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两山”理论看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演进及启示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永祥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8,共8页
从“两山”理论分析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对我们从文明形态的高度认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利弊得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阶段,青海要立足“三个最大”省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和运用“两山”理论所蕴含的... 从“两山”理论分析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对我们从文明形态的高度认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利弊得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阶段,青海要立足“三个最大”省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和运用“两山”理论所蕴含的生态、经济、社会规律,谋划和实施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思想 绿水青山 生态保护 规律 经济发展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价值观念变革 被引量:7
2
作者 马洪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29,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日益上升,自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后,又不断上升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千年大计"和"根本大计"。生态文明建设不再局限于生态环境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日益上升,自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后,又不断上升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千年大计"和"根本大计"。生态文明建设不再局限于生态环境领域,而是已置于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并向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地延伸。这一重大变化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更是为了通过重塑业已失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推动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革,在新时代掀起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最终实现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建设"美好中国"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价值观念 社会变革
原文传递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要求
3
作者 吴玉敏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结合”是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已经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的当下,强调“第二个结合”可以说是历史和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第二个结合”是以中国实践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结合”是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已经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的当下,强调“第二个结合”可以说是历史和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第二个结合”是以中国实践为基础、以中华文明为底色,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度探索。因此,我们需要对“第二个结合”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文化复兴的意义、要求作较为深入地认识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 文化复兴
下载PDF
自我革命: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4
作者 朱文伟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9-93,共15页
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是新时代摆在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窑洞对中毛泽东给出“第一个答案”人民监督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重大论断。... 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是新时代摆在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窑洞对中毛泽东给出“第一个答案”人民监督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重大论断。“第二个答案”在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现实逻辑上形成了完整而严密的逻辑自洽,具有真理性和实践性。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深化运用“第二个答案”,必须把牢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目标导向和根本要求,深刻把握党“要自我革命、能自我革命、善自我革命”的内在逻辑,统筹自我革命的“主体自觉、实践途径、攻坚靶向、精神支撑、整体合力”五大要素,从而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使党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历史周期率 先进性
下载PDF
困局、变局和解局: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挑战、历史机遇和化解思路
5
作者 解彩霞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国家选择和国家行动。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和“关键因素”。要有效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就要把乡村人才振兴放进国家发展的绵长历... 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国家选择和国家行动。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和“关键因素”。要有效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就要把乡村人才振兴放进国家发展的绵长历史中,厘清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结构性困局,觉知科技和社会变迁带来的难得历史机遇,创新破解乡村人才振兴的理论视角,才能找准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才振兴 挂钉共同体 村庄生活价值 城乡融合
下载PDF
论统一战线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6
作者 殷彦培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1-96,共6页
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回顾历史,统一战线是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 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回顾历史,统一战线是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从引领、协商、整合等层面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来审视统一战线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坚定道路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提升文明自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多重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统一战线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龙健民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3-109,共7页
马克思认为:“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工商资本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其参与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包括三个方面,即理论基石、价值意蕴和现实逻辑。当前,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主要面临着农村要素市场发... 马克思认为:“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工商资本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其参与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包括三个方面,即理论基石、价值意蕴和现实逻辑。当前,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主要面临着农村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管理效率低下和政府错位等问题。要通过加快农村要素市场发育、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管理效能,理清政府边界等途经来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 乡村振兴 资本下乡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的百年历程与实践进路
8
作者 宋洁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1-65,共5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共同富裕,经历摆脱贫困的共富探索、普遍同步的均等共富、“先富后富”的逐步共富、共建共享的全体共富的长期奋斗历程,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共富之路。在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上,...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共同富裕,经历摆脱贫困的共富探索、普遍同步的均等共富、“先富后富”的逐步共富、共建共享的全体共富的长期奋斗历程,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共富之路。在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上,既要善于把握机遇,又要勇于迎难而上。因此,探究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进路,应把握好五个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化共同富裕的政治引领;构建治理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筑牢共同富裕的基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效率公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更高层次的全面共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共同富裕 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
下载PDF
政治符号与形象塑造:“七一”纪念的考察研究(1936-1945年)
9
作者 赵宇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5-62,共8页
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建党伊始便十分重视自身形象塑造。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七一”纪念作为党的形象塑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符号,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纪念活动,充分发挥了“... 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建党伊始便十分重视自身形象塑造。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七一”纪念作为党的形象塑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符号,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纪念活动,充分发挥了“七一”纪念活动唤醒集体记忆、传播主流价值、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的重要功能。实践证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七一”纪念活动进行的政治动员和政治表达,对于扩大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影响,树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七一”纪念活动 形象塑造
下载PDF
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的社会组织发展图景——基于青海涉藏州县的调查研究
10
作者 王淑婕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6-112,共7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应充分动员体制外的资源和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以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满足社会需求。本文基于青海涉藏州县的实地调查,从完善制度体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应充分动员体制外的资源和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以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满足社会需求。本文基于青海涉藏州县的实地调查,从完善制度体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实现社会组织规范社会资本的承续与构建,网络社会资本的共生与整合以及信任社会资本的转换与延展,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探索地方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共同体 社会资本 社会组织 涉藏州县
下载PDF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出版数字化新模式研究
11
作者 张美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3-120,共8页
本文紧扣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出版数字化的核心要素,遵循主题出版呈现的规律变化,结合主题出版传播效果分析的四要素,探索并阐述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全面提升青海非遗主题出版传播效果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旨在实现以“可视化”路径生动... 本文紧扣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出版数字化的核心要素,遵循主题出版呈现的规律变化,结合主题出版传播效果分析的四要素,探索并阐述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全面提升青海非遗主题出版传播效果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旨在实现以“可视化”路径生动地记录和保护青海非遗资源。这既契合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发展理念,又切合了“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非遗主题出版 数字化新模式 传播效果 非遗保护
下载PDF
新时代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意义及实践路径
12
作者 高清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3-89,共7页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要求,是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要求。新时代,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广大干...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要求,是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要求。新时代,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勇于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干部 担当作为 激励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
13
作者 冯永香 马晓莲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1-106,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对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出了新要求。10年来,我们党不断引领媒体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现实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对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出了新要求。10年来,我们党不断引领媒体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现实成就,但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各级媒体间发展不均衡等难题。本文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媒体融合发展现状,从顶层设计、内容建设和媒体功能拓展等方面提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传播体系 主流舆论新格局 媒体深度融合
下载PDF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启示
14
作者 才吉卓玛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21-128,共8页
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伴随着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复杂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国家发展战略的演进、国情省情的客观发展需求以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变化而逐步推进的。青海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重地,是影响中... 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伴随着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复杂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国家发展战略的演进、国情省情的客观发展需求以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变化而逐步推进的。青海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重地,是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要地。因此,保护好、建设好生态环境是青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和行动举措经历了起步、探索、初步发展和全面发展四个阶段的历程以及从“环境保护”向“可持续发展”再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转变,实现了点、线、面的重要转型,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青海省情,遵循生态、经济、社会规律的绿色发展之路。本文研究分析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和成效,在归纳提炼的基础上总结出有益经验启示,以期在深化对省情的把握和认识的基础上,为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生态文建设 演进历程 现实启示
下载PDF
传统判例制度的历史承继与当代反思
15
作者 赵青娟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24-131,共8页
判例是司法活动的产物,在东西方司法实践中,判例制度不断演进反映的是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族特性。但长期以来,学界对判例制度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言及判例即归于西法;言及判例法必谈及英美法系,殊不知成文法体系的进... 判例是司法活动的产物,在东西方司法实践中,判例制度不断演进反映的是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族特性。但长期以来,学界对判例制度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言及判例即归于西法;言及判例法必谈及英美法系,殊不知成文法体系的进步离不开判例对规则的总结和完善。在当代司法体制改革纵深发展中,“同案同判”成了价值目标体系中最核心、最基本的环节。纵观历史,判例制度从西周开始萌芽,历经秦汉发展,至唐代改革,再经宋代以后判例制度的普遍适用,历经千年起起伏伏,但始终未曾消失。故,本文从历史承继和当代反思的层面中,就当代判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做深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例制度 历史承继 当代反思
下载PDF
青海省红色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桂芳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66-72,共7页
红色旅游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和全域旅游为一体,推动新时代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有助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提升文化软实力。所以,深刻认识红色旅游的内涵及时代价值,剖析青海红色旅游发展的现实掣肘,探寻新时代青海红色... 红色旅游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和全域旅游为一体,推动新时代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有助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提升文化软实力。所以,深刻认识红色旅游的内涵及时代价值,剖析青海红色旅游发展的现实掣肘,探寻新时代青海红色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将会极大地推动新时代青海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
下载PDF
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实践的“八个坚持”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国芬 张双喜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50-53,共4页
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治理能力最为直观的体现。在国家治理理念、治理原则和治理方略的引领下,青海省委省政府以及基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因地制宜,探索"枫桥经验"本土化路径,创... 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治理能力最为直观的体现。在国家治理理念、治理原则和治理方略的引领下,青海省委省政府以及基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因地制宜,探索"枫桥经验"本土化路径,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书写社会治理的"青海故事"。本文根据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实践,梳理了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八个坚持"的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民族地区 社会治理 八个坚持
下载PDF
守正创新 进一步做好党刊工作
1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高清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3-8,共6页
40载栉风沐雨,40载春华秋实。40年来,《攀登》杂志在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历届校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青海... 40载栉风沐雨,40载春华秋实。40年来,《攀登》杂志在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历届校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青海,面向全国,恪守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大局,注重把握各个历史阶段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的重点,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注重研究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现实问题,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服务,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加强青海省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其政治理论素养服务,为促进青海省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服务,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和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服务,在办刊实践中发挥出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办刊实践 办刊宗旨 舆论导向 政治理论素养 青海经济 党刊 政治局面
下载PDF
着力提升新时代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自沿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63-66,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的提升,指出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是深入运用调查研究这一法宝开展工作的关键,并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做好调查研究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文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工作发展脉络的梳理,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的提升,指出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是深入运用调查研究这一法宝开展工作的关键,并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做好调查研究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文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工作发展脉络的梳理,提出了新时代领导干部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调查研究 重要法宝
下载PDF
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0
作者 张云 张双喜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93-99,共7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失能老龄群体长期照护已成为备受学术界关注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学者们围绕失能老年群体长期照护的概念及模式分类、实证研究、面临的困境、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失能老龄群体长期照护已成为备受学术界关注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学者们围绕失能老年群体长期照护的概念及模式分类、实证研究、面临的困境、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推动了这一研究不断深化发展。然而,已有理论供给还不能满足实践发展需要,系统性、整体性仍不够充分,未来可以从调动长期照护供给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厘清各供给主体的职责、重视家庭以及家庭照护者在长期照护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效果评估等方面进一步给予挖掘分析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长期照护 长期照护保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