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近远期疗效 被引量:69
1
作者 徐恕 张剑权 +2 位作者 符国珍 吕明 周帅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8例. 结果 38例均成功实施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近期疗效显示,结石清除率84.2%,平...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8例. 结果 38例均成功实施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近期疗效显示,结石清除率84.2%,平均取石次数(2.6±0.9)次,经皮肝扩张瘘道直径平均(18.4±0.6)F,从经皮肝穿刺造瘘到取石平均需(7.2±0.7)d.平均手术时间为(68±20) min,术中出血量(20±13)ml,住院时间(4±2)d.结石完全清除的32例患者1.5年随访复发率为37.5% (12/32),1例出现胆汁性肝硬化,有结石残留的患者复发率为83.8%(5/6),1例出现胆汁性肝硬化.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在治疗首次肝内胆管结石、多次胆道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或残留肝内胆管结石方面均是安全、有效、易重复的方法.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腹腔镜 经皮肝胆道造瘘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与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菠 吕明 苏节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9-782,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与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38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与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38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纳入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治疗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较少,手术时间、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P <0.05);观察组术后3 d的T细胞亚群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 <0.05);观察组术后3 d的IgA、IgG与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更利于术后免疫功能的保护及患者病情的康复,且临床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 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 胆总管结石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志 张剑权 +4 位作者 符国珍 吕明 吴红芬 符真 周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47-848,共2页
胆石症是外科常见病,具有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复发率高等特点,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传统的开放手术结石残留率高、复发率高、术后并发症多,常常需要对残留或复发结石进行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关键词 胆管结石 临床治疗 液电碎石取石术 经皮经肝胆道镜 临床效果 术后并发症 外科常见病 开放手术
原文传递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临床病理和错配修复基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剑权 符国珍 +3 位作者 吴海红 吕明 黄桂林 周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 检测新疆哈萨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大家系微卫星不稳定和错配修复基因表达,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对HNPCC家系检测的意义.方法 以调查随访完整的哈萨克HNPCC大家系105例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所有成员... 目的 检测新疆哈萨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大家系微卫星不稳定和错配修复基因表达,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对HNPCC家系检测的意义.方法 以调查随访完整的哈萨克HNPCC大家系105例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所有成员大肠组织中hMLH1、hMSH2蛋白表达.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选择BAT25、BAT26、D2S123、D5S346和D17S250 5个微卫星位点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 HNPCC家系的17例肿瘤患者中MSI的阳性率为100%,其中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的患者16例(94.1%);低度微卫星不稳定(MSI-L)的患者1例(5.9%);这17例患者均存在hMLH1或hMSH2表达阴性.家系88例未发病成员MSI-H者44例(50.0%),这44例成员中有40例hMLH1或hMSH2表达阴性.结论 HNPCC患者中MSI-H的患者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及hMSH2表达缺失、较早的发病年龄、右半结肠癌的发生率及低分化癌的发生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微卫星不稳定 错配修复基因 哈萨克族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一期胆道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志 张剑权 +2 位作者 符国珍 吴红芬 符真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8-210,共3页
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estone,IHS)是胆道系统常见的良性病变,临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但是,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均很高,并发症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近年来,随着PTCD和胆道镜的临床应用,经皮经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已经... 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estone,IHS)是胆道系统常见的良性病变,临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但是,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均很高,并发症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近年来,随着PTCD和胆道镜的临床应用,经皮经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已经逐渐成熟,尤其对于不能或不愿意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海口医院2010年8月至2016年1月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治疗IHS患者57例,其中一期胆道镜取石2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道镜 肝内胆管结石 碎石取石术 手术治疗 超声引导 临床应用 胆道镜取石 良性病变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微创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志 张剑权 周帅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3198-3201,共4页
原发性肝癌(PLC)包括肝细胞肝癌(HCC)、胆管细胞肝癌(cholangiocarcinoma)及二者混合型,其中,肝细胞肝癌(常简称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占肝癌的95%左右。肝癌是全球第五大恶性肿瘤,其死亡率排在所有肿瘤的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 原发性肝癌(PLC)包括肝细胞肝癌(HCC)、胆管细胞肝癌(cholangiocarcinoma)及二者混合型,其中,肝细胞肝癌(常简称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占肝癌的95%左右。肝癌是全球第五大恶性肿瘤,其死亡率排在所有肿瘤的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广泛发展,无论是外科的肿瘤根治性切除,还是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以及最近兴起的干细胞"移植"治疗等,均为肝癌的诊疗提供了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组织损伤小、患者容易接受等优势的各种治疗方法,在肝癌的常规及术前、术后治疗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微创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LC术后应用疏利通泄汤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曾林 张勇 +2 位作者 罗九宝 吉彩云 丹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给予疏利通泄汤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对胆汁成石成分、应激反应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78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LC术治疗。术后,给予...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给予疏利通泄汤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对胆汁成石成分、应激反应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78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LC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利通泄汤治疗8 w。常规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间接胆红素(UCB)和钙离子(Ca^(2+))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TBA、UCB和Ca^(2+)水平分别为(6.9±1.4)μmol/L、(7.4±1.1)μmol/L和(1.9±0.2)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7±1.8)μmol/L、(12.6±1.4)μmol/L和(2.2±0.3)mmol/L,P<0.05】;观察组血清IL-6、TNF-α、ACTH和MDA水平分别(4.8±2.7)ng/L、(1.4±0.2)μg/L、(31.4±3.8)ng/mL和(2.2±0.6)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6±4.4)ng/L、(2.6±0.3)μg/L、(42.7±4.9)ng/mL和(4.9±0.7)nmol/L】,而血清SOD水平为(149.4±7.1)U/mL,显著高于对照组【(96.6±6.7)U/mL,P<0.05】;观察组血清GAS和MOT水平分别为(103.9±7.9)ng/L和(280.5±13.3)ng/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6±8.1)ng/L和(243.6±14.6)ng/L,P<0.05】,血清VIP水平为(35.9±5.3)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9.1±5.7)pg/mL,P<0.05】;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组结石复发1例(2.6%),对照组结石复发3例(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疏利通泄汤治疗LC术后的胆结石患者可能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胆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疏利通泄汤 胃肠功能 治疗
下载PDF
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森林 向杨 杨毅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92,共9页
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癌(HCC)占90%以上。早期HCC以手术切除为主,且预后较好,然而因HCC起病隐匿,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差,而非手术治疗方式因为普遍存在不良反应大,肿瘤选... 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癌(HCC)占90%以上。早期HCC以手术切除为主,且预后较好,然而因HCC起病隐匿,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差,而非手术治疗方式因为普遍存在不良反应大,肿瘤选择性低等问题,疗效也不理想,所以目前中晚期HCC治疗仍是临床工作的难点。纳米粒(NP)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具有多种独特的理化性质,成为输送药物、基因及细胞活性因子等治疗剂的潜在载体。纳米递送系统以NP为载体,通过功能化修饰,从时间、空间及剂量上调控药物、基因及细胞活性因子等在体内的代谢及转化,在HCC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纳米递送系统,包括有机纳米载体、无机纳米载体、外泌体等在HCC治疗中的现状和优势,总结了基于NP的纳米载体治疗HCC的机制,为新型纳米递送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纳米技术 药物/基因递送系统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肝胆管结石的肝切除术治疗 被引量:5
9
作者 符国珍 吕明 +5 位作者 宋文渊 蔡立军 符真 周帅 张勇 张新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肝段及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0年10月经肝切除治疗的5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B超、CT诊断,手术方法,疗效。结果肝胆管结石位于左外叶21例(41.2%),左半肝15例(29.4...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肝段及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0年10月经肝切除治疗的5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B超、CT诊断,手术方法,疗效。结果肝胆管结石位于左外叶21例(41.2%),左半肝15例(29.4%),右肝后叶3例(5.9%),左右肝12例(23.5%);尾状叶2例(3.9%)。合并肝胆管狭窄41例(80.4%),合并胆总管结石40例(78.4%)、胆囊结石8例(15.7%);合并胆管细胞癌2例。右肝残余结石11例(21.6%),胆总管结石复发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4%(16/.51),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共随访43例,随访率84.3%(43/51),其中疗效优81.4%(35/43),疗效良16.3%(7/43),疗效差2.3%(1/43)。Ⅲ级以上右肝胆管的残留结石11例,随访疗效优良率90.9%。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能清除结石,解决胆管狭窄,既可去除胆管病灶,还可消除胆管可能癌变的后患。对于肝叶萎缩,症状明显的病人,只要其整体情况可耐受手术及余肝之功能可代偿,积极给予肝切除手术治疗是明智的。对Ⅲ级以上右肝胆管的残留结石,先采取临床观察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OXA11-AS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菠 吕明 周帅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XA11-AS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qRT-PCR检测肝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长链非编码RNA HOXA11-AS的表达量,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长链非编码RNA H...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XA11-AS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qRT-PCR检测肝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长链非编码RNA HOXA11-AS的表达量,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长链非编码RNA HOXA11-AS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97±0.81 vs.0.83±0.22,P<0.05);其在不同AJCC分期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长链非编码RNA HOXA11-AS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22.22% vs.53.33%,P<0.05);长链非编码RNA HOXA11-AS高表达、AJCC分期增高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HOXA11-AS表达上调,其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可成为肝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长链非编码RNA HOXA11-AS
下载PDF
炎症相关的miR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红芬 李志 江雪梅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678-681,共4页
原发性肝癌(PLC)包括肝细胞肝癌(HCC)、胆管细胞肝癌(CC)及二者混合型,其中,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占肝原发性肝癌的95%左右。肝癌是全球第五大恶性肿瘤,其死亡率排在所有肿瘤的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炎性微环境参与了对肝... 原发性肝癌(PLC)包括肝细胞肝癌(HCC)、胆管细胞肝癌(CC)及二者混合型,其中,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占肝原发性肝癌的95%左右。肝癌是全球第五大恶性肿瘤,其死亡率排在所有肿瘤的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炎性微环境参与了对肝癌的发生、进展,以及对与炎症有关的信号通路、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以及非编码RNA的调控,从而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转移。新的研究证据表明,炎症相关微小核糖核酸(mi RNAs)在肝癌进程中集成了复杂的细胞和分子信号通路。因此,研究炎症相关的mi RNAs可以为预防、诊断和治疗肝癌提供新的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微小核糖核酸 原发性肝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表达水平对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程秋华 符国珍 《肿瘤药学》 CAS 2023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0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法检测HCC...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0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法检测HCC组织中PSMA和血管标记蛋白CD31的表达,根据PSMA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PSMA低表达组(n=72)和PSMA高表达组(n=28),分析HCC组织中PSM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HC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HCC组织中PSMA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Ki-67、随访期间远处转移、BCLC分期有关(P<0.05)。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MA高表达、TNM分期Ⅲ-Ⅳ期、Ki-67≥10%、BCLC分期Ⅲ-Ⅳ期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PSMA低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较PSMA高表达患者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MA高表达不利于HCC患者的预后,其或可作为HCC的预后指标和血管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组织中IL-26表达水平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程秋华 符国珍 《肿瘤药学》 CAS 2023年第5期604-609,共6页
目的探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6(IL-26)表达水平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行肝切除术的12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目的探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6(IL-26)表达水平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行肝切除术的12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IL-26的表达,根据IL-26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IL-26低表达组(n=62)和IL-26高表达组(n=58)。分析IL-26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HCC患者组织中IL-26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5 cm、微血管侵犯、TNMⅢ-Ⅳ期有关(χ^(2)=11.100,P=0.001;χ^(2)=11.257,P=0.001;χ^(2)=6.541,P=0.01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26高表达、AFP>50μg·L^(-1)、肿瘤直径>5 cm、大血管侵犯、微血管侵犯与HCC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和总体生存时间(OS)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26高表达、肿瘤直径>5 cm、微血管侵犯是HCC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L-26高表达、微血管侵犯是HC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显示,IL-26低表达组患者5年RFS和OS高于IL-26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2,P=0.001;χ^(2)=8.832,P=0.007)。结论组织中IL-26高表达的HCC术后患者预后较差,IL-26或许可作为HCC患者一种新的预后指标和抗血管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白细胞介素-26 无复发生存时间 总体生存时间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肝脏微波消融灶边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珊 田超 +5 位作者 林小影 朱才义 林香桃 程秋华 张植兰 高燕玲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探讨超高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定量评估肝脏微波消融边界中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取健康雄性5月龄五指山猪15只,行开腹直视下肝脏微波消融术,消融功率选定40 W,根据消融时间分设为15 s、30 s、60 s三组。消融后即刻采用SWE测量... 目的探讨超高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定量评估肝脏微波消融边界中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取健康雄性5月龄五指山猪15只,行开腹直视下肝脏微波消融术,消融功率选定40 W,根据消融时间分设为15 s、30 s、60 s三组。消融后即刻采用SWE测量消融灶的弹性模量值。术后利用HE染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评估肝组织的损伤程度。结果本实验共进行有效消融156次,有效SWE测量740次,得到有效病理结果 131个。消融灶弹性模量值呈阶梯式同心圆分布,从中心向外周可分为3个区域。同一消融时间下弹性模量值在周边正常组织区域、消融边界区域、消融中心区域阶梯式增高(P均<0.01)。消融功率40 W,消融时间15 s、30 s、60 s在周边正常组织区域和消融边界区域的弹性模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但在消融中心区域,其弹性模量值随消融时间的缩短而呈阶梯式降低,[60 s:(97.16±14.58)kPa> 30 s:(77.84±9.64)kPa> 15 s:(38.92±3.12)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131.832,P <0.01)。不同消融时间的消融边界区域弹性模量值保持在22.68~23.56 kPa。结论微波消融灶消融边界区域弹性模量值范围相对固定,SWE有助于定量评估肝脏微波消融边界,其在超声消融的监测与评估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剪切波 微波 消融技术 弹性模量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肺巨大转移性钙化一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红芬 李志 江雪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7期421-422,共2页
患者,男性,29岁,2003年开始出现纳差、双下肢水肿、肉眼血尿。2011年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2017年9月因胸闷、气促半月入院。余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36.0℃,呼吸23次/min,血压162/96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6次/min,神... 患者,男性,29岁,2003年开始出现纳差、双下肢水肿、肉眼血尿。2011年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2017年9月因胸闷、气促半月入院。余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36.0℃,呼吸23次/min,血压162/96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6次/min,神志清楚,慢性病容,重度贫血貌,营养不良,全身皮肤色素沉着,鸡胸,左侧胸廓稍塌陷,左肺呼吸运动及语颤减弱,左肺叩诊浊音,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左肺 转移性 钙化 皮肤色素沉着 呼吸运动 双下肢水肿 肉眼血尿
原文传递
低强度超声波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志 谢树才 +5 位作者 张剑权 符国珍 吴红芬 吕明 符真 周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06-2009,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LIPUS)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体外培养增殖的影响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在LIPUS促进hBMSCs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细胞浓度为2.0×10^4/ml接种于12孔培养板,分别采用辐射强度为0、3...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LIPUS)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体外培养增殖的影响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在LIPUS促进hBMSCs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细胞浓度为2.0×10^4/ml接种于12孔培养板,分别采用辐射强度为0、30、40、50、60、80mW/cm^2的LIPUS每天刺激5min,0、24、72、96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Scepter 2.0手持细胞计数器进行细胞计数,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增殖指数,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各强度组Cyclin D1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强度下Cyclin D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计数发现,除30mW/cm^2(P=0.871)外,40W/cm^2(P=0.006)、50W/cm^2(P=0.001)、60W/cm^2(P=0.001)、80W/cm^2(P=0.004)组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细胞增殖活力检测发现,30mW/cm^2(P=0.042)、40W/cm^2(P=0.012)、50W/cm^2(P=0.001)、60W/cm^2(P=0.001)、80W/cm^2(P=0.046)组细胞增殖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细胞周期检测表明,LIPUS组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除30mW/cm^2(P=0.149)外,40W/cm^2(P=0.002)、50W/cm^2(P=0.004)、60W/cm^2(P=0.023)、80W/cm^2(P=0.012)组Cyclin D1的表达均上调;除30mW/cm^2(P=0.075)外LIPUS组Cyclin D1 mRNA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LIPUS能显著促进hBMSCs增殖,通过上调Cyclin D1的表达促进hBMSCs从G1期进入S期,从而促进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蛋白D1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胰腺转移伴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一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华永永 李志 +4 位作者 吴红芬 符国珍 张剑权 陈春华 符真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0-382,共3页
患者男性,70岁,因"右上腹痛半年余,发现肝占位1周"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呈持续性闷痛,1周前腹痛加重。经腹部CT、MRI等检查,考虑为原发性肝癌、胰腺囊腺瘤。剖腹探查术中见结节性肝硬化,肝Ⅵ段7.0 cm ... 患者男性,70岁,因"右上腹痛半年余,发现肝占位1周"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呈持续性闷痛,1周前腹痛加重。经腹部CT、MRI等检查,考虑为原发性肝癌、胰腺囊腺瘤。剖腹探查术中见结节性肝硬化,肝Ⅵ段7.0 cm × 4.0 cm肿块,质硬,边界欠清,可见包膜。胰头颈部见多个囊状肿物,边界不清。行肝Ⅵ段切除、Ⅴ段部分切除、胆囊切除术。术中结合病理综合考虑为晚期肝癌并远处转移。行姑息性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胰腺黏液性囊腺瘤;肝细胞性肝癌,低分化等。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胰腺囊腺瘤 黏液性囊腺瘤 远处转移 右上腹痛 肝细胞性肝癌 术后患者 病理结果
原文传递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上调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志 华永永 +1 位作者 张剑权 符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006-2011,共6页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可以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目的:探讨FAK/PI3K/Akt信号通路在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购买的商品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苏培养至第4代,分为0 mW...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可以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目的:探讨FAK/PI3K/Akt信号通路在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购买的商品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苏培养至第4代,分为0 mW/cm^(2)超声波组(对照组)、50 mW/cm^(2)超声波组、50 mW/cm^(2)超声波+PF-562271组,其中50 mW/cm^(2)超声波+PF-562271组在超声处理前加入1μL FAK/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PF-562271进行预处理。每隔24 h超声刺激1次,每次5 min,刺激3次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FAK及其下游靶基因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50 mW/cm^(2)超声波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使用PF-562271抑制FAK/PI3K/Akt信号通路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01);②与对照组相比,50 mW/cm^(2)超声波组FAK、p-FAK、PI3K、p-PI3K、Akt、p-Akt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均上调(P﹤0.05);与50 mW/cm^(2)超声波组相比,50 mW/cm^(2)超声波+PF-562271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50 mW/cm^(2)超声波组G_(1)期细胞比例减少(P=0.026),S期细胞比例增多(P=0.002);与50 mW/cm^(2)超声波组相比,50 mW/cm^(2)超声波+PF-562271组G_(1)期细胞比例升高(P=0.023),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35);④结果表明,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可能通过FAK/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细胞周期蛋白D1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 增殖 通路 细胞周期
下载PDF
PYCR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秋华 周帅 +2 位作者 向杨 杨树龙 符国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PYCR1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80例HCC与癌旁组织的PY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HCC患... 目的探讨PYCR1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80例HCC与癌旁组织的PY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法进行预后分析。结果HCC组中PYCR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均P<0.05)。HCC组织中PYCR1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卫星灶、血管侵犯、TNM分期有关(均P<0.05)。PYCR1表达水平是影响HCC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均P<0.05)。HCC组织中PYCR1低表达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均明显高于PYCR1高表达组(均P<0.05)。结论PYCR1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卫星灶、血管侵犯、TNM分期有关。组织中PYCR1表达水平与HCC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PYCR1 预后 生存曲线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Ⅰ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菠 吕明 陈汉宗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935-937,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取石的胆总管结石病人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取石的胆总管结石病人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Ⅰ期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经术后6个月随访后,评价胆总管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27±0.96)d]、下床活动时间[(4.33±1.24)d]及住院时间[(6.25±2.1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85±1.04)d、(6.49±2.02)d、(8.38±3.19)d](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74.24±6.63)min比(77.19±7.58)min]、术后1 d引流量[(36.97±11.24)mL比(41.35±13.07)mL]及拔管时间[(5.68±1.73)d比(6.47±1.96)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比20.59%,P>0.05);术后随访6个月胆道造影结果显示,两组均未发生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更利于病人术后早期康复,临床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病 腹腔镜检查 Ⅰ期缝合 T管引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