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4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P25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肌动蛋白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双 邓恭华 +2 位作者 蒋磊 徐志文 肖献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6期29-31,共3页
目的 :观察肌动蛋白在小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的改变及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2 5和热休克预处理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 :Langendorff离体小鼠心脏经缺血 30min再灌注 4 5min后 ,采用免疫双荧光标记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肌动蛋白和H... 目的 :观察肌动蛋白在小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的改变及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2 5和热休克预处理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 :Langendorff离体小鼠心脏经缺血 30min再灌注 4 5min后 ,采用免疫双荧光标记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肌动蛋白和HSP2 5的改变 ;采用Westernblot检测HSP2 5对H2 O2 所致心肌组织肌动蛋白沉淀的影响 ;采用电镜、免疫双荧光标记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MDA测定及Westernblot检测热休克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 -再灌注导致心肌组织肌动蛋白排列紊乱、溶解及聚集 ;HSP2 5从胞浆向肌动蛋白骨架移位 ,并分布于受损肌动蛋白形成的聚集体中 ,两者形成“共分布” ;热休克预处理诱导心肌HSP2 5表达增加 ,并可明显减轻缺血 -再灌注所致的肌动蛋白损伤 ;蛋白质体外实验证实纯化的外源性HSP2 5可使H2 O2 所致肌动蛋白变性沉淀重新解聚复性为可溶性蛋白质。结论 :肌动蛋白是心肌缺血 -再灌注时受损的重要靶蛋白之一 ;HSP2 5对缺血 -再灌注所致肌动蛋白损伤的保护可能是心肌内源性保护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肌动蛋白损伤 保护作用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蛋白25 热休克预处理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内皮细胞的稳定表达促进一氧化氮分泌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录山 张善春 +2 位作者 杨永宗 王贵学 蔡绍皙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 ,研究转染后对内皮细胞生长和一氧化氮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真核表达载体PCD2 VEGF12 1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 ,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细胞 ,分别用RT PCR、免疫组化、Miles实...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 ,研究转染后对内皮细胞生长和一氧化氮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真核表达载体PCD2 VEGF12 1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 ,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细胞 ,分别用RT PCR、免疫组化、Miles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转录、蛋白质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 ,检测转染后内皮细胞生长状况和培养基中一氧化氮水平。结果 RT PCR检测出了转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稳定转染细胞克隆 ,该单克隆细胞的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质表达结果呈阳性 ,Miles实验表明其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 ,而作为对照的转空白质粒细胞和未转染细胞上述实验结果皆为阴性 ;转染后内皮细胞生长明显加快 ,一氧化氮水平在 4 8h和 72h时明显增高。结论 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内皮细胞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染可促进内皮细胞生长和一氧化氮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稳定转染 脐静脉 组织工程 人造血管
下载PDF
cDNA微阵列结合聚类分析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诱导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被引量:4
3
作者 袁灿 赵震宇 +3 位作者 刘瑛 吕青兰 王秋鹏 肖献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诱导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为揭示心肌内源性保护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方法 :采用反复短时间结扎及松解左冠状动脉主支构建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反应动物模型 ,运用含 4 0 97个大鼠基因点的cDNA芯片...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诱导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为揭示心肌内源性保护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方法 :采用反复短时间结扎及松解左冠状动脉主支构建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反应动物模型 ,运用含 4 0 97个大鼠基因点的cDNA芯片检测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处理后不同时间点 (1,3,6 ,12 ,2 4h)的基因表达情况 ,并采用SOM算法将具有相似表达模式的基因进行聚类。结果 :短时间缺血后再灌 1,3,6 ,12 ,2 4h分别有 75 ,779,2 0 5 ,15 5 ,16 6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具有相同表达模式的基因被聚为 12类。结论 :心肌缺血 再灌可以诱导心肌的基因表达谱发生改变 ,具有相似表达模式的基因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相似的表达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微阵列 聚类分析 大鼠 心肌缺血 再灌诱导 基因表达谱 CDNA芯片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形态功能及培哚普利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周敏 钟惠菊 +2 位作者 吴晓英 刘世坤 张冬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探讨链脲菌素 (STZ)糖尿病 (DM)大鼠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 ,以及培哚普利对其影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C)、DM对照组 (DC)、DM治疗组 (DP) ,病程 4周后DP组每天予培哚普利 2mg·kg-1。分别于第 4,8,16周测血糖... 探讨链脲菌素 (STZ)糖尿病 (DM)大鼠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 ,以及培哚普利对其影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C)、DM对照组 (DC)、DM治疗组 (DP) ,病程 4周后DP组每天予培哚普利 2mg·kg-1。分别于第 4,8,16周测血糖、血浆ET 1和AngⅡ ,并取主动脉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DC组 8周时 ,内皮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变 ,16周时血管内膜增厚 ,内皮细胞广泛坏死脱落 ,但DP组病变明显减轻。各病程中DC组血浆AngⅡ均明显升高 ,血浆ET 1在 8周时明显升高 ,而 16周时明显降低 ,在DP组血浆AngⅡ明显降低 ,ET 1则先降 (8周 )后升(16周 )。提示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随病程不同出现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 ,血浆ET 1可能是反应内皮细胞损伤的一个指标 ,培哚普利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超微结构 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Ⅱ 主动脉内皮形态功能 大鼠 培哚普利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小鼠QRS复合波检测
5
作者 张佃中 谭小红 +1 位作者 陈广文 张美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47-248,256,共3页
采用二进小波变换与斜率和幅度相结合的方法,对小鼠QRS复合波进行检测。根据小鼠QRS复合波的特点,采用Daubechics小波为母函数,按照ECG的频谱特点选用尺度因子,对有噪声污染和形态变异的QRS复合波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对小鼠QR... 采用二进小波变换与斜率和幅度相结合的方法,对小鼠QRS复合波进行检测。根据小鼠QRS复合波的特点,采用Daubechics小波为母函数,按照ECG的频谱特点选用尺度因子,对有噪声污染和形态变异的QRS复合波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对小鼠QRS复合波的检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小波变换 QRS复合波检测 生物医学 心肌缺血 小鼠
下载PDF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2
6
作者 潘琼 肖水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237-240,共4页
Internet is a new technology that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world and it certainly serves a powerful way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ing problems have been reported due... Internet is a new technology that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world and it certainly serves a powerful way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ing problems have been reported due to overuse or abusive use of the Iternet.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 which is also known as Internet Addiction, has been found to affect the mental health of many on-line users. Researches are now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Internet usag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efinition, epidemiology, etiology, symptoms and diagnoses of P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 病因 症状 诊断 网络成瘾
下载PDF
肺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7
作者 曾庆富 牛海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1-373,共3页
关键词 肺纤维化 机制
原文传递
低浓度臭氧净化空气中甲醛效果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汪耀珠 唐明德 +1 位作者 易义珍 陈律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了解低浓度臭氧对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净化效果。 方法 在密闭的超净工作台 ,人工产生甲醛后 ,用一支 3 0 W的紫外灯产生低浓度臭氧 ,采用国家标准的分析方法测定甲醛和臭氧浓度。 结果 在臭氧浓度 <0 .0 75mg/ m3的条件下 ... 目的 了解低浓度臭氧对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净化效果。 方法 在密闭的超净工作台 ,人工产生甲醛后 ,用一支 3 0 W的紫外灯产生低浓度臭氧 ,采用国家标准的分析方法测定甲醛和臭氧浓度。 结果 在臭氧浓度 <0 .0 75mg/ m3的条件下 ,低浓度臭氧对甲醛的净化率为 4 1.74 0 %。 结论 低浓度臭氧对室内空气甲醛污染有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甲醛 净化率 空气 实验性研究
下载PDF
炎症与血栓形成 被引量:29
9
作者 张卉 贺蓉 贺石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84-786,共3页
关键词 炎症 血栓形成 病理过程 细胞质膜 高凝状态
原文传递
高中生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的研制与考评 被引量:29
10
作者 胡国清 孙振球 黄正南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 研制高中生生存质量评定量表。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筛选高中生生存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高中生生存质量量表 (HSS QOLS)。应用来自 3 6个班的 1876名城乡高中生进行测试。结果 研制出含有 40个指标的高中生生存质量量表 (HSS QOLS) ... 目的 研制高中生生存质量评定量表。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筛选高中生生存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高中生生存质量量表 (HSS QOLS)。应用来自 3 6个班的 1876名城乡高中生进行测试。结果 研制出含有 40个指标的高中生生存质量量表 (HSS QOLS) ,它包含 3个维度 :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功能维度。根据指标所属范畴的不同 ,40个指标又分别构成了 4个子量表 :学校子量表、个人子量表、社会环境子量表、家庭子量表。HSS QOLS的 3个维度得分及 4个子量表得分在本次调查的一类中学学生和三类中学学生中的比较结果 ,均出现统计学差异 ,P <0 .0 5。结论 HSS QOLS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区分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生存质量评定量表 研制 生存质量 高中生 卫生统计 健康检查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被引量:26
11
作者 秦旭平 廖端芳 李元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50-454,共5页
血管壁受损是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起始原因。损伤刺激通过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可引起许多原瘤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生成 ,从而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被打破 ,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分增殖。通过干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或 ... 血管壁受损是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起始原因。损伤刺激通过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可引起许多原瘤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生成 ,从而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被打破 ,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分增殖。通过干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或 和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可望成为治疗此类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 信号转导 血管平滑肌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组织起源和组织成分的探讨 被引量:30
12
作者 罗洪英 王海成 +2 位作者 曾庆富 郑晖 蒋海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 (SHL)组织起源和组织成分。方法 对 15例SHL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组织标本进行甲状腺转录因子 1(TTF 1)、微管相关蛋白 2 (MAP 2 )、上皮膜抗原 (EMA)和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 (SHL)组织起源和组织成分。方法 对 15例SHL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组织标本进行甲状腺转录因子 1(TTF 1)、微管相关蛋白 2 (MAP 2 )、上皮膜抗原 (EMA)和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SHL组织结构多样 ,主要表现为实性区、乳头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等 4种结构 ;实性区及乳头轴心为圆形多边形胞质浅染细胞 ,乳头表面和血管样腔面为立方或扁平细胞。圆形多边形细胞和立方细胞都能表达TTF 1、MAP 2和EMA ,FⅧRAg仅在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呈阳性表达。 结论 SHL的组织成分包括胞质浅染的圆形多边形细胞、表面立方细胞和血管瘤样结构 ;肿瘤细胞可能起源于肺细支气管上皮的基细胞 ,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起源 肺硬化性血管瘤 细胞 MAP-2 TTF-1 RA 乳头 多边形 立方 结论
下载PDF
特异性免疫应答在肝郁证与脾虚证及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许辉 陈松 +3 位作者 李家邦 朱双罗 李立新 陈继嵩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29-831,834,共4页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应答在肝郁证与脾虚证相互关系研究中的初步研究。方法 以肝郁证与脾虚证模型大鼠为对象 ,给予柴胡疏肝散和四君子汤进行对应治疗与交叉治疗 ,采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LTT)和免疫比浊法分别观察T、B淋巴细胞活性和...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应答在肝郁证与脾虚证相互关系研究中的初步研究。方法 以肝郁证与脾虚证模型大鼠为对象 ,给予柴胡疏肝散和四君子汤进行对应治疗与交叉治疗 ,采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LTT)和免疫比浊法分别观察T、B淋巴细胞活性和血清IgG、IgM等特异性免疫应答指标的变化。结果 各组间IgG的水平未显示明显变化 (P >0 0 5 )。肝郁证与脾虚证IgM的水平均降低 ,但肝郁证降低得更为明显 (P <0 0 5 ;0 0 1) ;柴胡疏肝散对IgM的水平没有影响 (P >0 0 5 ) ,四君子汤对肝郁证与脾虚证IgM的水平均有一定的升高作用 (P<0 0 5 )。肝郁证T细胞转化率显著升高 ,而柴胡疏肝散可使之恢复正常 (P <0 0 5 ) ,四君子汤对其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脾虚证T细胞转化率显著降低 ,四君子汤可使之恢复正常 (P <0 0 5 ) ,而柴胡疏肝散对其则无明显影响 (P >0 0 5 )。肝郁证B细胞转化率也表现为升高的趋势 ,柴胡疏肝散和四君子汤均能使之恢复正常 (P <0 0 5 )。结论 肝郁证与脾虚证的相关很可能发生在抗原提呈阶段 ,尤其是在TH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引起活化这一过程 ,柴胡疏肝散通过逆转肝郁证T、B细胞活性增强、四君子汤通过逆转脾虚证T细胞活性增强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免疫应答 肝郁证 脾虚证 淋巴细胞 柴胡疏肝散 四君子汤 动物实验 免疫比浊法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原文传递
四种常用的人中性粒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金凤 刘文礼 +4 位作者 史小娟 刘伟 汉建忠 万静 罗自强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比较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裂解红细胞法和Dextran作用下红细胞自然沉降法四种常用的人中性粒细胞分离方法。方法:取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分别采用以上四种方法进行中性粒细胞分离,对其细胞纯... 目的:比较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裂解红细胞法和Dextran作用下红细胞自然沉降法四种常用的人中性粒细胞分离方法。方法:取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分别采用以上四种方法进行中性粒细胞分离,对其细胞纯度、回收率、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与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的细胞纯度均大于90%,两者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裂解红细胞法和Dextran作用下红细胞自然沉降法分离得到的细胞纯度略低于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P<0.01)与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P<0.05)。Dextran作用下红细胞自然沉降法的回收率低于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P<0.01)、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P<0.01)和裂解红细胞法(P<0.05);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回收的中性粒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P<0.05),裂解红细胞法(P<0.01)和Dextran作用下红细胞自然沉降法(P<0.01)。结论: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中性粒细胞,纯化程度好,回收率高,是一种简单、高效的中性粒细胞分离方法,适于临床和科研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 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 裂解红细胞法 Dextran红细胞沉降法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机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尚改萍 文志斌 +3 位作者 何晓凡 汉建忠 李俊成 贺石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为了观察补阳还五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 ,给予家兔高脂饮食和补阳还五汤 ,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动脉壁病理形态学改变 ,并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内皮素、一氧化氮及FⅦ促凝活性水平。结果显示 ,与高脂组相比 ,补阳还五汤... 为了观察补阳还五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 ,给予家兔高脂饮食和补阳还五汤 ,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动脉壁病理形态学改变 ,并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内皮素、一氧化氮及FⅦ促凝活性水平。结果显示 ,与高脂组相比 ,补阳还五汤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降低 (P <0 .0 1) ;血浆FⅦ促凝活性和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 ;主动脉、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减少 (P <0 .0 1)。提示补阳还五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内皮素 FⅦ促凝活性
下载PDF
我院2003~2005年医院获得性鲍曼氏不动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宋明胜 伍勇 +1 位作者 陈颖 段炳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内获得性鲍曼氏不动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方法:对我院2003 ̄2005三年间医院内获得性鲍曼氏不动杆菌分布与耐药谱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静脉导管、痰、分泌物及胆汁... 目的:了解医院内获得性鲍曼氏不动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方法:对我院2003 ̄2005三年间医院内获得性鲍曼氏不动杆菌分布与耐药谱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静脉导管、痰、分泌物及胆汁中鲍曼氏不动杆菌检出率较高,达到11.5% ̄37.5%。呼吸科、烧伤科、神经外科、心内科、移植科、胸外科、ICU院内感染菌以鲍曼氏不动杆菌为主。鲍曼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增加,对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均超过50%,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比较敏感。结论:医院内获得性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率逐年增加,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且耐药率增加较快,临床应加强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鲍曼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caspase3蛋白在胃癌及非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5
17
作者 徐进 文继舫 +1 位作者 郑晖 傅春燕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caspase3蛋白 胃癌 非典型增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p27和cyclin D_1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黎岳南 蒋洁 郑晖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 探讨p2 7和cyclinD1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77例淋巴结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中p2 7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NHL中p2 7和cyclinD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5 1 9% ( 4 0 /77)和5... 目的 探讨p2 7和cyclinD1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77例淋巴结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中p2 7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NHL中p2 7和cyclinD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5 1 9% ( 4 0 /77)和5 8 4% ( 4 5 /77) ;低度恶性组的p2 7蛋白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高度恶性组 (P <0 0 1) ,而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则明显低于高度恶性组 ( P <0 0 1) ,但与免疫学分型均无关 ;NHL中p2 7和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之间呈明显负相关 (r =-0 742 1)。结论 提示由于p2 7表达水平的下降 ,使其不能有效抑制cyclinD1蛋白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细胞周期 P27 细胞周期素
原文传递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美莲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1年第5期413-416,共4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s)是一种核内受体转录因子 ,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除能调节脂肪分化和脂代谢外 ,PPARs ,尤其是PPARγ还能调控细胞因子生成 ,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具有调节体内糖平衡 。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受体 PPARS 配基 微体 脂质过氧化作用 PPARγ脂代谢 糖代谢
下载PDF
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邹明祥 夏忠弟 +3 位作者 陈淑贞 唐银 刘海连 张国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淋球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①纸片扩散法检测58株淋球菌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②E测定法定量检测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③PCR技术扩增gyrA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 目的探讨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淋球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①纸片扩散法检测58株淋球菌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②E测定法定量检测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③PCR技术扩增gyrA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序列并作测序分析。结果①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同为敏感、中介、耐药者分别为2株、4株和39株。②环丙沙星MIC为敏感、中介、耐药分别为2株、17株和39株。③环丙沙星MIC为0.004~0.016μg/mL的2株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均未发生突变;MIC为0.064~0.094μg/mL的菌株仅发生gyrA单位点突变;而MIC≥0.25μg/mL的菌株均发生gyrA双位点突变。MIC≤0.25μg/mL的菌株无parC基因突变,而MIC≥1.0μg/mL的菌株除出现gyrA双位点突变外均同时发生parC单位点突变。④在发生突变的16株菌中,Ser91(TCC)→Phe(TTC)突变为15株。结论①gyrA基因突变介导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低和中水平耐药,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高水平耐药需要parC基因突变的共同参与。②gyrA基因Ser91→Phe的突变是导致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关键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氏球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感染药 氟喹诺酮 点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