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当代青年阶层固化演变与应对
被引量:9
- 1
-
-
作者
胡述宝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3期65-70,共6页
-
文摘
当前我国青年阶层存在固化现象,引起学界和大众广泛关注。“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深化改革的主力军。青年阶层出现固化,不但可能催生大批底层知识分子,毁灭青年的梦想,而且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要打破青年阶层固化,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必须畅通正常有序的社会流动,营造青年群体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
关键词
青年
阶层固化
演变
应对
-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
-
题名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问题探讨
被引量:8
- 2
-
-
作者
胡述宝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
-
文摘
当前,农村宗教活动异常活跃,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高度重视宗教问题,认真分析农村宗教发展的现状与成因,努力探索农村宗教工作管理新思路。
-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宗教问题
管理
新思路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7
- 3
-
-
作者
吴宏军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6期81-85,共5页
-
基金
2018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编号:2018JC27)
2018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编号:2018B030)
+1 种基金
2018年度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智库建设专项课题
2017年度郑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72PRKXF460)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城镇化质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郑州市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重要发展机遇和历史起点,全面开启了从地域化限制到跨地域化发展,从城市体系发展的低层级向更高层迈进的新征程。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筑牢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支撑;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产业郑州;充分利用开放平台的基础和优势,打造开放郑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郑州;发挥区位优势,强化交通和物流中枢功能,打造面向国际的枢纽郑州;强化人文凝聚和文化引领,打造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人文魅力郑州;强化城市创新功能,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幸福宜居郑州。
-
关键词
郑州
国家中心城市
实现路径
-
分类号
F299.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6
- 4
-
-
作者
何静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6期101-104,共4页
-
文摘
当前,河南省面临着我国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要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欠发达地区增强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呈现出步伐明显加快,来源地、涉及领域和承接地分布集中,项目质量不断提高等特点。河南省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审时度势,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和策略;二是选择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三是培育产业集群,适应产业转移;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对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
关键词
河南省
产业转移
现状
对策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 5
-
-
作者
常若云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6期27-29,共3页
-
文摘
“公平、正义”原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政治理论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将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
关键词
罗尔斯
公平
正义
和谐社会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被引量:5
- 6
-
-
作者
胡述宝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1期81-83,共3页
-
文摘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强的组织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采取有效化解村级债务、注重选配好村两委班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抓民主建设、解决农民“有事不议”的问题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等有力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从而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
执政能力
新农村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夏自军
胡述宝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哲学科社教研部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主流媒体中国梦镜像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4BGJ03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党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抓住"关键少数"与管好"最大多数"、治标与治本、严守纪律与基层创新、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纵深发展
政治保证
-
Keywords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Goverance of the Pary
In-Deptli Development
Political Guarantee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共产党宣言》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被引量:2
- 8
-
-
作者
董清民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3期27-29,共3页
-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论由空想发展成科学;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前提条件、政治保障和根本保证。
-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思想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3
- 9
-
-
作者
常和平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5期93-96,共4页
-
基金
2011年度中共河南省委党校课题(项目编号:11-005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对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河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存在许多不利因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落实中央精神,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用农业机械化武装现代农业;优化市场环境,打造现代农业物流平台;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注重引导、加强协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加强职业教育和管理人才培养。
-
关键词
河南省
农业产业化
问题
建议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探析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董清民
董晶晶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院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4期26-28,共3页
-
文摘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坚持的法则、准绳和标准。从标准的角度看,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发展生产力、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消费资料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社会和谐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基本原则
发展生产力
社会和谐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预防和正确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探讨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董清民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6期69-71,共3页
-
文摘
新时期是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大调整、群体事件增多的时期。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就必须正确处理群体事件。首先,要正确认识我国新时期群体事件的性质;其次,要预测群体事件的发展趋势;再次,要预防和正确处置群体事件。
-
关键词
群体事件
人民内部矛盾
防范体系
处置机制
-
分类号
D668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理论与实践关系探微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常和平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6期176-178,共3页
-
文摘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然而,由于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理论与实践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间隔和距离,这就决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通过某些中间环节才能够实现。
-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间距
中介
结合
-
分类号
B0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构建和谐再婚家庭关系探讨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董清民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
文摘
构建和谐再婚家庭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再婚家庭关系有利于子女的教育培养,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有利于夫妇双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目前我国的再婚家庭关系呈现出关系融洽和睦型、妥善处理矛盾型、关系紧张型等几种情况。造成再婚家庭关系紧张的原因既有再婚动机问题,又有利益矛盾问题;既有家庭琐事问题,又有爱情基础问题。
-
关键词
和谐
利益矛盾
爱情基础
家庭琐事
-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民事执行管辖制度之重构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潘环环
尚艳玲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4期69-71,共3页
-
文摘
一直以来,我国民事执行管辖制度都分散地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由于缺乏体系化的指导,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应当在确立民事执行管辖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构我国的民事执行管辖制度:明确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以外由基层人民法院作为执行案件的一般级别管辖法院;根据执行内容的不同划分民事地域管辖法院;允许同一执行案件多次立案,并借鉴日本《民事执行法》建立我国的执行证书制度;取消委托执行制度。
-
关键词
民事执行
管辖
多次立案
执行证书制度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构建当代农民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胡述宝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2期107-109,共3页
-
文摘
加快农村生活方式建设,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关键环节。针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至今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及其消费方式、休闲方式、交往方式等依然比较落后的现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创新性举措,构建农民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
关键词
当代农民
新生活方式
问题
原因
对策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浅议“圈子文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胡述宝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4期18-21,共4页
-
文摘
"圈子文化"是一种具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腐朽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今天依然客观存在,并冲击着良好的政治生态,诱发腐败。对此,必须高度警觉,通过加强教育,并从转变观念、清除特权思想、消解领导干部"被围猎"困局等方面着手,坚决祛除"圈子文化"。
-
关键词
党员干部
“圈子文化”
危害
治理措施
-
分类号
D26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新时期我国宪法实施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陈静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1期74-75,77,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3FFX009)
-
文摘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全面实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贯彻也在各个领域不断深入进行。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依宪治国。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把握宪法精神,发现和解决宪法实施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关键词
新时期
宪法
实施
保障
问题与对策
-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朱自清民主爱国思想寻踪
- 18
-
-
作者
陈静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3期44-45,共2页
-
文摘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教育家,更是一位具有强烈民主意识的爱国知识分子。我们在欣赏他那如诗如画的散文之余,透过其闪耀着民主爱国思想光芒的作品,不难体味到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爱憎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正是他灵魂的真实写照。
-
关键词
朱自清
民主
爱国
思想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刍议社会治理创新的道德支撑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胡述宝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2期80-84,共5页
-
基金
2015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般课题(编号:2015B35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道德是社会治理的刚性基础,社会治理离不开道德的引导与推动,道德与社会治理具有紧密的耦合关系。虽然,我国当前社会道德的主流是积极、进步、向善的,但是仍然存在诚信缺失、道德底线失守、道德冷漠上升、道德建设缺少理性支撑、社会治理缺乏道德支撑等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仅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且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巩固道德情感、唤醒道德自觉;着力三观教育,夯实理性支撑;拓展公共领域,培育公共精神;借鉴征信体系建设经验,构建道德信息传递机制。
-
关键词
社会治理
道德支撑
道德建设
-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
-
题名和谐社会视域中理性治理群体性事件考量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胡述宝
-
机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
-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5期41-44,共4页
-
文摘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期正常的矛盾运动,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的一种常态和常规。当前群体性事件不但高发、频发,而且出现了非典型性群体性事件等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因此,必须开拓新思路,探索多元利益正当合法的诉求渠道和表达方式,力求在互动中走平等对话的理性治理之路。
-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群体性事件
理性治理
-
分类号
D602
[政治法律—政治学]
-