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对人肝细胞系HepG2的病理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艳 范学工 +2 位作者 黄宇琨 陈仁 代洪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95-696,共2页
研究采用体外肝细胞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共培养,测定HP作用后HepG2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以探讨HP对肝细胞的病理作用.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肝细胞系 HEPG2 病理学 细胞周期素Dl 增殖细胞核抗原 蛋白表达
原文传递
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两年的效果和副作用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春迎 陈军 +8 位作者 郑煜煌 雷建华 周华英 张永红 何艳 罗开忠 蒋永芳 欧秋英 黄竹林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4-496,共3页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患者 副作用 HAART 机体免疫功能 HIV复制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护士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医疗纠纷的防范 被引量:22
3
作者 曾选飞 黄金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10期39-41,共3页
面对我国医疗法制的逐步完善和医疗纠纷呈急剧上升的趋势,文章解释了与护理相关的法律规定;总结出“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严、巡视患者不够、缺乏沟通、执行医嘱错误、抢救设备未保持完备状态是护士工作中常见的五大法律问题;并对如何... 面对我国医疗法制的逐步完善和医疗纠纷呈急剧上升的趋势,文章解释了与护理相关的法律规定;总结出“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严、巡视患者不够、缺乏沟通、执行医嘱错误、抢救设备未保持完备状态是护士工作中常见的五大法律问题;并对如何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护士 患者 医疗纠纷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HIV—1感染者的免疫学变化 被引量:22
4
作者 郑煜煌 陈军 +8 位作者 雷建华 赖力英 朱映华 何艳 罗虹雨 周华英 丁佩佩 张春迎 李慧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免疫重建和部分免疫激活标志变化的影响。方法37例HIV-1感染者,经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组方的HAART一年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免疫重建和部分免疫激活标志变化的影响。方法37例HIV-1感染者,经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组方的HAART一年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检测其血浆HIV-1病毒载量、CD3^+CD4^+、CD3^+CD8^+、CD4^+CD45RA^+CD62L^+、CD4^+CD45RO^+、CD8^+CD38^+、CD4^+CD28^+、CD8^+CD28^+细胞数和血浆可溶性的CD27(sCD27)分子水平。结果HIV-1病毒载量的变化与CD3^+CD4^+淋巴细胞计数、CD4^+CD28^+、CD8^+CD28^+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CD8^+CD38^+细胞计数和百分比、sCD27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抗病毒效果好的完全应答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比抗病毒效果差的部分应答组显示出更显著的变化。结论CD8^+CD38^+、CD4^+CD28^+、CD8^+CD28^+细胞计数和百分比以及sCD27水平与病毒载量在HAART治疗中显示同步变化,是观察抗病毒效果和免疫学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HIV感染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抗原 CD27 抗原 CD38 抗原 CD28
原文传递
长沙市部分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5
作者 郑煜煌 易露茜 +2 位作者 杨旭 赖力英 周华英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 :对长沙市高校大学生进行性观念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 ,并评价开展性卫生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的即时效果。方法 :参考KABP调查设计问卷 ,对长沙 2所高校 2 35名本科学生开展匿名问卷调查。请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就有关的知识进行教... 目的 :对长沙市高校大学生进行性观念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 ,并评价开展性卫生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的即时效果。方法 :参考KABP调查设计问卷 ,对长沙 2所高校 2 35名本科学生开展匿名问卷调查。请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就有关的知识进行教育 ,并进行讨论 ,教育前后以同样的问卷测试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388份有效答卷显示部分学生认可婚前性行为、多性伴、婚外情、同性爱、同性性行为和商业性性行为 ,且不因健康教育而有所纠正。多数人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和预防知识有一定了解 ,健康教育后大学生们的认识更为提高。关于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教育前后在纠正认识和纠正态度方面存在差距。结论 :长沙大学生的性观念中存在着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高危因素 ,且在短期内不易被健康教育予以纠正。短期知识讲座和宣传对提高大学生的性卫生知识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有较明显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康教育 艾滋病 预防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蒋永芳 许允 +1 位作者 张永红 龚国忠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57-1058,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Lipo-PGE1)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用综合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Li...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Lipo-PGE1)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用综合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110μg加入250mL葡萄糖溶液静滴,q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NF-α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为(164.47±10.89)pg·mL-1与治疗前(375.44±12.15)pg·mL-1相比显著下降(P<0.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263.39±10.85)pg·mL-1,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Lipo-PGE1注射液可降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的水平,是其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 肿瘤坏死因子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下载PDF
湖南高校学生性观念和艾滋病知识的调查 被引量:17
7
作者 郑煜煌 孙振球 +2 位作者 杨旭 邹文 刘卫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 :调查湖南高校学生的性观念和艾滋病相关知识 ,为制定相应对策寻找科学依据。方法 :参考KABP调查设计问卷 ,对湖南高校理、工、医、文各专业 1 999级和 2 0 0 0级大学本、专科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82 5名调查对象中部分人... 目的 :调查湖南高校学生的性观念和艾滋病相关知识 ,为制定相应对策寻找科学依据。方法 :参考KABP调查设计问卷 ,对湖南高校理、工、医、文各专业 1 999级和 2 0 0 0级大学本、专科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82 5名调查对象中部分人性观念相当开放 ,认可婚前性行为、多性伴、婚外情、同性爱、同性性行为和商业性性行为。多数人对艾滋病一般知识和预防知识有一定了解 ,但对某些问题仍存在误解。在如何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方面存在明显分歧。结论 :湖南高校部分学生的性观念中存在传播艾滋病的高危因素 ;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虽有一定了解 ,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和普及 ;继续加强对湖南高校学生的性教育和艾滋病知识教育、特别是端正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方面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学生 性观念 艾滋病 调查
下载PDF
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抗人免疫缺陷病毒治疗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华英 郑煜煌 +4 位作者 杨旭 龚国忠 常伟宏 钟凤英 邹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592-1594,共3页
目的 观察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联合治疗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1感染者的抗病毒效果、免疫重建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 用该三种药物对 8例无明显艾滋病症状的HIV -1感染者进行规范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 ,分别在用... 目的 观察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联合治疗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1感染者的抗病毒效果、免疫重建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 用该三种药物对 8例无明显艾滋病症状的HIV -1感染者进行规范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 ,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开始后 4周、12周和 2 4周检测其血浆HIV -1RNA载量和外周血CD4+ 、CD8+ 淋巴细胞数 ,并观察和记录用药后的毒副反应和血常规、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HAART开始后 12周和 2 4周 ,8例HIV -1感染者的病毒载量由平均 ( 2 83 ,12 5± 187,2 17)拷贝 /ml下降到 ( 1,5 0 1± 93 0 )拷贝 /ml和 ( 669± 477)拷贝 /ml ,比治疗开始前下降约 2 2 8logs和 2 63logs ,其中 7例并已降到可检测水平以下 ;CD4+ 淋巴细胞由平均 ( 3 3 7± 2 2 1)个 /μl上升到 ( 3 93± 3 0 1)个 /μl和 ( 4 14± 2 84)个 /μl ,CD8+ 淋巴细胞数由平均 ( 918± 3 71)个 /μl下降到 ( 82 3± 3 15 )个 /μl和 ( 812± 3 0 5 )个 /μl ;治疗开始后部分病例出现皮疹、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多属于第一级和第二级毒副反应 ,部分病例有轻度血相和生化改变 ,暂无病例因此停药或改药。结论 观察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三药联合的HAART治疗 ,在最初 12周和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去羟肌苷 司他夫定 奈韦拉平 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1
原文传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6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8
9
作者 周华英 郑煜煌 +5 位作者 何艳 龚国忠 谌资 刘猛 尹伟 刘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1-737,共7页
目的:评估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组合对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长期抗病毒和免疫重建效果以及毒副作用。方法: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 目的:评估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组合对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长期抗病毒和免疫重建效果以及毒副作用。方法: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5月共有57例HIV-1感染者/AIDS患者陆续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定期随访截止于2008年12月。HAART方案主要为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加奈韦拉平。随访期间定期监测其病毒载量,T细胞亚群的变化,记录药物的毒副作用并适当处理,追踪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对治疗出现病毒学失败或严重毒副作用者及时调整用药。结果:57例中,34例持续追踪了4年以上。经过5~6年治疗,63.3%(19/30)的患者病毒载量<50拷贝/mL。CD4+细胞比治疗前平均上升了329个/μL。CD8+细胞平均下降128个/μL,CD4+CD45RA+CD62L童贞细胞和CD4+CD45RO+记忆细胞逐渐上升,CD8+CD38+激活细胞逐渐下降;这些变化均以治疗2年内较明显,2年以上的长期趋势变缓,但6年时均未达到健康者的水平。56%(32/57)的患者先后出现多种可能与药物相关的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疹和脱发,多发生于6月内。29.8%(17/57)的病例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26.3%(15/57)的患者血脂升高,6例出现脂肪分布异常,多见于女性患者;25例发生血象异常、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变化和淀粉酶升高。3例患者发生3~4级毒副作用(2例为外周神经炎,1例怀疑乳酸酸中毒),1例患者发生3级皮疹。结论: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HAART药物组合长期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可持续抑制病毒,增加CD4细胞,其毒副作用可控制,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奈韦拉平 长期 疗效 安全性 中国
下载PDF
CCl_4致SD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制作的改进(英文)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旻 唐晓鹏 +2 位作者 李代强 童敏 王文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7期40-44,共5页
目的本文筛选CCl4致SD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最佳给药浓度和剂量,追踪观察模型大鼠肝损伤后修复过程。方法本文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的SD大鼠模型组给予不同剂量的CCl4一次性腹腔注射。给药后48 h检测大鼠血清ALT, AST。各... 目的本文筛选CCl4致SD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最佳给药浓度和剂量,追踪观察模型大鼠肝损伤后修复过程。方法本文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的SD大鼠模型组给予不同剂量的CCl4一次性腹腔注射。给药后48 h检测大鼠血清ALT, AST。各组随机处死一只SD大鼠,取肝组织制成病理切片镜下观察。追踪观察筛选后的CCl4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恢复情况。结果本实验发现3A-7A组的ALT,AS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随着CCl4的剂量的增加,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加重,6A和7A组可见自然死亡大鼠。结论本试验筛选了CCl4致SD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较好CCl4的剂量。该模型肝损伤明显,死亡率低,对其他重要脏器影响小,可作为急性肝损伤研究的较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4 大鼠 肝损伤模型 改进
下载PDF
乙型肝炎76例肝脏病理与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何艳 黎津伶 +2 位作者 蒋永芳 龚国忠 罗开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70-671,共2页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76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并运用时间免疫分辨方法检测其血清HBsAg、HBeAg滴度,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结果:各型肝炎HBsAg、HBeAg及HBVDNA含量阳性...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76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并运用时间免疫分辨方法检测其血清HBsAg、HBeAg滴度,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结果:各型肝炎HBsAg、HBeAg及HBVDNA含量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各型HBeAg阳性率均低于HBVDNA阳性率,S1~S4及G1~G4的HBVDN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而S1和G1组HBeAg滴度较高,与其他级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乙型肝炎血清HBsAg和HBeAg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和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病毒标志物 肝组织 病理
下载PDF
结核病患者化疗转归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大林 谭红专 +1 位作者 全俊 荆春霞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712-713,共2页
目的 了解涂阳TB患者治疗转归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结核疾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运用整群抽样研究方法 ,抽取接受督导治疗的 183例涂阳TB患者 ,采取回顾性询问及摘录病案信息相结合的方法 ,对可能影响患者转归的 5个方面的 45个有关因... 目的 了解涂阳TB患者治疗转归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结核疾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运用整群抽样研究方法 ,抽取接受督导治疗的 183例涂阳TB患者 ,采取回顾性询问及摘录病案信息相结合的方法 ,对可能影响患者转归的 5个方面的 45个有关因素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涉及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症状和体征、化疗情况及生活习惯等 ,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筛查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患者的咯血症状、不规则化疗用药及吸烟指数等 3个因素最终进入了回归方程。 结论 强化督导化疗 ,减少不规则用药情况 ,及时控制咯血症状及在患者中大力开展禁烟宣教工作 ,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转归 化疗 治疗 血症 咯血 涂阳 情况 摘录 结论
下载PDF
24个月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效果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慧 郑煜煌 +6 位作者 谌资 刘猛 刘纯 何艳 陈军 欧秋英 黄竹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2期2973-2976,共4页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经24个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抗病毒效果、免疫重建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27例 HIV-1感染者以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治疗24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18和24个月时...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经24个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抗病毒效果、免疫重建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27例 HIV-1感染者以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治疗24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18和24个月时采血检测血浆 HIV RNA病毒载量,检测外周血 CD3^+CD4^+、CD3^+CD8^+淋巴细胞数,CD4^+CD45RA^+CD62L^+纯真细胞数,CD4^+CD45RO^+记忆细胞数,CD8^+CD38^+激活淋巴细胞数和 CD8^+CD38^+/CD3^+CD8^+百分比;并观察药物的毒副反应、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27例 HIV-1感染者在24个月的治疗中,病毒学和各项免疫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变化以3或6个月时较显著,24个月时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数值。其中19例感染者先后出现过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炎、皮疹、腹痛、头痛、发热和脱发等毒副反应,有21例感染者发生过血相异常、肝功能或肾功能变化、血脂异常以及γ-谷氨酰转肽酶和淀粉酶升高等。有3例感染者先后因Ⅲ级外周神经炎和疑为乳酸中毒而改药。结论 HIV-1感染者经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治疗24个月,显示了较好的抗病毒效果和免疫重建效果。但药物的副反应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HIV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外出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和艾滋病KAB调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龙飞 蒋少艾 +2 位作者 郑煜煌 胡平成 陈富周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48-2050,共3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的现状,为政府决策和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三阶段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遂川县农村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匿名问卷...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的现状,为政府决策和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三阶段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遂川县农村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男性、未婚者居多;主要为初中文化程度;多数在工厂工作;外出务工时间较长。以跨省流动为主,流入地主要集中于与江西相邻的东部沿海省份。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仍未完全达到《中国遏制与预防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所要求的在2005年以前达到的45.0%以上的水平。他们的性观念较为开放。24.42%的被调查者承认有婚前性行为。[结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人口社会学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艾滋病易感性;流动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对自身的艾滋病易感性和现实威胁性的认识不够;行为和性观念中存在传播艾滋病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 外出务工人员 人口社会学特征 艾滋病 现况调查
下载PDF
从医疗技术层面分析“乙肝歧视”的原因 被引量:9
15
作者 雷建华 杨旭 贺达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5-157,共3页
目的占我国总人口近1/10的群体受到“乙肝歧视”,已经对正常的社会发展构成危害。本文从医疗技术层面分析了“乙肝歧视”问题发生和存在的原因。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染途径的理论单一性与事实上的多元化是主要原因,疫苗的推广仍不能完... 目的占我国总人口近1/10的群体受到“乙肝歧视”,已经对正常的社会发展构成危害。本文从医疗技术层面分析了“乙肝歧视”问题发生和存在的原因。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染途径的理论单一性与事实上的多元化是主要原因,疫苗的推广仍不能完全阻断乙肝传播和感染HBV后预后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人们的担忧。由于抗HBV治疗进展缓慢和护肝治疗无大的突破,人们对可能发生的HBV感染更多地采取了躲避的方式,客观上促进了“乙肝歧视”问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歧视 原因 医疗技术
下载PDF
重症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及预后的探讨(附11例报告) 被引量:9
16
作者 罗红雨 杨旭 蒋永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659-1659,1662,共2页
本文回顾性总结近8年来本院住院病人中重症肝炎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诊疗情况及对病情的影响,探讨重症肝炎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对病情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症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预后很差。
关键词 重症肝炎 急性胰腺炎 诊断方法 疾病预后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清热解毒中药对3种肠道寄生原虫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家芬 欧阳颗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1期43-43,49,共2页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中药抗原虫作用 ,发掘有效的抗原虫药物。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法对溶组织内阿米巴、兰氏贾第鞭毛虫与阴道毛滴虫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药水提物或醇提物 ,孵育数天后 ,计算虫体数 ,并与无药对照进行比较计算抑虫率。...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中药抗原虫作用 ,发掘有效的抗原虫药物。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法对溶组织内阿米巴、兰氏贾第鞭毛虫与阴道毛滴虫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药水提物或醇提物 ,孵育数天后 ,计算虫体数 ,并与无药对照进行比较计算抑虫率。结果 :在 2 8种中药中 ,鸦胆子醇提物及水提物对溶组织内阿米巴 ,巴豆醇提物与乌梅水提物对兰氏贾第鞭毛 ,巴豆、茵陈、槟榔、金银花醇提物对阴道毛滴虫有明显抑制作用 ,抑虫率达 81 %~ 1 0 0 % ,其余药物作用稍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中药 肠道寄生原虫 体外抑制作用 溶组织内阿米巴 兰氏贾第鞭毛虫 阴道毛滴虫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测评 被引量:6
18
作者 易露茜 杨旭 王小万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37-738,共2页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临床防治重点。方法 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对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传染科 2 0 0 2 - 0 7~ 2 0 0 3- 0 7的 15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 5 0名健康者生活质量研究 ,并对拉米...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临床防治重点。方法 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对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传染科 2 0 0 2 - 0 7~ 2 0 0 3- 0 7的 15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 5 0名健康者生活质量研究 ,并对拉米夫定治疗前后的临床客观指标和生活质量主观指标进行对照分析 ,综合评价拉米夫定的疗效。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拉米夫定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液学和病原学检查等客观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 ,拉米夫定能改善临床客观指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中 ,生活质量可以作为效果评价指标 ,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药物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生活质量 血液学 病原学检查
原文传递
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永红 梁骏 +1 位作者 王文龙 杨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99-100,共2页
目的通过对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找出其临床特点。方法对上述病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少数患者表现不典型或胰腺炎的症状被重型肝炎的严重症状所掩盖,容易... 目的通过对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找出其临床特点。方法对上述病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少数患者表现不典型或胰腺炎的症状被重型肝炎的严重症状所掩盖,容易发生漏诊及误诊;且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结论只有对相应患者尽早做血、尿淀粉酶的测定并反复复查,才能做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重型肝炎 急性胰腺炎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肝病毒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军 苏先狮 +2 位作者 郑宣鹤 杨旭 黄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 :研究HBVDNA含量与乙型肝炎血清学免疫标志物表达关系及HBVDNA含量与肝细胞损害关系。方法 :以完全闭管式的PCR和荧光探针技术相结合的实时检测定量PCR方法 ,对 1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HBeAg阳性 /抗HBe阴... 目的 :研究HBVDNA含量与乙型肝炎血清学免疫标志物表达关系及HBVDNA含量与肝细胞损害关系。方法 :以完全闭管式的PCR和荧光探针技术相结合的实时检测定量PCR方法 ,对 1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HBeAg阳性 /抗HBe阴性患者HBVDNA拷贝数与HBeAg阴性 /抗HBe阳性患者或HBeAg阴性 /抗HBe阴性患者的拷贝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后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HBVDNA拷贝数与肝实质损害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ALT/AST)、总胆红素 (TBIL)、白蛋白 (ALB)、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不具相关性。结论 :抗e抗原抗体非病毒复制终止的标志、病毒性肝炎的肝实质损害程度与血清HBVDNA的含量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乙肝病毒 血清学免疫标志物 肝细胞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