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锂离子电池使用过程中失效原因的分析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王彩娟
魏洪兵
宋杨
金挺
-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吴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池产品检测实验室
-
出处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
文摘
总结在电性能、安全性能和机械性能测试过程中各类锂离子电池的失效原因:电芯存在性能缺陷、电池组组装工艺不良和电池组内部管理系统的误动作。探究锂离子电池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大电流充电、抗外部撞击、耐外部振动和冲击性能不良的问题。
-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使用
失效
-
Keywords
Li-ion battery
using
failure
-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部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王彩娟
宋杨
金军
-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吴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池产品检测实验室
-
出处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6,共2页
-
文摘
对3家笔记本电脑用锂离子电池厂家的8种产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种锂离子电池在进行20℃放电容量测试(IEC-61960-2003)后,有5种不合格;6种锂离子电池在重物撞击测试(UL1642-2005)后,有3种不合格。说明一些市售笔记本电脑的锂离子电池仍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需进一步提高。
-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安全性能
测试
-
Keywords
Li-ion battery
safe properties
test
-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联合国锂电池运输标准对锂电池生产的要求
被引量:6
- 3
-
-
作者
王彩娟
魏洪兵
宋杨
-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吴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池产品检测实验室
-
出处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8-260,共3页
-
文摘
比较了《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标准和试验手册》UN38.3与其他国际锂电池标准在温度循环和振动项目上测试条件的差异;探究了电池在UN38.3检测中温度循环、振动和外部短路项目的不合格原因;将UN38.3的检测要求追溯到锂电池的生产工艺。
-
关键词
UN38.3
锂电池
生产工艺
-
Keywords
UN38.3
lithium battery
productive technology
-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锂离子电池温度试验中漏液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5
- 4
-
-
作者
王彩娟
宋杨
金军
-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吴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池产品检测实验室
-
出处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9-240,共2页
-
文摘
对部分锂离子电池产品进行了航空运输条件检测,其中有两批电池在温度循环试验中发生漏液。研究这两批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发现电池在试验中发生漏液的原因主要是制造工艺存在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部分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能方面存在问题。
-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温度试验
漏液
-
Keywords
Li-ion battery
thermal test
leakage
-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启动用铅酸电池的低温启动能力分析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李雷
宋杨
金挺
王彩娟
-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吴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池产品检测实验室
-
出处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0-282,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项目
-
文摘
研究了3组标称电压为12 V的启动用铅酸电池的低温启动能力。额定容量为8 Ah的样品组放电至5 s、60 s时,电压分别约为10.2 V和9.5 V左右。额定容量为12 Ah的样品组放电至5 s时,仅有1只电池的电压达到9 V;55 s时,有2只降至1 V以下。额定容量为22 Ah的样品组未达到5 s电压9.0 V和60 s电压8.4 V的要求,但在放电末期的结果优于额定容量为12 Ah的样品组。额定容量为12 Ah和22 Ah的样品组,样品之间的性能差异很大。电池的结构与组成,以及相应的内阻变化,是造成低温启动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启动用铅酸电池
低温启动能力
差异性
端电压
-
Keywords
lead-acid starter battery
cold cranking performance
difference
terminal voltage
-
分类号
TM912.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