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方法及其效果
1
作者 李莉莉 于文昌 +5 位作者 李波 吴德勇 王进勇 邹晓辉 汪明柱 徐向荣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9-535,共7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方法及其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11月-2023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常德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10例脊柱内固定术后难愈性创面患者,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35~68岁,其...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方法及其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11月-2023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常德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10例脊柱内固定术后难愈性创面患者,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35~68岁,其中胸腰椎结核者6例、胸腰椎骨折者3例、骶椎脊索瘤复发根治性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合并骨缺损者1例,清创后创面面积为6.0 cm×1.5 cm~27.0 cm×6.5 cm。根据创面情况,决定创面修复手术是Ⅰ期还是Ⅱ期进行。2例患者创面为Ⅰ型创面,行清创、直接缝合及术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8例患者创面为Ⅱ型创面,采用局部皮瓣(包括末端为真皮脂肪瓣的旋转皮瓣)、肌瓣或肌瓣联合局部皮瓣修复,其中皮瓣大小为10.0 cm×5.0 cm~27.0 cm×14.0 cm,肌瓣大小为8.0 cm×5.0 cm×4.0 cm~17.0 cm×9.5 cm×2.0 cm。供瓣区创面均直接缝合,统计Ⅱ型创面患者采用的创面治疗方法。观察术后创面愈合情况。随访观察创面感染、复发情况,内固定材料保留情况及脊柱运动功能。结果Ⅱ型创面患者中采用局部皮瓣者3例(其中采用末端为真皮脂肪瓣的旋转皮瓣者1例)、肌瓣者3例(其中采用背阔肌肌瓣者1例、竖脊肌肌瓣者2例)、肌瓣(采用背阔肌肌瓣及竖脊肌肌瓣者各1例)联合局部皮瓣者2例。仅1例骶椎脊索瘤根治术后继发缺损患者修复术后创面愈合欠佳,经换药愈合,其余9例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随访4~18个月,10例患者局部创面未出现感染、复发,内固定材料未发生松动,脊柱运动功能无明显受限。结论对于脊柱内固定术后难愈性创面,根据患者的创面类型,行Ⅰ期清创缝合及冲洗引流或于Ⅰ、Ⅱ期行局部皮瓣、肌瓣、肌瓣联合局部皮瓣移植等,既修复了创面,又保留了内固定材料,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折固定术 感染 难愈性创面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