 海口市人民医院2003-11/2008-11收治的14例白血病患者,均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具体预处理方案为阿糖胞苷2.0~3.0g/(m2·d),×2d,24h持续静滴;马利兰4mg/(kg·d)×3d;环磷酰胺50mg/(kg·d),×2d;甲基环已亚硝脲250mg/(m2·d),×1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5mg/kg·d),×4d。移植前3d,供者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于用药第4,5天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并分别于当天由锁骨下静脉输入患者体内,回输单个核细胞数为(7.82~9.11)×108/kg,CD34+细胞数为(2.9~7.7)×106/kg。结果14例患者完全植入,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11~25d白细胞>1.0×109L-1,移植后11~51d血小板>20×109L-1。3例出现Ⅰ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出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出现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出现出血性膀胱炎;所有患者目前均正常生活或工作。提示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异基因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
下载PDF
改良BU-CTX2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9
作者 王智明 王琳 +8 位作者 陈晓霞 罗贤生 孟娟 何丽莉 吴琴 黄姿英 黎丽琼 王云英 谭莲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1272-1273,1193,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CML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Allo-PBSCT治疗6例CML。预处理方案:阿糖胞苷(Ara-c)2~3g·m-2.d-1×2d(24h持续静滴),马利兰(Bu)...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CML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Allo-PBSCT治疗6例CML。预处理方案:阿糖胞苷(Ara-c)2~3g·m-2.d-1×2d(24h持续静滴),马利兰(Bu)4mg.kg-·1d-1×3d,环磷酰胺(CTX)50mg.kg-1·d-1×2d,甲基环已亚硝脲(MeCCNU)250mg·m-2.d-1×1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mg·kg-1·d-1×4d。结果6例患者完全植入,+11d~+21d白细胞(WBC)>1.0×109·L-1,+11d~+23d血小板(PLT)>20×109·L-1。1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Ⅳ度,1例出现Ⅰ度aGVHD,3例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1例出现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HC),目前已无病存活16~63个月。结论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Allo-PBSCT治疗CML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
原文传递
单倍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2例
10
作者 王智明 王琳 +10 位作者 孟娟 罗贤生 陈晓霞 吴琴 何丽莉 符容香 王云英 黎丽琼 黄海妹 黄姿英 谭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89-1992,共4页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能够治愈急性白血病的最佳方法,随着国内独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多,同胞供体减少,从中华骨髓库中检索配型全相合造血干细胞供者概率较低,耗时长,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如能成功开展将是解决供者来源困...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能够治愈急性白血病的最佳方法,随着国内独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多,同胞供体减少,从中华骨髓库中检索配型全相合造血干细胞供者概率较低,耗时长,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如能成功开展将是解决供者来源困难的主要手段,但其面临植入困难和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高且重这两大风险。通过改良预处理方案及在经典的环孢素A+短程甲氨蝶呤的基础上,加用霉酚酸脂、白细胞介素11、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的供体造血干细胞输注给受体联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成功的进行了2例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患者均顺利植入,且无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半相合
下载PDF
非血缘及HLA配型不合移植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3例
11
作者 王智明 王琳 +11 位作者 陈晓霞 徐丹丹 罗贤生 李兴 杨晓阳 何丽莉 吴琴 符容香 王云英 黎丽琼 黄姿英 谭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7189-7192,共4页
目的:探讨非血缘及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1及短程甲氨蝶呤联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疗效。方法:2004-09/2008-11海口市人民医院采用环孢素A等... 目的:探讨非血缘及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1及短程甲氨蝶呤联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疗效。方法:2004-09/2008-11海口市人民医院采用环孢素A等五联用药预防非血缘及血缘HLA配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3例。供受者HLA相合情况:非血缘供者7例,单倍型移植3例,人类白细胞抗原1个位点不合同胞供者3例。具体预处理方案为移植前7d开始,环孢素A5~10mg/(kg·d),12h静滴1次,2次/d,无呕吐后改为口服维持;移植前7d开始,麦考酚酸酯1次/d;移植前5d~移植前2d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5mg/(kg·d);移植前2d~移植后10d予白细胞介素11,1.5mg/d皮下注射;移植后1d予甲氨蝶呤15mg/m2,移植后3,6,11d各予甲氨蝶呤10mg/m2静脉滴注。临床若无移植物抗宿主病出现,3~6个月逐渐减量至停药,单倍型移植者适当延长。移植前3d,供者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于用药第4,5天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并分别于当天由锁骨下静脉输入患者体内,回输单个核细胞数为(7.82~9.11)×108/kg,CD34+细胞数为(2.9~7.7)×106/kg。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为46%(6/13),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8%(1/13)。随访至2009-04,除1例患者尚未能到公共场所外,余12例目前均正常生活或工作。结论: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1及短程甲氨蝶呤联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恶性血液病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健康供者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白细胞的变化
12
作者 陈晓霞 王琳 +7 位作者 王智明 罗贤生 吴琴 符容香 黄姿英 黄海妹 黎丽琼 何丽莉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7年第6期459-460,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供者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后白细胞(WBC)的变化和反应。方法 15名健康供者应用 rhG-CSF 5~10μg·kg^(-1)·d^(-1)动员,观察健康供者动员及采集过程的不良反应,检测动员前后血常规、CD_(34)细胞... 目的探讨健康供者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后白细胞(WBC)的变化和反应。方法 15名健康供者应用 rhG-CSF 5~10μg·kg^(-1)·d^(-1)动员,观察健康供者动员及采集过程的不良反应,检测动员前后血常规、CD_(34)细胞比例,并随访所有供者。结果 53.3%(8/15)供者无任何不适,3名出现低热,2名头痛,2名腰痛,无需终止动员,动员后 WBC 较动员前显著升高,停止动员后3d恢复动员前水平。Hb、PIt、CD_(34)细胞比值与动员前、动员72、96h 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供者可耐受300~600μg/d 剂量的 rhG-CSF 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供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动员
全文增补中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云英 吴琴 +3 位作者 黎丽琼 黄姿英 符容香 邝燕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471-4472,4506,共3页
目的调查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以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对临床150例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进行临床观察以及患者出院后的定期跟踪。结果 150例肿瘤患者留置导管发生12例C... 目的调查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以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对临床150例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进行临床观察以及患者出院后的定期跟踪。结果 150例肿瘤患者留置导管发生12例CRI,感染率8.0%,感染因素包括患者身体状态、药物使用、护士操作、导管置留时间以及无菌环境等。结论 PICC导管的相关性感染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以降低CR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感染 影响因素 预防对策
原文传递
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预防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云英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6期763-765,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合并重点部位护理预防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9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白血病化疗传统护理,试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合并重点部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合并重点部位护理预防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9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白血病化疗传统护理,试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合并重点部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感染部位和焦虑量表(SA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感染率显著高于试验组,分别为26.31%和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率最高的部位为呼吸道,其次为口腔、胃肠道和肛周。对照组各部位感染率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SAS评分显示,对照组患者焦虑程度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合并重点部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感染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药物疗法 护理 感染 综合预防
原文传递
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云英 王智明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6期2491-2492,共2页
目的 探讨在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60例患者,其中将2012年5~10月未实施优质护理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的80例开展优质护理的患... 目的 探讨在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60例患者,其中将2012年5~10月未实施优质护理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的80例开展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并总结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缺陷率(1.25%)、并发症率(11.25%)和医患纠纷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6.26%、36.28%、27.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基本满意度及总满意度分别为66.25%、31.25%、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24%、6.25%、4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提高了医患护的满意度,进而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肿瘤血液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后采集的最佳时机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晓霞 王智明 +3 位作者 罗贤生 徐丹丹 李兴 雷美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8-1071,共4页
背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首要条件是造血干细胞有效动员和采集,并能较快持久地重建造血。近年国内外不少单位已开展了此项工作,但平均每例供者采集次数较多,且造血干细胞的产率高低差别较大。目的:探讨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后... 背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首要条件是造血干细胞有效动员和采集,并能较快持久地重建造血。近年国内外不少单位已开展了此项工作,但平均每例供者采集次数较多,且造血干细胞的产率高低差别较大。目的:探讨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后采集的最佳时机。方法:2003-01/2008-12海口市人民医院进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健康捐赠者16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动员组6例,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0~10.0μg/(kg·d),共5d;联合组10例,在单纯动员组基础上,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每例供者均采集2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单纯动员组与联合组又各分为2h,4h两个亚组,即若在第4天动员后2h采集,则第5天在动员后4h采集;若在第4天动员后4h采集,则第5天在动员后2h采集。16例供者采集量为4.0~5.0mL,推赶量3.0~5.0mL,总循环血量6.7~10.1L。结果与结论:单纯动员组、联合组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数均达到(4.0~8.0)×108kg-1。与2h亚组比较,两组4h亚组采集物的单个核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提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第4,5天进行采集,4h采集物的细胞浓度明显高于2h;供者采集时循环血量是其自身循环血量的1.8~2.2倍时已能一次采集足够量的细胞数,有较合理的采集时间-价值-效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员 采集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 移植 干细胞
下载PDF
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晓霞 王智明 +3 位作者 罗贤生 徐丹丹 李兴 雷美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638-2642,共5页
背景: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预处理方案的选择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败的重要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干细胞移植的重要研究方向。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毒性大,预处理相关死亡率高,从而探索理想的预处理方案,期望在降低不良反应的同时减少复发。... 背景: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预处理方案的选择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败的重要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干细胞移植的重要研究方向。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毒性大,预处理相关死亡率高,从而探索理想的预处理方案,期望在降低不良反应的同时减少复发。目的:观察用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3-11/2008-03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8例,均采用改良的Bu/CY预处理方案:阿糖胞苷2.0~3.0g/(m2·d)×2d,持续24h静滴;马利兰4mg/(kg·d)×3d;环磷酰胺50mg/(kg·d)×2d;甲基环已亚硝脲25mg/(m2·d)×1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5mg/(kg·d)×4d。在改良方案的基础上加大阿糖胞苷剂量1倍,且改为持续24h静滴,使预处理强度增加,促进造血干细胞持久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在经典的甲氨蝶呤方案基础上将环孢素A及霉酚酸酯提前至-7d(回输干细胞前为-)使用。患者移植前后进行ABO血型及DNA检测。结果与结论:①移植后造血重建检测:8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未发生预处理相关死亡。造血于细胞移植后-3~+7d白细胞降为0,并持续3~22d,+10~+21d白细胞>1.0×109L-1,+11~+51d血小板>20×109L-1。②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情况:8例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Ⅳ级(肠道)1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Ⅰ~Ⅱ级3例。提示进一步改良BU/CTX方案其不良反应小,优于经典的全身照射/CY方案,且简便易行,抗白血病作用确实可靠,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预处理 白血病 淋巴瘤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卡泊芬净与二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晓霞 王琳 +1 位作者 王智明 罗贤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242-3243,3245,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卡泊芬净和二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7例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时单用卡泊芬净13例,二性霉素B24例;24例同时应用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0例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以上均为单... 目的观察应用卡泊芬净和二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7例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时单用卡泊芬净13例,二性霉素B24例;24例同时应用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0例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以上均为单药静脉输注给药至体温正常2周或病灶消失。中位疗程30 d(7~63 d)。结果 37例中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1.4%和67.6%。卡泊芬净和二性霉素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9.2%和6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泊芬净组无不良反应。二性霉素B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1.7%。结论卡泊芬净和二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较好,卡泊芬净疗效肯定且药物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二性霉素B 真菌病 血液肿瘤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对正常供者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晓霞 王智明 +3 位作者 罗贤生 徐丹丹 李兴 雷美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281-4284,共4页
背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是当前健康志愿供者采用的主要方法。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中已发生少数严重不良反应,这引起了国人对中国非血缘健康供者安全的忧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为动员剂对健康志愿供者有... 背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是当前健康志愿供者采用的主要方法。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中已发生少数严重不良反应,这引起了国人对中国非血缘健康供者安全的忧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为动员剂对健康志愿供者有何影响?是否安全?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正常供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1/2008-12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10μg/(kg·d)动员剂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赠者16例,观察动员及采集过程的不良反应,检测动员前后血常规CD3、CD19、CD3+4、CD3+8细胞比值在动员前后变化,并随访所有供者。结果与结论:10例供者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过程中无任何不适,有3例出现低热,头痛、肌肉及骨骼疼痛、腰痛等,3例供者出现发热,其严重程度均在Ⅰ级,但无需终止动员。白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数量较动员前升高,停止动员后3d全部供者的白细胞恢复至动员前水平。血红蛋白、血小板、CD3、CD19、CD3+4、CD3+8细胞比值在动员前、动员后72,96h无明显变化。提示健康供者可耐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10μg/(kg·d),动员和采集过程;且对T细胞亚群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干细胞 供者 动员 安全性
下载PDF
30例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晓霞 王智明 +3 位作者 罗贤生 孟娟 徐丹丹 李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9-600,共2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48例初治的白血病合并DIC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30例白血病合并DIC患者在选用适当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的同时,应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同时输注血小板和补充... 目的探讨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48例初治的白血病合并DIC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30例白血病合并DIC患者在选用适当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的同时,应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同时输注血小板和补充凝血因子。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17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73.3%,死亡8例,其中5例死于脑出血。结论DIC是白血病常见及严重并发症,动态观察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值是诊断和治疗白血病合并DIC重要观察指标。治疗期间并发脑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采用恰当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病白血病、正确使用肝素和补充凝血因子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