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7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3T3-L_1细胞分化及insig-1和insig-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谢艳红 莫朝晖 +3 位作者 陈科 杨幼波 刑晓为 廖二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细胞)分化及insig-1和insig-2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nsig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与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将3T3-L1细胞分别在高葡萄糖浓度(25mol/LG.S)、低葡萄糖浓度(5.5mol/LG.S)和甘露...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细胞)分化及insig-1和insig-2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nsig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与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将3T3-L1细胞分别在高葡萄糖浓度(25mol/LG.S)、低葡萄糖浓度(5.5mol/LG.S)和甘露醇(19.5mol/L甘露醇+5.5mol/LG.S)中诱导分化,利用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细胞分化,RT-PCR和原位杂交法检测insig-1和insig-2 mRNA、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P2)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3T3-L1细胞的分化,insig-1和insig-2 mRNA和AP2 mRNA表达逐渐上调,低糖诱导组及甘露醇对照组细胞分化程度显著低于高糖诱导组,但两组insig-1和insig-2 mRNA的表达较高糖诱导组明显上调(P<0.05),而AP2 mRNA表达则下调;低糖诱导组与甘露醇对照组细胞分化程度及各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葡萄糖浓度可影响脂肪细胞分化;低糖时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沉积相对受抑制,可能与insig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浓度 3T3-Ll细胞 insig-J基因 insig-2基因
下载PDF
地特胰岛素每日1次注射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廖二元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共2页
一、前言 生理性基础和餐时胰岛素分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对非肥胖且未患糖尿病的人群来说,胰岛素的日分泌量为20~50 U[1],其中基础胰岛素约占50%,平均为每日0.25U/kg[1],因此在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中,基础胰岛素的应用十分重要.理... 一、前言 生理性基础和餐时胰岛素分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对非肥胖且未患糖尿病的人群来说,胰岛素的日分泌量为20~50 U[1],其中基础胰岛素约占50%,平均为每日0.25U/kg[1],因此在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中,基础胰岛素的应用十分重要.理想的基础胰岛素应能模仿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平坦无峰的浓度曲线能有效持久地降低高血糖,且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中国部分省市糖尿病足调查及医学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75
3
作者 王爱红 赵湜 +12 位作者 李强 王鹏华 严励 杜玉茗 卞茸文 王战建 毛季萍 肖正华 马学毅 林少达 陈国昌 周迎生 许樟荣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分类分期和医疗费用.方法以统一的调查方法对全国11个省市、14家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全年门诊和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调查,包括病史回顾、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及医疗费用等,对足溃疡进行分类、分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分类分期和医疗费用.方法以统一的调查方法对全国11个省市、14家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全年门诊和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调查,包括病史回顾、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及医疗费用等,对足溃疡进行分类、分期和病因分析,以及采用踝肱动脉压比值确定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结果共调查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变患者634例.足病高发在年龄71~80岁、病程11~20年、文化程度初小及初中、月收入501~1 500元的糖尿病患者.足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或相关病变依次为神经病变(68.0%)、高血压(57.4%)、视网膜病变(42.8%)、肾病(40.4%)、血脂异常(30.0%)、下肢动脉病变(28.7%)、冠心病(28.5%)、脑血管病(24.3%),吸烟率为38.8%.足溃疡诱因以物理因素(77.7%)为主.足溃疡和(或)坏疽患者中,溃疡以单发(57.3%)、Wagner 1级和2级溃疡(63.2%)为主,合并坏疽者28.8%,部位多在足趾(88.0%),干性坏疽居多(49.1%).足溃疡以混合型溃疡为主(60.4%),67.9%的溃疡合并感染.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平均住院日数为26天,住院总费用为14 906元.20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主要费用的分布为药品费7 661元、检查费2 567元、治疗费1 548元、处置-换药费771元.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多为高龄、文化程度低、收入低者;多已合并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并发症.足溃疡中单发、表浅及缺血溃疡多见,合并感染率高;医疗花费大,以药品花费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经济学 医学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是现实还是梦想? 被引量:223
4
作者 李光伟 宁光 周智广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9-312,共4页
高血糖削弱胰岛β细胞对血糖升高的胰岛素分泌反应并降低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可能对β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然而,现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可以显著改善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 高血糖削弱胰岛β细胞对血糖升高的胰岛素分泌反应并降低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可能对β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然而,现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可以显著改善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以致于能够在某些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诱导出一个长达几年的“蜜月期”。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胰岛素治疗是否可以被纳入2型糖尿病初始治疗的策略?有些专家认为这是一种重要的选择,但是也有些专家认为这种胰岛素治疗的代价比能带来的好处更多;而且提出,任何方法停止代谢恶化循环的进展都能恢复2型糖尿病在这方面的代偿机能。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第四次会议和美国糖尿病学会本届年会都曾讨论这一问题。现发表我们的意见于此,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岛Β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154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 时立新 +1 位作者 朱大龙 吴静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0-557,共18页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研究的进展,国际上关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分型、诊断及治疗都有一定的更新。因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组织专家们撰写了《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研究的进展,国际上关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分型、诊断及治疗都有一定的更新。因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组织专家们撰写了《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本共识介绍了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分型、筛查与诊断、预防及治疗,并针对重要部分给出要点提示。本共识旨在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进行规范化的综合管理,早期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神经病变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 被引量:133
6
作者 母义明 纪立农 +18 位作者 李春霖 宁光 王卫庆 杨婉花 李光伟 单忠艳 李焱 孙子林 李延兵 赵家军 朱大龙 洪天配 赵荣生 翟所迪 童南伟 周智广 邹大进 刘超 李强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73,共13页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60余年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为全球防控糖尿病的核心药物.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单药/联合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证据、卫生经济学效益证据、明确的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等临床证据。二甲双胍在我国已...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60余年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为全球防控糖尿病的核心药物.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单药/联合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证据、卫生经济学效益证据、明确的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等临床证据。二甲双胍在我国已有30余年临床应用经验。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问世和2016年版的更新,为我国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二甲双孤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二甲双胍 专家 临床证据 心血管并发症 口服降糖药 卫生经济学 治疗疗效
原文传递
糖尿病分型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12
7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 位作者 周智广 李霞 纪立农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39,共20页
糖尿病具有高度异质性,需要精细诊断分型,以实现精准治疗。如何建立糖尿病的规范化病因分型诊断流程,有序地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基因检测,从而正确分型诊断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共识基于我国临床实践,结合专家意见及国内外最... 糖尿病具有高度异质性,需要精细诊断分型,以实现精准治疗。如何建立糖尿病的规范化病因分型诊断流程,有序地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基因检测,从而正确分型诊断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共识基于我国临床实践,结合专家意见及国内外最新指南,旨在规范糖尿病分型诊断流程,早期识别病因明确的糖尿病患者,指导临床诊疗实践。本共识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分型建议、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依据及要点、不同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和糖尿病分型诊断流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病因 分型 精准医学 自身免疫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个体化健康指导用于42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9
8
作者 晋溶辰 杨玲凤 +1 位作者 黄金 夏杰琼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指导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预防足溃疡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自编预防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对42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结果分析患者知识、行为的薄弱点,并实施个体...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指导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预防足溃疡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自编预防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对42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结果分析患者知识、行为的薄弱点,并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指导后3个月内随访患者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的控制情况,足部损伤发生情况,并再次对患者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前,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的及格率分别是16.7%、64.3%、11.9%,教育指导3个月后为76.2%、95.2%,33.3%。3个月随访期间发生足部损伤2例,餐前血糖(FBG)、餐后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CH)等代谢指标较教育指导前有所改善。结论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采取个体化健康指导,能提高其对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态度,改善日常足部护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足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基层医生诊疗手册(糖尿病分册)2015年版 被引量:96
9
作者 纪立农 陈莉明 +43 位作者 郭晓蕙 郭立新 陆菊明 孙子林 邹大进 高蕾莉 谷伟军 李昂 叶秀利 郑妙艳 张任飞 张征 胡大一 陈璐璐 冯波 郭启煜 姬秋和 匡洪宇 李彩萍 李成江 李红(云南) 李红(浙江) 刘建英 刘静 柳洁 李焱 刘煜 马建华 潘天荣 彭永德 冉兴无 单忠艳 田浩明 宋光耀 王新军 肖常青 徐焱成 许樟荣 杨立勇 阎胜利 曾龙驿 赵志刚 周智广 周翔海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3-701,共29页
第一章糖尿病的诊断和预防 一、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除 T1DM 起病较急外,T2DM 早期轻度高血糖时常无临床自觉症状。血糖明显升高者可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有时也... 第一章糖尿病的诊断和预防 一、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除 T1DM 起病较急外,T2DM 早期轻度高血糖时常无临床自觉症状。血糖明显升高者可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有时也可表现为反复感染或感染迁延不愈(泌尿系感染、生殖道感染、皮肤疖肿、肺结核等),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反应性低血糖,视力模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疾病 糖尿病 基层医生 泌尿系感染 手册 诊疗 防治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 被引量:83
10
作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2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周智广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43-1250,共108页
近十年国内外1型糖尿病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诊疗新方法和血糖监测等新技术不断问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持续丰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共同组织专... 近十年国内外1型糖尿病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诊疗新方法和血糖监测等新技术不断问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持续丰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共同组织专家对2012版《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修订更新,形成了《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本指南共20章,内容涵盖中国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诊断与分型、血糖监测、教育与管理、胰岛素治疗、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胰腺与胰岛移植、低血糖防治、急慢性并发症、特殊时期临床管理、社会心理问题及对策、预测与预防等。本指南的发布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行业水平提高和进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指南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中国部分省市糖尿病足病临床资料和住院费用等比较 被引量:78
11
作者 班绎娟 冉兴无 +22 位作者 杨川 王鹏华 马建华 陈兵 于艳梅 冯波 陈莉丽 殷汉 成志峰 贾黎静 闫朝丽 杨玉芝 刘芳 杜玉茗 毛季萍 肖正华 林少达 赵湜 马学毅 周迎生 陈国昌 卞茸文 许樟荣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7期499-503,共5页
目的比较2004年和2012年的糖尿病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溃疡特点、预后及住院费用。方法以统一的方法调查2004年全国10个省市14家三甲医院和2012年全国11个省市15家三甲医院住院糖尿病足病患者,包括病史、生化检查、足溃疡分类分期和预... 目的比较2004年和2012年的糖尿病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溃疡特点、预后及住院费用。方法以统一的方法调查2004年全国10个省市14家三甲医院和2012年全国11个省市15家三甲医院住院糖尿病足病患者,包括病史、生化检查、足溃疡分类分期和预后及住院费用等。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u检验比较两组有关数据,住院费用进行消费价格指数校正。结果2004、2012年糖尿病足病患者分别为386例、682例。2012年与2004年相比,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血脂异常的检出率、脑血管病和外周动脉病变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溃疡性质及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2004年相比,2012年患者的足病病程短[1(1~6)比6(1~16)月,u=-7.955,P<0.05]、男性比例高(65.2%比58.5%,χ2=4.738,P<0.05);吸烟率(45.8%比39.0%,χ2=4.602,P<0.05)、饮酒率(41.1%比19.1%,χ2=51.179,P<0.05)高;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t=-2.987、-2.855、-4.91、-3.748;均P<0.05);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升高(χ2=47.572、13.297、9.638、4.329;均P<0.05);足溃疡的感染率、Wagner 3级以上比例及Texas D期比例升高(χ2=6.787、40.880、11.028,均P<0.05);总截肢率升高,但大截肢率降低、愈合率升高(χ2=8.838、8.908、107.773,均P<0.05),住院天数缩短[18(12~32)比21(15~32)d,u=-3.349,P<0.05]。结论2012年与2004年的糖尿病足病患者具有高龄、男性居多、文化程度低、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差、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糖尿病并发症多、住院费用高的特点。2012年与2004年相比,糖尿病足病患者合并症及并发症更多、足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截肢 住院费用
原文传递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诊疗的共识 被引量:72
12
作者 周智广 +1 位作者 纪立农 陆菊明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641-647,共7页
要点概述命名: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1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英文缩略词LADA.流行病学:多中心调查(LADAChina)结果显示:中国成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18岁以上LADA患病率为6.1%,30岁以上为5.9%;北方... 要点概述命名: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1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英文缩略词LADA.流行病学:多中心调查(LADAChina)结果显示:中国成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18岁以上LADA患病率为6.1%,30岁以上为5.9%;北方地区高于南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成人 初诊2型糖尿病 诊疗 LADA 流行病学 北方地区
原文传递
罗格列酮与胰岛素合用对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保护作用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63
13
作者 李霞 周智广 +4 位作者 黄干 彭健 颜湘 王建平 杨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2-246,共5页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RSG)与胰岛素 (Ins)合用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L 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临床初诊为 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 )检测 ,筛选出 GADA阳性、空腹 C肽...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RSG)与胰岛素 (Ins)合用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L 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临床初诊为 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 )检测 ,筛选出 GADA阳性、空腹 C肽≥ 30 0 pm ol/ L的 L ADA患者 1 2例 ,随机分为 Ins组 (n=6 )、Ins+RSG组 (合用组 ) (n=6 )。分别在入组时和入组后 1 2个月检测空腹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 (Hb A1 c)、75 g葡萄糖负荷后 2 h血糖和 C肽 ,进行胰岛功能的比较。用放射配体法检测 GADA水平 ,放免法检测 C肽。 结果 随访 1年时 Ins+RSG组的糖负荷后 2 h C肽高于 Ins组 (1 6 95 .0 pmol/ L对 782 .1 pmol/ L ,P<0 .0 5 ) ;Ins组随访 1年前后的 C肽有下降趋势 (从 1 71 0 .5pmol/ L到 782 .1 pm ol/ L ) ,而 Ins+RSG组变化不明显 (从 1 2 4 2 .9pm ol/ L到 1 6 95 .0 pm ol/ L ) ,合用组治疗前后糖负荷后 C肽的差值 (治疗后 -治疗前 )较单用 Ins组为高 (2 4 3.0 pm ol/ L - 1 0 79.6pmol/ L ,P<0 .0 5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入组时的餐后 2 h C肽、体质指数 (BMI)、Ins和 RSG联合治疗与随访 1年时的糖负荷后 C肽水平呈正相关 ,其中以最后一个因素的标准回归系数为大 (分别为0 .3、1 37.2、76 7.1 ;P值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胰岛素 胰岛Β细胞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放射配体法
下载PDF
28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4
14
作者 刘石平 张志 周智广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发生的诱因、危险因素、影响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截趾/肢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8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重型糖尿...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发生的诱因、危险因素、影响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截趾/肢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8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重型糖尿病足和截趾/肢的危险因素。结果 284例糖尿病足患者中,男性175例,女性109例,82.4%的患者年龄>50岁,77.5%的患者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上,86.5%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糖尿病足溃疡好发于足趾,烧/烫伤是最常见诱因,足溃疡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高达94.8%,多并发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Wagner 3~5级(重型)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Hb)均低于Wagner 0~2级(轻型)患者(P<0.05),而其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均高于轻型患者(P<0.05),重型患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和混合感染,截趾/肢都发生在重型糖尿病足患者中。截趾/肢患者的血清ALB、TC、HDLC均低于非截趾/肢患者(P<0.05),而HbA1c、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均高于非截趾/肢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白细胞计数高(OR=1.093,95%CI为1.012~1.180)是发生重型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HDLC(OR=0.388,95%CI为0.162~0.931)是其保护性因素;HbA1c(OR=1.411,95%CI为1.077~1.849)、下肢动脉闭塞(OR=6.114,95%CI为1.202~31.094)为糖尿病足截趾/肢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足多发生在血糖控制差、病程长、年龄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其发生常有诱因和病原菌感染。感染是重型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感染、血糖控制差,特别是下肢动脉闭塞增加糖尿病足患者截趾/肢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危险因素 截趾
下载PDF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水平对两种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亚型的识别 被引量:49
15
作者 李霞 周智广 +3 位作者 黄干 颜湘 杨琳 胡白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谷氨酸脱羧酶 (GAD65)抗体水平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的临床特点 ,了解LADA患者中是否存在两种不同的亚型。方法 对 750例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 (T2DM)患者及其志愿参加进一步研究的 2 95例患者用放免法进... 目的 探讨不同谷氨酸脱羧酶 (GAD65)抗体水平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的临床特点 ,了解LADA患者中是否存在两种不同的亚型。方法 对 750例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 (T2DM)患者及其志愿参加进一步研究的 2 95例患者用放免法进行GAD65抗体 (GADA)测定 ,绘制GADA指数的频数分布图 ,进行各组间临床特点的比较。结果  (1 )GADA在初诊 2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 9 7% ,高抗体水平者 (GADA指数≥ 0 5)占 2 8%。 (2 )LADA患者中抗体滴度较低(GADA指数 0 0 5~ <0 5)者在胰岛功能 (空腹C肽 50 0pmol/L比 50 4pmol/L ,P >0 0 5)、高血压比例(48 7%比 42 5 % ,P >0 0 5)及体重指数 (2 3 2kg/m2 比 2 2 3kg/m2 ,P >0 0 5)等方面与 2型糖尿病相似 ,即为LADA 2型 ;抗体滴度较高者 (GADA指数≥ 0 5)具有起病年龄小、胰岛功能差、更多使用胰岛素治疗 (P <0 0 1 )等特点 ,临床表现更类似经典的 1型糖尿病 ,即为LADA 1型。结论 LADA患者具有异质性 ,存在LADA 1和LADA 2两种亚型 ,LADA 1型的临床特点更类似于经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羟酶 抗体水平 成人 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亚型 识别
原文传递
不同国家和地区各种族人群骨密度参考值及其相互比较 被引量:53
16
作者 伍贤平 廖二元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21,36,共22页
目的 了解各种族之间骨密度(BMD)参考值的差异.方法 收集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杂志发表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人群的BMD参考值,并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分析.结果 BMD拟合参考曲线显示,各种族女性和男性人群不同骨骼部位的峰值BM... 目的 了解各种族之间骨密度(BMD)参考值的差异.方法 收集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杂志发表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人群的BMD参考值,并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分析.结果 BMD拟合参考曲线显示,各种族女性和男性人群不同骨骼部位的峰值BMD(PBMD),绝大多数发生在20~30岁,日本女性股骨颈达到PBMD的年龄最早(15岁),中国香港男性腰椎达到PBMD的年龄最晚(40岁).中国人群的PBMD和BMD参考曲线显著低于其他种族,黑人BMD显著高于所有种族.在腰椎、股骨颈和总体髋部,中国女性的PBMD比美国白人女性分别低6.7%、4.9%和6.1%;美国黑人女性股骨颈和总体髋部的PBMD比中国长沙女性分别高13.9%和13.7%,比美国白人女性分别高10.4%和8.8%;墨西哥女性股骨颈的PBMD与北欧女性人群一致.美国黑人男性股骨颈的PBMD与中国香港男性人群的差异最大,为20.9%.结论 不同国家和地区各种族人群之间的BMD参考值绝大多数存在种族或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参考值 种族差异 地域差异
下载PDF
长沙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知信行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2
17
作者 李娟 李乐之 +4 位作者 杨玲凤 刘芳 翁容 钟琳 王璐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6期91-94,共4页
目的:了解长沙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知信行的现状。方法: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内分泌科护士702名,通过自行设计的临床护士糖尿病护理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长沙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知信行的现状。方法: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内分泌科护士702名,通过自行设计的临床护士糖尿病护理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非内分泌科护士的糖尿病护理知识、态度、行为标准得分分别为(48.11±13.47)分、(78.75±10.94)分和(83.63±9.23)分;知识及格率为19.94%(140人)、良好率为1.28%(9人),态度良好率为72.65%(510人),行为良好率为86.32%(588人);年龄、职称和工作年限是非内分泌科护士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行为较规范,但糖尿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和认知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应加强对其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护士糖尿病护理的知识水平、认知态度和护理行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临床护士 知识 态度 行为 调查研究
下载PDF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2
18
作者 邓艳红 赵丽萍 +2 位作者 郭亮 高竹林 费冬雪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7-472,共6页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课题组讨论以及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课题组讨论以及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应答率均为100%,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和0.94,两轮咨询结果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52~0.418。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8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93个三级指标。结论咨询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意见集中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构建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认证、使用和管理等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护士 专业能力 德尔菲技术
原文传递
维生素D代谢和作用 被引量:53
19
作者 谢忠建 程群 丁悦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3,共8页
人体内的维生素D主要在皮肤合成,少量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D在肝脏首先被转变为25-羟维生素D,这个转变过程受25-羟化酶的催化,然后在肾脏被转变为高活性的1,25-双羟维生素D,这个转变过程受25羟维生素D-1α-羟化酶的催化。1,25-双羟维生... 人体内的维生素D主要在皮肤合成,少量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D在肝脏首先被转变为25-羟维生素D,这个转变过程受25-羟化酶的催化,然后在肾脏被转变为高活性的1,25-双羟维生素D,这个转变过程受25羟维生素D-1α-羟化酶的催化。1,25-双羟维生素D的经典作用为促进肠道钙和磷的吸收和肾小管内钙的重吸收,还通过直接调节骨骼代谢,以维持血液循环中的钙磷稳态。非经典作用包括对机体多种组织细胞增生、分化和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 1 25-双羟维生素D 代谢 作用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51
20
作者 丁丁 +3 位作者 孔娟 刘建民 陶蓓 谢忠建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6-410,共15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累及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其防治除各种抗骨质疏松药物外,基础措施还包括营养和运动。鉴于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专家共识,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骨质...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累及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其防治除各种抗骨质疏松药物外,基础措施还包括营养和运动。鉴于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专家共识,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专家,根据膳食模式、膳食营养素、运动对于骨骼健康影响的最新科学证据,讨论并制定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旨在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膳食质量和营养管理水平,并通过合适的运动方式维护骨骼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营养 膳食模式 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